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作者:崔岦卷八&rarr
甲午行錄
鐵山重九日。
敍勞有作。
拜呈台座。
月汀 一銜嚴命故須忙。
今日穿簑百裡強。
人以道塗供向老。
天將風雨具重陽。
官中薄酒非酬節。
亂後寒花自發香。
見損台威初不分。
晤言勞苦稍相忘。
奉行臺百拙疊韻下同 纔了忙時復着忙。
逢辰安得尙身強。
沾衣不必牛山上。
落帽空思漢水陽。
意裏平生霜下傑。
吟邊一夕雨中香。
淵明豈有眞還僞。
歲暮幽期定莫忘。
龍川。
伏蒙台章下酬。
不得無謝。
寸閑爭得救長忙。
筋力全衰志獨強。
藍水玉山秋九日。
荻花楓葉夜潯陽。
劍能射鬥誰看氣。
衣未朝天已有香。
莫說登高能賦事。
裁詩排悶悶難忘。
義州謝行臺和章。
別效區區慕用之誠。
相人恒恐失之忙。
唯是逢君意卽強。
白首甘同鄭燭武。
靑丘欠一郭汾陽。
端須共瀝肝頭血。
暫許休含口裏香。
從此無論一日長。
古來交道倂形忘。
次迎春堂闆上韻二首 連年此理上河槎。
一奉君憂屛百痾。
須藉皇靈傾虎穴。
尙令廟貌寄人家。
天涯擧目江山異。
歲暮回腸日夜多。
判得歸來氷未合。
鴻恩先向鴨波加。
明朝鴨水戒橫槎。
未使餘酲作小痾。
許國微身甘死國。
思家細事況無家。
才完敗絮從衣窄。
鬥覺新寒得雨多。
遮莫妻孥書斷絶。
書來應隻勉餐加。
有謝沈判書伯懼令座孫經略接伴使疊韻下同 初羞玉樹映枯槎。
稍喜神樓愈宿痾。
相與褰裳醉鄕國。
直同爭席野翁家。
亂中對笑終知暫。
醒後狂言豈怕多。
空館一宵忘客冷。
儘敎風雨曉交加。
有謝黃同知景美令史劉摠兵餞慰使 朝來報喜鵲槎槎。
倒屣逢迎體去痾。
我以中原爲熟路。
公於絶塞着全家。
共知必死唯先後。
休把賢勞較少多。
爲是天兵留與送。
傷心此日主憂加。
〈吾行有留劉文書〉 旣渡江疊韻二首 行人每向此間忙。
鴨綠秋風太劇強。
正羨東流循海左。
更堪西路起遼陽。
未穿關塞那論俗。
爲惡羶葷自帶香。
天上五雲終在望。
鄕愁旅況一時忘。
一出身如泛海槎。
那辭手足赴癢痾。
羞將末穎爭流輩。
冀有分毫利國家。
玉色時思懸北切。
金精夜蔔壓東多。
神明倘與誠勤積。
不是重來力量加。
次台韻通錄六首 追陪強韻重詩塵。
爲與便宜立幟新。
膏沃本慚培養地。
拂湔徒辱奬知人。
鯨鯢緩戮愁東海。
虎豹寬訶訴北辰。
須試平生誦三百。
激昂猶得見精神。
冉冉雪霜交節序。
悠悠車馬度江關。
前頭亦有難窮野。
屈指何當且了山。
都削等威同旅泊。
獨嚴詞律阻人攀。
敢羞碌碌因成事。
千裡唯堪附驥還。
西風刮地不生塵。
九月遼寒太斬新。
見水弱氷艱度馬。
依山疏店少居人。
向來息偃沾君祿。
寧爲羈危怨我辰。
白雪陽春宜未竝。
台章眞奪化工神。
丈夫不去東擊賊。
千裡胡爲西入關。
假使踰兵一帶水。
安能措國四維山。
終南淸渭如常見。
武德開元得再攀。
憂在大臣知更別。
未應料理待東還。
多蒙省錄走埃塵。
我亦忘公地位新。
自謂知雄非後世。
寧祈說項向時人。
卽今遇亂同爲客。
隨處憑危共望辰。
所事故存詞翰外。
行歌相答暫舒神。
高嶺靑石了一日。
西行不復愁遼關。
已牽遐想鶴仙野。
休說畏途狼子山。
認藥時將殘蔓嗅。
憐松未暇好枝攀。
僕夫豈識餘心急。
將謂年來輕往還。
三流河疊韻憶得舊遊。
高苔軒錯認爲三柳河。
蓋有詩。
八站路渾衣上塵。
三流河曲眼偏新。
十餘年裏頻來客。
多少村中換主人。
錯認卻緣楊柳渚。
同遊可憶菊花辰。
鵝羣剩欲籠將去。
又欠當時筆入神。
〈伊時。
韓石峯亦在行。
〉 抵懷遠館。
記馬上指點疊韻。
遼陽古號精兵處。
平地翻成百二關。
頭館倦程元有館。
首山遙指更無山。
麗譙杳杳疑乘氣。
白塔亭亭勢絶攀。
斟酌神仙雖大好。
千年一度可毋還。
雪後。
次東坡韻。
四首。
之第一 疏疏密復纖纖。
嫵媚玄冥未覺嚴。
餠餌爭投金色鯽。
杯盤易飫水精鹽。
梅花照夜偏侵牖。
柳絮隨風故入簷。
客子明朝應起早。
要看天際玉峯尖。
城頭昨夜辨烏鴉。
積照寧論十二車。
已兆三看充臘瑞。
誰將六出別春花。
詩思孟浩吟隨處。
病羨袁安臥着家。
最是行臺年學富。
章成不待手頻叉。
上帝高居愍衰世。
端須一雪宿申嚴。
樓奢白玉敎先碎。
食淡蒼生爲下鹽。
暮夜誰憐投暗璧。
明朝定好負暄簷。
羈臣正自頭爭皓。
寧把毛錐較鈍尖。
正是玄冬行雪節。
猶敎紫電逐雷車。
初看迸落珠璣實。
漸見交飛蛺蝶花。
抵死三年民對壘。
思歸千裡客無家。
卽知帝力俄舒慘。
欲訴危悰畏夜叉。
〈是日雷電雹俱作〉 久滯懷遠。
有賦通錄。
五首。
客路終須了數千。
淹留古館日當年。
無山覺入遼東野。
積雪愁連薊北天。
車馬曉聲還自定。
樓臺晩景故應懸。
多情欲作鄕關夢。
夢到鄕關又索然。
邇來白髮丈三千。
誰信太平生長年。
疆場儘殘蛇豕食。
道途還傍犬羊天。
塞雲定識歸邊斷。
鄕月堪憐別後懸。
臣子詎無努力地。
楚囚相對隻潸然。
仙人昔有去家千。
前度劉郞亦十年。
陳迹徒言華表柱。
幽期合在泬寥天。
關河萬裡霜雪霽。
霄漢三更星鬥懸。
定是此時遊正好。
衝泥來往豈泠然。
〈百拙衝泥訪華表柱。
故爲戲之。
〉 道德徒聞字五千。
丹砂誰得見長年。
瀛洲蓬島須窮海。
流水桃花別有天。
秦漢之君力不到。
漁樵者輩迹終懸。
要知分內容修養。
非出人間也灑然。
〈和台章意〉 日夕憂來頭緖千。
邦家蕩析歲仍年。
遭時似是都關數。
賦命安能各問天。
今我窮途迷駕稅。
古人快路決車懸。
豈有君危身得計。
賢愚未必迥殊然。
發懷遠抵鞍山。
夜已深矣。
疊韻。
才難何益役愚千。
自笑憧憧來往年。
此地又看三日雪。
吾行猶去二更天。
人生豈不甘高枕。
國事其如急倒懸。
卻喜今宵頓淸霽。
斷橋疏店度翛然。
追次台韻。
別金臺葉參軍邦榮。
二首。
積雪朝收復夕霏。
明從鶴野振蓑衣。
已來千裡吾猶去。
又住一年君未歸。
老境漸知離別重。
神京雖樂晤言稀。
相思此後知多少。
但是遙空對落暉。
每愛相逢綺語霏。
能無沾濕別時衣。
偶然華表同爲客。
先向金臺不是歸。
木葉山前行路畏。
駒兒河口見人稀。
度關隨處堪乘興。
沽酒誰同醉夕暉。
鞍山道中。
次東坡龜山韻。
因效其首語而成。
我行數數亦何求。
三過鞍山歲未周。
風塵安得開兩眼。
霜雪從敎欺白頭。
昨夜氷輪乘霽動。
今朝野馬弄暄遊。
遼天十月西歸路。
似此淸姸再遇不。
海州道中疊韻 朝朝事境至如求。
又繞城西逐道周。
逢人終日不識面。
察我是天時擧頭。
下國山河急湔祓。
神州宮闕匪觀遊。
吾王正有緘詞付。
萬裡能紆明見不。
牛家莊。
泉水甚惡不可飮。
取雪救渴。
次東坡汲江煎茶韻。
雪水當茶未要烹。
井渾無賴寸膠淸。
早知太潔非調鼎。
俄覺難盈愧挈缾。
渴甚思令喉得潤。
寒多怕入腹爲聲。
牛莊止酒應休怪。
醒醉常煩僕屢更。
台座分送漬蜜葡萄。
疊韻以謝。
葡萄入酒辱煎烹。
漬蜜偏憐色味淸。
口吻先謀快腸肚。
刀圭已敵倒罌缾。
方纔含肉化爲液。
故更嚼仁留作聲。
點檢仙裝應屢記。
消中無睡坐深更。
行聞廣寧董摠兵一元大捷高平 邊遽朝喧日色薄。
捷書夜戴繁星過。
匈奴屢犯防秋塞。
名將新摧曳落河。
蟒龍裘棄覺王走。
駿馬鞍空知級多。
虜運從今無竟歲。
南溟安得尙鯨波。
沙嶺道中疊韻下竝同 牛莊沙嶺愁行客。
不道又復來經過。
頑雲初霽一丈雪。
堅氷半合三叉河。
城近龍庭民業鮮。
驛連玉帳軍書多。
天王征誅屬未暇。
下邦徒急沾餘波。
高平 將軍新逐單于地。
客子胡爲忽忽過。
城下伏屍塡雪塹。
草間流血入氷河。
罷民正怕兵連始。
壯士徒誇戰獲多。
回首還堪說鄕國。
洛江三載未淸波。
盤山。
望醫巫閭山。
山中未必看山面。
爭似山前客熟過。
頗記賦詩牽活盡。
端令飛策渡遼河。
遙從廣野知根大。
漸向諸峯覺皺多。
賀老故棲誰與問。
釣魚臺下定寒波。
〈昔過山下。
有春晴開活畫之句。
〉 次百拙望醫巫閭山有懷賀先生韻三首 東方之美此焉生。
還着棲遲養性靈。
自有工夫存實踐。
豈專尋索向遺經。
斯民可使皆由戶。
天下還應不出庭。
今日誰從講是事。
山容依舊聳蒼靑。
天挺先生覺後生。
山居也合使山靈。
眞源可想觀心妙。
亂石還應聽聖經。
未逮往來隨杖屨。
焉知登降在堂庭。
東歸所得終糟粕。
理自玄玄簡自靑。
已矣斯人不復生。
虛疑此地寓精靈。
向來未有功追聖。
垂後安能語合經。
休比掛冠辭漢室。
故羞操瑟立齊庭。
與才不與經邦業。
從古靑天隻管靑。
次答別篇 書欲怡然義理生。
文憐筆下有神靈。
正須年少開萬卷。
還識古人窮一經。
此事吾今虛歲月。
前期君自占門庭。
休將汎博妨融熟。
會見芙蓉出水靑。
偶疊年字韻。
錄奉行右。
三人同事路三千。
白首靑春相映年。
爲祝重光東海日。
將書再拜北辰天。
一時風憲中丞秉。
當代文衡內相懸。
竝是吾王極簡遣。
庸生僕僕獨胡然。
〈此行亦有冊儲之奏〉 別奉百拙。
謝緻意之勤。
因有效焉。
二首。
疊韻。
下同 古人文自富千千。
端爲根膏積十年。
汨汨有來從似水。
渾渾無鑿反於天。
誰知芒刃經牛解。
要識車輪本蝨懸。
遲暮未追玆事樂。
卻憂英妙墮悠然。
人十能之已欲千。
故應有事及當年。
功從善惡幾分地。
極在誠明性盡天。
卷裏餘師朝暮遇。
胸中至樂鼓鐘懸。
論文莫怪前言陋。
道見於文豈間然。
論文論道。
奈憂愁何。
顧更有述。
二首。
未蔔河淸定一千。
浮生正恐易頹年。
那知文武恬嬉日。
忽見煙塵澒洞天。
聖主獨任嘗膽苦。
庸臣誠合斷頭懸。
徒從上國祈恩顧。
再抱書來奈靦然。
四萬驅兇守五千。
王師急我此三年。
樞要籌策休無日。
方便羈縻斷自天。
果足解紛恩亦博。
本期懲暴望空懸。
一番冠蓋先吾返。
堪想荃心已觖然。
廣寧見李巡撫化龍。
退而有述。
二首。
低頭屛氣赴衙門。
端爲行臺位望尊。
安敢了人一半面。
已能起我兩三言。
堪憐生在中華貴。
可樂身承天子恩。
自顧遐荒還醜朽。
隻甘埋沒復何論。
鎖鑰新嚴撫北門。
眞儒志欲主威尊。
姦猖未剪恨遺策。
順弱須扶憂在言。
飛輓繹騷難究武。
羈縻止亂合知恩。
令人再拜恭承敎。
奈此區區未盡論。
小淩河道中二首 欲識天驕輕漢塞。
淩河南北積塵灰。
春初縱掠屬饜去。
冬復長驅寧悔來。
死棄已無腸可斷。
生離猶有首應回。
將軍赴自高平捷。
勢合商量豈不才。
一年再渡淩河水。
十室八空初冷灰。
漢設金城非不守。
胡連鐵騎自能來。
路同戰臂多三折。
川學離腸亦九回。
飛將捷音猶未繼。
敝邦安得剪鯨才。
馬上疊韻二首 吾遊不怕黃金盡。
壯志寧令白首灰。
閱歷唯應古堠笑。
逢迎亦有好山來。
樹浮平闊依天直。
鴉閃空濛背日回。
竝馬偶然同口業。
盧前沈後敢言才。
朝日曈曈鞭馬出。
夜分寒店坐書灰。
傀當主辱猶未死。
怕被人看知又來。
塵鏡時開雙鬢變。
天機自運一陽回。
行歌豈是宣驕發。
久矣江淹已盡才。
前屯城中楊忠壯祠堂二首 骨入重泉氣入雲。
祠堂飾奬荷明君。
得非遠袓楊無敵。
端合前身嶽將軍。
窮寇詎能期一箭。
老天終欲奪全勳。
楹間圖晝森餘勇。
說到細河不忍聞。
〈細河。
公中箭處。
〉 前屯城上晩屯雲。
過客來悲少保君。
胸背分明鐫四字。
指揮一定辦三軍。
天心未必同人慕。
已事非期了世勳。
何限全驅保妻子。
可憐一死聳流聞。
〈公亦有泹字事〉 山海關。
次台韻。
二首。
萬堞蜿蜿飮海深。
重門晝入亦沈沈。
民知高帝暫勞力。
事本始皇長逸心。
定有鬼神陰贊是。
須令華夏壯如今。
丁寧關吏休何問。
自古東人盡笏簪。
長城休說苦蒼生。
城外強胡不辨名。
繚繞遙尊龍虎勢。
隄防永戢犬羊情。
居人陌上看山色。
候卒樓中聽海聲。
回首全遼皆畏道。
征夫過此始安行。
撫寧。
贈翟秀才尙書。
之子二首。
家風魏漢自來聞。
仕顯尙書遺恨存。
推直未令君召座。
謝交堪爲客題門。
何曾寶氣隨埋獄。
會有斑文見在孫。
萬軸牙籤固無恙。
應須勤讀占新恩。
〈尙書竟死獄中〉 昔年來往似相聞。
傾蓋如今能記存。
才調吾慚鶴樓手。
世聲君保雀羅門。
不妨講說留賓旅。
元有詩書遺子孫。
隻爲朝天嚴未暇。
歸時應好已含恩。
永平。
次台韻夷齊廟。
二首。
寧令世道隻逶迤。
聖代宜崇二哲祠。
孤竹元培君子節。
采薇不繫國風詩。
雙輪碧落容聯照。
一縷淸颸洗萬吹。
自是求仁仁已得。
休將香火必靈知。
夫子確言仁不怨。
太公嗟說義難爭。
向來兄弟甘辭國。
邦忍君臣看用兵。
但識三綱當日重。
非期五等後時榮。
靑雲傳作馳文字。
一味論名見卽輕。
將向豐潤途中。
示同行林堂。
關中信美非吾土。
冬至猶行思轉悽。
孤竹城邊車轍雪。
七家嶺下馬蹄泥。
人輕遠客初逢淡。
路苦多崎再到迷。
卻有前頭豐潤縣。
近山堂月記同攜。
豐潤。
贈郭主人。
疊韻。
西路故人郭有道。
逢君安得尙含悽。
舊詩卻愧題留壁。
新釀先愁醉似泥。
八戶是山居自近。
歸家何日夢猶迷。
二郞如玉尤憐我。
悵惘今來手未攜。
向通州 客程轉向神州快。
眞背全遼竝塞墻。
夏氏店前沙浩浩。
楊公塋外樹茫茫。
錦韀爭路多官馬。
高髻出城好女郞。
覺是潞河無十裡。
淡煙斜日見危檣。
敍勞有作。
拜呈台座。
月汀 一銜嚴命故須忙。
今日穿簑百裡強。
人以道塗供向老。
天將風雨具重陽。
官中薄酒非酬節。
亂後寒花自發香。
見損台威初不分。
晤言勞苦稍相忘。
奉行臺百拙疊韻下同 纔了忙時復着忙。
逢辰安得尙身強。
沾衣不必牛山上。
落帽空思漢水陽。
意裏平生霜下傑。
吟邊一夕雨中香。
淵明豈有眞還僞。
歲暮幽期定莫忘。
龍川。
伏蒙台章下酬。
不得無謝。
寸閑爭得救長忙。
筋力全衰志獨強。
藍水玉山秋九日。
荻花楓葉夜潯陽。
劍能射鬥誰看氣。
衣未朝天已有香。
莫說登高能賦事。
裁詩排悶悶難忘。
義州謝行臺和章。
別效區區慕用之誠。
相人恒恐失之忙。
唯是逢君意卽強。
白首甘同鄭燭武。
靑丘欠一郭汾陽。
端須共瀝肝頭血。
暫許休含口裏香。
從此無論一日長。
古來交道倂形忘。
次迎春堂闆上韻二首 連年此理上河槎。
一奉君憂屛百痾。
須藉皇靈傾虎穴。
尙令廟貌寄人家。
天涯擧目江山異。
歲暮回腸日夜多。
判得歸來氷未合。
鴻恩先向鴨波加。
明朝鴨水戒橫槎。
未使餘酲作小痾。
許國微身甘死國。
思家細事況無家。
才完敗絮從衣窄。
鬥覺新寒得雨多。
遮莫妻孥書斷絶。
書來應隻勉餐加。
有謝沈判書伯懼令座孫經略接伴使疊韻下同 初羞玉樹映枯槎。
稍喜神樓愈宿痾。
相與褰裳醉鄕國。
直同爭席野翁家。
亂中對笑終知暫。
醒後狂言豈怕多。
空館一宵忘客冷。
儘敎風雨曉交加。
有謝黃同知景美令史劉摠兵餞慰使 朝來報喜鵲槎槎。
倒屣逢迎體去痾。
我以中原爲熟路。
公於絶塞着全家。
共知必死唯先後。
休把賢勞較少多。
爲是天兵留與送。
傷心此日主憂加。
〈吾行有留劉文書〉 旣渡江疊韻二首 行人每向此間忙。
鴨綠秋風太劇強。
正羨東流循海左。
更堪西路起遼陽。
未穿關塞那論俗。
爲惡羶葷自帶香。
天上五雲終在望。
鄕愁旅況一時忘。
一出身如泛海槎。
那辭手足赴癢痾。
羞將末穎爭流輩。
冀有分毫利國家。
玉色時思懸北切。
金精夜蔔壓東多。
神明倘與誠勤積。
不是重來力量加。
次台韻通錄六首 追陪強韻重詩塵。
爲與便宜立幟新。
膏沃本慚培養地。
拂湔徒辱奬知人。
鯨鯢緩戮愁東海。
虎豹寬訶訴北辰。
須試平生誦三百。
激昂猶得見精神。
冉冉雪霜交節序。
悠悠車馬度江關。
前頭亦有難窮野。
屈指何當且了山。
都削等威同旅泊。
獨嚴詞律阻人攀。
敢羞碌碌因成事。
千裡唯堪附驥還。
西風刮地不生塵。
九月遼寒太斬新。
見水弱氷艱度馬。
依山疏店少居人。
向來息偃沾君祿。
寧爲羈危怨我辰。
白雪陽春宜未竝。
台章眞奪化工神。
丈夫不去東擊賊。
千裡胡爲西入關。
假使踰兵一帶水。
安能措國四維山。
終南淸渭如常見。
武德開元得再攀。
憂在大臣知更別。
未應料理待東還。
多蒙省錄走埃塵。
我亦忘公地位新。
自謂知雄非後世。
寧祈說項向時人。
卽今遇亂同爲客。
隨處憑危共望辰。
所事故存詞翰外。
行歌相答暫舒神。
高嶺靑石了一日。
西行不復愁遼關。
已牽遐想鶴仙野。
休說畏途狼子山。
認藥時將殘蔓嗅。
憐松未暇好枝攀。
僕夫豈識餘心急。
將謂年來輕往還。
三流河疊韻憶得舊遊。
高苔軒錯認爲三柳河。
蓋有詩。
八站路渾衣上塵。
三流河曲眼偏新。
十餘年裏頻來客。
多少村中換主人。
錯認卻緣楊柳渚。
同遊可憶菊花辰。
鵝羣剩欲籠將去。
又欠當時筆入神。
〈伊時。
韓石峯亦在行。
〉 抵懷遠館。
記馬上指點疊韻。
遼陽古號精兵處。
平地翻成百二關。
頭館倦程元有館。
首山遙指更無山。
麗譙杳杳疑乘氣。
白塔亭亭勢絶攀。
斟酌神仙雖大好。
千年一度可毋還。
雪後。
次東坡韻。
四首。
之第一 疏疏密復纖纖。
嫵媚玄冥未覺嚴。
餠餌爭投金色鯽。
杯盤易飫水精鹽。
梅花照夜偏侵牖。
柳絮隨風故入簷。
客子明朝應起早。
要看天際玉峯尖。
城頭昨夜辨烏鴉。
積照寧論十二車。
已兆三看充臘瑞。
誰將六出別春花。
詩思孟浩吟隨處。
病羨袁安臥着家。
最是行臺年學富。
章成不待手頻叉。
上帝高居愍衰世。
端須一雪宿申嚴。
樓奢白玉敎先碎。
食淡蒼生爲下鹽。
暮夜誰憐投暗璧。
明朝定好負暄簷。
羈臣正自頭爭皓。
寧把毛錐較鈍尖。
正是玄冬行雪節。
猶敎紫電逐雷車。
初看迸落珠璣實。
漸見交飛蛺蝶花。
抵死三年民對壘。
思歸千裡客無家。
卽知帝力俄舒慘。
欲訴危悰畏夜叉。
〈是日雷電雹俱作〉 久滯懷遠。
有賦通錄。
五首。
客路終須了數千。
淹留古館日當年。
無山覺入遼東野。
積雪愁連薊北天。
車馬曉聲還自定。
樓臺晩景故應懸。
多情欲作鄕關夢。
夢到鄕關又索然。
邇來白髮丈三千。
誰信太平生長年。
疆場儘殘蛇豕食。
道途還傍犬羊天。
塞雲定識歸邊斷。
鄕月堪憐別後懸。
臣子詎無努力地。
楚囚相對隻潸然。
仙人昔有去家千。
前度劉郞亦十年。
陳迹徒言華表柱。
幽期合在泬寥天。
關河萬裡霜雪霽。
霄漢三更星鬥懸。
定是此時遊正好。
衝泥來往豈泠然。
〈百拙衝泥訪華表柱。
故爲戲之。
〉 道德徒聞字五千。
丹砂誰得見長年。
瀛洲蓬島須窮海。
流水桃花別有天。
秦漢之君力不到。
漁樵者輩迹終懸。
要知分內容修養。
非出人間也灑然。
〈和台章意〉 日夕憂來頭緖千。
邦家蕩析歲仍年。
遭時似是都關數。
賦命安能各問天。
今我窮途迷駕稅。
古人快路決車懸。
豈有君危身得計。
賢愚未必迥殊然。
發懷遠抵鞍山。
夜已深矣。
疊韻。
才難何益役愚千。
自笑憧憧來往年。
此地又看三日雪。
吾行猶去二更天。
人生豈不甘高枕。
國事其如急倒懸。
卻喜今宵頓淸霽。
斷橋疏店度翛然。
追次台韻。
別金臺葉參軍邦榮。
二首。
積雪朝收復夕霏。
明從鶴野振蓑衣。
已來千裡吾猶去。
又住一年君未歸。
老境漸知離別重。
神京雖樂晤言稀。
相思此後知多少。
但是遙空對落暉。
每愛相逢綺語霏。
能無沾濕別時衣。
偶然華表同爲客。
先向金臺不是歸。
木葉山前行路畏。
駒兒河口見人稀。
度關隨處堪乘興。
沽酒誰同醉夕暉。
鞍山道中。
次東坡龜山韻。
因效其首語而成。
我行數數亦何求。
三過鞍山歲未周。
風塵安得開兩眼。
霜雪從敎欺白頭。
昨夜氷輪乘霽動。
今朝野馬弄暄遊。
遼天十月西歸路。
似此淸姸再遇不。
海州道中疊韻 朝朝事境至如求。
又繞城西逐道周。
逢人終日不識面。
察我是天時擧頭。
下國山河急湔祓。
神州宮闕匪觀遊。
吾王正有緘詞付。
萬裡能紆明見不。
牛家莊。
泉水甚惡不可飮。
取雪救渴。
次東坡汲江煎茶韻。
雪水當茶未要烹。
井渾無賴寸膠淸。
早知太潔非調鼎。
俄覺難盈愧挈缾。
渴甚思令喉得潤。
寒多怕入腹爲聲。
牛莊止酒應休怪。
醒醉常煩僕屢更。
台座分送漬蜜葡萄。
疊韻以謝。
葡萄入酒辱煎烹。
漬蜜偏憐色味淸。
口吻先謀快腸肚。
刀圭已敵倒罌缾。
方纔含肉化爲液。
故更嚼仁留作聲。
點檢仙裝應屢記。
消中無睡坐深更。
行聞廣寧董摠兵一元大捷高平 邊遽朝喧日色薄。
捷書夜戴繁星過。
匈奴屢犯防秋塞。
名將新摧曳落河。
蟒龍裘棄覺王走。
駿馬鞍空知級多。
虜運從今無竟歲。
南溟安得尙鯨波。
沙嶺道中疊韻下竝同 牛莊沙嶺愁行客。
不道又復來經過。
頑雲初霽一丈雪。
堅氷半合三叉河。
城近龍庭民業鮮。
驛連玉帳軍書多。
天王征誅屬未暇。
下邦徒急沾餘波。
高平 將軍新逐單于地。
客子胡爲忽忽過。
城下伏屍塡雪塹。
草間流血入氷河。
罷民正怕兵連始。
壯士徒誇戰獲多。
回首還堪說鄕國。
洛江三載未淸波。
盤山。
望醫巫閭山。
山中未必看山面。
爭似山前客熟過。
頗記賦詩牽活盡。
端令飛策渡遼河。
遙從廣野知根大。
漸向諸峯覺皺多。
賀老故棲誰與問。
釣魚臺下定寒波。
〈昔過山下。
有春晴開活畫之句。
〉 次百拙望醫巫閭山有懷賀先生韻三首 東方之美此焉生。
還着棲遲養性靈。
自有工夫存實踐。
豈專尋索向遺經。
斯民可使皆由戶。
天下還應不出庭。
今日誰從講是事。
山容依舊聳蒼靑。
天挺先生覺後生。
山居也合使山靈。
眞源可想觀心妙。
亂石還應聽聖經。
未逮往來隨杖屨。
焉知登降在堂庭。
東歸所得終糟粕。
理自玄玄簡自靑。
已矣斯人不復生。
虛疑此地寓精靈。
向來未有功追聖。
垂後安能語合經。
休比掛冠辭漢室。
故羞操瑟立齊庭。
與才不與經邦業。
從古靑天隻管靑。
次答別篇 書欲怡然義理生。
文憐筆下有神靈。
正須年少開萬卷。
還識古人窮一經。
此事吾今虛歲月。
前期君自占門庭。
休將汎博妨融熟。
會見芙蓉出水靑。
偶疊年字韻。
錄奉行右。
三人同事路三千。
白首靑春相映年。
爲祝重光東海日。
將書再拜北辰天。
一時風憲中丞秉。
當代文衡內相懸。
竝是吾王極簡遣。
庸生僕僕獨胡然。
〈此行亦有冊儲之奏〉 別奉百拙。
謝緻意之勤。
因有效焉。
二首。
疊韻。
下同 古人文自富千千。
端爲根膏積十年。
汨汨有來從似水。
渾渾無鑿反於天。
誰知芒刃經牛解。
要識車輪本蝨懸。
遲暮未追玆事樂。
卻憂英妙墮悠然。
人十能之已欲千。
故應有事及當年。
功從善惡幾分地。
極在誠明性盡天。
卷裏餘師朝暮遇。
胸中至樂鼓鐘懸。
論文莫怪前言陋。
道見於文豈間然。
論文論道。
奈憂愁何。
顧更有述。
二首。
未蔔河淸定一千。
浮生正恐易頹年。
那知文武恬嬉日。
忽見煙塵澒洞天。
聖主獨任嘗膽苦。
庸臣誠合斷頭懸。
徒從上國祈恩顧。
再抱書來奈靦然。
四萬驅兇守五千。
王師急我此三年。
樞要籌策休無日。
方便羈縻斷自天。
果足解紛恩亦博。
本期懲暴望空懸。
一番冠蓋先吾返。
堪想荃心已觖然。
廣寧見李巡撫化龍。
退而有述。
二首。
低頭屛氣赴衙門。
端爲行臺位望尊。
安敢了人一半面。
已能起我兩三言。
堪憐生在中華貴。
可樂身承天子恩。
自顧遐荒還醜朽。
隻甘埋沒復何論。
鎖鑰新嚴撫北門。
眞儒志欲主威尊。
姦猖未剪恨遺策。
順弱須扶憂在言。
飛輓繹騷難究武。
羈縻止亂合知恩。
令人再拜恭承敎。
奈此區區未盡論。
小淩河道中二首 欲識天驕輕漢塞。
淩河南北積塵灰。
春初縱掠屬饜去。
冬復長驅寧悔來。
死棄已無腸可斷。
生離猶有首應回。
將軍赴自高平捷。
勢合商量豈不才。
一年再渡淩河水。
十室八空初冷灰。
漢設金城非不守。
胡連鐵騎自能來。
路同戰臂多三折。
川學離腸亦九回。
飛將捷音猶未繼。
敝邦安得剪鯨才。
馬上疊韻二首 吾遊不怕黃金盡。
壯志寧令白首灰。
閱歷唯應古堠笑。
逢迎亦有好山來。
樹浮平闊依天直。
鴉閃空濛背日回。
竝馬偶然同口業。
盧前沈後敢言才。
朝日曈曈鞭馬出。
夜分寒店坐書灰。
傀當主辱猶未死。
怕被人看知又來。
塵鏡時開雙鬢變。
天機自運一陽回。
行歌豈是宣驕發。
久矣江淹已盡才。
前屯城中楊忠壯祠堂二首 骨入重泉氣入雲。
祠堂飾奬荷明君。
得非遠袓楊無敵。
端合前身嶽將軍。
窮寇詎能期一箭。
老天終欲奪全勳。
楹間圖晝森餘勇。
說到細河不忍聞。
〈細河。
公中箭處。
〉 前屯城上晩屯雲。
過客來悲少保君。
胸背分明鐫四字。
指揮一定辦三軍。
天心未必同人慕。
已事非期了世勳。
何限全驅保妻子。
可憐一死聳流聞。
〈公亦有泹字事〉 山海關。
次台韻。
二首。
萬堞蜿蜿飮海深。
重門晝入亦沈沈。
民知高帝暫勞力。
事本始皇長逸心。
定有鬼神陰贊是。
須令華夏壯如今。
丁寧關吏休何問。
自古東人盡笏簪。
長城休說苦蒼生。
城外強胡不辨名。
繚繞遙尊龍虎勢。
隄防永戢犬羊情。
居人陌上看山色。
候卒樓中聽海聲。
回首全遼皆畏道。
征夫過此始安行。
撫寧。
贈翟秀才尙書。
之子二首。
家風魏漢自來聞。
仕顯尙書遺恨存。
推直未令君召座。
謝交堪爲客題門。
何曾寶氣隨埋獄。
會有斑文見在孫。
萬軸牙籤固無恙。
應須勤讀占新恩。
〈尙書竟死獄中〉 昔年來往似相聞。
傾蓋如今能記存。
才調吾慚鶴樓手。
世聲君保雀羅門。
不妨講說留賓旅。
元有詩書遺子孫。
隻爲朝天嚴未暇。
歸時應好已含恩。
永平。
次台韻夷齊廟。
二首。
寧令世道隻逶迤。
聖代宜崇二哲祠。
孤竹元培君子節。
采薇不繫國風詩。
雙輪碧落容聯照。
一縷淸颸洗萬吹。
自是求仁仁已得。
休將香火必靈知。
夫子確言仁不怨。
太公嗟說義難爭。
向來兄弟甘辭國。
邦忍君臣看用兵。
但識三綱當日重。
非期五等後時榮。
靑雲傳作馳文字。
一味論名見卽輕。
將向豐潤途中。
示同行林堂。
關中信美非吾土。
冬至猶行思轉悽。
孤竹城邊車轍雪。
七家嶺下馬蹄泥。
人輕遠客初逢淡。
路苦多崎再到迷。
卻有前頭豐潤縣。
近山堂月記同攜。
豐潤。
贈郭主人。
疊韻。
西路故人郭有道。
逢君安得尙含悽。
舊詩卻愧題留壁。
新釀先愁醉似泥。
八戶是山居自近。
歸家何日夢猶迷。
二郞如玉尤憐我。
悵惘今來手未攜。
向通州 客程轉向神州快。
眞背全遼竝塞墻。
夏氏店前沙浩浩。
楊公塋外樹茫茫。
錦韀爭路多官馬。
高髻出城好女郞。
覺是潞河無十裡。
淡煙斜日見危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