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苑漫步

關燈
美,好也,善也。

    宇宙萬物,除醜惡污穢者外,無論天工、人工,皆可謂之美術。

     論繪畫 科學與藝術之關系 英儒斯賓塞曰:“文學美術者,文明之花。

    ”又曰:“理學者,手藝之侍女,美術之基礎。

    ”可見藝術發達之國,無不根據于科學之發達。

    科學不發達,藝術未有能發達者也。

    學科中如理科圖畫,最宜注重。

    發展新知識、新技能、新事業,罔不根據于是。

    是知藝術一部,乃表現人類性靈意識之活潑,照對科學而進行者也。

     中西畫法之比較 西人之畫,以照相片為藍本,專求形似。

    中國畫以作字為先河,但取神似,而兼言筆法。

    嘗見宋畫真迹,無不精妙絕倫。

    置之西人美術館,亦應居上乘之列。

     中畫入手既難,而成就更非易易。

    自元迄今,稱大家者,元則黃、王、倪、吳,明則文、沈、唐、仇、董,國朝則四王及恽、吳,共十五人耳。

    使中國大家而改習西畫,吾決其不三五年,必可比蹤彼國之名手。

    西國名手倘改習中畫,吾決其必不能遽臻絕詣。

    蓋凡學中畫而能佳者,皆善書之人。

    試觀石田作畫,筆筆皆山谷;瓯香作畫,筆筆皆登善。

    以是類推,他可知矣。

    若不能書而求畫似,夫豈易得哉!是以日本習漢畫者極多,不但無一大家,即求一大名家而亦不可得,職此之故,中國畫亦分遠近。

    唯當其作畫之點,必删除目前一段境界,專寫遠景耳;西畫則不同,但将目之所見者,無論遠近,一齊畫出,聊代一幅風景照片而已。

    故無作長卷者。

    餘嘗戲謂,看手卷畫,猶之走馬看山。

    此種畫法,為吾國所獨具之長,不得以不合畫理斥之。

     李叔同繪畫作品 釋美術 茲有告者,遊藝會節目,分手工部為美術手工、教育手工、應用手工,雲雲。

    似未适當。

    某君評語,“手工宜注意恩物一門,勿重美術”,是亦分手工恩物與美術為二,似為不妥。

    西學入中國,新名詞日益繁,或襲日本所譯,或由學者所訂,其能十分适當者,蓋鮮。

    學子不識西字,僅即譯名之字義,據為定論者,姑無論已。

    或深知西字,而于原字種種之意義,及種種之界限,未能明了,亦難免指鹿為馬也。

    美術之字義,西儒解釋者衆,然多幽玄之哲理。

    非專門學者,恒苦不解。

    今姑從略。

    請以通俗之說,述之如下: 美,好也,善也。

    宇宙萬物,除醜惡污穢者外,無論天工、人工,皆可謂之美術。

    日月霞雲,山川花木,此天工之美術也;宮室衣服、舟車器什,此人工之美術也。

    天無美術,則世界渾沌;人無美術,則人類滅亡。

    泰古人類,穴居野處,迄于今日,文明日進。

    則美術思想有以緻之。

    故凡宮室衣服,舟車器什,在今日,幾視為人生所固有,而不知是即古人美術之遺物也。

    古人既制美術之物,遺我後人。

    後人摹造之,各竭其心思智力,補其遺憾,日益精進,互以美術相競争。

    美者勝,惡者敗,勝敗起伏,而文明以是進步。

    故曰,美術者,文明之代表也。

    觀英、法、德諸國,其政治、軍備、學術、美術,皆以同一之程度,進于最高之位置。

    彼目美術為奢華,為淫豔、為外觀之美者,是一孔之見,不足以概括美術二字也。

     綜而言之,美術字義,以最淺近之言解釋之,美,好也;術,方法也。

    美術,要好之方法也。

    人不要好,則無忌憚;物不要好,則無進步。

    美術定義,如是而已! 以手制物,謂之手工。

    無術不能成。

    恩物亦手工中之一門,以手制造者,故恩物亦無術不能成。

    此固盡人皆知,非仆所強為牽合者。

    手工恩物既無術不能成,而獨曉曉以重美術為戒,夫萬物公例無中立,嗜美嗜惡,必居其一。

    不重美術,将以醜惡污穢為貴乎,仆知必不然也。

     以上所解釋美術者,雖屬廣義,然仆敢斷定,手工恩物為應用美術之一種,此固毫無疑義者也。

     美術之定義與界限,以上所言者,不過十之二三。

    他日有暇,當撰完全之美術論,以備足下參考。

     圖畫修得法 我國圖畫,發達蓋早。

    黃帝時史皇作繪,圖畫之術,實肇乎是。

    有周聿興,司繪置專職,茲事寖盛。

    漢唐而還,流派灼著,道乃捩矣。

    顧秩序雜遝,教授鮮良法,淺學之士,靡自窺測。

    又其涉想所及,狃于故常,新理眇法,匪所加意,言之可為于邑。

    不佞航海之東,忽忽逾月,耳目所接,辄有異想。

    冬夜多暇,掇拾日儒柿山、松田兩先生之言,間以己意,述為是編。

    夫唯大雅,倘有取于斯欤? 第一章 圖畫之效力 渾渾圓球,汶汶衆生,洪荒而前,為萌為芽,吾靡得而論矣。

    迨夫社會發達,人類之思想寖以複雜。

    而達茲思想者,厥有種種符号。

    思想愈複雜,符号愈精密。

    其始也蟠屈其指,作式以代,艱苦萬狀,阙略滋繁。

    厥後代以語言,發為聲響,凡一己之思想感情,佥能婉轉以達之,為用便矣。

    然範圍至狹,時間綦促,聲響飄忽,霎不知其所極,其效用獨未為完全也。

    于是制文字、尚紀錄,傳諸久遠,俾以不朽。

    雖然,社會者,經歲月而愈複雜者也。

    吾人之思想感情,亦複雜日進,殆鮮底止。

    而語言文字之功用,有時或窮。

    例如,今有人千百,狀人人殊,必一一形容其姿态服飾,縱聲之舌,筆之書,匪涉冗長,即病疏略,殆猶不毋遺憾焉。

    而以所以彌茲遺憾,濟語言文字之窮者,是有道焉。

    厥道為何?曰唯圖畫。

     圖畫者,為物至簡單,為狀至明确。

    舉人世至複雜之思想感情,可以一覽得之。

    晚近以還,若書籍、若報章、若講義,非不佐以圖畫,匡文字語言之不逮。

    效力所及,蓋有如此。

     說者曰:圖畫者娛樂的,非實用的。

    雖然,圖畫之範圍綦廣,匪娛樂的一端所能括也。

    夫圖畫之效力,與語言文字同,其性質亦複相似。

    脫以圖畫屬娛樂的,又何解于語言文字?倡優曼辭獨非語言,然則聞倡優曼辭,亦謂語言屬娛樂的乎?小說傳奇獨非文字,然則誦小說傳奇,亦謂文字屬娛樂的乎?三尺童子當知其不然矣。

    人有恒言曰:言語之發達,與社會之發達相關系。

    今請易其說曰:圖畫之發達,與社會之發達相關系,蔑不可也。

    人有恒言曰:詩為無形之畫,畫為無聲之詩。

    今請易其說曰:語言者無形之圖畫,圖畫者無聲之語言,蔑不可也。

    若以專門技能言之,圖畫者美術工藝之源本。

    脫疑吾言,曷鑒泰西一千八百五十一年,英國設博覽會,而英産工藝品居劣等。

    揆厥由來,則以笃守舊法故。

    爰憬然自省,定圖畫為國民教育必修科,不數稔,而英國制造品外觀優美,依然震撼全歐。

    又若法國,自萬國大博覽會以來,不惜财力、時間、勞力,以謀圖畫之進步,置圖畫教育視學官,以獎勵圖畫,而法國遂為世界大美術國。

    其他若美、若日本,佥模範法國,其美術工藝亦日益進步。

    夫一葉之絹,一片之木,脫加裝飾,頓易舊觀。

    唯技術巧拙,各不相埒,價值高下,爰判等差。

    故有同質同量之物,其價值不無軒轾者,蓋有由也,匪直茲也。

    圖畫家将繪某物,注意其外形姑勿論,甚至構成之原理,部分之分解,縱極纖屑,靡不加意。

    故圖畫者可以養成綿密之注意,銳敏之觀察,确實之智識,強健之記憶,著實之想象,健全之判斷,高尚之審美心。

    (嚴冷之實利主義,主張審美教育,即美其情操,啟其興味,高尚其人品之謂也。

    ) 李叔同繪畫作品 此圖畫之效力關系于智育者也。

    若夫發為審美之情操,圖畫有最大之偉力。

    工圖畫者其嗜好必高尚,其品性必高潔。

    凡卑污陋劣之欲望,靡不掃除而淘汰之。

    其利用于宗教育道德上為尤著,此圖畫之效力關系于德育者也。

    又若為戶外寫生,旅行郊野,吸新鮮之空氣,覽山水之佳境,運動肢體,疏瀹精氣,手揮目送,神為之怡,此又圖畫之效力關系于體育者也。

     今舉前所述者,括其大旨,表之如下: 圖畫之效力: 實質上 普通之技能 專門之技能 形式上 智育上 德育上 體育上 第二章 圖畫之種類 圖畫之種類至繁綦赜,匪一言所可殚。

    然以性質上言之,判圖與畫為兩種,若建築圖、制作圖、裝飾圖模樣等。

    又不關于美術工藝上者,有地圖、海圖、見取圖(舊時示意圖的稱呼)測量圖、解剖圖等,皆謂之圖,多假器械輔助而成之。

    若畫者,不以器械輔助為主。

    今吾人所習見者,若額面(帶框的畫)、若軸物、若畫帖,皆普通畫也。

    又以描寫方法上言之,判為自在畫與用器圖兩種。

    凡知覺與想象各種之象形、假目力及手指之微妙以描寫者,曰自在畫。

    依器械之規矩而成者,曰用器圖。

    之二者為近今日本最普通之名稱。

    表其分類之大略如下: 圖畫: 自在畫 日本畫(傳自中國) 土佐派 狩野派 南宗派 岸派 圓山派 四條派 浮世派 新派★★★明治十年後,歐米輸入者。

    流派頗繁,姑不具論。

    述其種類,大略如下。

    ◆◆◆ 西洋畫★★★彙集諸派,參以西洋畫之長,謂之新派。

    ◆◆◆ 鉛筆畫 擦筆畫 鋼筆畫 水彩畫 油畫 用器畫 幾何圖 投影圖 陰影圖 透視圖 第三章 自在畫概說 (一)精神法。

    吾人見一畫,必生一種特别之感情。

    若者滑稽,若者激烈;若者和藹,若者高尚;若者潇灑,若者活潑,若者沉着,凡吾人感情所由及,即畫之精神所由在。

    精神者千變萬幻,匪可執一以搦之者也。

    竹莖之硬直,柳枝之纖弱,兔之輕快,豚之魯鈍,其現象雖相反,其精神正以相反而見。

    殊于成心求之,傎矣。

    故作畫者必于物體之性質、常習、動作,研核翔審,握管撝寫,庶幾近之。

     (二)位置法。

    論畫與畫面之關系曰位置法。

    普通之式,畫面上方之空白,常較下方為多。

    特别之式,若飛鳥、輕氣球等自然之性質偏于上方,宜于下方多留空白,與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