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見性

關燈
諸君應知改過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偉大之人格。

     我在西湖出家的經過 杭州這個地方,實堪稱為佛地,因為那邊寺廟之多,約有兩千餘所,可想見杭州佛法之盛了。

     最近越風社要出關于西湖的增刊,由黃居士來函,要我作一篇《西湖與佛教之因緣》,我覺得這個題目的範圍太廣泛了,而且又無參考書在手,于短期間内是不能作成的。

     所以現在就将我從前在西湖居住時,把那些值得追味的幾件零碎的事情來說一說,也算是紀念我出家的經過。

     杭州之緣 我第一次到杭州,是光緒二十八年七月(本篇所記的年月,皆依舊曆)。

     在杭州住了約莫一個月光景,但是并沒有到寺院裡去過。

    隻記得有一次到湧金門外去吃過一回茶而已,而同時也就把西湖的風景,稍微看了一下子。

     第二次到杭州時,那是民國元年的七月裡。

    這回到杭州倒住得很久,一直住了近十年,可以說是很久的了。

     我的住處在錢塘門内,離西湖很近,隻兩裡路光景。

     在錢塘門外,靠西湖邊,有一所小茶館,名景春園,我常常一個人出門,獨自到景春園的樓上去吃茶。

    當民國初年的時候,西湖那邊的情形,完全與現在兩樣。

    那時候還有城牆及很多柳樹,都是很好看的。

    除了春秋兩季的香會之外,西湖邊的人總是很少,而錢塘門外,更是冷靜了。

     在景春園的樓下,有許多的茶客,都是那些搖船擡轎的勞動者居多。

    而在樓上吃茶的就隻有我一個人了。

    所以我常常一個人在上面吃茶,同時還憑欄看看西湖的風景。

     在茶館的附近,就是那有名的大寺院——昭慶寺了。

     我吃茶之後,也常常順便地到那裡去看一看。

     當民國二年夏天的時候,我曾在西湖的廣化寺裡面住了好幾天,但是住的地方,卻不是在出家人的範圍之内,那是在該寺的旁邊,有一所叫做“痘神祠”的樓上。

     痘神祠是廣化寺專門為着要給那些在家的客人住的。

    當時我住在裡面的時候,有時也曾到出家人所住的地方去看看,心裡卻感覺得很有意思呢! 記得那時我亦常常坐船到湖心亭去吃茶。

     曾有一次,學校裡有一位名人來演講。

    那時,我和夏丏尊居士兩人,卻出門躲避,而到湖心亭上去吃茶呢!當時夏丏尊曾對我說:“像我們這種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那時候我聽到這句話,就覺得很有意思,這可以說是我後來出家的一個遠因了。

     李叔同繪畫作品 虎跑寺斷食 到了民國五年的夏天,我因為看到日本雜志中,有說及關于斷食方法的,謂斷食可以治療各種疾病。

    當時我就起了一種好奇心,想來斷食一下,因為我那個時候,患有神經衰弱症,若實行斷食後,或者可以痊愈亦未可知。

    要行斷食時,須于寒冷的季候方宜,所以我便預定十一月來作斷食的時間。

     至于斷食的地點呢?總須先想一想,考慮一下,似覺總要有個很幽靜的地方才好。

    當時我就和西泠印社的葉品三君來商量,結果他說在西湖附近的地方,有一所虎跑寺,可作為斷食的地點。

     那麼我就問他:“既要到虎跑寺去,總要有人來介紹才對,究竟要請誰呢?”他說:“有一位丁輔之,是虎跑寺的大護法,可以請他去說一說。

    ”于是他便寫信請丁輔之代為介紹了。

     因為從前那個時候的虎跑,不是像現在這樣熱鬧的,而是遊客很少,且十分冷靜的地方啊。

    若用來作為我斷食的地點,可以說是最相宜的了。

     到了十一月的時候,我還不曾親自到過,于是我便托人到虎跑寺那邊去走一趟,看看在哪一間房裡住好。

    看的人回來後說,在方丈樓下的地方,倒很幽靜的。

    因為那邊的房子很多,且平常的時候都是關起來,客人是不能走進去的。

    而在方丈樓上則隻有一位出家人住着而已,此外并沒有什麼人居住。

     虎跑寺一角 等到十一月底,我到了虎跑寺,就住在方丈樓下的那間屋子裡了。

    我住進去以後,常常看到一位出家人在我的窗前經過,即是住在樓上的那一位,我看到他卻十分歡喜呢!因此就時常和他來談話,同時他也拿佛經來給我看。

     我以前雖然從五歲時,即時常和出家人見面,時常看見出家人到我的家裡念經及拜忏,而于十二三歲時,也曾學了放焰口,可是并沒有和有道德的出家人住在一起,同時也不知道寺院中的内容是怎樣,以及出家人的生活又是如何。

     這回到虎跑去住,看到他們那種生活,卻很歡喜而且羨慕起來了! 我雖然在那邊隻住了半個多月,但心裡頭卻十分地愉快,而且對于他們所吃的菜蔬,更是歡喜吃。

    及回到了學校,以後我就請傭人依照他們那種樣的菜煮來吃。

     這一次,我到虎跑寺去斷食,可以說是我出家的近因了。

     出家受戒 及到了民國六年的下半年,我就發心吃素了。

     在冬天的時候,我即請了許多的經,如《普賢行願品》《楞嚴經》及《大乘起信論》等很多的佛經,而于自己的房裡,也供起佛像來,如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等等的像,于是亦天天燒香了。

     到了這一年放年假的時候,我并沒有回家去,而到虎跑寺裡面去過年。

    我仍舊住在方丈樓下,那個時候,則更感覺得有興味了。

    于是就發心出家,同時就想拜那位住在方丈樓上的出家人作師父。

     他的名字是弘詳師,可是他不肯讓我去拜他,而介紹我拜他的師父。

    他的師父是在松木場護國寺裡面居住的,于是他就請他的師父回到虎跑寺來。

    而我也就于民國七年正月十五日受三皈依了。

     我打算于此年的暑假來入山,而預先在寺裡面住了一年後,然後再實行出家的。

    當這個時候,我就做了一件海青,及學習兩堂功課。

     在二月初五日那天,是我的母親的忌日,于是我就先于兩天以前到虎跑去,在那邊誦了三天的《地藏經》,為我的母親回向。

     到了五月底的時候,我就提前先考試,而于考試之後,即到虎跑寺入山了。

    到了寺中一日以後,即穿出家人的衣裳,而預備轉年再剃度的。

     及至七月初的時候,夏丏尊居士來,他看到我穿出家人的衣裳但還未出家,他就對我說:“既住在寺裡面,并且穿了出家人的衣裳,而不即出家,那是沒有什麼意思的,所以還是趕緊剃度好。

    ” 我本來是想轉年再出家的,但是承他的勸,于是就趕緊出家了。

    便于七月十三日那一天,相傳是大勢至菩薩的聖誕,所以就在那天落發。

     落發以後,仍須受戒的。

    于是由林同莊君的介紹,而到靈隐寺去受戒了。

     靈隐寺是杭州規模最大的寺院,我一向是對它很歡喜的,我出家以後曾到各處的大寺院看過,但是總沒有像靈隐寺那麼的好! 靈隐寺“咫尺西天”照壁 八月底,我就到靈隐寺去,寺中的方丈和尚卻很客氣,叫我住在客堂後面芸香閣的樓上。

    當時是由慧明法師作大師父的,有一天我在客堂裡遇到這位法師了。

    他看到我時,就說起:“既系來受戒的,為什麼不進戒堂呢?雖然你在家的時候是讀書人,但是讀書人就能這樣地随便嗎?就是在家時是一個皇帝,我也是一樣看待的。

    ”那時方丈和尚仍是要我住在客堂樓上,而于戒堂裡面有了緊要的佛事時,方命我去參加一兩回的。

     那時候我雖然不能和慧明法師時常見面,但是看到他那種的忠厚、笃實,卻是令我佩服不已的。

     受戒以後,我就住在虎跑寺内。

    到了十二月,即搬到玉泉寺去住,此後即常常到别處去,沒有久住在西湖了。

     慧明法師 曾記得在民國十二年夏天的時候,我曾到杭州去過一回。

    那時正是慧明法師在靈隐寺講《楞嚴經》的時候。

     開講的那一天,我去聽他說法。

    因為好幾年沒有看到他,覺得他已蒼老了不少,頭發且已斑白,牙齒也大半脫落。

    我當時大為感動,于拜他的時候,不由淚落不止! 聽說以後沒有經過幾年工夫,慧明法師就圓寂了。

     關于慧明法師一生的事迹,出家人中曉得的很多,現在我且舉幾樣事情,來說一說。

     慧明法師是福建的汀州人。

    他穿的衣服卻不考究,看起來很不像法師的樣子,但他待人是很平等的。

    無論你是大好佬或是苦惱子,他都是一樣地看待。

     所以凡是出家在家的上中下各色各樣的人物,對于慧明法師是沒有一個不佩服的。

     他老人家一生所做的事情固然很多,但是最奇特的,就是能教化“馬溜子”(馬溜子是出家流氓的稱呼)了。

     寺院裡是不準這班“馬溜子”居住的。

    他們總是住在涼亭裡的時候為多,聽到各處的寺院有人打齋的時候,他們就會集了趕齋(吃白飯)去。

     在杭州這一帶地方,馬溜子是特别來得多。

    一般人總不把他們當人看待,而他們亦自暴自棄,無所不為的。

     但是慧明法師卻能夠教化馬溜子呢! 那些馬溜子常到靈隐寺去看慧明法師,而他老人家卻待他們很客氣,并且布施他們種種好飲食、好衣服等。

    他們要什麼就給什麼,而慧明法師有時也對他們說幾句佛法以資感化。

     慧明法師的腿是有毛病的。

    出來入去的時候,總是坐轎子居多。

     有一次他從外面坐轎回靈隐時,下了轎後,旁人看到慧明法師是沒有穿褲子的,他們都覺得很奇怪,于是就問他道:“法師為什麼不穿褲子呢?”他說他在外面碰到了馬溜子,因為向他要褲子,所以他連忙把褲子脫給他了。

     關于慧明法師教化馬溜子的事,外邊的傳說很多很多,我不過略舉了這幾樣而已。

    不單那些“馬溜子”對于慧明法師有很深的欽佩和信仰,即其他一般出家人,亦無不佩服的。

     因為多年沒有到杭州去了。

    西湖邊上的馬路、洋房也漸漸修築得很多,而汽車也一天比一天增加,回想到我以前在西湖邊上居住時,那種閑靜幽雅的生活,真是如同隔世,現在隻能托之于夢想了。

     不做應酬和尚 一 佛教養正院已辦有四年了。

    諸位同學初來的時候,身體很小,經過四年之久,身體皆大起來了,有的和我也差不多。

    啊!光陰很快。

    人生在世,自幼年至中年,自中年至老年,雖然經過幾十年之光景,實與一會兒差不多。

    就我自己而論,我的年紀将到六十了,回想從小孩子的時候起到現在,種種經過如在目前。

    啊!我想我以往經過的情形,隻有一句話可以對諸位說,就是“不堪回首”而已。

     我常自來想,啊!我是一個禽獸嗎?好像不是,因為我還是一個人身。

    我的天良喪盡了嗎?好像還沒有,因為我尚有一線天良常常想念自己的過失。

    我從小孩子起一直到現在都埋頭造惡嗎?好像也不是,因為我小孩子的時候,常行袁了凡的《功過格》,三十歲以後,很注意于修養,初出家時,也不是沒有道心。

    雖然如此,但出家以後一直到現在,便大不同了:因為出家以後二十年之中,一天比一天堕落,身體雖然不是禽獸,而心則與禽獸差不多。

    天良雖然沒有完全喪盡,但是昏愦糊塗,一天比一天厲害,抑或與天良喪盡也差不多了。

    講到埋頭造惡的一句話,我自從出家以後,惡念一天比一天增加,善念一天比一天退失,一直到現在,可以說是醇乎其醇的一個埋頭造惡的人,這個也無須客氣也無須謙讓了。

     弘一法師老年時 就以上所說看起來,我從出家後已經堕落到這種地步,真可令人驚歎;其中到閩南以後十年的工夫,尤其是堕落的堕落。

    去年春間曾經在養正院講過一次,所講的題目,就是“南閩十年之夢影”,那一次所講的,字字之中,都可以看到我的淚痕。

    諸位應當還記得吧。

     可是到了今年,比去年更不像樣子了;自從正月二十到泉州,這兩個月之中,弄得不知所雲。

    不隻我自己看不過去,就是我的朋友也說我以前如閑雲野鶴,獨往獨來,随意栖止,何以近來竟大改常度,到處演講,常常見客,時時宴會,簡直變成一個“應酬的和尚”了,這是我的朋友所講的。

    啊!“應酬的和尚”這五個字,我想我自己近來倒很有幾分相像。

     如是在泉州住了兩個月以後,又到惠安到廈門到漳州,都是繼續前稿;除了利養,還是名聞,除了名聞,還是利養。

    日常生活,總不在名聞利養之外,雖在瑞竹岩住了兩個月,稍少閑靜,但是不久,又到祈保亭冒充善知識,受了許多的善男信女的禮拜供養,可以說是慚愧已極了。

     李叔同書法 九月又到安海,住了一個月,十分的熱鬧。

    近來再到泉州,雖然時常起一種恐懼厭離的心,但是仍不免向這一條名聞利養的路上前進。

    可是近來也有件可慶幸的事,因為我近來得到永春十五歲小孩子的一封信。

    他勸我以後不可常常宴會,要養靜用功;信中又說起他近來的生活,如吟詩、賞月、看花、靜坐等,洋洋千言的一封信。

    啊!他是一個十五歲的小孩子,竟有如此高尚的思想,正當的見解;我看到他這一封信,真是慚愧萬分了。

    我自從得到他的信以後,就以十分堅決的心,謝絕宴會,雖然得罪了别人,也不管他,這個也可算是近來一件可慶幸的事了。

     雖然是如此,但我的過失也太多了,可以說是從頭至足,沒有一處無過失,豈隻謝絕宴會,就算了結了嗎?尤其是今年幾個月之中,極力冒充善知識,實在是太為佛門丢臉。

    别人或者能夠原諒我;但我對我自己,絕不能夠原諒,斷不能如此馬馬虎虎地過去。

    所以我近來對人講話的時候,絕不顧惜情面,決定趕快料理沒有了結的事情,将“法師”、“老法師”、“律師”等名目,一概取消,将學人侍者等一概辭謝;孑然一身,遂我初服,這個或者亦是我一生的大結束了。

     啊!再過一個多月,我的年紀要到六十了。

    像我出家以來,既然是無慚無愧,埋頭造惡,所以到現在所做的事,大半支離破碎不能圓滿,這個也是份所當然。

    隻有對于養正院諸位同學,相處四年之久,有點不能忘情;我很盼望養正院從此以後,能夠複興起來,為全國模範的僧學院。

    可是我的年紀老了,又沒有道德學問,我以後對于養正院,也隻可說“愛莫能助”了。

     啊!與諸位同學談得時間也太久了,且用古人的詩來作臨别贈言。

    詩雲: 未濟終焉心飄渺 萬事都從缺陷好 吟到夕陽山外山 古今誰免餘情繞 (本文原标題為《最後之忏悔》,為弘一法師1938年11月14日在南普陀寺佛教養正院同學會席上講) 二 朽人初出家時,常讀靈峰諸書,于“不可輕舉妄動,贻羞法門”“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等語,服膺不忘。

    豈料此次到南閩後,遂爾失足,妄踞師位,自命知律,輕評時弊,專說人非。

    大言大慚,罔知自省。

    去冬大病,實為良藥。

    但病後精力乍盛,又複妄想冒充善知識。

    卒以障緣重重,遂即中止。

    至古浪後,境緣愈困,煩惱愈增。

    因以種種方便,努力對治。

    幸承三寶慈力加被,終獲安穩。

    但經此風霜磨煉,遂得天良發現,生大慚愧。

    追念往非,噬臍無及。

    決定先将“老法師”、“法師”、“大師”、“律師”等諸尊号一概取消。

    以後誓不敢作冒牌交易。

    且退而修德,閉門思過。

    并拟将《南山三大部》重标點一次,誓以努力随分研習。

    倘天假之年,成就此願。

    數載之後,或以一得之愚,卑陬下座,與仁等共相商榷也。

     (此信為弘一法師1936年寫給仁開法師) 聞诽不辯 杭州弘一法師紀念館館藏 今值舊曆新年,請觀廈門全市之中,新氣象充滿,門戶貼新春聯,人多着新衣,口言恭賀新喜、新年大吉等。

    我等素信佛法之人,當此萬象更新時,亦應一新乃可。

    我等所謂新者何,亦如常人貼新春聯、着新衣等以為新乎?曰:不然。

    我等所謂新者,乃是改過自新也。

    但“改過自新”四字範圍太廣,若欲演講,不知從何說起。

    今且就餘五十年來修省改過所實驗者,略舉數端為諸君言之。

     餘于講說之前,有須預陳者,即是以下所引諸書,雖多出于儒書,而實合于佛法。

    因談玄說妙修證次第,自以佛書最為詳盡。

    而我等初學之人,持躬敦品、處事接物等法,雖佛書中亦有說者,但儒書所說,尤為明白詳盡适于初學。

    故今多引之,以為吾等學佛法者之一助焉。

    以下分為總論别示二門。

     總論者即是說明改過之次第: (一)學 須先多讀佛書儒書,詳知善惡之區别及改過遷善之法。

    倘因佛儒諸書浩如煙海,無力遍讀,而亦難于了解者,可以先讀《格言聯璧》一部。

    餘自兒時,即讀此書。

    皈信佛法以後,亦常常翻閱,甚覺其親切而有味也。

    此書佛學書局有排印本甚精。

     (二)省 既已學矣,即須常常自己省察,所有一言一動,為善欤,為惡欤?若為惡者,即當痛改。

    除時時注意改過之外,又于每日臨睡時,再将一日所行之事,詳細思之。

    能每日寫錄日記,尤善。

     (三)改 省察以後,若知是過,即力改之。

    諸君應知改過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偉大之人格。

    故子貢雲:“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又古人雲:“過而能知,可以謂明。

    知而能改,可以即聖。

    ”諸君可不勉乎! 别示者,即是分别說明餘五十年來改過遷善之事。

    但其事甚多,不可勝舉。

    今且舉十條為常人所不甚注意者,先與諸君言之。

    《華嚴經》中皆用十之數目,乃是用十以表示無盡之意。

    今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