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猶去煩滯。
蘇合下邪冷。
貴在平乖戾。
衰年向事熟。
不能者榮衛。
得藥於病先。
慮獘可無弊。
推此仁人心。
詎專賓旅惠。
獨恐關以西。
浩難物物濟。
欲淸厲廉隅。
欲合崇愷悌。
公但任吏耳。
卽公眞良劑。
醫民推醫國。
亦足此言蔽。
早晩還本朝。
吾觀公獻替。
〈右臘藥〉 雲孫白斯質。
漆吏玄故文。
最其相爲用。
二者合平分。
沾潤弘農民。
附麗中書君。
玄固爲有黨。
白也初不羣。
磨戛而灌輸。
參互緻其勤。
白惟靜以受。
反策垂世勳。
玄白先卽我。
爭長欲雲雲。
我且須畢至。
聯事以解紛。
〈右紙墨〉 義正上人同安居士。
將與義嚴大師會。
詩以送之。
嚴都總攝也 無官一作西都客。
不遇沙門卽道人。
去見嚴公爲相謝。
衣巾誰是染京塵。
記夢 前年正月客松京。
夢得彩筆非常覩。
今年正月在西都。
復夢鏡墨多不數。
始謂偶爾無庸思。
旣而異之稽諸古。
王恂椽筆兆大手。
江淹五色資藻斧。
註易之肅腹稾勃。
二王墨丸如接武。
此皆英特當盛年。
向後聲名神所胙。
我今行年花甲周。
有退無進者才具。
白髮種種無能爲。
況復昏花着阿睹。
何宜二友夢於我。
正使有益傷哉暮。
回頭二十三十時。
一何寡助雌呰窳。
惝怳未喩復記憶。
往年奉使皇城寓。
三元之曉五廟夢。
冊上徽尊宗與祖。
卽事重新兵火餘。
合有此擧寧輕付。
當時已與同行笑。
今之所夢何再誤。
我謹持以謝神明。
居然自享慙無故。
果如有意於微長。
不再夢爲寬朝露。
淸明來復卻衰昏。
富若取之羣王府。
然後質我文章成。
更煩一夢古人遇。
簡柳西坰行軒。
步其贈安居士韻。
歸前隻索莫。
去後定平安。
造物嫌相聚。
吟毫欲且閑。
塞日應初永。
江春尙更寒。
惟須各努力。
餐飯亦留顔。
謝曇蘭 望中活畫誰將至。
雪後江天着一僧。
不待我詩歸也有。
溪頭錫杖獨敲氷。
贈姜樹之東行五首姜乃庶尹之子 自吾身無官。
流落困餬口。
今君志當世。
翩然輕分手。
朝家急所需。
屢設英雄彀。
豈曰無故薪。
積者易衰朽。
朝廷自掄人。
何必由鄕貢。
文章視時好。
近作便鈔誦。
如君最高明。
行行且從衆。
定要止兒啼。
始究爲儒用。
西遊有所得。
第一吾樹之。
崑山琅玕柯。
秦海珊瑚枝。
何必貴難見。
席上珍在玆。
隨例充庭實。
會有玉人知。
本出京華胄。
隨侍西都宰。
舊業盡兵戈。
故山猶江海。
身赴中興試。
攜家及春萊。
必得忘固窮。
要非君心在。
君雖不自必。
得雋非君誰。
頭簪天上桂。
歸騎暮春時。
舞綵詑萊子。
尋芳羞牧之。
去留恐不値。
値卽含君巵。
重簡西坰行史在彌串 一望彌千裡。
三春抵半時。
江城人不奈。
海戍客焉宜。
禮樂重興歲。
煙花未了詩。
閑忙雖自異。
脈脈兩心知。
送樸秀才汝彬晉章東歸三首 急科不成學。
利擧非文章。
非文章尙可。
不學本則亡。
爲是或有說。
向後方自強。
一爲利名汨。
孰能廻瀾狂。
矧屬中興初。
才難務多忙。
入範無停鎔。
涵揉有不遑。
今君赴試去。
利鈍非吾量。
所祈一戰捷。
所措再難償。
流落仍羈滯。
寒暄鬥室裏。
正爾逃空虛。
但聞跫然喜。
況君好學姿。
相從問文字。
以我篋無書。
日見新卷至。
爲之讀且說。
有如石投水。
未必能相益。
自覺衰朽起。
一日告別歸。
難攀靑雲志。
早晩餘亦東。
玆歡嗟遂已。
仲春寒猶峭。
雪着羣峯白。
江氷斷復橫。
不放千丈綠。
安能與諸子。
一棹追剡曲。
此時有離違。
使我興更索。
歸及漢陽城。
陽和定全復。
看取風塵後。
猶能樂事足。
手折桂枝高。
月邊晨露渥。
莫遽回頭笑。
憂在江湖客。
四詠 牧童牛背長。
所熟亦何事。
牛飢遵隴草。
牛渴走陂水。
日夕知還家。
一順牛行止。
順牛無所爲。
此其牧道至。
〈右春牧〉 晨征星始稀。
暮歸露欲濕。
養苗心孶孶。
去莠意汲汲。
靑靑俱受生。
毋乃仁恕乏。
百草不亂苗。
吾鋤何曾及。
〈右夏農〉 釣意不在釣。
鄙人敢如是。
全家食有魚。
有餘復以市。
棹入浦煙中。
舟還山月裏。
使釣與此違。
我亦不必事。
〈右秋漁〉 我方志茂密。
敏者已先及。
枯朽以待倦。
復爲鈍者拾。
始知行樵道。
用計日不給。
但奉?室心。
不嗔凍與濕。
〈右冬樵〉 次韻道學卷。
學也自言金剛山普德窟絶穀十三年。
不能絶粒棲雲煙。
所以風塵七八年。
未了底緣來世裏。
藤蘿窮處足諸天。
送柳掌令敬休謝恩書狀官之行正使韓贊成,副使洪判書。
粵從壬辰來。
蛇豕食我疆。
戰守有不克。
籲號動天王。
一救折大勢。
屛之南海旁。
當事患繹騷。
媒和肆譸張。
于時不佞臣。
忝使言兵糧。
歲裏再懷奏。
亦殫訴部堂。
曠恩方試賊。
危懇遂見妨。
初非包胥勇。
不死於依墻。
海中事大謬。
天下兵又揚。
師直詎苦戰。
胡亡決彼蒼。
鬼繄誅其酋。
夫豈幸其喪。
蜂屯屬自潰。
虎翼翦餘狂。
多壘俄一空。
孰非天威將。
山河數千裡。
汔可安耕桑。
及玆選使價。
名以謝恩光。
貳公新命隆。
八座宿望彰。
佐者實國士。
衣冠有臺霜。
訪我流落中。
西都話一場。
我始羨且歎。
人生分難方。
昔我行險艱。
今君出康莊。
全遼豈不壯。
山海夾荒茫。
中設藩臬地。
城池金與湯。
關輔豈不佳。
麗譙沿脩隍。
載瞻淸風臺。
千仞忽鳳凰。
矧乎帝王居。
天府龍虎岡。
揖讓而富庶。
虞周兼漢唐。
我惟忽忽過。
憂憤撐中腸。
君將歷覽快。
還又異往忙。
益知達與塞。
不繫人願望。
君看摶扶搖。
逸絶搶楡枋。
通前數詩。
緘奉西坰行史。
題詩春尙早。
信使病難將。
我自如前滯。
公應似舊忙。
歸兵迷塞草。
亂國少江楊。
何處風煙着。
相望一斷腸。
僑廬漫賦 草廬雖自逈。
農圃不妨同。
易覺生涯足。
還憐眼界空。
人行江樹外。
鳥度郭煙中。
自怪緣何事。
長時夢寐東。
偶感 羣物熙春氣。
旅窓聊一觀。
有營燕意忙。
知止鳥聲閑。
泉動便欲逝。
雲浮時自還。
人生亦行休。
咄此遂頹顔。
晩望 古國三春裏。
端居一草堂。
野長纔辨樹。
城直忽看檣。
陋俗無寒食。
荒墟有夕陽。
賊平君尙辱。
微力念穹蒼。
〈土人不用寒食作節。
故耶變耶。
未可知也。
〉 謝南善初重訪 寓舍少隣竝。
蕭然環短墻。
墻頭時一望。
江郭春茫茫。
壺酒故人至。
東華入話長。
應憐白首心。
不將時物忙。
戒明卷 滯迹江湖憂未窮。
香山之計又成空。
僧歸將我詩披拂。
百道飛泉萬壑風。
爲慶林君送邢軍門竣事渡江二首 督府端須置碩臣。
不令天下見兵塵。
魯邦尙用儒無敵。
夷虜宜知國有人。
東救藩要仍力量。
西來甲首盡精神。
魚腸足赧空巢走。
虎翼寧饒駭綱鱗。
已與箕封蘇惷蝡。
行看漢闕聳麒麟。
去留肯顧山輕重。
難捧威靈久海濱。
征苗勤聖世。
救楚屈仁人。
氷雪來衝臘。
煙花去後春。
鼎鐘勳伐遠。
樽俎畫圖新。
豈但陪從感。
免爲亡國臣。
題贈片雲。
二首。
雲乃南陽洪族也。
平時誰貴出家人。
亂世莫如雲水身。
無髮無官吾亦近。
悠悠何事尙風塵。
一代南陽多達人。
葭莩不信錯謀身。
名山異境遊將遍。
那有因緣在世塵。
送李秀才爚往谷山郡二首 谷山山中郡。
窈若非人境。
氷翁念玉壻。
鞍馬勤遠請。
不言閨夢圓。
定好書齋靜。
朋遊樂雖替。
獨處味愈永。
篋中韓李詩。
豈欲徒披詠。
溪山助君筆。
他時吾避猛。
維谷産甜蜜。
富若錯于海。
家家養蜂成。
亦有傍崖採。
老子事丸藥。
常須此物在。
爲覓刀圭資。
知君情不怠。
西都錄後 香山僧太泂卷次韻下竝同 白首尋山志決然。
分留肯作後生綠。
居僧爲我治鞋杖。
要向香爐拂紫煙。
思軒卷 飽聞妙香嶽。
初聽普賢鐘。
獨秀三千界。
誰窮八萬峯。
洞寒紅藥歛。
蹊古綠槐濃。
二院庵何在。
師先爲我容。
道安卷 春苦多寒夏尙涼。
遊山早晩計誰長。
花王一笑如相待。
欲拜非關禮妙香。
〈隱然重是古帝魂意〉 法蘭卷 此地殊凡界。
令人自遠方。
非憐僧足白。
豈慕佛身黃。
洞祕全山氣。
巖奇發水光。
覓詩亦省事。
松檜月蒼蒼。
海源卷 二載經營辦此來。
萬重蒼翠馬前開。
奇峯向壑皆安寺。
古木緣巖總可臺。
舊識代言詞鬱律。
新驚參議思崔嵬。
休誇早已乘恩便。
睡穩禪房未蔔廻。
〈代言尹季初參議柳敬休〉 法蓮卷 諸公自享鶴錢州。
安得名山愜勝遊。
簡易道人無事久。
尋春較晩復期秋。
〈尹柳二公詩。
皆有作隣州再遊之戲。
〉 性岑卷 飯後自懸無垢衣。
曹溪門外澗聲微。
客來遽謂尋春晩。
笑引牡丹深處歸。
香默卷 曾遊不數小崢嶸。
此是神仙陟降庭。
一水眞源如有路。
諸天縹氣自爲扁。
居僧剩占中間靜。
過客猶收分外淸。
卻想威城當面目。
難同李嶠丐殘生。
〈時家子作熙州郡〉 題內院 六十遊山計太遲。
判無筋力恣探奇。
朅來內院眞要領。
八萬餘峯不到知。
淸虛堂不遇靜公疊韻 淸虛端爲養衰遲。
應選山中第一奇。
八十禪翁六十容。
相違那復得相知。
箕城僧惠式卷 同鄕衲子欠相知。
趕到香山要我詩。
應爲此間堪物色。
煙霞捲卻鎭長隨。
訪靜老師佛頂臺題贈 跡勝東南遍。
神完八十難。
終憐香嶽熟。
別築草堂安。
石色千年古。
松聲五月寒。
客來塵念醒。
將去更盤桓。
性雄卷中有爲曹溪水行者。
步其韻爲雲水行。
禪心虛寂宜無着。
何事憐雲復愛水。
本以雲水狀汝閑。
乃須對此觀不已。
人在塵中不知塵。
汝居雲水何獨異。
我入妙香山中來。
壑雲溪水餘無地。
悠悠冷冷使我樂。
始覺汝不能無意。
雙運卷二首運乃靜公弟子。
靜門多叛去者。
惟運尙奉狀鉢。
文殊卽在妙香山。
果見師明弟亦端。
應把禪心還着省。
上方月落磬聲殘。
曉壑雲深晩始開。
山齋不得廢山杯。
一醺相強那妨戒。
堪喜天眞發出來。
將出洞。
走筆贈靈寬老師。
我少行山中。
憐僧敏以聰。
我今自衰境。
合者吶而聾。
半月普賢寺。
可愛惟寬公。
相看默有味。
數語時亦通。
聽說壬辰歲。
起義何其雄。
先登〈平壤〉戰。
斬將人借功。
來臥曹溪月。
鉢盂從屢空。
卻慙奚未了。
歸心隨水東。
此來卽尋香嶽。
若一錄者止此。
題贈守仁。
〈曾見渠師法一。
方規重建大同門樓。
而今聞其枉死。
樓以不克成。
爲恨之。
〉 談間已具浿江樓。
使我三年爲再遊。
惆悵人亡樓未就。
落霞孤鶩等閑秋。
送巡察使徐公玄紀西行 共言分陜丈夫榮。
獨少笳簫具後行。
瓜月不妨還一出。
穡人誰賴有西成。
香山供路萬峯霽。
鴨水護江三道明。
會待歸來陪賦詠。
登高節物足將迎。
〈瓜期將及。
國恤甫終。
〉 同鄕僧信泂持新卷求題。
率尒答之。
欲問西遊久。
先慚計未東。
家鄕百不賴。
爾我將無同。
下裡三叢菊。
名山萬疊楓。
隨緣聊復耳。
不負是秋風。
題天緝卷。
緝曾以經書刻手。
役于漢城時。
得水東晩耕首題。
今緝來關西。
方化十九史略。
爲次元韻。
晩耕。
李提學孝彥也。
千卷手中刻。
萬人言下施。
心優夷則進。
韻邁古之遺。
已得詩雄長。
何爲訪我玆。
會看硎發穎。
從事中興碑。
緝見諾史略先印卷分送。
吾且徐圖紙地。
姑用一絶謝之。
兵火書亡已十年。
白頭舊得又茫然。
誰能小卻十九略。
農圃餘閑須一編。
義正卷 黃花消息雁聲中。
走向東籬檢數叢。
正悔一年詩句慶。
適逢僧卷未求工。
送徐方伯還朝二首 亦識緇衣繫國望。
其如部下戀紺裳。
威風未害陽春腳。
雅量終存銕石腸。
兵後江山依舊日。
政成歲月際斤霜。
朝廷肯使人人代。
自是區區轉不忘。
〈望卟平聲〉 〈右爲部下宣怨〉 浮名不救甑生塵。
旅食頻年浿水濱。
玆地足稽天下士。
我公堪覓卷中人。
敢憑末跡嘗聯步。
殊賴餘波與涸鱗。
欲逐東歸毛羽落。
非關白首計因循。
〈右自爲形感〉 更呈江渡送別小詞。
次昔人韻。
三首。
大同江口渡人多。
慣聽勞勞送客歌。
誰似三年咨度定。
身歸天上德餘波。
〈右爲居人〉 蘭舟在渡馬聲多。
作別何須唱楚歌。
自是令人難忍淚。
風吹落日水增波。
〈右爲官妓〉 生憎官渡渡無多。
不用舟人更棹歌。
歸騎如爭水東去。
應憐滯客共頹波。
〈右自爲〉 邀方伯 簿書抛後可淸秋。
聞說離筵近又休。
下裡寒花開已遍。
何妨枉蓋對虛舟。
重奉徐方伯江上別章三首 高牙大纛映江關。
去又雲霄切近班。
莫謂丈夫容易到。
安危懸日受知難。
練光浮碧總丘墟。
江上風流一舸餘。
愴此離筵堪慰未。
笳簫生澁中興初。
西遊故國卽天涯。
復向江頭管別離。
無限落來紅葉濕。
不堪題句寄相知。
德倫卷 借問僧居何處邊。
上方空月下方煙。
丁寧莫出藤蘿外。
容易前溪風雨連。
仁慧卷付天緝還 覓詩於世上。
何以與山中。
我正看衰菊。
公應對落楓。
惟餘兩地月。
不老九秋風。
寫去知吟處。
雲空丈室東。
贈體府從事李應敎綏祿赴成川二首 相欲問今古。
才須具武文。
堂盛元白玉。
幕選亦靑雲。
信客堪因主。
知臣況有君。
丁寧請纓志。
莫使負終軍。
山如十二峽。
水似百花潭。
客舍閒仙館。
人家廢佛庵。
蘭橈窮鏡北。
竹杖到屛南。
幕府元淸暇。
何嘗事討探。
回使書狀官李正郞求題贈言帖。
率尒應之。
李亦纔經北評事。
李名見次篇 挹翠詩無敵。
容齋筆有神。
兩家雄物産。
三世後生身。
玉塞弓刀雪。
金臺袍笏塵。
年年收拾富。
復肯取諸人。
〈二公於李。
爲內外曾王父。
〉 奉遠接使一行。
求題草堂。
使李判書廷龜,從事樸正卽東說,李正郞安訥,洪佐郞瑞鳳。
屢廢偏仍舊業亡。
故都棲止算非長。
丘園自合羣麋鹿。
城郭還能覩鳳凰。
北關暫時違侍從。
東槎斯役盛文章。
買山百萬稱高義。
爭似題詩賁草堂。
次韻謝樸從事說之 閑忙俱稱分。
交道獨忘年。
忽枉靑雲
蘇合下邪冷。
貴在平乖戾。
衰年向事熟。
不能者榮衛。
得藥於病先。
慮獘可無弊。
推此仁人心。
詎專賓旅惠。
獨恐關以西。
浩難物物濟。
欲淸厲廉隅。
欲合崇愷悌。
公但任吏耳。
卽公眞良劑。
醫民推醫國。
亦足此言蔽。
早晩還本朝。
吾觀公獻替。
〈右臘藥〉 雲孫白斯質。
漆吏玄故文。
最其相爲用。
二者合平分。
沾潤弘農民。
附麗中書君。
玄固爲有黨。
白也初不羣。
磨戛而灌輸。
參互緻其勤。
白惟靜以受。
反策垂世勳。
玄白先卽我。
爭長欲雲雲。
我且須畢至。
聯事以解紛。
〈右紙墨〉 義正上人同安居士。
將與義嚴大師會。
詩以送之。
嚴都總攝也 無官一作西都客。
不遇沙門卽道人。
去見嚴公爲相謝。
衣巾誰是染京塵。
記夢 前年正月客松京。
夢得彩筆非常覩。
今年正月在西都。
復夢鏡墨多不數。
始謂偶爾無庸思。
旣而異之稽諸古。
王恂椽筆兆大手。
江淹五色資藻斧。
註易之肅腹稾勃。
二王墨丸如接武。
此皆英特當盛年。
向後聲名神所胙。
我今行年花甲周。
有退無進者才具。
白髮種種無能爲。
況復昏花着阿睹。
何宜二友夢於我。
正使有益傷哉暮。
回頭二十三十時。
一何寡助雌呰窳。
惝怳未喩復記憶。
往年奉使皇城寓。
三元之曉五廟夢。
冊上徽尊宗與祖。
卽事重新兵火餘。
合有此擧寧輕付。
當時已與同行笑。
今之所夢何再誤。
我謹持以謝神明。
居然自享慙無故。
果如有意於微長。
不再夢爲寬朝露。
淸明來復卻衰昏。
富若取之羣王府。
然後質我文章成。
更煩一夢古人遇。
簡柳西坰行軒。
步其贈安居士韻。
歸前隻索莫。
去後定平安。
造物嫌相聚。
吟毫欲且閑。
塞日應初永。
江春尙更寒。
惟須各努力。
餐飯亦留顔。
謝曇蘭 望中活畫誰將至。
雪後江天着一僧。
不待我詩歸也有。
溪頭錫杖獨敲氷。
贈姜樹之東行五首姜乃庶尹之子 自吾身無官。
流落困餬口。
今君志當世。
翩然輕分手。
朝家急所需。
屢設英雄彀。
豈曰無故薪。
積者易衰朽。
朝廷自掄人。
何必由鄕貢。
文章視時好。
近作便鈔誦。
如君最高明。
行行且從衆。
定要止兒啼。
始究爲儒用。
西遊有所得。
第一吾樹之。
崑山琅玕柯。
秦海珊瑚枝。
何必貴難見。
席上珍在玆。
隨例充庭實。
會有玉人知。
本出京華胄。
隨侍西都宰。
舊業盡兵戈。
故山猶江海。
身赴中興試。
攜家及春萊。
必得忘固窮。
要非君心在。
君雖不自必。
得雋非君誰。
頭簪天上桂。
歸騎暮春時。
舞綵詑萊子。
尋芳羞牧之。
去留恐不値。
値卽含君巵。
重簡西坰行史在彌串 一望彌千裡。
三春抵半時。
江城人不奈。
海戍客焉宜。
禮樂重興歲。
煙花未了詩。
閑忙雖自異。
脈脈兩心知。
送樸秀才汝彬晉章東歸三首 急科不成學。
利擧非文章。
非文章尙可。
不學本則亡。
爲是或有說。
向後方自強。
一爲利名汨。
孰能廻瀾狂。
矧屬中興初。
才難務多忙。
入範無停鎔。
涵揉有不遑。
今君赴試去。
利鈍非吾量。
所祈一戰捷。
所措再難償。
流落仍羈滯。
寒暄鬥室裏。
正爾逃空虛。
但聞跫然喜。
況君好學姿。
相從問文字。
以我篋無書。
日見新卷至。
爲之讀且說。
有如石投水。
未必能相益。
自覺衰朽起。
一日告別歸。
難攀靑雲志。
早晩餘亦東。
玆歡嗟遂已。
仲春寒猶峭。
雪着羣峯白。
江氷斷復橫。
不放千丈綠。
安能與諸子。
一棹追剡曲。
此時有離違。
使我興更索。
歸及漢陽城。
陽和定全復。
看取風塵後。
猶能樂事足。
手折桂枝高。
月邊晨露渥。
莫遽回頭笑。
憂在江湖客。
四詠 牧童牛背長。
所熟亦何事。
牛飢遵隴草。
牛渴走陂水。
日夕知還家。
一順牛行止。
順牛無所爲。
此其牧道至。
〈右春牧〉 晨征星始稀。
暮歸露欲濕。
養苗心孶孶。
去莠意汲汲。
靑靑俱受生。
毋乃仁恕乏。
百草不亂苗。
吾鋤何曾及。
〈右夏農〉 釣意不在釣。
鄙人敢如是。
全家食有魚。
有餘復以市。
棹入浦煙中。
舟還山月裏。
使釣與此違。
我亦不必事。
〈右秋漁〉 我方志茂密。
敏者已先及。
枯朽以待倦。
復爲鈍者拾。
始知行樵道。
用計日不給。
但奉?室心。
不嗔凍與濕。
〈右冬樵〉 次韻道學卷。
學也自言金剛山普德窟絶穀十三年。
不能絶粒棲雲煙。
所以風塵七八年。
未了底緣來世裏。
藤蘿窮處足諸天。
送柳掌令敬休謝恩書狀官之行正使韓贊成,副使洪判書。
粵從壬辰來。
蛇豕食我疆。
戰守有不克。
籲號動天王。
一救折大勢。
屛之南海旁。
當事患繹騷。
媒和肆譸張。
于時不佞臣。
忝使言兵糧。
歲裏再懷奏。
亦殫訴部堂。
曠恩方試賊。
危懇遂見妨。
初非包胥勇。
不死於依墻。
海中事大謬。
天下兵又揚。
師直詎苦戰。
胡亡決彼蒼。
鬼繄誅其酋。
夫豈幸其喪。
蜂屯屬自潰。
虎翼翦餘狂。
多壘俄一空。
孰非天威將。
山河數千裡。
汔可安耕桑。
及玆選使價。
名以謝恩光。
貳公新命隆。
八座宿望彰。
佐者實國士。
衣冠有臺霜。
訪我流落中。
西都話一場。
我始羨且歎。
人生分難方。
昔我行險艱。
今君出康莊。
全遼豈不壯。
山海夾荒茫。
中設藩臬地。
城池金與湯。
關輔豈不佳。
麗譙沿脩隍。
載瞻淸風臺。
千仞忽鳳凰。
矧乎帝王居。
天府龍虎岡。
揖讓而富庶。
虞周兼漢唐。
我惟忽忽過。
憂憤撐中腸。
君將歷覽快。
還又異往忙。
益知達與塞。
不繫人願望。
君看摶扶搖。
逸絶搶楡枋。
通前數詩。
緘奉西坰行史。
題詩春尙早。
信使病難將。
我自如前滯。
公應似舊忙。
歸兵迷塞草。
亂國少江楊。
何處風煙着。
相望一斷腸。
僑廬漫賦 草廬雖自逈。
農圃不妨同。
易覺生涯足。
還憐眼界空。
人行江樹外。
鳥度郭煙中。
自怪緣何事。
長時夢寐東。
偶感 羣物熙春氣。
旅窓聊一觀。
有營燕意忙。
知止鳥聲閑。
泉動便欲逝。
雲浮時自還。
人生亦行休。
咄此遂頹顔。
晩望 古國三春裏。
端居一草堂。
野長纔辨樹。
城直忽看檣。
陋俗無寒食。
荒墟有夕陽。
賊平君尙辱。
微力念穹蒼。
〈土人不用寒食作節。
故耶變耶。
未可知也。
〉 謝南善初重訪 寓舍少隣竝。
蕭然環短墻。
墻頭時一望。
江郭春茫茫。
壺酒故人至。
東華入話長。
應憐白首心。
不將時物忙。
戒明卷 滯迹江湖憂未窮。
香山之計又成空。
僧歸將我詩披拂。
百道飛泉萬壑風。
爲慶林君送邢軍門竣事渡江二首 督府端須置碩臣。
不令天下見兵塵。
魯邦尙用儒無敵。
夷虜宜知國有人。
東救藩要仍力量。
西來甲首盡精神。
魚腸足赧空巢走。
虎翼寧饒駭綱鱗。
已與箕封蘇惷蝡。
行看漢闕聳麒麟。
去留肯顧山輕重。
難捧威靈久海濱。
征苗勤聖世。
救楚屈仁人。
氷雪來衝臘。
煙花去後春。
鼎鐘勳伐遠。
樽俎畫圖新。
豈但陪從感。
免爲亡國臣。
題贈片雲。
二首。
雲乃南陽洪族也。
平時誰貴出家人。
亂世莫如雲水身。
無髮無官吾亦近。
悠悠何事尙風塵。
一代南陽多達人。
葭莩不信錯謀身。
名山異境遊將遍。
那有因緣在世塵。
送李秀才爚往谷山郡二首 谷山山中郡。
窈若非人境。
氷翁念玉壻。
鞍馬勤遠請。
不言閨夢圓。
定好書齋靜。
朋遊樂雖替。
獨處味愈永。
篋中韓李詩。
豈欲徒披詠。
溪山助君筆。
他時吾避猛。
維谷産甜蜜。
富若錯于海。
家家養蜂成。
亦有傍崖採。
老子事丸藥。
常須此物在。
爲覓刀圭資。
知君情不怠。
西都錄後 香山僧太泂卷次韻下竝同 白首尋山志決然。
分留肯作後生綠。
居僧爲我治鞋杖。
要向香爐拂紫煙。
思軒卷 飽聞妙香嶽。
初聽普賢鐘。
獨秀三千界。
誰窮八萬峯。
洞寒紅藥歛。
蹊古綠槐濃。
二院庵何在。
師先爲我容。
道安卷 春苦多寒夏尙涼。
遊山早晩計誰長。
花王一笑如相待。
欲拜非關禮妙香。
〈隱然重是古帝魂意〉 法蘭卷 此地殊凡界。
令人自遠方。
非憐僧足白。
豈慕佛身黃。
洞祕全山氣。
巖奇發水光。
覓詩亦省事。
松檜月蒼蒼。
海源卷 二載經營辦此來。
萬重蒼翠馬前開。
奇峯向壑皆安寺。
古木緣巖總可臺。
舊識代言詞鬱律。
新驚參議思崔嵬。
休誇早已乘恩便。
睡穩禪房未蔔廻。
〈代言尹季初參議柳敬休〉 法蓮卷 諸公自享鶴錢州。
安得名山愜勝遊。
簡易道人無事久。
尋春較晩復期秋。
〈尹柳二公詩。
皆有作隣州再遊之戲。
〉 性岑卷 飯後自懸無垢衣。
曹溪門外澗聲微。
客來遽謂尋春晩。
笑引牡丹深處歸。
香默卷 曾遊不數小崢嶸。
此是神仙陟降庭。
一水眞源如有路。
諸天縹氣自爲扁。
居僧剩占中間靜。
過客猶收分外淸。
卻想威城當面目。
難同李嶠丐殘生。
〈時家子作熙州郡〉 題內院 六十遊山計太遲。
判無筋力恣探奇。
朅來內院眞要領。
八萬餘峯不到知。
淸虛堂不遇靜公疊韻 淸虛端爲養衰遲。
應選山中第一奇。
八十禪翁六十容。
相違那復得相知。
箕城僧惠式卷 同鄕衲子欠相知。
趕到香山要我詩。
應爲此間堪物色。
煙霞捲卻鎭長隨。
訪靜老師佛頂臺題贈 跡勝東南遍。
神完八十難。
終憐香嶽熟。
別築草堂安。
石色千年古。
松聲五月寒。
客來塵念醒。
將去更盤桓。
性雄卷中有爲曹溪水行者。
步其韻爲雲水行。
禪心虛寂宜無着。
何事憐雲復愛水。
本以雲水狀汝閑。
乃須對此觀不已。
人在塵中不知塵。
汝居雲水何獨異。
我入妙香山中來。
壑雲溪水餘無地。
悠悠冷冷使我樂。
始覺汝不能無意。
雙運卷二首運乃靜公弟子。
靜門多叛去者。
惟運尙奉狀鉢。
文殊卽在妙香山。
果見師明弟亦端。
應把禪心還着省。
上方月落磬聲殘。
曉壑雲深晩始開。
山齋不得廢山杯。
一醺相強那妨戒。
堪喜天眞發出來。
將出洞。
走筆贈靈寬老師。
我少行山中。
憐僧敏以聰。
我今自衰境。
合者吶而聾。
半月普賢寺。
可愛惟寬公。
相看默有味。
數語時亦通。
聽說壬辰歲。
起義何其雄。
先登〈平壤〉戰。
斬將人借功。
來臥曹溪月。
鉢盂從屢空。
卻慙奚未了。
歸心隨水東。
此來卽尋香嶽。
若一錄者止此。
題贈守仁。
〈曾見渠師法一。
方規重建大同門樓。
而今聞其枉死。
樓以不克成。
爲恨之。
〉 談間已具浿江樓。
使我三年爲再遊。
惆悵人亡樓未就。
落霞孤鶩等閑秋。
送巡察使徐公玄紀西行 共言分陜丈夫榮。
獨少笳簫具後行。
瓜月不妨還一出。
穡人誰賴有西成。
香山供路萬峯霽。
鴨水護江三道明。
會待歸來陪賦詠。
登高節物足將迎。
〈瓜期將及。
國恤甫終。
〉 同鄕僧信泂持新卷求題。
率尒答之。
欲問西遊久。
先慚計未東。
家鄕百不賴。
爾我將無同。
下裡三叢菊。
名山萬疊楓。
隨緣聊復耳。
不負是秋風。
題天緝卷。
緝曾以經書刻手。
役于漢城時。
得水東晩耕首題。
今緝來關西。
方化十九史略。
爲次元韻。
晩耕。
李提學孝彥也。
千卷手中刻。
萬人言下施。
心優夷則進。
韻邁古之遺。
已得詩雄長。
何爲訪我玆。
會看硎發穎。
從事中興碑。
緝見諾史略先印卷分送。
吾且徐圖紙地。
姑用一絶謝之。
兵火書亡已十年。
白頭舊得又茫然。
誰能小卻十九略。
農圃餘閑須一編。
義正卷 黃花消息雁聲中。
走向東籬檢數叢。
正悔一年詩句慶。
適逢僧卷未求工。
送徐方伯還朝二首 亦識緇衣繫國望。
其如部下戀紺裳。
威風未害陽春腳。
雅量終存銕石腸。
兵後江山依舊日。
政成歲月際斤霜。
朝廷肯使人人代。
自是區區轉不忘。
〈望卟平聲〉 〈右爲部下宣怨〉 浮名不救甑生塵。
旅食頻年浿水濱。
玆地足稽天下士。
我公堪覓卷中人。
敢憑末跡嘗聯步。
殊賴餘波與涸鱗。
欲逐東歸毛羽落。
非關白首計因循。
〈右自爲形感〉 更呈江渡送別小詞。
次昔人韻。
三首。
大同江口渡人多。
慣聽勞勞送客歌。
誰似三年咨度定。
身歸天上德餘波。
〈右爲居人〉 蘭舟在渡馬聲多。
作別何須唱楚歌。
自是令人難忍淚。
風吹落日水增波。
〈右爲官妓〉 生憎官渡渡無多。
不用舟人更棹歌。
歸騎如爭水東去。
應憐滯客共頹波。
〈右自爲〉 邀方伯 簿書抛後可淸秋。
聞說離筵近又休。
下裡寒花開已遍。
何妨枉蓋對虛舟。
重奉徐方伯江上別章三首 高牙大纛映江關。
去又雲霄切近班。
莫謂丈夫容易到。
安危懸日受知難。
練光浮碧總丘墟。
江上風流一舸餘。
愴此離筵堪慰未。
笳簫生澁中興初。
西遊故國卽天涯。
復向江頭管別離。
無限落來紅葉濕。
不堪題句寄相知。
德倫卷 借問僧居何處邊。
上方空月下方煙。
丁寧莫出藤蘿外。
容易前溪風雨連。
仁慧卷付天緝還 覓詩於世上。
何以與山中。
我正看衰菊。
公應對落楓。
惟餘兩地月。
不老九秋風。
寫去知吟處。
雲空丈室東。
贈體府從事李應敎綏祿赴成川二首 相欲問今古。
才須具武文。
堂盛元白玉。
幕選亦靑雲。
信客堪因主。
知臣況有君。
丁寧請纓志。
莫使負終軍。
山如十二峽。
水似百花潭。
客舍閒仙館。
人家廢佛庵。
蘭橈窮鏡北。
竹杖到屛南。
幕府元淸暇。
何嘗事討探。
回使書狀官李正郞求題贈言帖。
率尒應之。
李亦纔經北評事。
李名見次篇 挹翠詩無敵。
容齋筆有神。
兩家雄物産。
三世後生身。
玉塞弓刀雪。
金臺袍笏塵。
年年收拾富。
復肯取諸人。
〈二公於李。
爲內外曾王父。
〉 奉遠接使一行。
求題草堂。
使李判書廷龜,從事樸正卽東說,李正郞安訥,洪佐郞瑞鳳。
屢廢偏仍舊業亡。
故都棲止算非長。
丘園自合羣麋鹿。
城郭還能覩鳳凰。
北關暫時違侍從。
東槎斯役盛文章。
買山百萬稱高義。
爭似題詩賁草堂。
次韻謝樸從事說之 閑忙俱稱分。
交道獨忘年。
忽枉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