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廟。
促呼連步,至于帷薄之前。
見貴主謂某雲:‘昨蒙相公憫念孤危,俾爾戍于弊邑。
往返途路,得無勞止?餘蒙相公再借兵師,深惬誠願。
觀其士馬精強,衣甲铦利。
然都虞侯孟遠才輕位下,甚無機略。
今月九日,有遊軍三千餘,來掠我近郊。
遂令孟遠領新到将士,邀擊于平原之上。
設伏不密,反為彼軍所敗。
甚思一權謀之将。
俾爾速歸,達我情素。
’言訖。
拜辭而出,昏然似醉。
餘無所知矣。
” 寶驗其說,與夢相符。
意欲質前事,遂差制勝關使鄭承符以代孟遠。
是月三日晚,衙于後毬場,瀝酒焚香,牒請九娘子神收管。
至十六日,制勝關申雲:“今月十三日夜三更已來,關使暴卒。
” 寶驚歎息,使人馳視之。
至則果卒。
唯心背不冷,暑月停屍,亦不敗壞。
其家甚異之。
忽一夜,陰風慘冽,吹砂走石,發屋拔樹,禾苗盡偃,及曉而止。
雲霧四布,連夕不解。
至暮,有迅雷一聲,劃如天裂。
承符忽呻吟數息,其家剖棺視之,良久複蘇。
是夕,親鄰鹹聚,悲喜相仍,信宿如故。
家人诘其由。
乃曰:“餘初見一人,衣紫绶,乘骊駒,從者十餘人。
至門,下馬,命吾相見。
揖讓周旋,手捧一牒授吾雲:‘貴主得吹塵之夢,知君負命世之才,欲尊南陽故事,思殄邦仇。
使下臣持茲禮币,聊展敬于君子,而翼再康國步。
幸不以三顧為勞也。
’餘不暇他辭,唯稱不敢。
酬酢之際,已見聘币羅于階下,鞍馬器甲錦采服玩橐鞬之屬,鹹布列于庭。
吾辭不獲免,遂再拜受之。
即相促登車。
所乘馬異常駿偉,裝飾鮮潔,仆禦整肅。
倏忽行百餘裡。
有甲馬三百騎已來,迎候驅殿,有大将軍之行李,餘亦頗以為得志。
指顧間,望見一大城,其雉堞穹崇,溝洫深浚。
餘惚恍不知所自。
俄于郊外備帳樂,設享。
宴罷入城,觀者如堵。
傳呼小吏,交錯其間。
所經之門,不記重數。
及至一處,如有公署。
左右使餘下馬易衣,趨見貴主。
貴主使人傳命,請以賓主之禮見。
餘自謂既受公文器甲臨戎之具,即是臣也。
遂堅辭,具戎服入見。
貴主使人複命,請去橐鞬,賓主之間,降殺可也。
餘遂舍器仗而趨入,見貴主坐于廳上。
餘拜谒,一如君臣之禮。
拜訖,連呼登階。
餘乃再拜,升自西階。
見紅妝翠眉,蟠龍髻鳳而侍立者,數十餘輩。
彈弦握管,濃花異服而執役者,又數十輩。
腰金拖紫,曳組拈簪而趨隅者,又非止一人也。
輕裘大帶,白玉橫腰,而森羅于階下者,其數甚多。
次命女客五六人,各有侍者十數輩,差肩接迹,累累而進。
餘亦低視長揖,不敢施拜。
坐定,有大校數人,皆令預坐。
舉樂進酒。
酒至,貴主斂袂舉觞,将欲興詞,叙向來征聘之意。
俄聞烽燧四起,叫噪喧呼雲:‘朝那賊步騎數萬人,今日平明攻破堡塞,尋已入界。
數道齊進,煙火不絕。
請發兵救應。
’侍坐者相顧失色。
諸女不及叙别,狼狽而散。
及諸校降階拜謝,伫立聽命。
貴主臨軒謂餘曰:‘吾受相公非常之惠,憫其孤恂,繼發師徒,拯其患難。
然以車甲不利,權略是思。
今不棄弊陋,所以命将軍者,正為此危急也。
幸不以幽僻為辭,少匡不迨。
’遂别賜戰馬二匹,黃金甲一副,旌旗旄钺珍寶器用,充庭溢目,不可勝計。
彩女二人,給以兵符,錫赍甚豐。
餘拜捧而出,傳呼諸将,指揮部伍,内外響應。
是夜,出城。
相次探報,皆雲:‘賊勢漸雄。
’餘素谙其山川地裡,形勢孤虛。
遂引軍夜出,去城百餘裡,分布要害。
明懸賞罰,号令三軍。
設三伏以待之。
遲明,排布已畢。
賊汰其前功,頗甚輕進,猶謂孟遠之統衆也。
餘自引輕騎,登高視之。
見煙塵四合,行陣整肅。
餘先使輕兵搦戰,示弱以誘之。
接以短兵,且戰且行。
金革之聲,天裂地坼。
餘引兵詐北,彼亦盡銳前趨。
鼓噪一聲,伏兵盡起。
千裡轉戰,四面夾攻。
彼軍敗績,死者如麻。
再戰再奔,朝那狡童,漏刃而去。
從亡之卒,不過十餘人。
餘選健馬三十騎追之,果生置于麾下。
由是血肉染草木,脂膏潤原野,腥穢蕩空,戈甲山積。
賊帥以輕車馳送于貴主,貴主登平朔樓受之。
舉國士民,鹹來會集,引于樓前,以禮責問。
唯稱‘死罪’,竟絕他詞。
遂令押赴都市腰斬。
臨刑,有一使乘傳,來自王所,持急诏令,促赦之。
曰:‘朝那之罪,吾之罪也。
汝可赦之,以輕吾過。
’貴主以父母再通音問,喜不自勝,謂諸将曰:‘朝那妄動,即父之命也。
今使赦之,亦父之命也。
昔吾違命,乃貞節也。
今若又違,是不祥也。
’遂命解縛,使單騎送歸。
未及朝那,包羞而卒于路。
餘以克敵之功,大被寵錫。
尋備禮拜平難大将軍,食朔方一萬三千戶。
别賜第宅,輿馬,寶器,衣服,婢仆,園林,邸第,旌,铠甲。
次及諸将,賞赉有差。
明日,大宴,預坐者不過五六人。
前者六七女皆來侍坐,風姿豔态,愈更動人。
竟夕酣飲,甚歡。
酒至,貴主捧觞而言曰:‘妾之不幸,少處空閨。
天賦孤貞,不從嚴父之命。
屏居于此三紀矣。
蓬首灰心,未得其死。
鄰童迫脅,幾至颠危。
若非相公之殊恩,将軍之雄武,則息國不言之婦,又為朝那之囚耳。
永言斯惠,終天不忘。
’遂以七寶鐘酌酒,使人持送鄭将軍。
餘因避席再拜而飲。
餘自是頗動歸心,詞理懇切,遂許給假一月。
宴罷,出。
明日,辭謝訖,擁其麾下三十餘人,返于來路。
所經之處,但聞雞犬,頗甚酸辛。
俄頃到家,見家人聚泣,靈帳俨然。
麾下一人,令餘促入棺縫之中。
餘欲前,而為左右所聳。
俄聞震雷一聲,醒然而悟。
” 承符自此不事家産,唯以後事付妻孥。
果經一月,無疾而終。
其初欲暴卒時,告其所親曰:“餘本機钤入用,效節戎行。
雖奇功蔑聞,而薄效粗立。
洎遭釁累,譴谪于茲。
平生志氣,郁而未申。
丈夫終當扇長風,摧巨浪,舉太山以壓卵,決東海以沃螢。
奮其鷹犬之心,為人雪不平之事。
吾朝夕當有所受。
與子分襟,固不久矣。
” 其月十三日,有人自薛舉城晨發十餘裡,天初平曉,忽見前有車塵競起,旌旗煥赤,甲馬數百人。
中擁一人,氣概洋洋然,逼而視之,鄭承符也。
此人驚訝移時,因伫于路左。
見瞥如風雲,抵善女湫,俄頃,悄無所見。
促呼連步,至于帷薄之前。
見貴主謂某雲:‘昨蒙相公憫念孤危,俾爾戍于弊邑。
往返途路,得無勞止?餘蒙相公再借兵師,深惬誠願。
觀其士馬精強,衣甲铦利。
然都虞侯孟遠才輕位下,甚無機略。
今月九日,有遊軍三千餘,來掠我近郊。
遂令孟遠領新到将士,邀擊于平原之上。
設伏不密,反為彼軍所敗。
甚思一權謀之将。
俾爾速歸,達我情素。
’言訖。
拜辭而出,昏然似醉。
餘無所知矣。
” 寶驗其說,與夢相符。
意欲質前事,遂差制勝關使鄭承符以代孟遠。
是月三日晚,衙于後毬場,瀝酒焚香,牒請九娘子神收管。
至十六日,制勝關申雲:“今月十三日夜三更已來,關使暴卒。
” 寶驚歎息,使人馳視之。
至則果卒。
唯心背不冷,暑月停屍,亦不敗壞。
其家甚異之。
忽一夜,陰風慘冽,吹砂走石,發屋拔樹,禾苗盡偃,及曉而止。
雲霧四布,連夕不解。
至暮,有迅雷一聲,劃如天裂。
承符忽呻吟數息,其家剖棺視之,良久複蘇。
是夕,親鄰鹹聚,悲喜相仍,信宿如故。
家人诘其由。
乃曰:“餘初見一人,衣紫绶,乘骊駒,從者十餘人。
至門,下馬,命吾相見。
揖讓周旋,手捧一牒授吾雲:‘貴主得吹塵之夢,知君負命世之才,欲尊南陽故事,思殄邦仇。
使下臣持茲禮币,聊展敬于君子,而翼再康國步。
幸不以三顧為勞也。
’餘不暇他辭,唯稱不敢。
酬酢之際,已見聘币羅于階下,鞍馬器甲錦采服玩橐鞬之屬,鹹布列于庭。
吾辭不獲免,遂再拜受之。
即相促登車。
所乘馬異常駿偉,裝飾鮮潔,仆禦整肅。
倏忽行百餘裡。
有甲馬三百騎已來,迎候驅殿,有大将軍之行李,餘亦頗以為得志。
指顧間,望見一大城,其雉堞穹崇,溝洫深浚。
餘惚恍不知所自。
俄于郊外備帳樂,設享。
宴罷入城,觀者如堵。
傳呼小吏,交錯其間。
所經之門,不記重數。
及至一處,如有公署。
左右使餘下馬易衣,趨見貴主。
貴主使人傳命,請以賓主之禮見。
餘自謂既受公文器甲臨戎之具,即是臣也。
遂堅辭,具戎服入見。
貴主使人複命,請去橐鞬,賓主之間,降殺可也。
餘遂舍器仗而趨入,見貴主坐于廳上。
餘拜谒,一如君臣之禮。
拜訖,連呼登階。
餘乃再拜,升自西階。
見紅妝翠眉,蟠龍髻鳳而侍立者,數十餘輩。
彈弦握管,濃花異服而執役者,又數十輩。
腰金拖紫,曳組拈簪而趨隅者,又非止一人也。
輕裘大帶,白玉橫腰,而森羅于階下者,其數甚多。
次命女客五六人,各有侍者十數輩,差肩接迹,累累而進。
餘亦低視長揖,不敢施拜。
坐定,有大校數人,皆令預坐。
舉樂進酒。
酒至,貴主斂袂舉觞,将欲興詞,叙向來征聘之意。
俄聞烽燧四起,叫噪喧呼雲:‘朝那賊步騎數萬人,今日平明攻破堡塞,尋已入界。
數道齊進,煙火不絕。
請發兵救應。
’侍坐者相顧失色。
諸女不及叙别,狼狽而散。
及諸校降階拜謝,伫立聽命。
貴主臨軒謂餘曰:‘吾受相公非常之惠,憫其孤恂,繼發師徒,拯其患難。
然以車甲不利,權略是思。
今不棄弊陋,所以命将軍者,正為此危急也。
幸不以幽僻為辭,少匡不迨。
’遂别賜戰馬二匹,黃金甲一副,旌旗旄钺珍寶器用,充庭溢目,不可勝計。
彩女二人,給以兵符,錫赍甚豐。
餘拜捧而出,傳呼諸将,指揮部伍,内外響應。
是夜,出城。
相次探報,皆雲:‘賊勢漸雄。
’餘素谙其山川地裡,形勢孤虛。
遂引軍夜出,去城百餘裡,分布要害。
明懸賞罰,号令三軍。
設三伏以待之。
遲明,排布已畢。
賊汰其前功,頗甚輕進,猶謂孟遠之統衆也。
餘自引輕騎,登高視之。
見煙塵四合,行陣整肅。
餘先使輕兵搦戰,示弱以誘之。
接以短兵,且戰且行。
金革之聲,天裂地坼。
餘引兵詐北,彼亦盡銳前趨。
鼓噪一聲,伏兵盡起。
千裡轉戰,四面夾攻。
彼軍敗績,死者如麻。
再戰再奔,朝那狡童,漏刃而去。
從亡之卒,不過十餘人。
餘選健馬三十騎追之,果生置于麾下。
由是血肉染草木,脂膏潤原野,腥穢蕩空,戈甲山積。
賊帥以輕車馳送于貴主,貴主登平朔樓受之。
舉國士民,鹹來會集,引于樓前,以禮責問。
唯稱‘死罪’,竟絕他詞。
遂令押赴都市腰斬。
臨刑,有一使乘傳,來自王所,持急诏令,促赦之。
曰:‘朝那之罪,吾之罪也。
汝可赦之,以輕吾過。
’貴主以父母再通音問,喜不自勝,謂諸将曰:‘朝那妄動,即父之命也。
今使赦之,亦父之命也。
昔吾違命,乃貞節也。
今若又違,是不祥也。
’遂命解縛,使單騎送歸。
未及朝那,包羞而卒于路。
餘以克敵之功,大被寵錫。
尋備禮拜平難大将軍,食朔方一萬三千戶。
别賜第宅,輿馬,寶器,衣服,婢仆,園林,邸第,旌,铠甲。
次及諸将,賞赉有差。
明日,大宴,預坐者不過五六人。
前者六七女皆來侍坐,風姿豔态,愈更動人。
竟夕酣飲,甚歡。
酒至,貴主捧觞而言曰:‘妾之不幸,少處空閨。
天賦孤貞,不從嚴父之命。
屏居于此三紀矣。
蓬首灰心,未得其死。
鄰童迫脅,幾至颠危。
若非相公之殊恩,将軍之雄武,則息國不言之婦,又為朝那之囚耳。
永言斯惠,終天不忘。
’遂以七寶鐘酌酒,使人持送鄭将軍。
餘因避席再拜而飲。
餘自是頗動歸心,詞理懇切,遂許給假一月。
宴罷,出。
明日,辭謝訖,擁其麾下三十餘人,返于來路。
所經之處,但聞雞犬,頗甚酸辛。
俄頃到家,見家人聚泣,靈帳俨然。
麾下一人,令餘促入棺縫之中。
餘欲前,而為左右所聳。
俄聞震雷一聲,醒然而悟。
” 承符自此不事家産,唯以後事付妻孥。
果經一月,無疾而終。
其初欲暴卒時,告其所親曰:“餘本機钤入用,效節戎行。
雖奇功蔑聞,而薄效粗立。
洎遭釁累,譴谪于茲。
平生志氣,郁而未申。
丈夫終當扇長風,摧巨浪,舉太山以壓卵,決東海以沃螢。
奮其鷹犬之心,為人雪不平之事。
吾朝夕當有所受。
與子分襟,固不久矣。
” 其月十三日,有人自薛舉城晨發十餘裡,天初平曉,忽見前有車塵競起,旌旗煥赤,甲馬數百人。
中擁一人,氣概洋洋然,逼而視之,鄭承符也。
此人驚訝移時,因伫于路左。
見瞥如風雲,抵善女湫,俄頃,悄無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