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翁大全卷之五

關燈
一、自後世儒者,皆坐支離之弊,分内外本末心事為兩途,便是支而離之。

    故有是内非外,重心略事之病,猶多不悟,反以為立本。

    千百年來道學不明,坐此之故。

    自今諸學子合下便要内外本末心事合一,乃是孔、孟正脈。

    何者?理無内外、本末、心事之間也。

     一、諸生讀書時須調煉此心,正其心,平其氣,如以鏡照物,而鏡不動,常炯炯地,是謂以我觀書,方能心與書合一。

    孔子所謂「執事敬」,中庸所謂「合内外之道」,程子所謂「即此是學」,如此方望有進。

    若以讀書主敬為兩事,彼此相妨,别求置書冊而靜坐以為學,便是支離,終難湊泊。

     一、初學切於讀書時調習此心,随心力所及。

    如讀至一二行,稍覺心為所引,即停卷收斂,少俟有力再讀。

    或有力足以勝之,或至三篇四篇不至失己,驗知得力,漸漸接續習之,至於不息,亦從此始。

    其應事亦複如是。

    若舍書冊、棄人事而習靜,即是禅學,窮年卒歲,決無熟之理。

    如欲鐵之精,不就爐錘,安可望精? 一、初學習字,便學運筆以調習此心;習文便要澄思以蘊藉此心。

    久之,文字與心混合,内外皆妙。

     一、學者習字,宋人不如唐人,唐人不如晉人,蓋漸近自然耳。

    見舞劍器而悟筆法,實有此理。

     一、進德修業乃是一段工夫,摠於修業上著力。

    每月二、六日考業以驗其進修之次第,所以鞭策令自力也。

    於所考文字,隻批點可否,令其自覺用心之精粗,以自勵耳。

    依程子,更不考定高下以起其争端,而滋其勝心。

    勝心不忘,不可以入道。

     一、諸生肄業,遇厭倦時便不長進,不妨登玩山水以适性。

    學記有「遊焉息焉」之說,所以使人樂學鼓舞而不倦,亦是一助精神。

     一、遊觀山水亦如讀書,心易於妨奪。

    可常提撕本心,令不至失己,則處處得益,反是則處處皆梏亡矣。

     一、諸生每遇作文時,就於作文上用功,遇讀書時便於讀書上用功,務令收攝,不滞不放,即是立敬。

     一、諸生讀書,務令精熟本經、四書,又須随力旁通他經、性理、史記及五倫書,以開發知見。

    此知見非由外來也,乃吾德性之知,見書但能警發之耳。

    須務以明道為本,而緒餘自成文章、舉業。

    其仙、佛、莊、列諸書不可泛濫,以亂名教、壞心術、散精神。

     一、學者作文,便欲勝人,欲人稱賞,此便利欲之心,不可入堯舜之道。

    若但據吾所得發揮之,則為義理之心。

     一、吾儒學要有用,自綜理家務,至於兵農、錢谷、水利、馬政之類,無一不是性分内事,皆有至理,處處皆是格物工夫。

    以此涵養成就,他日用世,鑿鑿可行。

     一、諸生凡居書館務,要钤束家人,不許斫艾山中人家草木為薪。

    及歲久,因而損壞本館木料及成器□□。

    每見學子居寺及祠宇,多有斫去梁桷等物為薪者,主人知而故縱,以此立心,便是不仁。

    當思初成之難,安忍毀之? 一、大學明德親民,皆德性分内,同是一事。

    隻從齊家以往便是親民,不待出仕也。

    故孔子言:「施於有政,是亦為政。

    」一家上自父母、兄弟、妻子,固當谕之於道,至於童仆亦同此性分,安可不教?諸生或在家,或随帶來山童仆,亦須每教之以立心勤謹忠厚,不至放逸陷於過惡。

    一家仁意,豈不更大快樂? 一、諸生讀大學,須讀文公章句應試。

    至於切己用功,更須玩味古本大學。

    大學一書是古人入道階梯,其要下手隻在止至善。

    止之之功在知行,故「知止」以至「能得」即知行之功也。

    格物者,程子曰:「至其理也。

    」格之之功即上知行是也。

    大學古本好處,全在以修身釋格物知至,使人知所謂格物者,至其理,必身至之,而非聞見想象之粗而已。

    此其為益甚大,故諸生不可不仔細看。

    古本其它節節皆有條理。

     一、本書院正道及兩階,乃先生長者往來之處,諸生[升降,隻]宜由兩廊下及旁階行之,不可僭越以[犯不敬]之罪。

     一、諸生讀文須從五經,至於秦、漢而止。

    看詩當從三百篇至於漢、魏而止。

    其下偶麗之文,律詩之類,去古[甚]遠者,戒勿以接於耳目,令胸中無一點時俗之氣,[則]所養氣象自别。

    詩文自古,心術亦古矣。

     一、朔望或朝夕參見質疑請益之後,即随意歌詩二章、三章,陶養性情,又長人意思。

     一、書院凝道堂乃師生講學之地,非飲食之客、異教之人所宜居。

    非德行道藝可為師法者,勿以設座。

    設之别軒可也。

     一、諸生人人皆學歌詩作樂,以涵養德性。

    舜命夔典樂以教冑子,此其深意,安可一日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