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疊山全集校注卷四

關燈
,則漢室之幹城;課其文德,則皇家之腹心。

    」,主任其忠,民懷其德。

    洎宋受命,四方底平,神器有歸,孰不敬應!公獨誓衆慷慨,退藏深密,不逞力以逆天,不随時以屈志,而從容出處之際,非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能若是乎!沒而複着,禦災捍患之功,血食是邦,宜矣! 【說明】一、鹹淳四年(一二六八)戊辰、時年四十三歲作。

    二、公仕南唐,為大司空。

    慶元二年敕賜威顯廟額。

    枋得時被赦歸裡。

     平山先生毋制機墓銘 人與天地,并立為三才,形氣有小大,人豈小于天地哉!衆人與聖人,皆可為堯舜,知覺有先後,衆人豈後于聖人哉?古之君子,學足以見天地聖人之大全。

    意一誠,天下國家與吾心為一;誠一至,天地人物與吾性為一。

    可言而不可行,為其事而無其功,非儒道也。

    宋朝喜用儒能談理性書者,取穹官如執左券(一)左券:券,契約。

    古代契約分為左右兩片,雙方各執其一。

    左片叫左券,由債權人收執,作為憑據。

    。

    五帝三王自立之中國,乃滅于儒術盛行之時,豈不大可哀乎!吾讀平山先生毋公行實,未嘗不流涕太息,安得斯人與之論儒道哉?公,仁人也,少年見蜀人死于亂離,如痛入肌髓,收遺髅露骼,藏之叢冢者以萬計。

    流亡苦寒饑,賴衣食以更生者,又幾萬人。

    帑不留錢,廪不留粟,悉傾倒施舍,以活民命,家以此屢空。

    嗟乎!一少年書生,恻隐滿胸懷,真能與天地萬物為一體,豈非英雄人哉!其尉安化(二)安化即安化縣。

    北宋熙甯五年(一0七二)置,治所在今湖南安化縣東南啟安寺,南宋建炎中縣治西移。

    今治所在東坪。

    也,峒氓(三)峒氓:指舊時我國西南地區居于山地少數民族,如苗族苗峒,僮族黃峒。

    唐柳宗元《柳先生集》柳州峒氓詩:「青若裹鹽歸峒客,綠荷包飯趁虛人。

    」若同箬。

    作亂,單車半夜入鼪鼯篁竹間,推赤心,曉以禍福,開其生路。

    兇渠感恩,羅拜至泣下,民社以甯。

    籴谷萬餘石為社倉,有兇歲,四境無餓民。

    邑庠不養士,始辟齋舍,豐廪庖,日以六籍(四)六籍:即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文選》漢班孟堅(固)《東都賦》:「蓋六籍所不能談,前聖靡得言焉。

    」四書講明。

    士皆笃文行,令有當為之事而不為者,公皆為之,士民愛戴如父母。

    其攝令衡陽也,善政與善教并行,百姓得歡心而歌舞之,無以異于安化也。

     部使者交薦當除南康(五)南康:即南康縣(今屬江西省)。

    晉太康元年,改吳南安縣為南康縣,屬南康郡。

    令,公辭曰:「世與道,交相喪,久矣!人物大凋零,願作一冷官,為國家育英才,可乎?」分教黃州(六)黃州:地名。

    春秋時為弦子國地,後并于楚,秦屬南郡,兩漢屬江夏郡,隋置黃州。

    州治為今湖北黃岡縣。

    ,兼領雪堂、河南兩書院事。

    程、蘇二先生道不同,而其趨一。

    公為書生【公為書生叢刊本、日刻本均作「公為諸生」。

    】明辨,既知其所以異,又知其所以同。

    教人必明體适用,文武無不能,精粗皆可為【精粗皆可為叢刊本、日刻本「為」上均有「以」。

    】。

    湖學(七)湖學:宋仁宗寶元年間,滕宗亮知湖州(今浙江湖州市),聘胡瑗為教授。

    瑗分經義和治事兩齋,嚴立學規,因材施教,其弟子多至數千人,當時稱為湖學。

    慶曆中,朝廷興辦太學,明令推行他的學規和教法。

    再行于斯世,功臣貴将子孫,皆願立講下,江淮湖右後進生,經公講畫,有文名者尤多。

    沿江兩帥借隆望以精神一阃,衛靈公(八)衛靈公:春秋衛國國君,名元。

    太子蒯聩與公夫人南子有惡,欲殺南子。

    公怒,蒯聩奔宋,遂傳位于少子郢禦。

    公在位四十二年,卒谥靈。

    豈能知仲尼哉?際可耳。

    公養耳。

    後帥辟為幹辦公事,又辟主管機宜文字,雖不能委心受教,公竭智殚慮,葺鏬(九)鏬:鏬是罅的僞字。

    袽漏,猶能護一面風寒,叛瞻【叛膽底本作「及膽」。

    叢刊本作「叛膽」。

    據改。

    】敵心有所憚,不犯副阃界(一0)副阃界:《史記&bull馮唐傳》:「阃以外者,将軍制之。

    」注「謂阃為國門限」,按:即國界。

    副阃界即輔佐将帥守衛邊界。

    。

    時宰頗知公,除禮部架閣,仍贊軍機,任改秩。

    襄圍急,将相皆天奪其鑒,陽援而陰棄。

    公有策可以解圍,可以弭兵,可以使南北百萬億蒼生全性命。

    知時宰必不用,襄必陷,國必亡,天下必大亂。

    憂憤成疾,竟以庚午閏十月十三日,終于黃州官舍。

    家無餘财,厥子無以終大事,軍民悲憐,斂殡葬祭諸費,皆阃帥給之。

     公諱廷瑞,字仁叔,家世河中(一一)河中:唐方鎮名。

    至德二年(五四九)置,治所在蒲州(尋升為河中府,今山西永濟縣西蒲州鎮)。

    之龍門(一二)龍門:縣名。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四四六)以皮氏縣改名。

    治所在今山西省河津縣東南。

    。

    後唐同光丙戌(一三)同光丙戌:同光系後唐莊宗李存勖年号;丙戌即莊宗同光四年(九二六)。

    ,高祖平章毋公昭裔,從孟知祥(一四)孟知祥:後蜀龍岡(今河北邢台市)人。

    字保胤。

    莊宗立,授太原尹。

    及蜀王衍平,以為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使。

    明宗立,知祥陰有王蜀之意。

    明宗乃屈意招撫,冊封為蜀王。

    明宗崩,知祥乃即位,國号曰蜀,改元明德。

    未一年卒,傳子昶。

    入蜀,遂家焉。

    公生于成都,中進士第、興元府推官諱岩老者【諱岩老者叢刊本、日刻本均作「諱岩老官」。

    】其曾祖;登科宰南溪(一五)南溪:縣名。

    隋仁壽二年(六0二)以南廣縣改名,治所在今四川南溪縣西。

    北宋幹德中移治今南溪縣。

    ,諱谏者其祖;太學上舍生、諱自誠者其父。

    生于己卯,享年五十二,娶劉氏,生三男,遇辰、逢辰、應辰,皆以奇才實學,為達官當方面者所知,由進士選舉入仕,或辭祿廬墓,或貳郡,或丞邑。

    止者,得伯夷、柳下惠之仁;仕者,合伊摯(一六)伊摯:即伊尹。

    摯,伊尹之名。

    商朝的開國元勳。

    《孫子&bull用問》:「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

    」呂牙(一七)呂牙:即太公望。

    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

    相傳他釣于渭濱,周文王出獵相遇,與語大悅,周載而歸,說:「吾太公望子久矣」,因号太公望,立為師。

    輔佐武王滅殷,封于齊。

    俗稱姜太公。

    之道,皆豪傑士也。

    逢辰仕建安,條上四十事,說達官為生靈留一發生意,人望翕然。

    辛未正月十一日,子孫奉公柩葬于興國軍(一八)興國軍:北宋太平興國三年(九七八年)改永興軍置,治所在永興縣(今湖北陽新縣)。

    大冶縣,鄉曰永豐,裡曰白雉,原曰黃龍山。

    嗚呼!公生而英偉,年十二,記六經,已能通大義,作賦早有聲,春秋程文冠一郡,恢廓有大志,惠義而力仁,為布衣已能哀憐鋒镝遺黎,葬死者,活生者,皆以萬計。

    吾所謂古之君子,學足以見天地聖人之大全。

    意一誠,而天下國家與吾心為一;誠一至,而天地萬物與吾性為一。

    此之謂儒道,公其庶幾乎!鄉三貢始登己未進士第,仕止一掌故(一九)掌故:漢代官名。

    掌禮樂制度等故事。

    《史記&bull鼌錯傳》:「以文學為太常掌故」。

    這裡泛指教官、文官。

    ,佐邊阃。

    其沒也,年方五十二。

    諸公貴人,苟能用其材,行其道,豈不能轉亡為存,易亂為治。

    天與人不合,世與道相違,惜哉! 吾曆覽前史,渡江後賢相如張公德遠、虞公仲言、趙公景溫、遊公景仁、謝公德芳【謝公德芳叢刊本、日刻本均作「謝公德才」。

    】,皆蜀人也。

    雖不能用太平如慶曆、元佑時,其心真足以合天,其德真足以服人,亦可以為大臣矣。

    使公不死,其才必大用,用則必無愧于五君子。

    一賢之壽夭,吾道之行廢,與國脈世運相關,豈特其一身之不遇為可恨哉!王晉公(二0)王晉公:疑為王荊公。

    即王安石(一0二一——一0八六)。

    宋撫州臨川人,字介甫,号半山。

    慶曆二年進士,神宗熙甯二年參知政事,領三司條例使,推行新法。

    元豐中封為荊國公。

    神宗死,太後高氏臨朝聽政,罷相,退居江甯。

    安石博學多才,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範文正(二一)範文正:即範仲淹(九八九——一0五二)。

    宋蘇州吳縣人。

    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依,改嫁朱氏,因取名朱說。

    母喪複本姓,更名仲淹,号希文。

    大中祥符八年進士。

    官至陝西四路安撫史,參知政事。

    仁宗時,與韓琦率兵同拒西夏,鎮守延安。

    夏人畏範,相安無事。

    卒谥文正。

    ,平生喜種陰德,子孫食其報,人以為天道可,必毋氏之後其大乎!枋得與公仲子相識晚,而相知深,請予銘公墓。

    乃銘曰:才可以扶國之亡而為興,道可以挽世之降而為升。

    天不假孔明、公瑾以年,人已知漢業之必傾。

    計公平生之陰德,非古之大丈夫則不能。

    黃河之源不可窮,則奔流萬裡而入海;松根之茯苓不可劚,則柯葉千尋而長青【則柯葉千尋而長青「千尋」,叢刊本、日刻本均作「千歲」。

    】。

    匪春種而秋獲,信雲族而雨盈。

    志有續而道有傳,必長拔巅崖辛苦之蒼生,而見其清平。

     【說明】一、鹹淳七年辛未(一二七一)正月作,時年四十六歲。

    二、毋制機:宋蜀(今四川)成都人,号平山,鹹淳進士。

    宋末分教黃州,兼領雪堂、河南兩書院,學者稱為平山先生。

     号鐘琴銘 東山之桐,西山之梓。

    合而為一,垂千萬古。

     謝疊山全集校注卷四 表 賀玄天上帝生辰表其一 賀玄天上帝生辰表其二 許旌陽飛升日賀表 表 賀玄天上帝生辰表【賀玄天上帝生辰表叢刊本表下有「三月二日」小字一行。

    】 臣某言:伏為今月初三日,恭遇上聖隆誕休辰者。

    帝降人寰,必真元之會合;民懷天德,逢初度以歡愉。

    宇宙昌期,華夷同慶。

    臣誠歡誠忭,稽首頓首【稽首頓首叢刊本、康熙本均作「頓首頓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