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集部,别集類,明洪武至崇祯,篁墩文集 欽定四庫全書 篁墩文集卷八     明 程敏政 撰經筵講章 中庸一 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這是中庸第二十章子思引孔子答魯哀公問政的說話政是人君治國平天下的政事人是賢臣孔子說人君修政立事隻在用賢臣且如三公三孤得其人則能調元贊化弼成君德六卿得其人則能使禮樂刑政紀綱法度件件修舉若不得其人如何望治所以說為政在人身是指君身說天下的人才識趣不同有存心守正的有随時求進的全看人君所好如何人君若好聲色貨利便有佞幸聚斂的人進用若人君自家大公至正則所用的必正人君子所以說取人以身修是修為道是道理人君一身舉動必須都從道理上行若稍有放肆則貌言視聽之間便有不公不正處身如何得修仁是指心說人君一心若能常存天理不使有一毫私意間隔便是仁心既仁了所行自然都合道理所以說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然道與仁不是兩件道是總說該行的事仁是指那用功親切處子思於前章曆引大舜文武周公的事了又引此段以見孔子若得位時其為政舉措也與大舜文武周公一般臣觀此章大旨要緊在修道以仁一句蓋仁是本心之全德心乃緻治之大本若心德全了以之修身以之用人以之為政無所處不當若心德上不曾用功則是大本虧了一身所行便多失道羣臣之中豈能辨得孰為君子孰為小人天下之事豈能見得孰為當行孰為當止這都系於人君一心正如禹湯文武之君能全這心德所用的便有伯益伊尹太公周召一班賢臣相佐以道政無不舉故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如桀纣幽厲之君不能全這心德所用的便是觸龍飛廉衛巫皇父一班邪臣相助為虐政日以衰故曰三代之失天下也以不仁降及漢唐宋時中間或有賢主然心學不明又無格心之訓故其德之所就雖不至桀纣幽厲之暴亦豈能如禹湯文武之仁修諸身者純駁相半所用的人賢否相參所行的事治亂相雜考其所終皆不足論先儒周子有見於是嘗曰心純則賢才輔賢才輔則天下治方才就本原上說出與此章意合仰惟皇上受列聖之心法得三代之正傳仁心仁聞布於四海尤願深體聖賢之言監曆代得失之故使皇極茂建於上君子願立於朝治效遠超於古宗社幸甚生民幸甚 二 天下之逹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逹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逹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這是中庸第二十章子思引孔子答魯哀公問政的說話大意以為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五倫必有知仁勇三德然後能行故曰天下之逹道五所以行之者三逹是通共的意思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别兄弟有叙朋友相交有信這五件乃天下古今人所共行的道理如大路一般故喚做逹道若一人行得一人行不得古人行得今人行不得便不是逹道了所以說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逹道也知是說人的見識仁是說人心天理勇是說人敢做人於五倫上若沒見識如何曉得這道理雖是曉得了若不以天理為心如何能行若不敢做也行不到那去處這三件乃天下古今人所同得的道理故喚做逹德若一個人有一個人無古人得此理今人不得此理便不是逹德了所以說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逹德也一字解做誠字即真實的心這三逹德雖是人心所同得的若行時節不肯着實三心二意半上落下便是不誠人若不誠那原有的知也昏昧不明了原有的仁也被私欲間斷了原有的勇也懦弱不能振起了故曰所以行之者一也孔子平日論政多指一事說惟此章答哀公之問極言治道如此為人上者最當注意臣觀從古以來治天下國家的必以明倫為本為何蓋王道之所以别於邪術與夫人類之所以異惟在於此唐虞三代聖帝明王都能實有這三德故皇極建於上五教敷於下天下百姓每也都感化知道孝弟忠信共享太平降及後世為人上的全德者少有以愚弄臣民為智而溺於權詐的有以谄事佛老為仁而流於姑息的有以輕動大兵連興大獄為勇而果於強暴的故在當時上下離心親踈失序天下百姓也都仿傚成風悖理亂倫靡所不至降及晚季世變極矣洪惟我太祖高皇帝仁明勇智受命於天汛掃羣盜肇立人紀列聖相繼率由典常宣宗章皇帝又禦制五倫書嘉惠天下英宗睿皇帝聖性高明於五倫大節上躬行心得度越前古親總萬幾延接臣下君臣之契最深追崇太母纂述先猷父子之親益笃放幽閉之宗室以廣昆弟之仁全恩禮於兩宮以盡夫婦之義優待元老召起逸民思得賓友之臣以輔文明之治天下臣民仰皇極之敷錫順帝則於不知者二十餘年伏惟皇上以睿哲之資嗣祖宗之統凡事有關於五倫三德者固已常垂聖慮思成治功臣愚尤願加意孔子之言近以先帝為法務臻實行無事虛文則唐虞三代之治可以立緻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三 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這是中庸第二十章子思引孔子答魯哀公問政的說話斯三者指上文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三句說乃是求入三逹德的工夫所以二字是指道理說人若知道嗜好學問不肯間斷去講明道理又知道力行好事不肯徇私以累心德又知道自家不如人為可恥不肯懦弱務要勉力進修如此三事便知道這一身雖小可以參天地於那是非美惡上須要分曉於那視聽言動間須要檢束於那事理當行當止處須要剛果這等呵身豈有不修的故曰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既知修身的道理便知人與已同禀天地之氣同具天地之理若有一個不得其所的便當體念他使之得其所有一個不曉道理的便當訓誨他使之複其性故曰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既知治人的道理便知一家的人與那一國人一般一國的人與那一家人一般天下的人與那一國人一般務使舉世的人都得安生樂業無一個失所的都能好善惡惡無一個抝性的故曰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臣謹按先儒說中庸此章可以當一部大學蓋大學論齊家治國平天下本於修身修身又從格物緻知上來此章六個知字便是緻知的意思三近之中以好學為首便是格物的意思蓋人心之靈都有個知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