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卷二十六

關燈
魯跻僖公【文公二年】 弗忌之跻僖公所謂非禮之禮夫子責其不智左氏譏其失禮聖賢所見略同 秦穆公濟河焚舟【文公三年】 秦伯終任孟明以成王官之捷可為千古用人之法 宋樂豫谏昭公【文公七年】 親之以德一語自是本原之論不專為宋公道 晉郤缺說趙宣子【文公七年】 此篇深得懷柔之道宣子能用善言其相晉君以主齊盟也不亦宜哉 魯季文子出莒仆【文公十八年】 辭義典重高陽氏以下一段太史公全采入舜本紀 王孫滿對楚子【宣公三年】 問鼎逆節之萌也王孫滿之對一毫委蛇不得必如此辭嚴義正始足以杜觊觎之端折強臣之氣 楚子入陳【宣公十一年】 既縣陳矣聞正言而複之申叔深得納誨之方楚王亦有虛受之量 楚子圍鄭【宣公十二年】 鄭詞遜順得以小事大之體所以能不失國 晉楚邲之戰【宣公十二年】 傳文莫多於此而中間述言叙事繁冗纖悉秩然不亂粲然不遺典而雅富而豔奇而法曲而詳諸美具矣 齊衛新築之戰【成公二年】 諸侯請隧大夫請曲縣繁纓僭越之端上下一轍記孔子之言所以立萬世之防也 齊國佐對晉人【成公二年】 鞌之戰齊之君臣以驕而緻敗晉之将帥以和而有功 晉卿讓功【成公二年】 此篇僅百餘言所以處父子君臣僚友之道皆見 晉鞏朔獻齊捷于周【成公二年】 義指嚴正辭氣溫醇深得王朝诰誡之體 晉知罃對楚子【成公三年】 當時敦尚節概故罃之對楚王其詞強直如此 晉韓厥謀遷國【成公六年】 土厚水深地利也民從教人和也立國之道兩言盡之晉侯不從諸大夫而惟獻子是從可謂能擇善矣 劉子論成肅公受脤【成公十三年】 民受天地之中以生語極純粹故朱子稱之大段亦醇正無疵非複春秋氣矜之習 晉楚鄢陵之戰【成公十六年】 晉楚鄢陵之戰範文子始終持不輕戰之議可為老成謀國不以勝楚而微有矜心也其論外寜内憂與孟子生於憂患之言正相發明 晉悼公複霸【成公十八年】 晉悼公初政發令用人一時井然厘舉壁壘頓新文亦簡嚴有法 祁奚請老【襄公三年】 善善惡惡之間因有私心而後有嫌疑故避嫌非君子之道也祁奚之心忘乎讐與子而唯才是舉心如皎日何複嫌疑可為後世人臣舉賢之法 晉魏縧對晉侯【襄公三年】 魏縧之行法晉侯之謝過親親賢賢兼得其義 晉悼公緜上治兵【襄公十三年】 卿大夫民之表也堂陛之上有競進之心無恬讓之雅何以化民成俗晉諸卿偕讓於上民以大和表正影端其捷如此 晉師曠論衛人出君【襄公十四年】 典重醇茂處似國語在左傳中别為一格 宋子罕辭玉【襄公十五年】 古帝王捐金抵璧不貴異物惟賢材是重稼穑是務知國家之所寶在此不在彼也獻玉而子罕不受可謂智矣 魯臧孫論诘盜【襄公二十一年】 古人不納叛臣蓋所以昭君臣之大義明古今之大防不貪其利而容之也邾庶其竊地來奔魯國容之臧武仲謂之賞盜其旨嚴矣 鄭子産論重币【襄公二十四年】 潔已澡躬臣子之義悖入悖出古訓所戒子産象齒焚身之論最為深切着明當官者宜銘諸座右 子産然明論政【襄公二十五年】 為政者保愛善良如農夫之育嘉谷剪除奸慝如農夫之去惡草故曰政如農功 吳公子請觀周樂【襄公二十九年】 季劄以樂論列國之風上及三代之盛粲如指掌即孟子所謂聞其樂而知其德也三百篇即當時樂章其審聽入微處尤當與六義參看 衛北宮文子相襄公如楚【襄公三十一年】 鄭國多材亦由子産善於委任使各用其所長耳 子産不毀鄉校【襄公三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