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翁大全卷之十八

關燈
寅,寔惟謝太史所後母陸太孺人初度之辰。

    時惟重陽,朗天清霜,乃開壽筵,乃薦壽觞。

    惟時光祿崔子、樂子、通政安子、張子、柴子、尚寶邵子、太常張子、蘇子、姚子、京兆張子、翰林翟子、穆子、董子、方子、少參張子、憲副盛子、後軍俞子謀於成均湛子曰:「惟我同年十有八人,於以中有兄弟之義,於太孺人有母子之道,盍進壽焉!」有長一人興曰:「壽婦有道乎?」水曰:「有。

    壽以德。

    父為君道、為乾道、為生道,是故拟諸天,母為臣道、為坤道、為成道,是故拟諸地。

    其於德也為孝、為謹、為貞、為巽、為愛、為教義方。

    」於是二人興曰:「婦德惟何?」水曰:「婦之德有上、中、下三焉。

    」三人興曰:「曷謂三?」水曰:「上焉者,其諸舅姑焉見之也,是故孝謹形焉。

    中焉者,正諸其身,與其夫子也,是故貞巽形焉。

    下焉者,及諸其子與其女子子也,是故愛教形焉。

    」一人興曰:「若陸孺[人之於舅姑何如]?」謝子曰:「敬而已矣。

    」二人興[曰:「於奉夫君何如?」謝子曰:「順」而已矣。

    ]有三人興曰:「於教子也則何[如?]謝子曰:「慈」而已矣。

    」一人莞爾而言曰:「甚哉!謝子之謙也,而以約其親之德,謙之至也,而親之德愈彰也。

    」一人前揖曰:「是母德之彰也,惟甘泉子其申壽之!」水曰:「曷征乎?」一人曰:「吾聞夫太孺人逮事舅姑,飲馔必肅,定省以時,斯不亦孝謹矣乎!是之謂敬。

    」水曰:「是上焉者之德也,請薦上德之觥。

    」一人曰:「吾聞夫太孺人之於封君之生也,惟倡惟随;其沒也,誓無二志。

    五十而節,帝表宅裡,斯不亦貞巽矣乎!是之謂順。

    」水曰:「是中焉者之德也,請薦再德之觥。

    」一人曰:「吾聞夫太孺人之教子丕也,[博直疏]朗,爰登鼎科,官於太史,褒封孔嘉。

    厥息一女,儀則阃範,歸於族姓,生璋文魁,提舉光祿,斯不亦愛且教矣乎?是之謂慈。

    」水曰:「是下焉者之德也,請薦三德之觥。

    是故三觥進而百福從之,故曰「萬壽無疆,其斯之[謂乎!]於是」十有七人頌其美,而水也首其義。

     贈内兄袁克沖分教同安序 甘泉子既為大司成,袁子克沖拜同安司訓,與甘泉子之内,兄弟也。

    質淑而志古,問於甘泉子曰:「子主大教也,與吾之司教者,類也。

    知教事者宜莫如子,子盍為我言之。

    」甘泉子曰:「噫!吾日汲汲求之未得者。

    雖然,吾嘗聞大教於君子矣。

    夫教也者,孝也,所以教孝焉者也。

    教孝焉者,将教之為人者之道,将教之為人子者之道焉也。

    是故天地生之,父母生之,盡人為大;人之道,盡性為大。

    故不能複性者,不可以為人;不能盡人者,不可以為子。

    弗人者不仁,弗[子者]不孝,是故教者将教之為人君臣者之道焉,将教之為人父子者之道焉,将教之為人長幼者之道焉,将教之為人朋友者之道焉爾也。

    夫然後謂之盡人,夫然後謂之盡性。

    是故惟仁為能享帝,惟孝子為能享親。

    夫事親享帝之道大矣,而本於教,可不重乎!」袁子曰:「吾有聞矣!吾有聞矣!敢不奉以周旋。

    」甲申十一月廿九日。

     湖亭叙别詩序 湖亭叙别,敦友道也。

    何敦乎友道爾?同寅之友以敦鶴泉彭子之忠孝也。

    故夫湖以[志]忠事也,别以昭孝思也。

    問者曰:「何居?」或曰:「昔之於湖也,為君事也,故曰忠。

    今之於别也,為親起也,故曰孝。

    」戶曹李子言於甘泉子曰:「賢哉彭子,魁於庚辰,長於南科,兼厘版籍,協恭後湖,惟時仰尊天語,俯察人情,七事是疏,庶務允諧,谠論大事,抗言諸難,持蹇谔之節,以嬰雷霆之威,斯不亦忠矣乎!」又曰:「賢哉彭子!緻親封秩,榮於翟帔,及乎慨然而感,浩然而歸,歌北山之詩,動将母之歎,拜令伯之表,以出蜀道之難。

    是故昔之安車而來,養親也;今之安親而去,養志也。

    昔之養也以祿,今之養也以善。

    斯不亦孝矣乎!」甘泉子曰:「若是乎彭子忠哉!若是乎彭子孝哉!吾聞之矣,忠與孝異用而同體,交相緻而相成者也。

    夫忠由孝生者也,是故孝可移忠矣,孝由忠成者也,是故不忠非孝矣。

    故君取乎尊,親取乎親;尊取乎敬,親取乎愛。

    夫為臣子者,尊君於天,故緻尊則敬,敬斯忠矣;親親於地,故緻親則愛,愛斯孝矣。

    是故忠孝者,敬天愛地,而緻之君親,故尊尊親親,道之極也。

    忠君者,事天之純也;孝親者,事地之備也。

    天地純備,神明斯彰。

    夫天地猶然,而況於神明乎!而況於人乎!彭子其勖之!彭子其去!彭子其來!」或曰:「彭子今斯之歸,緻孝以移忠也;他日之來,緻忠以全孝也。

    忠孝之極,達於天地,協於神人,時惟友道之敦。

    彭子勖諸!」甲申臘月日。

     二禮經傳測序 史若水曰:夫禮,二而已矣,曰曲禮、曰儀禮。

    故夫小大舉矣。

    先其小後其大,禮之序也,始乎敬,禮之本也,子思子曰:「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

    」夫威儀者,其曲禮乎!禮儀者,其儀禮乎!故曰:禮,二而已。

    孔子曰:「經禮三百,曲禮三千。

    」其緻一也。

    是故禮一而已,夫禮也者,體也;體也者,道也。

    與道為體者也,形而下者謂之文,形而上者謂之道。

    粗放乎度數之末,精入乎性命之微,其體一也。

    故善求道者,求諸禮焉,思過半矣。

    夫曲禮所以備威儀之細,儀禮所以具禮儀之大,二禮無餘蘊矣。

    餘於讀禮之後,因觀二禮,而竊有感焉。

    進少儀參曲禮為上經,而儀禮為下經,定冠義等十六篇為儀禮正傳,其王制等二十三篇雜論,不可以分系,而有以相表裡發明者,為二禮雜傳、通傳蓋不傳之傳也。

    又[列]小戴郊特牲等五篇,與夫大戴公符等四篇[為儀禮逸經傳],庶緻存羊之意耳。

    起丁醜,迄乙酉,凡九年。

    [編次既成],乃為之測,藏之家塾,以遺子孫,及與一二[同志者,共訂之],名曰二禮經傳測。

    若夫竊取之意見乎議。

     唐太孺人七十壽誕詩序 維嘉靖四載,厥歲乙酉,厥春惟中,厥方青陽,厥明既生,時惟少京兆唐君之母王太孺人初度之辰。

    於是神州張筵,赤縣作供,殽核惟錯,?罍孔嘉。

    是日也,奎光下臨,庶風時至,以肇天之陽。

    蟠桃始華,百卉具芽,以辟地之剛。

    爰考夾鐘,酸膻鹹薦,以應天地之時,修人壽之紀。

    於時群賢聿來,冠蓋雲集。

    大京兆王子謂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