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西都錄前
西行道中
君恩初出獄。
世難正無家。
忽忽將何適。
悠悠亦已賒。
懸鞍疏店雨。
岸幘亂溪花。
未必無佳句。
吟成恨卽和。
一松沈宗伯以事到箕城。
步其寄獄中詩韻呈奉。
往復三首。
廚傳尋常溷有司。
何如蓽戶敍歡悲。
陶樽地坐停軒蓋。
怕不相宜覺正宜。
一廢無心復百司。
雖然舒肆足傷悲。
籌兵曲禮公能事。
使我終同萬物宜。
〈宗伯帶脩邊司〉 草昧經綸繫所司。
新亭肯對楚囚悲。
甘同野老應休怪。
我自從前去二宜。
送聖節使金令公尙容二首 一代林塘老。
如今已九京。
典刑存宅相。
恩義在門生。
路尋華表鶴。
詩記杏山鶯。
以我昔興感。
知君更愴情。
〈令公。
林塘鄭相外孫也。
鄭相赴京時。
有杏山聞鶯詩。
〉 玉署猶年少。
金閨不歲遷。
郵程廻問禮。
使節去朝天。
孝得過庭便。
忠惟報國專。
邊聲今一槪。
跋涉莫悠然。
〈令公大人爲慈山守〉 爲天將曺副總希彬題便面 帝德如天東顧年。
將軍不遠從西川。
期淸鯨海潦收後。
定發錦江花動前。
一步誰違白羽扇。
秋毫必當靑銅錢。
歸朝榜予家風在。
會入邦人金石鐫。
劉顧者苦索題扇。
爲走筆。
山水成都府。
曾聞似我中。
千秋無杜老。
定覺錦溪空。
有戲鄧生起龍 成都好事客。
浪說薛濤牋。
新詩無處着。
不是怕流傳。
李希埜者因鄧生索詩。
率尒應之。
李乃劉提督綎標下官舍雲。
桓桓劉督府。
提兵號最精。
全蜀山水國。
故宜多材英。
所以旗鼓下。
虎士賢書生。
東救二萬裡。
秋毫無所驚。
六月將渡浿。
薄言留西京。
不見李官面。
人傳李官名。
求詩乃爲事。
何必問生平。
奉別接伴使南令公復興東歸 公陽忘客主。
浿上破閑忙。
總爲三杯酒。
聊成一笑場。
幹戈滿天地。
妻子各參商。
此日分手去。
前期何處鄕。
〈令公爲公州時。
餘奉使客焉。
〉 卽事贈南令公 瓢泉鬥甕地中埋。
麴米相將初醱醅。
此是閑居好消息。
新晴又得故人來。
督運檢察使柳西坰先生在彌串。
寄和道中韻四首。
今爲謝。
吾衰又今日。
旅泊卽爲家。
硯破書難食。
囊空酒莫賒。
寧論仲子粟。
且灌主人花。
尙賴葑菲妾。
彌能執敬和。
病休三世藥。
窮謝五行家。
報主心雖耿。
爲臣迹故賒。
亂中僑舍酒。
春後異鄕花。
亦有舒憂作。
眞成臭味和。
〈右二首自敍〉知公誰似我。
憂國獨如家。
海上能輕瘴。
天涯詎覺賒。
幾催千丈髮。
又了萬重花。
肯使軍興乏。
殘甿恐失和。
登臨隨地眼。
消息見人家。
痛切南荒聳。
憂分北極賒。
偶因閑把筆。
寧有夢生花。
猶覺百六十。
不將凡語和。
〈右爲先生敍〉 北村路 終日驅牛馬。
多皆避地人。
卻疑太平日。
此路反荊榛。
次韻僧泂宗卷卷有聽天,鵝溪兩相公詩。
兩相於吾友與師。
僧來得見亂前詩。
人間長物知皆妄。
汝自風塵袖裏持。
題香山僧智寬卷 南中飛錫來西嶽。
上國解官遊古京。
可惜相逢對籬菊。
不成一笑過溪楓。
贈安居士慶昌 嗟哉安居士。
其守人莫涘。
謂同無奈介。
謂介無不可。
達官不苟交。
無所事幹要。
達官不苟避。
樂其多英美。
有如崔金蘭。
達不達之間。
不避而交之。
交深則其宜。
相遇廿年前。
君衰我中年。
今日相對看。
我衰君朱顔。
君從衰後得。
得非鍊養力。
共食無以異。
內丹或專是。
始聞城市隱者名。
今見煙火安期生。
書安居士誌銘後 〈荷谷許學士先爲之。
有生非生死非死之語。
蘇齋盧相公後爲之。
則有雲生亦死死亦生。
今餘因而戲遣之。
〉 生也非生。
曷不自爲銘。
死也非死。
亦無事於誄。
少如許而先女去。
老如盧而能後乎。
是當有少不知少老不知老之人。
眞能掩生亦死死亦生之身。
有和方伯樸公應邵 雄藩本藉古京華。
遊冶傾城樂事多。
亂後居人翻樸陋。
廢園皆種木綿花。
謝方伯惠酒材疊韻 老須紅友借顔華。
物料深知惠意多。
秋後煖寒應更妙。
白衣何必趁黃花。
題靈鑑卷 不識香山幾洞天。
餐霞飮綠定堪仙。
先吾一往皆高躅。
況爾中峯掛錫年。
簡大同鄭察訪默 一犬奔時數騎呼。
錦韝俄拂劍翎徂。
知君縱向霜空意。
欲使林間狐兔無。
〈右爲賦放鷹〉 晩食漸能當有肉。
羞將長鋏嘆無魚。
惠然那意兩足美。
前夜夢之來蹴蔬。
〈右謝餽雉〉 復奉鄭大同二首 君不負丞丞負君。
常途安用氣空羣。
宴居駿對髮支遁。
衙退騎歸醒廣文。
大同名選。
非故驛丞之倫。
而調戲雲雲耳。
纔去高山復大同。
思無邪上定收功。
還須着念凋人卒。
馬在先師不問中。
題贈守仁 逕古永明荒寺下。
江寒浮碧廢樓前。
着僧着客雲萍耳。
詩句相留亦漫然。
廣法寺。
次韻雪峻卷。
二首。
行走塵埃四十霜。
堪憐弱喪老迷鄕。
朅來丈室聞僧話。
始得安心第一方。
卬醉誰知屋上霜。
蒲團解入黑甜鄕。
莫嗔溷汝脩禪地。
空卻塵緣各有方。
戒澄長老卷 久矣憐方外。
高哉與世辭。
欲成蓮社約。
愧乏草堂資。
流水聲聲語。
靑山色色詩。
還須煩我輩。
卽此見心期。
雪英卷澄之弟子 老於供世疲依違。
歸又無家堪掩扉。
一在道塗歲月暮。
重遊城郭人民非。
髮僧杖屨不期共。
蕭寺房櫳曾見稀。
時汝師生厚意足。
惡詩得當留顚衣。
〈髮僧。
指安居士也。
〉 釋圭長老卷 衰晩羞從大夫後。
白頭偏映黑頭明。
陽陽此日西山寺。
老宿頻逢先我生。
贈惠圓住錫二首 一身去國復無家。
到處書空沒奈何。
淸梵上方應不寐。
夜來誰得兩聲多。
聞師頗解五行家。
推數將如此老何。
六十年中榮辱足。
藉令未了也無多。
贈惠眞 我來三宿彌陀殿。
將去始知有惠眞。
平素於人愛退訥。
故應留結後來因。
留贈曇蘭 簷虛山月入。
室靜佛燈懸。
杖屨與頻起。
茶湯供少眠。
倘憶彌陀殿。
能忘蘭入襌。
留安居士二首 浮碧樓前同悵望。
彌陀殿裏共酣眠。
風塵一念常溝壑。
此事安能得再全。
旅泊猶牽人事擾。
山齋信宿便言還。
憑君莫羨僧長在。
剩卻先生數日閑。
謝奉黃掌令汝。
一因以爲別。
二首。
陳奏使書狀官也。
議政爲正使以行。
軔車誰肯問沈綿。
聞姓令人惝怳然。
端爲久違吾叔度。
豈知時起舊庭堅。
鯨鯢浪惡幾無地。
虎豹關嚴保有天。
狙詐負名亡卽愈。
辯誣宜重乞師章。
左海文章士。
從來第一流。
惟聞華國用。
詎見雪君羞。
大事三公長。
奇功萬裡收。
愧餘頻代匱。
贏得白渾頭。
〈掌令。
江原人也。
〉 再題靈鑑卷。
解其歸山之思。
文殊不在妙香山。
飛錫休言未早還。
汝鑑但空無物入。
欲將他去要誰安。
次韻信泂卷四首 休文名字重於山。
玄度風流又一斑。
每苦行僧來撼我。
卷中還對故人顔。
〈卷有沈松台詩〉 一落天西望故山。
兵戈滿地鬢毛斑。
無人共打通津話。
翻愧鄕僧識我顔。
〈我與泂俱家通津〉 仙舟憶着此江山。
綾島靑靑繡嶺斑。
今日對僧玄福裡。
數條怪石當孱顔。
傷心千裡好河山。
六七年來戰血斑。
爲語浮屠先我覓。
有芝何處似商顔。
題洪斯文遵所有鶴林守散畫五首 空中兮爲軒窓。
詩酒兮安能使之雙。
可見者兮隨以一缸。
不可見者兮滿腔。
舟繫斷岸。
廬對煙林。
其人不見。
其樂可尋。
峨峨而洋洋而。
何必絃之。
一笛橫吹。
峨峨而洋洋而。
山長水闊兮。
揚舲者兮爲誰。
雖曰無詩兮。
吾必謂之有詩。
偉然而皓者兮。
乍同而乍異。
吾方諦視其三人兮。
俄若與之爲四。
追省末幅三箇人物。
誤認爲老戲。
更題其後。
莫是淮南門下八公之三者耶。
向吾認之爲皓。
安知不復爲童也耶。
今玆之遇焉。
其方非童非皓之間耶。
次韻佛慧卷 神州莫說是吾居。
世亂無裨罪有餘。
晩節眞尋遂初賦。
要津不待絶交書。
免鑽故紙如蜂子。
甘死陳編似蠹魚。
老衲獨能來問訊。
新年耕築欲何如。
謝曇蘭 我閑未赴雪中期。
汝懶能來問歲時。
飛錫無心肯相較。
可憐添卻一年衰。
前通判李君百福將兒柩以歸。
詩以送之。
欲寬其哀也。
曩我訪君許。
懸燈話小廊。
俄以三孺見。
十齡弱及強。
問之各讀書。
對語何琅琅。
愈大更醞藉。
最癡尤精光。
念君於我子。
遊舊實輩行。
我尙無一孫。
君將仗三郞。
爲之羨且慶。
君若讓而當。
安知旬月間。
聞有大孺喪。
適丁落官日。
奇禍如交相。
復玆新歲朝。
何以告萱堂。
歛之亦草草。
奄已成中殤。
來時學跨馬。
去舁二人將。
豈欲傷老慈。
行色難分張。
春物漸生意。
知君增感傷。
爲君無遠譬。
請以我子方。
君但存二孺。
尙優一難望。
就令俱晩幸。
僅得與全償。
君如不自寬。
毋乃欠推量。
我言理則然。
非止寬君腸。
持慰大夫人。
免於色養妨。
尹祥原慶福挽詞 與君同蓮榜。
四十五回春。
二百爲兄弟。
存者無十人。
與君交郡符。
亦旣及二旬。
自後三分一。
支離對兵塵。
乖闕率多時。
暫遇足嚬呻。
比衰不相鏡。
寒暑復已頻。
君猶專城宰。
我爲去國臣。
相望莽蒼地。
間以浿江津。
閑忙不相謀。
一聚良無因。
俄聞以病免。
欲問墮因循。
我輩備嘗世。
生也與死隣。
故宜無足驚。
奄忽爲傷神。
孟春戒歸路。
氷雪塞車輪。
寓殯焉能久。
祖載直淩晨。
風燭乍明滅。
旌翣慘已陳。
扶孤不忍別。
遺愛在吏民。
所慰賊新定。
首丘免荊榛。
不似君病日。
憂悲後其身。
我出無人從。
哭送又難親。
區區詩一章。
詎見平生眞。
送李參奉煿以公幹入香山 自我慕名山。
西瞻妙香嶽。
官忙及時艱。
近止猶難覿。
今也兩無之。
便當理謝屐。
人言寒未可。
遲我數蓂落。
李君豈仙吏。
玆事自來迫。
以我聞於僧。
屬君先領略。
度坂川如掌。
憩沙峯似束。
萬壑連松聲。
千巖盡苔色。
洞天儼襟抱。
佛殿敞金碧。
初逢汲澗僧。
出揖多韻釋。
鐘磬覓上方。
鐵繩緣峭壁。
瀑布掛虹蜺。
飛潨噴珠玉。
妄謂入轉深。
庶窮山脈絡。
紛拏擁香蔓。
陡絶落雲木。
雪將陰厓古。
花特陽林擢。
有時起風雨。
腳下生霹靂。
毗盧到有分。
健者然終得。
乃如衰白人。
縱入焉能極。
待我二院間。
因之試探歷。
吟述方亦眞。
此詩近懸度。
次申敬叔學士韻。
贈南別提善初。
末契常憐子。
要門懶曳裾。
嚴程能念我。
委巷訪巢居。
老去詩陶寫。
愁來酒破除。
東歸煩爲道。
故舊問書疏。
〈寓居。
有構木爲巢之狀故戲之。
〉 謝柳檢察西坰公來訪 朝端罪不齒。
非敢逃邦危。
展轉西都來。
僑居恐人知。
冠蓋雖旁午。
不聞車馬馳。
豈無舊相識。
伺候斷非宜。
平生西坰公。
憐我世棄遺。
紆轡問委巷。
惠然肯來思。
方有前呵聲。
竊令奴認誰。
雲曾同槐院。
我已信不疑。
蓬頭戴笠子。
衣袖拂塵帷。
導之磬折入。
慚謝低門楣。
寒暄展甫已。
文囿恣所披。
徵我閑中作。
擧公取次爲。
覺穢珠玉側。
立新風斤施。
恨不長追陪。
壎箎忝疊吹。
俄有府吏告。
簞壺適攜持。
公笑此不妨。
邇來非向時。
重重潤少海。
〈元孫誕生〉永永淸南陲。
餘生屬相慶。
一醉安足辭。
我惟公所命。
滋味驚調飢。
下筯乍生熟。
含杯集喜悲。
兒童驚稍定。
宂壁而遞窺。
婢僕久無禮。
遽能爲低垂。
初不煩嚴隊。
忽如散習池。
留光在門戶。
免被隣裡欺。
古人重知己。
末路幸遇之。
感佩何以形。
區區五字詩。
雪月。
奉西坰公行軒。
進退格 前年殆無雪。
留作春空花。
新年初度月。
雪後舒其波。
維月表重輪。
得元以增加。
維雪遠惡氛。
向來郊壘多。
天餉太平年。
今夕擅淸嘉。
遙知京輦下。
九衢瞻且歌。
獨賢公去國。
羈旅我無家。
相遇不同賦。
當如雪月何。
回和章效顰長短句 月懸天上燭。
雪撒空中花。
雲以護月微。
點綴氷以承。
月防淪波天。
公合厭人澆。
薄奚用環奇。
一倂加應憐。
東方人兵塵。
七載隨處愁。
勞多而今鬼。
誘狡窟空國。
步復休嘉尋。
常光景上元。
後何足以勸。
中興歌流銀。
與積素均之。
億萬家閑忙。
不間吾人歡。
對此不飮何。
又回 雪上梅動蕊。
月中桂舒花。
寒分萬壑氷。
淨傍銀河波。
桂梅兩奇絶。
雪月仍交加。
寧論異霄壤。
開落稀與多。
何以堪比倫。
公詩穆以嘉。
驚人明月投。
寡和白雪歌。
雖然大雅手。
會當華國家。
梅鹽與薑桂。
薦實復如何。
題洪斯文所有鶴林守畫簇二首 大石爲牀小石枕。
溪風山氣共冷然。
世中萬事驅車馬。
輸與高人一晝眠。
古墨輕磨不用忙。
奚童揣我凝何想。
好詩未入卷中來。
都在飛潨懸峭上。
前於散畫帖。
題其半以還。
今復要畢寫。
爲四首。
一香爐一酒壺書一編。
吾知先生之書非先天則後天。
語者不形於口而形於指。
聽者不形於耳而形於拱。
胡琴之在袋而冷冷者已動。
孰爲杖於家。
孰爲杖於鄕。
抑無杖者居。
而有杖者行與。
書以出紛紛知不知。
吾樂子欲書未書時。
帖面 我國名畫。
多出宗英。
目今如石陽正梅竹鶴林守晜季水石。
亦殊絶者也。
洪斯文自北來。
多得鶴林散畫於流落中。
持以示餘。
索題詠。
觀其寫人物尤逼眞。
要皆非凡俗風骨也。
餘不曾見鶴林公。
或者此中有不覺自肖其狀者耶。
次韻義正卷 吾生不識香山面。
汝亦難窮八萬峯。
但覓文殊眞在處。
浮雲流水任西東。
謝樸方伯惠貺三首 流落遂僑居。
新年無曆日。
使家贈送意。
欲我知時節。
我從衰得老。
不喜看此物。
今年卻喜看。
爲我六十一。
我矇於世故。
少光非穎脫。
及其二三十。
僅與癡童別。
自今更初度。
庶得補所闕。
終始等鈍遲。
幸而躋耈耋。
況又邇年來。
兵戈苟生活。
安知一夕報。
蛟鰐自去窟。
人力不緻此。
天心實陰騭。
請觀仙源慶。
適値誕彌月。
然後入新正。
中興元攸揭。
我輩再生人。
亦合新甲乙。
所以重玆曆。
餘年指初屈。
且就目書事。
三百八十吉。
〈有閏月〉 右新曆 自吾忝知憐。
種種拜大細。
特感分臘封。
以爲新年計。
淸心攻盛熱。
微
世難正無家。
忽忽將何適。
悠悠亦已賒。
懸鞍疏店雨。
岸幘亂溪花。
未必無佳句。
吟成恨卽和。
一松沈宗伯以事到箕城。
步其寄獄中詩韻呈奉。
往復三首。
廚傳尋常溷有司。
何如蓽戶敍歡悲。
陶樽地坐停軒蓋。
怕不相宜覺正宜。
一廢無心復百司。
雖然舒肆足傷悲。
籌兵曲禮公能事。
使我終同萬物宜。
〈宗伯帶脩邊司〉 草昧經綸繫所司。
新亭肯對楚囚悲。
甘同野老應休怪。
我自從前去二宜。
送聖節使金令公尙容二首 一代林塘老。
如今已九京。
典刑存宅相。
恩義在門生。
路尋華表鶴。
詩記杏山鶯。
以我昔興感。
知君更愴情。
〈令公。
林塘鄭相外孫也。
鄭相赴京時。
有杏山聞鶯詩。
〉 玉署猶年少。
金閨不歲遷。
郵程廻問禮。
使節去朝天。
孝得過庭便。
忠惟報國專。
邊聲今一槪。
跋涉莫悠然。
〈令公大人爲慈山守〉 爲天將曺副總希彬題便面 帝德如天東顧年。
將軍不遠從西川。
期淸鯨海潦收後。
定發錦江花動前。
一步誰違白羽扇。
秋毫必當靑銅錢。
歸朝榜予家風在。
會入邦人金石鐫。
劉顧者苦索題扇。
爲走筆。
山水成都府。
曾聞似我中。
千秋無杜老。
定覺錦溪空。
有戲鄧生起龍 成都好事客。
浪說薛濤牋。
新詩無處着。
不是怕流傳。
李希埜者因鄧生索詩。
率尒應之。
李乃劉提督綎標下官舍雲。
桓桓劉督府。
提兵號最精。
全蜀山水國。
故宜多材英。
所以旗鼓下。
虎士賢書生。
東救二萬裡。
秋毫無所驚。
六月將渡浿。
薄言留西京。
不見李官面。
人傳李官名。
求詩乃爲事。
何必問生平。
奉別接伴使南令公復興東歸 公陽忘客主。
浿上破閑忙。
總爲三杯酒。
聊成一笑場。
幹戈滿天地。
妻子各參商。
此日分手去。
前期何處鄕。
〈令公爲公州時。
餘奉使客焉。
〉 卽事贈南令公 瓢泉鬥甕地中埋。
麴米相將初醱醅。
此是閑居好消息。
新晴又得故人來。
督運檢察使柳西坰先生在彌串。
寄和道中韻四首。
今爲謝。
吾衰又今日。
旅泊卽爲家。
硯破書難食。
囊空酒莫賒。
寧論仲子粟。
且灌主人花。
尙賴葑菲妾。
彌能執敬和。
病休三世藥。
窮謝五行家。
報主心雖耿。
爲臣迹故賒。
亂中僑舍酒。
春後異鄕花。
亦有舒憂作。
眞成臭味和。
〈右二首自敍〉知公誰似我。
憂國獨如家。
海上能輕瘴。
天涯詎覺賒。
幾催千丈髮。
又了萬重花。
肯使軍興乏。
殘甿恐失和。
登臨隨地眼。
消息見人家。
痛切南荒聳。
憂分北極賒。
偶因閑把筆。
寧有夢生花。
猶覺百六十。
不將凡語和。
〈右爲先生敍〉 北村路 終日驅牛馬。
多皆避地人。
卻疑太平日。
此路反荊榛。
次韻僧泂宗卷卷有聽天,鵝溪兩相公詩。
兩相於吾友與師。
僧來得見亂前詩。
人間長物知皆妄。
汝自風塵袖裏持。
題香山僧智寬卷 南中飛錫來西嶽。
上國解官遊古京。
可惜相逢對籬菊。
不成一笑過溪楓。
贈安居士慶昌 嗟哉安居士。
其守人莫涘。
謂同無奈介。
謂介無不可。
達官不苟交。
無所事幹要。
達官不苟避。
樂其多英美。
有如崔金蘭。
達不達之間。
不避而交之。
交深則其宜。
相遇廿年前。
君衰我中年。
今日相對看。
我衰君朱顔。
君從衰後得。
得非鍊養力。
共食無以異。
內丹或專是。
始聞城市隱者名。
今見煙火安期生。
書安居士誌銘後 〈荷谷許學士先爲之。
有生非生死非死之語。
蘇齋盧相公後爲之。
則有雲生亦死死亦生。
今餘因而戲遣之。
〉 生也非生。
曷不自爲銘。
死也非死。
亦無事於誄。
少如許而先女去。
老如盧而能後乎。
是當有少不知少老不知老之人。
眞能掩生亦死死亦生之身。
有和方伯樸公應邵 雄藩本藉古京華。
遊冶傾城樂事多。
亂後居人翻樸陋。
廢園皆種木綿花。
謝方伯惠酒材疊韻 老須紅友借顔華。
物料深知惠意多。
秋後煖寒應更妙。
白衣何必趁黃花。
題靈鑑卷 不識香山幾洞天。
餐霞飮綠定堪仙。
先吾一往皆高躅。
況爾中峯掛錫年。
簡大同鄭察訪默 一犬奔時數騎呼。
錦韝俄拂劍翎徂。
知君縱向霜空意。
欲使林間狐兔無。
〈右爲賦放鷹〉 晩食漸能當有肉。
羞將長鋏嘆無魚。
惠然那意兩足美。
前夜夢之來蹴蔬。
〈右謝餽雉〉 復奉鄭大同二首 君不負丞丞負君。
常途安用氣空羣。
宴居駿對髮支遁。
衙退騎歸醒廣文。
大同名選。
非故驛丞之倫。
而調戲雲雲耳。
纔去高山復大同。
思無邪上定收功。
還須着念凋人卒。
馬在先師不問中。
題贈守仁 逕古永明荒寺下。
江寒浮碧廢樓前。
着僧着客雲萍耳。
詩句相留亦漫然。
廣法寺。
次韻雪峻卷。
二首。
行走塵埃四十霜。
堪憐弱喪老迷鄕。
朅來丈室聞僧話。
始得安心第一方。
卬醉誰知屋上霜。
蒲團解入黑甜鄕。
莫嗔溷汝脩禪地。
空卻塵緣各有方。
戒澄長老卷 久矣憐方外。
高哉與世辭。
欲成蓮社約。
愧乏草堂資。
流水聲聲語。
靑山色色詩。
還須煩我輩。
卽此見心期。
雪英卷澄之弟子 老於供世疲依違。
歸又無家堪掩扉。
一在道塗歲月暮。
重遊城郭人民非。
髮僧杖屨不期共。
蕭寺房櫳曾見稀。
時汝師生厚意足。
惡詩得當留顚衣。
〈髮僧。
指安居士也。
〉 釋圭長老卷 衰晩羞從大夫後。
白頭偏映黑頭明。
陽陽此日西山寺。
老宿頻逢先我生。
贈惠圓住錫二首 一身去國復無家。
到處書空沒奈何。
淸梵上方應不寐。
夜來誰得兩聲多。
聞師頗解五行家。
推數將如此老何。
六十年中榮辱足。
藉令未了也無多。
贈惠眞 我來三宿彌陀殿。
將去始知有惠眞。
平素於人愛退訥。
故應留結後來因。
留贈曇蘭 簷虛山月入。
室靜佛燈懸。
杖屨與頻起。
茶湯供少眠。
倘憶彌陀殿。
能忘蘭入襌。
留安居士二首 浮碧樓前同悵望。
彌陀殿裏共酣眠。
風塵一念常溝壑。
此事安能得再全。
旅泊猶牽人事擾。
山齋信宿便言還。
憑君莫羨僧長在。
剩卻先生數日閑。
謝奉黃掌令汝。
一因以爲別。
二首。
陳奏使書狀官也。
議政爲正使以行。
軔車誰肯問沈綿。
聞姓令人惝怳然。
端爲久違吾叔度。
豈知時起舊庭堅。
鯨鯢浪惡幾無地。
虎豹關嚴保有天。
狙詐負名亡卽愈。
辯誣宜重乞師章。
左海文章士。
從來第一流。
惟聞華國用。
詎見雪君羞。
大事三公長。
奇功萬裡收。
愧餘頻代匱。
贏得白渾頭。
〈掌令。
江原人也。
〉 再題靈鑑卷。
解其歸山之思。
文殊不在妙香山。
飛錫休言未早還。
汝鑑但空無物入。
欲將他去要誰安。
次韻信泂卷四首 休文名字重於山。
玄度風流又一斑。
每苦行僧來撼我。
卷中還對故人顔。
〈卷有沈松台詩〉 一落天西望故山。
兵戈滿地鬢毛斑。
無人共打通津話。
翻愧鄕僧識我顔。
〈我與泂俱家通津〉 仙舟憶着此江山。
綾島靑靑繡嶺斑。
今日對僧玄福裡。
數條怪石當孱顔。
傷心千裡好河山。
六七年來戰血斑。
爲語浮屠先我覓。
有芝何處似商顔。
題洪斯文遵所有鶴林守散畫五首 空中兮爲軒窓。
詩酒兮安能使之雙。
可見者兮隨以一缸。
不可見者兮滿腔。
舟繫斷岸。
廬對煙林。
其人不見。
其樂可尋。
峨峨而洋洋而。
何必絃之。
一笛橫吹。
峨峨而洋洋而。
山長水闊兮。
揚舲者兮爲誰。
雖曰無詩兮。
吾必謂之有詩。
偉然而皓者兮。
乍同而乍異。
吾方諦視其三人兮。
俄若與之爲四。
追省末幅三箇人物。
誤認爲老戲。
更題其後。
莫是淮南門下八公之三者耶。
向吾認之爲皓。
安知不復爲童也耶。
今玆之遇焉。
其方非童非皓之間耶。
次韻佛慧卷 神州莫說是吾居。
世亂無裨罪有餘。
晩節眞尋遂初賦。
要津不待絶交書。
免鑽故紙如蜂子。
甘死陳編似蠹魚。
老衲獨能來問訊。
新年耕築欲何如。
謝曇蘭 我閑未赴雪中期。
汝懶能來問歲時。
飛錫無心肯相較。
可憐添卻一年衰。
前通判李君百福將兒柩以歸。
詩以送之。
欲寬其哀也。
曩我訪君許。
懸燈話小廊。
俄以三孺見。
十齡弱及強。
問之各讀書。
對語何琅琅。
愈大更醞藉。
最癡尤精光。
念君於我子。
遊舊實輩行。
我尙無一孫。
君將仗三郞。
爲之羨且慶。
君若讓而當。
安知旬月間。
聞有大孺喪。
適丁落官日。
奇禍如交相。
復玆新歲朝。
何以告萱堂。
歛之亦草草。
奄已成中殤。
來時學跨馬。
去舁二人將。
豈欲傷老慈。
行色難分張。
春物漸生意。
知君增感傷。
爲君無遠譬。
請以我子方。
君但存二孺。
尙優一難望。
就令俱晩幸。
僅得與全償。
君如不自寬。
毋乃欠推量。
我言理則然。
非止寬君腸。
持慰大夫人。
免於色養妨。
尹祥原慶福挽詞 與君同蓮榜。
四十五回春。
二百爲兄弟。
存者無十人。
與君交郡符。
亦旣及二旬。
自後三分一。
支離對兵塵。
乖闕率多時。
暫遇足嚬呻。
比衰不相鏡。
寒暑復已頻。
君猶專城宰。
我爲去國臣。
相望莽蒼地。
間以浿江津。
閑忙不相謀。
一聚良無因。
俄聞以病免。
欲問墮因循。
我輩備嘗世。
生也與死隣。
故宜無足驚。
奄忽爲傷神。
孟春戒歸路。
氷雪塞車輪。
寓殯焉能久。
祖載直淩晨。
風燭乍明滅。
旌翣慘已陳。
扶孤不忍別。
遺愛在吏民。
所慰賊新定。
首丘免荊榛。
不似君病日。
憂悲後其身。
我出無人從。
哭送又難親。
區區詩一章。
詎見平生眞。
送李參奉煿以公幹入香山 自我慕名山。
西瞻妙香嶽。
官忙及時艱。
近止猶難覿。
今也兩無之。
便當理謝屐。
人言寒未可。
遲我數蓂落。
李君豈仙吏。
玆事自來迫。
以我聞於僧。
屬君先領略。
度坂川如掌。
憩沙峯似束。
萬壑連松聲。
千巖盡苔色。
洞天儼襟抱。
佛殿敞金碧。
初逢汲澗僧。
出揖多韻釋。
鐘磬覓上方。
鐵繩緣峭壁。
瀑布掛虹蜺。
飛潨噴珠玉。
妄謂入轉深。
庶窮山脈絡。
紛拏擁香蔓。
陡絶落雲木。
雪將陰厓古。
花特陽林擢。
有時起風雨。
腳下生霹靂。
毗盧到有分。
健者然終得。
乃如衰白人。
縱入焉能極。
待我二院間。
因之試探歷。
吟述方亦眞。
此詩近懸度。
次申敬叔學士韻。
贈南別提善初。
末契常憐子。
要門懶曳裾。
嚴程能念我。
委巷訪巢居。
老去詩陶寫。
愁來酒破除。
東歸煩爲道。
故舊問書疏。
〈寓居。
有構木爲巢之狀故戲之。
〉 謝柳檢察西坰公來訪 朝端罪不齒。
非敢逃邦危。
展轉西都來。
僑居恐人知。
冠蓋雖旁午。
不聞車馬馳。
豈無舊相識。
伺候斷非宜。
平生西坰公。
憐我世棄遺。
紆轡問委巷。
惠然肯來思。
方有前呵聲。
竊令奴認誰。
雲曾同槐院。
我已信不疑。
蓬頭戴笠子。
衣袖拂塵帷。
導之磬折入。
慚謝低門楣。
寒暄展甫已。
文囿恣所披。
徵我閑中作。
擧公取次爲。
覺穢珠玉側。
立新風斤施。
恨不長追陪。
壎箎忝疊吹。
俄有府吏告。
簞壺適攜持。
公笑此不妨。
邇來非向時。
重重潤少海。
〈元孫誕生〉永永淸南陲。
餘生屬相慶。
一醉安足辭。
我惟公所命。
滋味驚調飢。
下筯乍生熟。
含杯集喜悲。
兒童驚稍定。
宂壁而遞窺。
婢僕久無禮。
遽能爲低垂。
初不煩嚴隊。
忽如散習池。
留光在門戶。
免被隣裡欺。
古人重知己。
末路幸遇之。
感佩何以形。
區區五字詩。
雪月。
奉西坰公行軒。
進退格 前年殆無雪。
留作春空花。
新年初度月。
雪後舒其波。
維月表重輪。
得元以增加。
維雪遠惡氛。
向來郊壘多。
天餉太平年。
今夕擅淸嘉。
遙知京輦下。
九衢瞻且歌。
獨賢公去國。
羈旅我無家。
相遇不同賦。
當如雪月何。
回和章效顰長短句 月懸天上燭。
雪撒空中花。
雲以護月微。
點綴氷以承。
月防淪波天。
公合厭人澆。
薄奚用環奇。
一倂加應憐。
東方人兵塵。
七載隨處愁。
勞多而今鬼。
誘狡窟空國。
步復休嘉尋。
常光景上元。
後何足以勸。
中興歌流銀。
與積素均之。
億萬家閑忙。
不間吾人歡。
對此不飮何。
又回 雪上梅動蕊。
月中桂舒花。
寒分萬壑氷。
淨傍銀河波。
桂梅兩奇絶。
雪月仍交加。
寧論異霄壤。
開落稀與多。
何以堪比倫。
公詩穆以嘉。
驚人明月投。
寡和白雪歌。
雖然大雅手。
會當華國家。
梅鹽與薑桂。
薦實復如何。
題洪斯文所有鶴林守畫簇二首 大石爲牀小石枕。
溪風山氣共冷然。
世中萬事驅車馬。
輸與高人一晝眠。
古墨輕磨不用忙。
奚童揣我凝何想。
好詩未入卷中來。
都在飛潨懸峭上。
前於散畫帖。
題其半以還。
今復要畢寫。
爲四首。
一香爐一酒壺書一編。
吾知先生之書非先天則後天。
語者不形於口而形於指。
聽者不形於耳而形於拱。
胡琴之在袋而冷冷者已動。
孰爲杖於家。
孰爲杖於鄕。
抑無杖者居。
而有杖者行與。
書以出紛紛知不知。
吾樂子欲書未書時。
帖面 我國名畫。
多出宗英。
目今如石陽正梅竹鶴林守晜季水石。
亦殊絶者也。
洪斯文自北來。
多得鶴林散畫於流落中。
持以示餘。
索題詠。
觀其寫人物尤逼眞。
要皆非凡俗風骨也。
餘不曾見鶴林公。
或者此中有不覺自肖其狀者耶。
次韻義正卷 吾生不識香山面。
汝亦難窮八萬峯。
但覓文殊眞在處。
浮雲流水任西東。
謝樸方伯惠貺三首 流落遂僑居。
新年無曆日。
使家贈送意。
欲我知時節。
我從衰得老。
不喜看此物。
今年卻喜看。
爲我六十一。
我矇於世故。
少光非穎脫。
及其二三十。
僅與癡童別。
自今更初度。
庶得補所闕。
終始等鈍遲。
幸而躋耈耋。
況又邇年來。
兵戈苟生活。
安知一夕報。
蛟鰐自去窟。
人力不緻此。
天心實陰騭。
請觀仙源慶。
適値誕彌月。
然後入新正。
中興元攸揭。
我輩再生人。
亦合新甲乙。
所以重玆曆。
餘年指初屈。
且就目書事。
三百八十吉。
〈有閏月〉 右新曆 自吾忝知憐。
種種拜大細。
特感分臘封。
以爲新年計。
淸心攻盛熱。
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