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丹撒喇倍兒那
關燈
小
中
大
瞑目一想:
“渠等背棄誓言,欲以人血染曆史,毀我寺院,戮我子弟,亂我婦女。
天主!渠等明知而故犯,望勿赦其罪。
” “渠等違背條約,阻止人道之進行。
如有小弱之國,甯死勿辱,出全力以自衛者,渠等亦彌增其暴力以摧滅之,即盡殲其人民,亦所勿顧。
天主!渠等明知而故犯,望勿赦其罪。
” “天主!長夜将過,願汝于天明之後,勿更以愛惠加諸渠等,而令其永受苦惱,倍于吾等所受;願汝以不疲不息之手痛撲之;願汝以永流不息,永拭不幹之眼淚渥其身。
天主!渠等明知而故犯,望勿赦其罪。
”原文每節之下,均有評語,今删去。
馬丹在美時,餘候至四日之久,始能見于旅館中,談話可一小時。
然餘甚以為幸,因求見馬丹者,日必數百人,馬丹按次延見,往往有候至十數日,而談話不過數分鐘者。
此下删去原文十四行,均言其延見賓客忙碌之狀。
既相見,餘即問曰:“馬丹,吾知人生所能供給之物,凡榮譽愉快愛情三者,殆已為馬丹一人享盡。
今馬丹于藝術界與女界之中,均為不世出之怪傑,見人所不能見,為人所不能為,享人所不能享,直欲使世上一切大人先生,相率羅拜于馬丹足下,而……”言未已,馬丹即笑問曰:“君言信耶?”餘曰:“如何勿信?此非鄙見猛然,知馬丹者均作是言也。
然以所羅門之尊榮富貴,猶言‘世事空虛,人生如幻。
生乎斯世,無非勞苦其靈魂,覽一失望之終局。
’不知馬丹亦有此觀念否?”馬丹曰:“此言吾決不能信,吾知人生為一真實之事,且為一值得經過之事。
吾年雖老,猶日日竭吾智力,于此真實不虛之生命中,自求其日新月異之趣味。
因吾知吾人隻有一個生命,有此現成之生命而放棄之,而欲于意想中另求一不可必得之生命者,妄也。
”餘聞言大奇,以馬丹為舊教信徒,此種思想,實與教義大背。
因問曰:“如馬丹言,彼宗教家謂吾人于現有之肉體生命外,将來更有一靈魂生命,其言不足信矣。
”曰:“然,吾不信此說。
”曰:“吾人盡此肉體生命之力量,果能滿足吾輩之欲望,而使其全無缺陷否,此亦一問題也。
”馬丹曰:“欲解決此問題,不必問人,但須問己。
吾以為吾人意志中之大隐力,實神怪不可思議,倘能運用之,發達之,則吾輩體中,人人各有其夢想所不及之能力在。
吾人事業之成功與否,與夫心之所羨,身之所樂之果能如願與否,胥可與此種能力決之。
”此下删去原文二十餘行,乃無關緊要之談話。
餘又問:’馬丹對于‘死的問題’有何見解?”馬丹曰:“餘認定‘人生’為‘樂趣’之代名詞,故樂趣消失之日,即為身死之日。
去年二月,餘右足發一巨疽,以行動不能自由為苦。
謀諸醫生,醫生曰:‘用手術去此足,代以木足,則術恙,否則疽即愈,此足終不能複動。
’餘即促其施術,時餘子在側,涕泣言:‘母年高,不能當此。
施術不慎,是以性命為兒戲。
不施術,即瘓,亦何害。
’餘曰:‘施術不慎固死,瘓亦何異于死;同一死也,而施術可以未必死,何阻為?’今吾右足已易木足,行動無殊于往時。
吾于緻謝醫者之神術而外,更當自謝其見識與決心。
否則今日之日,吾已為一淹滞病榻之陳死人,朝朝暮暮,惟有哭出許多眼淚,向廢足揮灑而已。
” 馬丹于來美之前數月,曾至法國戰壕中演劇六次,餘叩以當時情況何若,答言:“此為吾畢生最悲慘之經曆,亦為吾畢生最愉快之事業。
吾在巴黎及各大都市演劇,雖承觀者不棄,獎譽有加,要其愛我之誠,終莫此輩可憐之前敵兵士若。
吾于是發生一種觀念,以為我之技術,用于它處僅為普通之感化與慰藉,用于戰壕之中,乃始有接觸人類靈魂之意味。
” 餘問:“馬丹年事日增,何以精力不損?”馬丹笑曰:“吾亦不自知其所以然。
即與吾相習之醫者,亦言‘他人終有衰老之日,獨此媪弗爾。
察其體質,初無過人處,此誠咄咄怪事。
’然吾仔細思索,知吾今日之不老,實種根于九歲時。
爾時吾為小學生,一日,與一表弟同作跳溝之戲,失慎落溝中,傷臂流血,父兄輩鹹戒餘後此不可複跳。
餘曰:‘否,無論如何,餘必跳。
’後校中比賽運動,餘以優勝,應得獎品,先生問餘何欲,餘曰:‘餘不喜實物之獎品,但願先生書無論如何四[字]予之可矣。
’先生不
天主!渠等明知而故犯,望勿赦其罪。
” “渠等違背條約,阻止人道之進行。
如有小弱之國,甯死勿辱,出全力以自衛者,渠等亦彌增其暴力以摧滅之,即盡殲其人民,亦所勿顧。
天主!渠等明知而故犯,望勿赦其罪。
” “天主!長夜将過,願汝于天明之後,勿更以愛惠加諸渠等,而令其永受苦惱,倍于吾等所受;願汝以不疲不息之手痛撲之;願汝以永流不息,永拭不幹之眼淚渥其身。
天主!渠等明知而故犯,望勿赦其罪。
”原文每節之下,均有評語,今删去。
馬丹在美時,餘候至四日之久,始能見于旅館中,談話可一小時。
然餘甚以為幸,因求見馬丹者,日必數百人,馬丹按次延見,往往有候至十數日,而談話不過數分鐘者。
此下删去原文十四行,均言其延見賓客忙碌之狀。
既相見,餘即問曰:“馬丹,吾知人生所能供給之物,凡榮譽愉快愛情三者,殆已為馬丹一人享盡。
今馬丹于藝術界與女界之中,均為不世出之怪傑,見人所不能見,為人所不能為,享人所不能享,直欲使世上一切大人先生,相率羅拜于馬丹足下,而……”言未已,馬丹即笑問曰:“君言信耶?”餘曰:“如何勿信?此非鄙見猛然,知馬丹者均作是言也。
然以所羅門之尊榮富貴,猶言‘世事空虛,人生如幻。
生乎斯世,無非勞苦其靈魂,覽一失望之終局。
’不知馬丹亦有此觀念否?”馬丹曰:“此言吾決不能信,吾知人生為一真實之事,且為一值得經過之事。
吾年雖老,猶日日竭吾智力,于此真實不虛之生命中,自求其日新月異之趣味。
因吾知吾人隻有一個生命,有此現成之生命而放棄之,而欲于意想中另求一不可必得之生命者,妄也。
”餘聞言大奇,以馬丹為舊教信徒,此種思想,實與教義大背。
因問曰:“如馬丹言,彼宗教家謂吾人于現有之肉體生命外,将來更有一靈魂生命,其言不足信矣。
”曰:“然,吾不信此說。
”曰:“吾人盡此肉體生命之力量,果能滿足吾輩之欲望,而使其全無缺陷否,此亦一問題也。
”馬丹曰:“欲解決此問題,不必問人,但須問己。
吾以為吾人意志中之大隐力,實神怪不可思議,倘能運用之,發達之,則吾輩體中,人人各有其夢想所不及之能力在。
吾人事業之成功與否,與夫心之所羨,身之所樂之果能如願與否,胥可與此種能力決之。
”此下删去原文二十餘行,乃無關緊要之談話。
餘又問:’馬丹對于‘死的問題’有何見解?”馬丹曰:“餘認定‘人生’為‘樂趣’之代名詞,故樂趣消失之日,即為身死之日。
去年二月,餘右足發一巨疽,以行動不能自由為苦。
謀諸醫生,醫生曰:‘用手術去此足,代以木足,則術恙,否則疽即愈,此足終不能複動。
’餘即促其施術,時餘子在側,涕泣言:‘母年高,不能當此。
施術不慎,是以性命為兒戲。
不施術,即瘓,亦何害。
’餘曰:‘施術不慎固死,瘓亦何異于死;同一死也,而施術可以未必死,何阻為?’今吾右足已易木足,行動無殊于往時。
吾于緻謝醫者之神術而外,更當自謝其見識與決心。
否則今日之日,吾已為一淹滞病榻之陳死人,朝朝暮暮,惟有哭出許多眼淚,向廢足揮灑而已。
” 馬丹于來美之前數月,曾至法國戰壕中演劇六次,餘叩以當時情況何若,答言:“此為吾畢生最悲慘之經曆,亦為吾畢生最愉快之事業。
吾在巴黎及各大都市演劇,雖承觀者不棄,獎譽有加,要其愛我之誠,終莫此輩可憐之前敵兵士若。
吾于是發生一種觀念,以為我之技術,用于它處僅為普通之感化與慰藉,用于戰壕之中,乃始有接觸人類靈魂之意味。
” 餘問:“馬丹年事日增,何以精力不損?”馬丹笑曰:“吾亦不自知其所以然。
即與吾相習之醫者,亦言‘他人終有衰老之日,獨此媪弗爾。
察其體質,初無過人處,此誠咄咄怪事。
’然吾仔細思索,知吾今日之不老,實種根于九歲時。
爾時吾為小學生,一日,與一表弟同作跳溝之戲,失慎落溝中,傷臂流血,父兄輩鹹戒餘後此不可複跳。
餘曰:‘否,無論如何,餘必跳。
’後校中比賽運動,餘以優勝,應得獎品,先生問餘何欲,餘曰:‘餘不喜實物之獎品,但願先生書無論如何四[字]予之可矣。
’先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