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卷二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禦制文第三集卷二十九目録
雜着
古文評論【計七十條】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禦制文第三集卷二十九
雜着
古文評論
賈山
至言
文氣排蕩思緻遙深既脫戰國策士捭阖之習已開西京賈董渾茂之風
賈誼
陳政事疏
誼之大計在遏亂萌而厚風俗上下古今目光如炬負此異才惜乎厄於縧灌而不能用也
請積貯奏
王道之大不外教養兩端賈生惓惓於當時者如此所謂王佐之才非晁錯之策可比
封建子弟疏
亞夫所以能平七國者恃梁為之扞蔽也誼言已先執左劵矣顧不謂之天下才耶
谏封淮南四子疏
前疏請以淮南地益淮陽意蓋不欲文帝之分王淮南諸子也恐帝不悟故訟言之
谏民私鑄錢
此奏與唐臣劉秩之議前後同指七福與四美亦略相似古今異宜方資博采耳
過秦論
文勢一步緊一步如回風激水蹙蹙生漪末乃其歸墟處也
薄昭
予淮南厲王書
四甚厚八危亡暗暗相對射言帝之待王如此而王之負帝乃如彼也古人文字針線細密而不露痕迹如此
鼂錯
上言兵事書
錯學刑名而精於兵事如此可知古人兵家法家同原異趣班固作刑法志首言兵制特詳得其指矣
請募民實塞奏
首一節舉秦事以為鑒中一節言遠戍之不便後一節言徙民塞下之利末仍收歸前二節意矩矱森然
請立邊民什伍法奏
是時帝已從錯言徙民塞下矣故錯因前奏而更詳言之
重農貴粟奏
重農貴粟之道在於抑末作禁遊惰敦儉樸斥奢靡若以粟為賞罰農人之粟有限适所以便利商賈而究無勸於本業也
請入粟郡縣奏
郡縣入粟以備用遂可勿收民租誠根本至計可謂名言碩畫
賢良對
以帝王覇配合策問似亦偏駮視賈董邈然河漢矣然文甚古勁
枚乘
谏吳王書
是時吳之逆謀迹尚未露故谏辭隐躍如此
董仲舒
賢良對一
緻知力行學之要也不強勉則功無由入仁義禮樂治之具也不更化則治無由成篇中立意如此深得綱領
賢良對二
設誠於内而緻行之聖功王道不外乎此
賢良對三
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皆絶其道勿使并進非學有本原見得真切者安能遽為是言
限民名田奏
名田之弊宋臣葉适蘇洵馬端臨論之詳矣斟古酌今事未易言也
淮南王安
谏誅閩越書
明暢雅健辭能達指
嚴安
上言世務書
此書特為窮兵而發前言禁奢侈是引端後言郡守權重是餘波文家賓主之法也
徐樂
上言世務書
與嚴安意指略同而造語奇鑿
司馬相如
谏獵疏
相如文類春華此則秋實矣
主父偃
谏伐匈奴書
文有紀律亦極嚴整
東方朔
谏起上林苑書
論上林宜與民公利即文王蒭荛雉兎之意
化民有道對
朔此文與谏起上林苑書及拒董偃事可稱謇谔豈得以滑稽目之
吾?夀王
禁民挾弓弩對
說得事理透徹安得不令平津心服
司馬遷
五帝本紀贊
好學深思心知其意是讀書法亦是論世法
十二諸侯年表序
諸家所着書見藝文志铎氏虞氏春秋家呂氏雜家公孫固儒家
秦楚之際月表序
受命之亟是疑辭一統之難是斷語兩意相反又互相發方透得出受命正意文之有開阖者
漢興以來諸侯年表序
周以形勢弱而衰漢則形勢強矣立意特微婉
高祖功臣侯年表序
末一段蓋因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