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翁大全卷之十四

關燈
勖哉!」己巳據嘉靖八年本補字 贈正郎唐仁夫之南都序 唐仁夫久次大行人,人病之,仁夫若弗介於心,故嚣嚣然。

    其語於人,亦曰嚣嚣。

    處乎吾鄉之人,若弗間於己,故由由然。

    其接於朝之士,亦曰由由。

    是以處己則亡悔,以處人則亡怨,固有以哉!四年冬,升南京工部虞衡郎中。

    鄉友餞之,合言為贈,惟昔在帝虞,疇若予工,殳、戕佐垂,亦曰「汝諧。

    」今之四司,司空是佐,豈非其職乎?巽順足以若厥工,和樂足以諧厥事,豈非其才乎!和而節,使甘而不滅,不亦諧乎!巽而儉,使通而有檢,精而不淫,不亦若乎!夫如是,則雖由是而順和百物可也。

    嚣嚣然而已!由由然而已!仁夫去此,尚亡替乎初哉! 送太守鄭志尹之潮州叙 潮故隸於閩,閩潮之間,泉、漳界南而近。

    潮與泉、漳之間,山澤之氣所通;氣之所通,故其語聲相類;聲之相類,故其心意相諧;意之所諧,故其俗尚相同;俗之所同,故其教化易協。

    如人之一身情意,四體不言而喻者。

    四年冬,以工部員外郎泉州鄭君志尹為潮州大夫。

    以泉人莅潮,雖無鄭君之賢,猶将仰成其政;況乎鄭君之賢,内質直而不陋,外平易而不阿,質直足以格物,平易足以近民,其於潮之俗,蓋有不問而知,不習而能,不感而通者。

    潮人服君之政,蓋有不罰而威,不賞而勸,不申而化者,吾以是将賀鄭君與潮人之相得,而其政之易成也。

    己巳 贈吉安劉太守序 惟五年孟春,天官卿以吉安瀕江、湖,界閩、嶺,屬邑惟九,地敝政繁,錢榖孔殷,獄訟胥興,守惟明敏風力,乃克有濟。

    惟刑部郎中喬其可。

    帝曰:「俞。

    」於時其從子禮官滂合鄉宦餞之曰:「家自唐宋,舊有聞人,惟諸君鹹告一言,無忝於厥世。

    」洪公曰:「昭前文人,昔著於诰。

    」李公曰:「惟先吉士,文獻足征。

    」張子曰:「惇典獻民,惟治之圖。

    」屠子曰:「寶由公寔,顯於直谏。

    」盛子曰:「禮曹郎中,舊惟明禋,於文獻是式。

    」聞子曰:「廉憲公折訟有辭,寔我典刑。

    」汪子曰:「茲惟我暨太守君之典刑。

    」前府屠子曰:「頤庵之風,詠以諷下乎!」徐子曰:「參政公錢榖孔修,食於閩廣。

    」王子曰:「禦史公厥有風采,是則是圖。

    」宋子曰:「無閡公著論僅存。

    」楊子曰:「是惟文獻,可飾吏治。

    」張子曰:「惟先大夫吉府長史,茲君之行,寔履封土。

    」孫子曰:「履其土,得無孝思乎!孝思之至,得無立身以顯揚乎!」鹹奏贈言,請書於史官。

    湛子曰:「劉侯引之,拜是衆嘉,先民時式。

    惟文獻諷下,何憂乎敝俗?惟風采?何憂乎政繁?惟錢榖,何憂乎孔殷?惟聽訟,何憂乎多獄?劉侯引之,何憂乎忝世?」 贈總戎焦公鎮兩廣序 皇帝五年,以廣之東西地遐多虞,罔用匪人,鬻貨辜功。

    疇咨元戎,具茲文武,乃稱厥任。

    佥曰:「時帷東甯伯,允武允文,簡諸勳臣,莫有或逾。

    」遂拜俞命。

    或曰:「惟焦公近承親閱騎射,三捷,以冠元戎。

    帝用赉之,是曰允武。

    惟焦公讀書詠詩,播於士人,旋折登降,動中禮矩,是曰允文。

    」若水曰:「夫大将之武,弗惟其裨,矧其卒?有折其沖,不出帷幄。

    公将用三捷之巧,以運厥籌乎!惟大将之文,弗惟其士,矧其技?簡茲行伍,有經有緯,公将推旋折之禮,以訓厥師乎!武以靖寇,文以濟武,閑而序,勇而知,方将攻勝守固,永為東南保障乎!」於時兩土士夫,胥慶得人,鹹餞以詩歌於長安。

     東湖奏疏後序 惟東湖吳公,懋笃忠貞,始終罔怠。

    自登俊造,觀政兵曹,名實自見。

    念時興廢,故上建言。

    越尹順德,思首風化,故疏旌節。

    貳守成都,病倦遊,故疏陳情。

    爰及考最,思顯厥親,故疏乞封。

    原劇疾,故申陳情。

    貳守松江,思廣聖德,裨庶務,故陳時政。

    厭冗沓,思閑曠,故疏求左遷國子。

    傷戎籍糾紛,故疏修軍政。

    佥廣臬,思勇退,故上乞休凡三章。

    領鹽法,兼屯田,慮積弊,故疏處置。

    慮二事叵兼,故疏分理。

    思以疾退,故載申乞休之疏。

    不獲遂志,職思其憂,故申處置鹽法之疏而加詳。

    旁攝權要,疾差使之縱橫也,故疏定應付。

    疾肆惡,故疏收糾劾。

    公以阽危,踣而複起,參政江右,設城分野,故疏圖安之章。

    思慎版籍,以均貧富,故疏下情。

    疾其僚之橫肆,以戾風紀,故疏侵職。

    慮孤城環劫於賊,巧發奇中,故疏設縣之章。

    俯順民情,德以愛人,故疏(正)[止]遷墓。

    自以無能,故疏緻政。

    志雖決去而心恒愛民,故疏新縣政務十四事。

    思謹防範,故疏印記。

    謝病都府,且告且行,故陳四死、申四疏。

    惟茲二十有五疏,而公節概忠梗,文武經濟,於是畢見。

    夫上言欲樸不欲陋也,欲征不欲誣也,欲正不欲固也。

    夫至敬無文也,大忠無欺也,至言無诐也。

    予觀東湖奏議,其言論用陸賈,其料事用曲江,其經理守正用宣公,其悉文詳具用[今]之案牍也。

    其庶乎不陋、不誣、不诐者與!使盡用其[抱負],於古人乎何有!據嘉靖八年本補字 送王天宇尹嘉定叙 驗封黃子閑與餘商較人物,餘曰:「吾友有甯波王生天裨庶務,故陳時政。

    厭冗沓,思閑曠,故疏求左遷國子。

    傷戎籍糾紛,故疏修軍政。

    佥廣臬,思勇退,故上乞休凡三章。

    領鹽法,兼屯田,慮積弊,故疏處置。

    慮二事叵兼,故疏分理。

    思以疾退,故載申乞休之疏。

    不獲遂志,職思其憂,故申處置鹽法之疏而加詳。

    旁攝權要,疾差使之縱橫也,故疏定應付。

    疾肆惡,故疏收糾劾。

    公以阽危,踣而複起,參政江右,設城分野,故疏圖安之章。

    思慎版籍,以均貧富,故疏下情。

    疾其僚之橫肆,以戾風紀,故疏侵職。

    慮孤城環劫於賊,巧發奇中,故疏設縣之章。

    俯順民情,德以愛人,故疏(正)[止]遷墓。

    自以無能,故疏緻政。

    志雖決去而心恒愛民,故疏新縣政務十四事。

    思謹防範,故疏印記。

    謝病都府,且告且行,故陳四死、申四疏。

    惟茲二十有五疏,而公節概忠梗,文武經濟,於是畢見。

    夫上言欲樸不欲陋也,欲征不欲誣也,欲正不欲固也。

    夫至敬無文也,大忠無欺也,至言無诐也。

    予觀東湖奏議,其言論用陸賈,其料事用曲江,其經理守正用宣公,其悉文詳具用[今]之案牍也。

    其庶乎不陋、不誣、不诐者與!使盡用其[抱負],於古人乎何有!據嘉靖八年本補字 送王天宇尹嘉定叙 驗封黃子閑與餘商較人物,餘曰:「吾友有甯波王生天宇者,内樸而外茂,然而近沈默矣。

    」黃子曰:「然。

    吾友有三衢方生思道者,内茂而外樸,然而近秀發矣。

    」餘曰:「然。

    然而天宇必取思道,思道必取天宇,其甘和以相濟乎!其鹽梅之交成乎!」未幾天宇出尹嘉定,而思道亦尹?山,其疆界相接,其習俗相同,其聲實相亞,其美惡相形。

    嘉定之政朝發焉,?山夕聞之矣。

    ?山之政朝發焉,嘉定夕聞之矣。

    其為之臧也,曰:「某君得無先我乎?」則必力。

    其謀之匪臧也,曰:「某君将無少餘乎?」則必不力。

    民曰:「彼邑之政猛。

    」猛則殘,是故濟之以寬。

    民曰:「彼邑之政寬。

    」寬則縱,是故濟之以猛。

    夫二邑之政交相師,師而治化成矣。

    天宇拜曰:「然,吾将以谂思道也。

    」 鞠囪叙 順德喜湧有隐君子曰鞠囪者,因其猶子嶽玉之京,問鞠之說於湛子,曰:「於戲陳叟!其惟鞠虖。

    生於幽徑,金氣秉清。

    霜露濯靈,有佳其色。

    有幽其馨,弗落其英,庸之以延齡,其惟鞠虖。

    夫生於幽徑,則不折於貴人俗子之手,其遠害似智。

    金氣似肅,宜於霜露,似清。

    色佳而可慕,弗妖弗鄙,似恭。

    香幽而弗耀,似為己。

    雖槁弗落,似節。

    可以永齡,似神。

    古之人有備之者,淵明是也。

    故稱好鞠者,天下莫踰焉,棠華之詩曰:『維其有之,是以似之。

    』其斯之謂乎!是故君子智以擇之,肅以立之,清以本之,恭以行之,為己以基之,節以久之,神以化之。

    夫然後為隐逸之英。

    」 壽王太淑人叙 徐祁州道其内祖母王太淑人之賢曰:「吾觀其於尚書公之仕也,曰:『吾?之,公也。

    』其退也,曰:『吾歸之,安也。

    』於是乎得其母道矣。

    吾觀其於主事君之以亟谏谪也,曰:『龍場遠幾何乎?』其居也,則曰:『能忘乎長孫乎!』於是乎得其祖道矣。

    吾觀於太淑人之身也,耄不衰力,老不倦德,盛不妨後。

    耳目明聰,體康以強,不衰力也。

    俨重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