第二章(1-2)
關燈
小
中
大
當時,源藏對這段話幹脆不懂。
翌年初次試着打槍,他對父親的話才有所領悟。
打飛鳥時最能說明問題。
眼睛雖盯着飛鳥,槍卻瞄不住,漸漸習慣後,雖然槍和眼能及時追蹤獵物但命中率很低。
因為眼睛是通過槍上的準星和表尺上的缺口去捕捉獵物的。
動作卻往往不能随獵物的移動而移動。
竹槍上沒有準星和缺口,父親教他象用竹槍突刺一樣去射擊。
道理雖很簡單,但實踐起來卻很困難。
說到底,必須熟練用槍才行。
直到熟練得能把槍作為手臂的一部分為止。
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對槍再怎麼熟練,一動真格的,仍然槍是槍,手臂是手臂,難以協調。
此後,源藏便開始了槍抵肩訓練。
閉上眼睛把槍抵在肩上。
抵住,再放下。
檢驗一下通過準星缺口,有沒有照準假定的獵物。
如果閉着眼睛做到了這一點,那麼槍和竹槍一樣已經成為手臂的一部分。
為此,源藏規定自己每天必須做一千次槍抵肩練習。
父親死後不久,源藏開始取得長足的進步。
打獵時也很順手,隻要他開槍,獵物十之有八是逃不掉的。
這種狀态一直持續了很久。
但是,源藏并不因此而感到滿足。
一發必中,百發百中是他的宏願。
他接了父親的班,也成了一名獵手。
源藏比他父親還要沉默寡言,性格乖僻。
他帶着狗默默地進了山。
但是許多年過去了,源藏的宏願始終未能成就。
其間有時雖也能十有九中,但卻一直未能做到發發不空。
當少女叫他的時候,他正在做規定的一千次槍抵肩訓練。
聽到少女喊他,源藏回過頭來。
“為什麼隻用一隻眼瞄準?” 少女又問。
“槍就應該用一隻眼去瞄。
” 源藏沒好氣地答道。
“放着兩隻眼不用,真可惜。
” 少女仰望着源藏,臉上顯出迷惑的樣子。
源藏的臉一下子羞紅了。
少女太漂亮了,所以源藏竟被她看得不好意思起來。
他不敢正視少女那如湖水一般清澈明亮的大眼,便趕忙移開了視線。
為了掩飾自己的窘态,他又做了兩三個槍抵肩動作。
然後,又轉頭回視。
少女不見了。
源藏環顧四周,哪裡也看不到少女的影子,茫茫的原野在腳下伸延。
廣大的草原上,盛開着秋日的草花,微風輕拂,搖曳多姿。
看着看着,源藏不禁凜然一驚。
數秒之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無論如何這是不可能的。
源藏的眼睛在追尋十四年前的那個少女。
少女的身姿至今仍曆曆在目。
她看上去有六、七歲的樣子,面容、三條辮子、緞帶、衣服的花紋等,源藏仍記得清清楚楚。
當時,源藏想,少女該不會是廣子吧?廣子和源藏相差十四歲。
源藏三十歲,如果是廣子,她就必須是十六歲才行,假若廣子還活着的話。
源藏覺得站在深秋的原野上的這個少女絕不會是活在世上的人,也許是靈魂。
他相信那是廣子的靈魂特意來見他的。
源藏不知道廣子長的什麼模樣。
她剛生下來,母親就帶着她們姐妹私奔了。
雖然他不知道廣子的容貌,但他斷定必為廣子無疑。
失蹤的廣子變為精魂來跟哥哥相會來了。
她是為解除哥哥的煩惱而來。
源藏得到少女的點撥,發明了兩眼射法。
槍向來都是用一隻眼睛描準的。
用雙眼瞄準準星缺口便不清楚,槍身也好象成了兩個。
這怎麼能行呢?最初源藏根本不信。
但他猛然想起來,父親曾教他把槍想象成竹槍。
竹槍不能用一隻眼去刺,那樣便沒了遠近感。
這是為何?他不禁自問,為什麼竹槍靠兩眼,而槍卻要用一隻眼去瞄準呢?他試着在槍身被看做兩個的情況下,用兩隻眼去射鳥。
結果他恍然大悟。
槍已經完全成了他的手臂的一部分,他根本就無須瞄準。
他終于明白射取獵物時通過準星缺口去瞄準完全是多餘的。
如果用兩眼,就無須瞄準。
他可以完全不去管準星缺口,隻要看準獵物就行了。
因為是兩眼,所以視野開闊,連獵物的表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比如鳥,隻一瞬間,便可确知其飛翔角度。
用一隻眼看,鳥是在向右做水平飛行。
可用兩隻眼一看,便可看出飛翔角度的不同。
地形、風還有其它一些因素往往會使人對其飛翔角度作出錯誤判斷。
源藏的手臂已經非同尋常,可獨目射法限制住了他。
一轉入雙眼射法,他馬上便茅塞頓開,豁然開朗。
把槍當竹槍去使,連父親也沒有達到此一境界。
他雖已達到這一步,但他自己終究沒能想到兩眼射法。
放着兩隻眼不用,太可惜了——少女的聲音仍在源藏耳邊回響,并印入了他的腦海。
現在源藏不再認為少女是廣子的化身。
這種變化起始于什麼時候,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源藏對少女産生了刻骨銘心的愛,他終日都在思念那個少女。
他渴望見到她。
他在山野裡轉悠,根本不是為了打獵。
等到走得累了的時候,他就睡在野外。
這種思念愈來愈強烈了。
源藏越來越感到不能自持。
如能再見那個少女一面,他甯願舍棄性命。
他深為自己感到悲哀。
他那雙注
翌年初次試着打槍,他對父親的話才有所領悟。
打飛鳥時最能說明問題。
眼睛雖盯着飛鳥,槍卻瞄不住,漸漸習慣後,雖然槍和眼能及時追蹤獵物但命中率很低。
因為眼睛是通過槍上的準星和表尺上的缺口去捕捉獵物的。
動作卻往往不能随獵物的移動而移動。
竹槍上沒有準星和缺口,父親教他象用竹槍突刺一樣去射擊。
道理雖很簡單,但實踐起來卻很困難。
說到底,必須熟練用槍才行。
直到熟練得能把槍作為手臂的一部分為止。
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對槍再怎麼熟練,一動真格的,仍然槍是槍,手臂是手臂,難以協調。
此後,源藏便開始了槍抵肩訓練。
閉上眼睛把槍抵在肩上。
抵住,再放下。
檢驗一下通過準星缺口,有沒有照準假定的獵物。
如果閉着眼睛做到了這一點,那麼槍和竹槍一樣已經成為手臂的一部分。
為此,源藏規定自己每天必須做一千次槍抵肩練習。
父親死後不久,源藏開始取得長足的進步。
打獵時也很順手,隻要他開槍,獵物十之有八是逃不掉的。
這種狀态一直持續了很久。
但是,源藏并不因此而感到滿足。
一發必中,百發百中是他的宏願。
他接了父親的班,也成了一名獵手。
源藏比他父親還要沉默寡言,性格乖僻。
他帶着狗默默地進了山。
但是許多年過去了,源藏的宏願始終未能成就。
其間有時雖也能十有九中,但卻一直未能做到發發不空。
當少女叫他的時候,他正在做規定的一千次槍抵肩訓練。
聽到少女喊他,源藏回過頭來。
“為什麼隻用一隻眼瞄準?” 少女又問。
“槍就應該用一隻眼去瞄。
” 源藏沒好氣地答道。
“放着兩隻眼不用,真可惜。
” 少女仰望着源藏,臉上顯出迷惑的樣子。
源藏的臉一下子羞紅了。
少女太漂亮了,所以源藏竟被她看得不好意思起來。
他不敢正視少女那如湖水一般清澈明亮的大眼,便趕忙移開了視線。
為了掩飾自己的窘态,他又做了兩三個槍抵肩動作。
然後,又轉頭回視。
少女不見了。
源藏環顧四周,哪裡也看不到少女的影子,茫茫的原野在腳下伸延。
廣大的草原上,盛開着秋日的草花,微風輕拂,搖曳多姿。
看着看着,源藏不禁凜然一驚。
數秒之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無論如何這是不可能的。
源藏的眼睛在追尋十四年前的那個少女。
少女的身姿至今仍曆曆在目。
她看上去有六、七歲的樣子,面容、三條辮子、緞帶、衣服的花紋等,源藏仍記得清清楚楚。
當時,源藏想,少女該不會是廣子吧?廣子和源藏相差十四歲。
源藏三十歲,如果是廣子,她就必須是十六歲才行,假若廣子還活着的話。
源藏覺得站在深秋的原野上的這個少女絕不會是活在世上的人,也許是靈魂。
他相信那是廣子的靈魂特意來見他的。
源藏不知道廣子長的什麼模樣。
她剛生下來,母親就帶着她們姐妹私奔了。
雖然他不知道廣子的容貌,但他斷定必為廣子無疑。
失蹤的廣子變為精魂來跟哥哥相會來了。
她是為解除哥哥的煩惱而來。
源藏得到少女的點撥,發明了兩眼射法。
槍向來都是用一隻眼睛描準的。
用雙眼瞄準準星缺口便不清楚,槍身也好象成了兩個。
這怎麼能行呢?最初源藏根本不信。
但他猛然想起來,父親曾教他把槍想象成竹槍。
竹槍不能用一隻眼去刺,那樣便沒了遠近感。
這是為何?他不禁自問,為什麼竹槍靠兩眼,而槍卻要用一隻眼去瞄準呢?他試着在槍身被看做兩個的情況下,用兩隻眼去射鳥。
結果他恍然大悟。
槍已經完全成了他的手臂的一部分,他根本就無須瞄準。
他終于明白射取獵物時通過準星缺口去瞄準完全是多餘的。
如果用兩眼,就無須瞄準。
他可以完全不去管準星缺口,隻要看準獵物就行了。
因為是兩眼,所以視野開闊,連獵物的表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比如鳥,隻一瞬間,便可确知其飛翔角度。
用一隻眼看,鳥是在向右做水平飛行。
可用兩隻眼一看,便可看出飛翔角度的不同。
地形、風還有其它一些因素往往會使人對其飛翔角度作出錯誤判斷。
源藏的手臂已經非同尋常,可獨目射法限制住了他。
一轉入雙眼射法,他馬上便茅塞頓開,豁然開朗。
把槍當竹槍去使,連父親也沒有達到此一境界。
他雖已達到這一步,但他自己終究沒能想到兩眼射法。
放着兩隻眼不用,太可惜了——少女的聲音仍在源藏耳邊回響,并印入了他的腦海。
現在源藏不再認為少女是廣子的化身。
這種變化起始于什麼時候,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源藏對少女産生了刻骨銘心的愛,他終日都在思念那個少女。
他渴望見到她。
他在山野裡轉悠,根本不是為了打獵。
等到走得累了的時候,他就睡在野外。
這種思念愈來愈強烈了。
源藏越來越感到不能自持。
如能再見那個少女一面,他甯願舍棄性命。
他深為自己感到悲哀。
他那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