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翁大全卷之十一

關燈
文集 門人江都沈珠等校刊 書 複謝惟仁 前次書來報東山學規,而未欲答者,以白鹿洞雖出於大儒之手,而止可論理為名言耳,恐無下手用功處也。

    昔莊渠提學廣東亦立四言,有鄧童生前問曰:「四者不知何處下手?」魏公斥之曰:「童子何知!」吾謂童子此問,正有知也。

    今以五教之(日)[目]、為學之序、修身之要、處事之要、接物之要,判為五條,的於何處下手乎?而訓規諸條不惟皆原於心,而心又本於幾上用功,其孰為易簡煩難也?故由訓規而可括白鹿之五條者,則有之矣。

    未聞由白鹿之五條而可以引至訓規者也。

    而使學者以先入之言為主,其複可以變乎?人皆曰:「是又别開一戶牖也。

    」本欲無言,以惟仁書頻來,不忍默默也。

    不悉。

    九月十九日 複太仆子仁 三複來谕,超出常見,深得老臣之心與時義之的,時輩蔣卿實諸人皆不及也。

    喜甚!喜甚!非喜執事之合己也,喜識見之真能合道也。

    前吾於蔣子之數簡,吾憂焉,非憂其不合己也,憂其數十年學道,而猶如此同衆庸人之見也。

    且白沙先生受官,而康齋先生不受官,一以處士,一以監生,辭受已不同矣,況於老臣乎!然區區之歸亦隻決在來歲矣。

    九月二十八日 書付時素子敦 先師石翁南嶽詩雲:「垂垂一影落人間,久矣無人一貌看。

    多少畫師傳不去,隻欠元初畫幅寬。

    」歎器小不足以受大道也。

    語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為有!焉能為無!」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今之人,一凡人譽之,則以為有餘;一凡人毀之,則自以為不足。

    器小也甚矣! 偶筆與趙丹山太守 若水頓首。

    靈應餞後,拟於次日至舟中再話,以雨阻,人事相絆,不果所願。

    奈何!奈何!特差從官奉省舟次。

    全史昨令陳埙奉問,若果售人否?作何直,若有人售之,此直當作何落著也?又夜間靜思前日奉贈鄙作,勵初志也,而執事未見相領者。

    想昔江門所期待者,今各老矣,不可不收拾東所所謂臨行帶得的。

    今見執事每每談仙,誠仙矣,亦必秘之,不宜往往向人言之。

    吾恐執事之易惑也,吾恐人将疑執事於夫子也。

    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何必長年?夫子語水曰雲雲,恐名教自我而壞。

    今執事數十年不複聞講此矣,而乃區區之雲,此吾所以切至於贈言之詩也。

    昨日有一人雲,執事與僧道燒煉雲雲,不能不為驚惕。

    凡百别後,慎言寡欲,忠信笃敬,為朝廷布威德於荒遠,居易俟命焉可也。

    念暮年遠别,愛深而言切,生水燈下頓首。

    戊戌十一月初四日 複沉汝淵 吾志存於國家,愛我以及於國家者,誠能愛我者也。

    忘國家之急,徒曰愛我者,非真能愛我者也。

    今則吾如之何矣!去就之節,誠如汝淵之雲矣。

    汝淵者非深愛我者,而又誰乎?近得劉舉人名譽者,汝德同鄉人也,來教來之兒甚笃,實有遠志,所見亦相同。

    昨附蔡生圻一封已到否?汝淵及令婿盛禮拜領,多謝。

    錢采之近書來,期正初來會三山,遂北。

    蓍卦足仞至愛,感感。

     複錢懋垣黃門 舊知湛若水再拜複黃門錢懋垣大人道契執事。

    承差來,拜領手翰書刻腆币之贶,即如觌面,感感慰慰。

    再聞去就之說,可以質之神明,然而未信於門下諸賢者。

    昔夫子之門,疑之者亦多矣。

    狄梁公仕亂朝、事女主,如以身處惡穢之坑,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當時天下桃李皆在其門,不知又何以紛紛疑之也?久欲去,以俟時耳,時者,因事之類也。

    别紙疏稿,始複任即為之,以與曾惟馨議之久矣,因此事之類也,以俟秋間,秋間聖人議行明堂禮,又以嫌止,今欲臘間進矣。

    諸公又以重事逼避事為嫌,然亦欲進矣。

    執事若正初五六到猶可議也。

    草草布複,不一。

    若得早來共會三山,不減鵝湖風緻。

    臘月廿二日燈下。

     進論大葬事宜疏與郭夏諸公啟 寓南都侍生湛若水謹頓首啟。

    共谂嘉猷允協,天心褒顯,爵祿榮增,凡在知者,莫不慶幸焉,矧如水者哉。

    扈駕南巡,勤勞跋踄,忠孝之事,上下兩盡矣。

    昔太史公留滞周南;遙聞盛事而慨慕興歎。

    水也非敢然也,第自顧居位食祿,無可報稱者。

    謹具葬法一疏,因舊為新,求保全美,中則早冀回銮,以光大孝,實區區臣子瀝血之至情,自比於刍荛之一得,忘其身謀者也。

    死罪死罪,惟相公其亮之恕之。

    謹啟。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