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晦庵集卷六十九 宋 朱子 撰雜着
禘祫議
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大夫士降殺以兩而祭法又有适士二廟官師一廟之文大抵士無太祖而皆及其祖考也【鄭氏曰夏五廟商六廟周七廟今按商書已雲七世之廟鄭志恐非顔師古曰父為昭子為穆孫複為昭昭明也穆美也後以晉室諱昭故學者改昭為韶】其制皆為中門外之左外為都宮内各有寝廟别有門垣太祖在北左昭右穆以次而南【晉博士孫毓議】天子太祖百世不遷一昭一穆為宗亦百世不遷【宗亦曰世室亦曰祧鄭注周禮守祧曰宗亦曰祧亦曰世室周禮言守祧之宮鄭氏曰遠廟為祧周為文武之廟遷主藏焉又曰遷主所藏曰祧先公之遷主藏于太祖後稷之廟先王之遷主藏於文武之廟羣穆於文羣昭於武明堂位有文世室武世室鄭氏曰世室者不毀之名也】二昭二穆為四親廟高祖以上親盡則毀而遞遷昭常為昭穆常為穆【昭之二廟親盡則毀而遷其主于昭之宗魯祖遷于昭之二新入廟者祔于昭之三而高祖及祖在穆如故穆廟親盡放此新死者如當為昭則祔於昭之近廟而自近廟遷其祖於昭之次廟而於主祭者為曾祖自次廟遷其高祖于昭之世室蓋於主祭者為五世而親盡故也其穆之兩廟如故不動其次廟於主祭者為高祖其近廟於主祭者為祖也主祭者沒則祔于穆之近廟而逓遷其上故此凡毀廟遷主改塗易彩示有所變非盡毀也見谷梁傳及注】諸侯則無二宗大夫則無二廟其遷毀之次則與天子同【傳毀廟之主藏於太祖】儀禮所謂以其班祔檀弓所謂祔于祖父者也【曲禮雲君子抱孫不抱子此言孫可以為王父屍子不可以為父屍鄭氏雲以孫與祖昭穆同也周制自後稷為太祖不窋為昭鞠為穆以下十二世至太王複為穆十三世至王季複為昭十四世至文王又為穆十五世至武王複為昭故書稱文王為穆考詩稱武王為昭考而左氏傳曰太伯虞仲太王之昭也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又曰管蔡魯衛文之昭也邘晉應韓武之穆也蓋其次序一定百世不易雖文王在右武王在左嫌於倒置而諸廟别有門垣足以各全其尊初不以左右為尊卑也】三代之制其詳雖不得聞然其大略不過如此漢承秦敝不能深考古制諸帝之廟各在一處不容合為都宮以序昭穆【韋元成傳雲宗廟異處昭穆不序但考周制先公廟在岐周文王在豐武王在鎬則都宮之制亦不得為與漢亦無甚異未詳其說】貢禹韋元成匡衡之徒雖欲正之而終不能盡合古制旋亦廢罷後漢明帝又欲遵儉自抑遺诏無起寝廟但藏其主於光武廟中更衣别室其後章帝又複如之後世遂不敢加而公私之廟皆為同堂異室之制【見後漢明帝紀祭祀志志又雲其後積多無别而顯宗但為陵寝之号】自是以來更曆魏晉下及隋唐其間非無奉先思孝之君據經守禮之臣而皆不能有所裁正其弊至使太祖之位下同孫子而更僻處於一隅既無以見其為七廟之尊羣廟之神則又上厭祖考而不得自為一廟之主以人情而論之則生居九重窮極壯麗而沒祭一室不過尋丈之間甚或無地以容鼎俎而隂損其數孝子順孫之心於此宜亦有所不安矣肆我神祖始獨慨然深诏儒臣讨論舊典蓋捋以遠迹三代之隆一正千古之謬甚盛舉也不幸未及營表世莫得聞秉筆之士又複不能特書其事以诏萬世今獨其見於陸氏之文者為可考耳然其所論昭穆之說亦未有定論【圖說在後】獨原廟之制外為都宮而各為寝廟門垣乃為近古但其禮本不經儀亦非古故儒者得以議之如李清臣所謂略于七廟之室而為祠於佛老之側不為木主而為之象不為禘祫烝嘗之祀而行一酌奠之禮楊時所謂舍二帝三王之正禮而從一缪妄之叔孫通者其言皆是也然不知其所以緻此則由於宗廟不立而人心有所不安也不議複此而徒欲廢彼亦安得為至當之論哉
王者始受命諸侯始封之君皆為太祖以下五世而疊毀毀廟之主藏乎太祖五年而再毀祭言一禘一祫也祫祭者毀廟與未毀廟之主皆合食於太祖父為昭子為穆孫複為昭古之正禮也
周之所以七廟者以後稷始封文王武王受命而王是三廟不毀與親廟四而七
七者其正法數可常數者宗不在此數中宗變也苟有功德則宗之不可預為設數故於殷有三宗周公舉之以勸成王由是言之宗無數也
劉歆周七廟圖
稷【高圉以 公叔王季上藏主 亞圍古公】 文王時
稷【亞圉以 公叔王季上藏主 大王文王】 武王時
稷【公叔以 王季武王上藏主 太王文王】 成王時
稷【太王以 王季武王上藏主 文王成王】 康王時
稷【王季以 武康上藏主 文成】 昭王時
稷 【武康文世室 成昭】 穆王時
稷 【武世室 康穆文世室 成昭】 共王時
稷 【武世室 康穆文成 昭共】 懿王時
稷 【武康 穆懿文成 昭共】 孝王時
稷 【武康 穆懿文成昭 共孝】 夷王時
稷 【武康穆 懿夷文成昭 共孝】 厲王時
稷 【武康穆 懿夷文成昭共 孝厲】 宣王時
稷 【武康穆懿 夷宣文成昭共 孝厲】 幽王時
劉歆周九廟圖
稷
稷【公非以 高□公叔王季上藏 主亞圍太王】 武王時
稷【文王高 圉以公叔王季武王 上藏主亞圉】 成王時
稷【太王文 王亞圉以公叔王季 武王上藏主】 康王時
稷【太王文 王成王公叔以王季 武王康主上】 昭王時
稷【藏主太 王文王成王太王 以王季武】 穆王時
稷【王季以 武康穆上藏主 文成昭】 共王時
稷 【武康穆文世室 成昭共】 懿王時
稷 【武世室 康穆?文世室 成昭共】 孝王時
稷 【武 康穆懿文成 昭共孝】 夷王時
稷 【武康 穆懿夷文成 昭共孝】 厲王時
稷 【武康 穆懿夷文成昭 共孝厲】 宣王時
稷 【武康穆 懿夷宣文成昭 共孝厲】 幽王時韋元成劉歆廟數不同班固以歆說為是今亦未能決其是非姑兩存之至於遷毀之序則昭常為昭穆常為穆假令新死者當祔昭廟則毀其高祖之廟而祔其主於左祧遷其祖之主于高祖之故廟而祔新死者于祖之故廟即當祔於穆者其序亦然蓋祔昭則羣昭皆動而穆不移祔穆則羣穆皆移而昭不動故虞之明日祔于祖父蓋将代居其處故為之祭以告新舊之神也今以周室世次為圖如右所謂高祖以上親盡當毀虞之明日祔于祖父者也元豐議禮何洵直張璪以此為說而陸佃非之曰昭穆者父子之号昭以明下為義穆以恭上為義方其為父則稱昭取其昭以明下也方其為子則稱穆取其穆以恭上也豈可膠哉壇立於右墠立於左以周制言之則太王親盡去右壇而為墠王季親盡去左祧而為壇左右遷徙無嫌又曰顯考王考廟與左祧為昭皇考考廟與右祧為穆如曰成王之世武王為昭文王為穆則武不入考廟而入王考廟矣此皆為說之誤殊不知昭穆本以廟之居東居西主之向南向北而得名初不為父子之号也必曰父子之号則穆之子又安可複為昭哉壇墠之左右亦出先儒一時之說禮經非有明文也政使果然亦為去廟之後主藏夾室而有禱之祭且壇墠又皆一而已昭不可以越壇而徑墠穆不可以有壇而無墠故疊進而無嫌非若廟之有昭穆而可以各由其序而遞遷也又況昭穆之分自始封以下入廟之時便有定次後雖百世不複移易而其尊卑則不以是而可紊也故成王之世文王為穆而不害其尊於武武王為昭而不害其卑於文非謂之昭即為王考謂之穆即為考廟也且必如佃說新死者必入穆廟而自父以上穆遷於昭昭遷於穆祔一神而六廟皆為之動則於其祔也又何不直祔於父而必隔越一世以祔於其所未應入之廟乎佃又言曰假令甲於上世之次為穆今合堂同食實屬父行乙於上世之次為昭今合堂同食實屬子行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