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夜深,謂仙客曰:“宅中有女家人識無雙否?” 仙客以采萍對。

    仙客立取而至。

    古生端相,且笑且喜雲:“借留三五日。

    郎君且歸。

    ” 後累日,忽傳說曰:“有高品過,處置園陵宮人。

    ” 仙客心甚異之。

    令塞鴻探所殺者,乃無雙也。

    仙客号哭,乃歎曰:“本望古生。

    今死矣!為之奈何!” 流涕歔欷,不能自已。

    是夕更深,聞叩門甚急。

    及開門,乃古生也。

    領一篼子入,謂仙客曰:“此無雙也。

    今死矣。

    心頭微暖,後日當活,微灌湯藥,切須靜密。

    ” 言訖,仙客抱入閣子中,獨守之。

    至明,遍體有暖氣。

    見仙客,哭一聲遂絕。

    救療至夜,方愈。

    古生又曰:“暫借塞鴻于舍後掘一坑。

    ” 坑稍深,抽刀斷塞鴻頭于坑中。

    仙客驚怕。

     古生曰:“郎君莫怕。

    今日報郎君恩足矣。

    此聞茅山道士有藥術。

    其藥服之者立死,三日卻活。

    某使人專求,得一丸。

    昨令采萍假作中使,以無雙逆黨,賜此藥令自盡。

    至陵下,托以親故,百缣贖其屍。

    凡道路郵傳,皆厚賂矣,必免漏洩。

    茅山使者及舁篼人,在野外處置訖。

    老夫為郎君,亦自刎。

    君不得更居此。

    門外有檐子一十人,馬五匹,絹兩百匹。

    五更挈無雙便發,變姓名浪迹以避禍。

    ” 言訖,舉刀。

    仙客救之,頭已落矣。

    遂并屍蓋覆訖。

    未明發,曆四蜀下峽,寓居于渚宮。

    悄不聞京兆之耗,乃挈家歸襄鄧别業,與無雙偕老矣。

    男女成群。

     噫,人生之契闊會合多矣,罕有若斯之比。

    常謂古今所無。

    無雙遭亂世籍沒,而仙客之志,死而不奪。

    卒遇古生之奇法取之,冤死者十餘人。

    艱難走竄後,得歸故鄉,為夫婦五十年,何其異哉! 上清傳 柳珵撰 貞元壬申歲春三月,相國窦公居光福裡第,月夜閑步于中庭。

    有常所寵青衣上清者,乃曰:“今欲啟事。

    郎須到堂前,方敢言之。

    ” 窦公亟上堂。

    上清曰:“庭樹上有人,恐驚郎,請謹避之。

    ” 窦公曰:“陸贽久欲傾奪吾權位。

    今有人在庭樹上,吾禍将至。

    且此事将奏與不奏皆受禍,必竄死于道路。

    汝在輩流中,不可多得。

    吾身死家破,汝定為宮婢。

    聖君若顧問,善為我辭焉。

    ” 上清泣曰:“誠如是,死生以之!” 窦公下階,大呼曰:“樹上君子,應是陸贽使來。

    能全老夫性命,敢不厚報!” 樹上應聲而下,乃衣缞粗者也。

    曰:“家有大喪。

    貧甚,不辦葬禮。

    伏知相公推心濟物,所以蔔夜而來。

    幸相公無怪。

    ” 公曰:“某罄所有,堂封絹千匹而已。

    方拟修私廟。

    次今且辍贈,可乎?” 缞者拜謝。

    窦公答之,如禮,又曰:“便辭相公。

    請左右赍所賜絹。

    擲于牆外。

    某先于街中俟之。

    ” 窦公依其請。

    命仆,使偵其絕蹤且久,方敢歸寝。

    翌日,執金吾先奏其事。

    窦公得次,又奏之。

    德宗厲聲曰:“卿交通節将,蓄養俠刺。

    位崇台鼎,更欲何求?” 窦公頓首曰:“臣起自刀筆小才,官以至貴。

    皆陛下獎拔,實不由人。

    今不幸至此,抑乃仇家所為耳。

    陛下忽震雷霆之怒,臣便合萬死。

    ” 中使下殿宣曰:“卿且歸私第,待候進止。

    ” 越月,貶郴州别駕。

    會宣武節度劉士甯通好于郴,廉使條疏上聞。

    德宗曰:“交通節将,信而有征。

    ” 流窦于驩州,沒入家資。

    一簪不著身,竟未達流所,诏自盡。

    上清果隸名掖庭。

    後數年,以善應對,能煎茶,數得在帝左右。

    德宗謂曰:“宮掖間人數不少。

    汝了事。

    從何得至此?” 上清對曰:“妾本故宰相窦參家女奴。

    窦某妻早亡,故妾得陪掃灑。

    及窦某家破,幸得填宮。

    既侍龍顔,如在天上。

    ” 德宗曰:“窦某罪不止養俠刺,亦甚有髒污。

    前時納官銀器至多。

    ” 上清流涕而言曰:“窦某自禦史中丞,曆度支,戶部,鹽鐵三使,至宰相。

    首尾六年,月入數十萬。

    前後非時賞賜,當亦不知紀極。

    乃者郴州所送納官銀物,皆是恩賜。

    當部錄日,妾在郴州,親見州縣希陸贽意旨刮去。

    所進銀器,上刻作藩鎮官銜姓名,誣為髒物。

    伏乞下驗之。

    ” 于是宣索窦某沒官銀器覆視,其刮字處,皆如上清言。

    時貞元十二年。

     德宗又問蓄養俠刺事。

    上清曰:“本實無。

    悉是陸贽陷害,使人為之。

    ” 德宗怒陸贽曰:“這獠奴!我脫卻伊綠衫,便與紫衫着。

    又常喚伊作陸九。

    我任使窦參,方稱意,次須教我枉殺卻他。

    及至權入伊手,其為軟弱,甚于泥團。

    ” 乃下诏雪窦參。

    時裴延齡探知陸贽恩衰,得恣行媒孽。

    贽竟受譴不回。

    後上清特敕丹書度為女道士,終嫁為金忠義妻。

    世以陸贽門生名位多顯達者,世不可傳說,故此事絕無人知。

     楊娼傳 房千裡撰 楊娼者,長安裡中之殊色也,态度甚都,複以冶容自喜。

    王公钜人享客,競邀緻席上。

    雖不飲者,必為之引滿盡歡。

    長安諸兒,一造其室,殆至亡生破産而不悔。

    由是娼之名冠諸籍中,大售于時矣。

    嶺南帥甲,貴遊子也。

    妻本戚裡女,遇帥甚悍。

    先約:設有異志者,當取死白刃下。

    帥幼貴,喜媱,内苦其妻,莫之措意。

    乃陰出重賂,削去娼之籍,而挈之南海。

    館之他舍,公餘而同,夕隐而歸。

    娼有慧性,事帥尤謹。

    平居以女職自守,非其理不妄發。

    複厚帥之左右,鹹能得其歡心。

    故帥益嬖之。

    會間歲,帥得病,且不起。

    思一見娼,而憚其妻。

    帥素與監軍使厚,密遣導意,使為方略。

    監軍乃绐其妻曰:“将軍病甚,思得善奉侍煎調者視之,瘳當速矣。

    某有善婢,久給事貴室,動得人意。

    請夫人聽以婢安将軍四體,如何?” 妻曰:“中貴人,信人也。

    果然,于吾無苦耳。

    可促召婢來。

    ” 監軍即命娼冒為婢以見帥。

    計未行而事洩。

    帥之妻乃擁健婢數十,列白梃,熾膏镬于廷而伺之矣。

    須其至,當投之沸鬲。

    帥聞而大恐,促命止娼之至。

    且曰:“此自我意,幾累于渠。

    今幸吾之未死也,必使脫其虎啄。

    不然,且無及矣。

    ” 乃大遺其奇寶,命家僮榜輕舠,衛娼北歸。

    自是,帥之憤益深,不逾旬而物故。

    娼之行,适及洪矣。

    問至,娼乃盡返帥之賂,設位而哭,曰:“将軍由妾而死。

    将軍且死,妾安用生為?妾豈孤将軍者耶?” 即撤奠而死之。

    夫娼,以色事人者也,非其利則不合矣。

    而楊能報帥以死,義也;卻帥之賂,廉也。

    雖為娼,差足多乎。

     飛煙傳 皇甫枚撰 臨淮武公業,鹹通中任河南府功曹參軍。

    愛妾曰飛煙,姓步氏,容止纖麗,若不勝绮羅。

    善秦聲,好文筆,尤工擊瓯,其韻與絲竹合。

    公業甚嬖之。

    其比鄰,天水趙氏第也,亦衣纓之族,不能斥言。

    其子曰象,秀端有文,才弱冠矣。

    時方居喪禮。

    忽一日,于南垣隙中窺見飛煙,神氣俱喪,廢食忘寐。

    乃厚賂公業之阍,以情告之。

    阍有難色,複為厚利所動。

    乃令其妻伺飛煙間處,具以象意言焉。

    飛煙聞之,但含笑凝睇而不答。

    門媪盡以語象。

    象發狂心蕩,不知所持,乃取薛濤箋,題絕句曰:“一睹傾城貌,塵心隻自猜。

    不随箫史去,拟學阿蘭來。

    ” 以所題密緘之,祈門媪達飛煙。

    煙讀畢,籲嗟良久,謂媪曰:“我亦曾窺見趙郎,大好才貌。

    此生福薄,不得當之。

    ” 蓋鄙武生粗悍,非良配耳。

    乃複酬篇,寫于金鳳箋,曰:“綠慘雙娥不自持,隻緣幽恨在新詩。

    郎心應似琴心怨,脈脈春情更拟誰。

    ” 封付門媪,令遺象。

    象啟緘,吟諷數四,拊掌喜曰:“吾事諧矣。

    ” 又以剡溪玉葉紙,賦詩以謝,曰:“珍重佳人贈好音,采箋芳翰兩情深。

    薄于蟬翼難供恨,密似蠅頭未寫心。

    疑是落花迷碧洞,隻思輕雨灑幽襟。

    百回消息各回夢,裁作長謠寄綠琴。

    ” 詩去旬日,門媪不複來。

    象憂恐事洩,或飛煙追悔。

    春夕,于前庭獨坐,賦詩曰:“綠暗紅藏起暝煙,獨将幽恨小庭前。

    沉沉良夜與誰語,星隔銀河月半天。

    ” 明日,晨起吟際,而門媪來。

    傳飛煙語曰:“勿訝旬日無信,蓋以微有不安。

    ” 因授象以連蟬錦香囊并碧苔箋,詩曰:“強力嚴妝倚繡栊,暗題蟬錦思難窮。

    近來赢得傷春病,柳弱花欹怯曉風。

    ” 象結錦香囊于懷,細讀小簡,又恐飛煙幽思增疾,乃剪烏絲簡為回椷,曰:“春景遲遲,人心悄悄。

    自因窺觏,長役夢魂。

    雖羽駕塵襟,難于會合,而丹誠皎日,誓以周旋。

    昨日瑤台青鳥忽來,殷勤寄語。

    蟬錦香囊之贈,芬馥盈懷,佩服徒增,翹戀彌切。

    況又聞乘春多感,芳履乖和,耗冰雪之妍姿,郁蕙蘭之佳氣。

    憂抑之極,恨不翻飛。

    企望寬情,無至憔悴。

    莫孤短耗,甯爽後期。

    惝恍寸心,書豈能盡?兼持菲什,仰繼華篇。

    伏惟試賜弟睇。

    ” 詩曰:“應見傷情為九春,想封蟬錦綠蛾颦。

    叩頭為報煙卿道,第一風流最損人。

    ” 阍媪既棄回報,徑赍詣飛煙閣中。

    武生為府掾屬,公務繁夥,或數夜一直,或竟日不歸。

    此時恰值生入府曹。

    飛煙拆書,得以款曲尋繹。

    既而長太息曰:“丈夫之志,女子之情,心契魂交,視遠如近也。

    ” 于是阖戶垂幌,為書曰:“下妾不幸,垂髫而孤。

    中間為媒妁所欺,遂匹合于瑣類。

    每至清風明月,移玉柱以增懷。

    秋帳冬,泛金徽而寄恨。

    豈謂公子,忽贻好音。

    發華緘而思飛,諷麗句而目斷。

    所恨洛川波隔,賈午牆高。

    連雲不及于秦台,薦夢尚遙于楚岫。

    猶望天從素懇,神假微機,一拜清光,九殒無恨。

    兼題短什,用寄幽懷。

    伏惟特賜吟諷也。

    ” 詩曰:“畫簾春燕須同宿,蘭浦雙鴛肯獨飛。

    長恨桃源諸女伴,等閑花裡送郎歸。

    ” 封訖,召阍媪,令達于象。

    象覽書及詩,以飛煙意稍切,喜不自持,但靜室焚香虔禱以俟息。

    一日将夕,阍媪促步而至,笑且拜曰:“趙郎願見神仙否?” 象驚,連問之。

    傳飛煙語曰:“值今夜功曹府直,可謂良時。

    妾家後庭,即君之前垣也。

    若不渝惠好,專望來儀。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