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樂而無駁雜這等材全德備亦可以為全人矣謂之亦可者僅可之詞是還未到全人至極處蓋就子路所可及者而語之若論全人至極處非聖人不足以當此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曰字還是孔子說授命謂不愛其生把命與人的意思久要是舊約孔子又說今時所謂全人者何必務要兼四子之長又要文之以禮樂隻是遇見财之來便思量合於義不合於義不肯苟取遇見君父有危難便舍了身命去救不肯偷生若與朋友有舊約不肯忘了平生所許的言語務要踐言有這等忠厚之實雖其材知禮樂有所未備也可以為全人之次這又因子路之所能者而告之
蘧伯玉使人於孔子
蘧伯玉是衛大夫孔子居衛國時嘗在他家住後囬魯故伯玉使人來問候孔子
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
這之字指使者與之坐是敬其主以及其使夫子指蘧伯玉孔子見伯玉使者來與他同坐問他說蘧伯玉每日在家何所作為
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
寡是少無心失理曰過使者對孔子說我蘧夫子每日别無所為但欲行事少免於過失而猶未能如此而已
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使者既出去了孔子見他說的言語雖自謙下越見他主人的好處故再言使乎以重美之言此人真得為使之體考之蘧伯玉是衛之賢臣同時又有個彌子瑕是衛之佞臣孔子到衛國不在彌子瑕家住隻在蘧伯玉家住此可見君子以類相從後之人君欲知遠臣近臣之賢否隻看他所主之家亦可見矣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位是職位孔子說大凡人居其位則當任其事若居山林的人無有職位不可預謀朝廷事若居士之職不可預謀大夫之事若妄有幹預便是不安分了聖人戒人守己要當如此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這一句本是周易艮卦象辭曾子嘗稱之位是身所處之地大凡君子所思之事不出其所居之位如為君當思量盡君道為臣當思量盡臣道為子當思量孝父母為弟當思量敬兄長素貧賤當思量所以處貧賤素患難當思量所以處患難這便是思不出其位若為君卻思要下侵臣職為臣卻思要上攬威權為人子不思孝其親而思孝他人之親為人弟不思敬其兄而思敬他人之兄素貧賤不能守分卻思要苟圖富貴素患難不能順命卻思要僥幸苟免這便是思出其位了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恥是不敢盡之意過是欲有餘之詞孔子說君子之人要言行相顧出言最易君子常恥其言之昜放所以本行得十分且隻把七分來說這便是恥其言力行最難君子常恐其行之不逮所以說着七分卻勇往行過十分去這便是過其行蓋言行是君子立身之要聖賢拳拳戒勉學者無非欲其謹言行而不可相違的意思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志士是有志之士仁人是成德之人害是傷壞的意思孔子說有志之士成德之人他遇見理上當死豈肯僥幸求苟活於世以傷壞了本心之全德隻看當死而死見得分明時便不愛殺身以成全一個心德而已蓋死生是常事當求無愧於心無愧於心便是仁所以為臣子者遇君父有難便當盡忠於君父為人上者遇社稷有難便當委身於社稷若忍恥偷生不如死之為安故曰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臧文仲柳下惠都是魯國人竊位言其才不稱位有愧於心如盜得而隂據之也孔子說魯大夫臧文仲他為政於魯雖居大夫之位其心有愧恰似偷盜職位的一般蓋因他明知柳下惠是個有德的賢人不肯舉薦他并立於魯國之朝這等蔽賢便是他竊位實事孔子譏之所以深警後世為人臣者當以薦賢為務蔽賢為戒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躬自厚是責己之厚怨是怨惡孔子說人若遇着自家有過失時便痛自咎責不肯輕恕遇着人有過失時便去規正卻不肯責之太嚴這等厚於責己則身益修薄於責人則人昜從所以人自然不怨惡他故曰則遠怨矣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如之何是人遇有事思量說這事當如何處置又說如之何是再思量說這事當如何處置末如之何是無可奈何孔子說人若遇着有事時當要熟思審處若不說如之何如之何便是不能熟思而審處之必然率意妄行這等人雖我也無奈他何蓋率意妄行之人不顧是非利害雖聖人與居也不能救正他故孔子深緻其歎如此
子曰羣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小慧是私智孔子說人若與衆人居處盡一日之間所說的言語都不及些義理所行的事務都隻是些私智這等便放僻邪侈之心都長起來行險僥幸之機都慣熟了要去入德而免於患害豈不難哉
子曰衆惡之必察焉衆好之必察焉
惡是憎惡好是喜好孔子說人於好惡上不可輕昜如有一個人衆人都憎惡他便不可與衆同惡恐這人是個特立獨行的人必須審察他着實有可惡處然後惡之如有一個人衆人都喜好他便不可與衆同好恐這人是個同流合汚的人必須審察他着實有可好處然後好之如此則好惡皆得其正矣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過是無心失理之謂孔子說人非生知不能無過過而能改便可入於善若隻因循不改則此過遂成不可謂之無心了故曰是謂過矣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寝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思是思慮益是長益孔子說我曾盡一日不去吃飯也曾終一夜不得安寝這等勞心焦思以求此道然徒費精神終無所長益不如勉強學問乃有自得之效孔子言此非以思為無益以思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