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疊山全集校注卷七

關燈
拾遺 和佚詩一首 評詩二十六首,并附原詩段 拾遺 和佚詩一首 和李太白浔陽紫極宮感秋 謝疊山全集校注卷七 洪薇輯錄 拾遺 和佚詩一首 和李太白浔陽紫極宮感秋 謝疊山雨歇月明松,天碧光入竹。

    好懷一時開,乾坤清可掬。

    相攜塵外遊,此樂豈我獨。

    掃開松上雲,恐有鶴來宿。

    爽氣逼鬥牛,何待蜀仙蔔。

    獨憐天心勞,千歲幾剝複。

    滄海有紅塵,不見虛舟覆。

    問信安期生,何年棗當熟?蔡正孫雲:「疊翁此詩,清峭典雅,與諸老(指蘇東坡、黃山谷、劉後村)作,真可齊驅并駕也。

    」 附李太白原詩 何處聞秋聲,蕭蕭百窗竹。

    回薄萬古心,攬之不盈掬,靜坐觀衆妙,浩然媚幽獨。

    白雲南山來,就我檐下宿。

    懶從唐生決,羞訪季主蔔。

    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複。

    野情轉蕭散,世道有翻覆。

    陶令歸去來,田家酒應熟。

     拾遺 評詩二十六首,并附原詩 評劉禹錫烏衣巷與金陵石頭城各一首 評劉禹錫生公講堂 評杜牧之題烏江亭 評杜牧之華清宮 評杜牧之有所見 評賈浪仙渡桑幹 評唐彥謙仲山詩 評薛能宋氏林亭 評王駕古意 評張祜郵亭 評白居易昭君祠 評陳後山妾薄命其一 評陳後山妾薄命其二 評陳後山丞相溫公挽詞三首其一 評陳後山丞相溫公挽詞其二 評陳後山丞相溫公挽詞其三 評陳後山示三子 評陳後山雪後黃樓寄負山居士 評陳後山送蘇公知杭州 評陳後生以拄杖供仁山主二首其一 評陳後生以拄杖供仁山主其二 評陳後山項城道中寄劉令勸修溪橋 評陳後山蠅虎 評陳後山謝憲台趙史惠米 評陳後山絕句 評詩二十六首,并附原詩 評劉禹錫烏衣巷與金陵石頭城各一首 《謝疊山詩話》雲(下簡稱謝疊山雲):「二詩之妙,有風人遺意。

    意在言外,寄有于無。

    二詩皆用『舊時』字,絕妙。

    」 附劉禹錫原詩一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附劉禹錫原詩二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評劉禹錫生公講堂 謝疊山雲:「生公講堂在平江府三十裡外虎丘寺,生公點頭石尚在。

    講堂宏麗,可容二千人,此詩乃笑生公也。

    謂其身後略無神通,惟有一方明月,可以周徧中庭,生前聽法二千人,今安在哉?」又張宗泰《魯岩所學集》雲:「劉禹錫生公講堂詩『一方明月可中庭』,是寫其身後寂靜之意,謝疊山是笑生公,劉詩恐無此意也!」 附劉禹錫原詩 生公說法鬼神聽,身後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塵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評杜牧之題烏江亭 謝疊山雲:「衆言項羽有速亡之罪,杜牧之獨言項羽有可興之機,亦死中求活意也。

    」 附杜牧之原詩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評杜牧之華清宮 謝疊山雲:「明皇緻遠物以悅婦人,窮人力,絕人命,有所不顧,如之何不亡!」 附杜牧之原詩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一作道)】荔枝來。

     評杜牧之有所見 謝疊山雲:「此言妓女顔色之麗,态度之嬌,如二月豆蔻花初開,揚州十裡,紅樓麗人美女,卷上珠簾逞其姿色者,皆不及此女也。

    」 附杜牧之原詩 娉婷袅娜十三餘,荳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評賈浪仙渡桑幹 謝疊山雲:「非東西南北之人,不能到此。

    」 附賈浪仙原詩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

    無端更渡桑幹水,卻望并州是故鄉。

     評唐彥謙仲山詩 謝疊山雲:「觀此詩,則貧、富、貴、賤等是空花。

    有道者一不以此累其心。

    堯讓天下,許由不受,亦見此理。

    」 附仲山原詩【漢高祖兄劉仲葬于此山】 千載遺蹤寄山辟蘿,沛中鄉裡漢山河。

    長陵亦是閑丘壟,異日誰知與仲多。

     評薛能宋氏林亭 謝疊山雲:「遊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