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焦尾錄頗取少時雜述。
焚棄之。
而存其什一。
名曰焦尾。
後於兵火。
以其簡故毋失。
豈或偶然之數耶。
次李文順井中月韻童子時作 僧去汲井水。
和月滿盂中。
入寺無所見。
方知色是空。
題靑山白雲圖 山色晴更佳。
白雲生不已。
結廬依長松。
定是陶居士。
居士自怡悅。
何人持到此。
縣齋春後長淵三首 一病春仍盡。
專城況已微。
杜鵑啼款款。
道我不如歸。
送舟師將柳豐川下海 吾叉城外三聲角。
大小靑南萬裡天。
太守臨汀樽有酒。
將軍入島海無煙。
〈大靑小靑。
二島名。
〉 白沙汀 誰摶成積聚。
復散費鋪張。
妬白鷗輕薄。
羞明月眇茫。
揮紈渾失扇。
酌玉卻迷觴。
莫怪松髯別。
還能似我蒼。
酹河大而墓 伐木丁丁山鳥悲。
獨來懸劍向何枝。
才名不救當時謗。
交道還應入地知。
瀛海別回爲此別。
驛亭詩後更無詩。
平生得酒須皆醉。
倘省靈床奠一巵。
松風亭翻歌甕津四首 人言山上小亭好。
雪月之時煙雨中。
太守前身陶處士。
誅茅摠爲愛松風。
詠亭箔 水色山光滿箔輕。
箔頭山翠送新晴。
卻自亭前垂箔後。
隔城煙火不分明。
北溪記遊 葉寺遊西澗。
花山宴北溪。
三仙元作伴。
二客復相攜。
酒欠流觴飮。
詩添倚棹題。
新歡兼舊話。
不覺夕陽低。
〈葉寺。
九月山之貝葉。
〉 怪石 窓間一蝨懸。
目定車輪大。
自我得此石。
不向花山坐。
次韻文殊僧卷 文殊路已十年迷。
有夢猶尋北郭西。
萬壑倚筇雲遠近。
千峯開戶月高低。
磬殘石竇晨泉滴。
燈剪松風夜鹿啼。
此況共僧那再得。
官街七月困泥蹄。
題僧卷 小爽芭蕉雨。
輕薰菡萏風。
吾堂無俗物。
着汝話山中。
僧靈秀卷錄少作者。
亦止於此。
中年仍附此錄如左。
舊遊可憶開天寺。
我與禪師俱少年。
今日相看眞一鏡。
面顔生皺不堪憐。
送全羅沈監司方叔公以玄琴一張。
自隨而行。
雙節按南服。
隨以一張琴。
知公欲少事。
毋與吏職侵。
咨詢足餘晷。
理此甘棠陰。
還識琴法無。
請公聽我吟。
躁心生促節。
和氣在稀音。
膠柱見良惑。
改絃思貴深。
爪及琴亦成。
歸來覲聖明。
南風歌正美。
莫使無人賡。
送黃吉哉奏請書狀官 憶昔朝天日。
關口見煙花。
皇州到卽晩。
綠樹空復多。
計君今日行。
正春滯玉河。
紅靄映遊騎。
香塵迷退衙。
人文與時物。
一倍麗中華。
焚我紀行編。
須君快詩哦。
仁聖王後挽詞二首 德竝春宮毓。
光隨日禦昇。
孔仁期月效。
周亂婦人能。
長樂哀何已。
重華孝可憑。
奉伸餘憾盡。
歸告玉欄憑。
人間正嬰慕。
天上忽雲乘。
吉仗交兇仗。
新陵合舊陵。
徽音終不忘。
美諡復堪徵。
廞事勞何有。
臣惟淚滿膺。
次韻書情 百謗叢中白髮生。
當年休道狀元榮。
文雖伏世還無用。
學不如人敢近名。
黠小癡多供俗具。
憂先樂後事君情。
窮通會有天工在。
自愛平生一字誠。
題監察軸 宮槐遙映陌。
府柏迥含風。
霧應晨衙淨。
塵隨晩辟空。
分司俄散豸。
合契忽聯驄。
把酒淸還厲。
相看畫圖中。
題禁府郞軸 金吾當世選。
玉汝盡儒流。
圓土草仍合。
方池荷稍浮。
襟期相與靜。
禊事正堪脩。
面目丹靑裏。
何時有罷休。
題宣傳官軸 地禁周廬右。
才難武弁英。
君王得安寢。
士卒盡知名。
閱角聊高會。
禦杯且太平。
丁寧休浪迹。
一幅是長城。
送聖節使尹同知敬脩 時議須公復度支。
才難專使且推宜。
肯驚中歲四千裡。
正試平生三百詩。
喜雨初程終帶淖。
朝天快路卻穿危。
丁寧行李加珍重。
莫使歸來暫後期。
送趙德夫書狀官 東華各凋鬢。
南省始披顔。
得我人言外。
了君杯酒間。
過逢何必數。
早晩得俱閑。
忽作天西去。
那堪月六彎。
榮知朝象魏。
苦想鎖烏蠻。
〈館名〉學北魚千裡。
觀周豹一斑。
泥深遼右野。
雪重薊門山。
此役嘗偏熟。
離懷爲倍潸。
送江原柳監司年丈 每送東遊客。
名區引興長。
山多不死藥。
海有相扶桑。
日月生簾幾。
神仙接袂裳。
觀風況行色。
愧殺未舂糧。
送忠淸李監司大仲 憶曾同榜日。
各是少年人。
按海癯仍吏。
巡湖祿未民。
事隨顔鬢改。
愁爲別離新。
前期造化在。
何處共風塵。
〈李按西海時。
吾守載寧。
病不聽去。
淸之溫陽。
吾妻鄕也。
〉 送李平卿令公冬至使 奇遊已再此行添。
厭飫如君笑我廉。
觀海亭前觀地盡。
望京樓上望鄕兼。
朝廷禮讓三千富。
市井芬華億萬纖。
最是經過洗心處。
祠開淸聖聳雙瞻。
哭申損奄先生 藉甚當年席上珍。
文章勳業不相因。
波瀾衮衮常驚世。
步武循循獨後人。
帝叱六丁全槀化。
官欺四壁一生貧。
聞玄敢道侯芭在。
相送南陽淚滿巾。
〈申公文稾。
嘗爲私第失火灰燼。
〉 元正洞丈挽章 氣槪非時輩。
瓌奇疾細姸。
榮彫終得壽。
與奪隻關天。
步武金閨日。
飛騰玉塞年。
後生多不識。
纔比隔陳編。
〈元以削勳例改堂上資〉 哭表兄尹生 五十三年事。
尋常百計違。
讀書徒不稼。
營食卻無衣。
孝義名誰薦。
風流賞亦稀。
弟兄情獨至。
牽紼淚雙揮。
題僧卷樸思庵相公。
敎送屬首題於餘及白玉峯彰卿雲。
台務閑時雙翠堂。
僧來乞句不曾妨。
卻敎城市尋崔白。
草木元因造化光。
題石陽正仲燮墨竹八幅 新竹 大竹猶苞錦。
小竹已抽玉。
拂雲故在遲。
肯數出墻綠。
綿竹 年來頗養竹。
美者尤難活。
綿竹君莫輕。
歲寒不能殺。
嫩竹 畫人阿堵難。
畫竹葉難似。
君家一幅嫩。
一洗凡畫史。
露竹 露滴看不見。
竹垂覺露壓。
幽人遽拂拭。
欲試丹鉛法。
風竹 平居此君在。
復道故人來。
閉戶冥相對。
淸塵生古苔。
雨竹 向來筠粉態。
猶汚乃家淸。
一雨應玉汝。
從敎太瘦生。
枯竹 擢筍進成榦。
及玆梢欲病。
君看衛武公。
九十猶箴儆。
雪竹 人愛寫花木。
君獨愛此物。
此物元自寒。
配之石上雪。
次韻題道峯書院道峯之名。
初以刱刹而得雲。
榮辱新規與舊基。
道峯終覺設名奇。
巖巖秀色當空聳。
活活寒流不暫衰。
揭妥前賢森陟降。
藏脩後學謹微危。
幔亭異迹輸精舍。
今見吾東一武夷。
送申正郞叔正再赴京師 我昔五載再朝周。
君今重遊隔幾秋。
京口煙花偶一値。
薊門寒暑定同愁。
淸風纚纚孤竹廟。
紫氣浮浮丹鳳樓。
行況想來多是快。
壯年筋力肯分留。
直廬偶賦 事主身微不費心。
一年眠食直廬深。
偶然檢得秋風後。
鏡裏霜華半不禁。
南原廣寒樓次韻 不怪便登天上樓。
牽牛人亦河之頭。
免蟾終古說疑似。
烏鵲卽今功已收。
紅妓應因竊藥至。
畫船故替乘槎遊。
年來五馬興全盡。
隻有玆州還可求。
假直騎省。
無聊中偶占近體一首。
呈曹長黃長溪。
求衛將 歸從嶺徼鬢成銀。
扈衛當年似隔塵。
時縱好文寧恥武。
士於知己得言貧。
非關校尉須廚酒。
可奈將軍隻告身。
今日兩銓牽補甚。
未妨閑地與閑人。
〈時以晉州故住祿〉 酬回柳承旨晦夫和章疊韻下竝同 風疑是玉露疑銀。
摠爲遙瞻地絶塵。
咳唾落空還不隔。
珠璣充贈佐吾貪。
朝簷對嶽雲侵座。
夕杖穿松露滴身。
應識此間猶世外。
擬連詩什詑餘人。
〈時直北所〉 直中書懷 帶圍寬甚欲焚銀。
羸馬猶衝街上塵。
誰果憂民如己病。
我羞事主爲家貧。
江山每屬無詩客。
釣稼多名未隱身。
張翰陶潛歸去得。
古人稱達況今人。
謝柳承旨簡問 河漢難通一帶銀。
意中時肯逮音塵。
誰能學竝盧王富。
直許交如管鮑貧。
戲處聊爭七字句。
風期共有百年身。
平生隻解藏吾拙。
屢發端逢悅己人。
爲高山君。
次快勝亭燕集諸公詩韻。
二首。
相公亭子架巖新。
鷗鳥忘機自水濱。
藉甚當時功在國。
蕭然退處思離塵。
琴樽日月同諸老。
帶礪河山第一春。
可笑平泉非遠業。
區區花石怕輸人。
境合經營世莫幹。
居然鷄犬逐劉安。
龍膏作酒樓成落。
鳳管臨風座上寒。
收拾笑談皆秀句。
流傳音躅得深慳。
似聞形在淩煙閣。
要拂丹靑子細看。
題靑山白雲圖二首 靑山冉冉白雲生。
萬壑千巖一帶橫。
濃淡卽知非雨事。
吐呑翻恐有濤聲。
坤靈意在新呈露。
氣毋切尋始混成。
向使陶翁解揮灑。
那禁持此贈君情。
看山更好被雲遮。
忽漫逢疑曉夢和。
秀氣全時渾帶濕。
晴光切處稍成霞。
蔥蘢擁岸知林近。
縹緲浮村覺水多。
何許眞藏如許境。
白頭乘興欲移家。
韓景洪示滕北海季連送琳宮雅集。
仍索次韻。
分得黎祕書民表詩。
也沒塵埃也沒苔。
靑瑤白玉做樓臺。
火殘藥竈丹應化。
陰轉松壇鶴未廻。
洞府堪逃三伏暑。
仙家肯借九霞杯。
吾曹不是俱蟬蛻。
四海誰敎一席來。
次韻奉恩寺住持卷二首 上相從容侍九天。
故園無恙海鷗邊。
高情幾被僧談誤。
輕卻安危繫暮年。
〈鵝溪元韻。
有因僧談憶海鄕之意。
幾平聲。
〉 梅花樹北小堂中。
一宿應敎百念空。
還羨儀曹幹事至。
浹旬燈爲讀書紅。
〈申正郞光弼以董後園陵來宿。
亦有作。
〉 送謝恩兼陳奏使申聖與公 自古難專使。
今兼二事行。
誦詩聞魯國。
觀樂入周京。
去興煙花重。
歸情暑雨輕。
同僚留扈衛。
最識戀君誠。
拾遺 銀臺二十詠。
己未春。
有直赴殿試之命。
于時以新恩。
故注書李靑蓮公出題韻。
令急製以呈。
怪石 雲根誰拔海中潛。
刻削應經鬼劍銛。
藉玉盛盆三徑裏。
當軒對榻一峯尖。
苔痕幽處欲煙起。
水脈上時成雨沾。
也爲仙官淸案牘。
長敎爽氣透疏簾。
枯木 崢嶸枯幹尙強堅。
爲有蟠根未斷泉。
地下玄龜應已化。
人間白首得相傳。
曾將傑氣淩千仞。
不復春心在一邊。
苔蘚作花蘿作葉。
還知造物未終捐。
萬年香俗稱萬年松。
實香木之類。
金剛仙種世難看。
移入銀臺傍玉欄。
名著萬年知耐久。
色同四節見淩寒。
盤根屈榦添人巧。
細葉低枝接地團。
想得淸宵香更別。
一庭皎月露漙漙。
四季花 千紅萬紫暫時姸。
誰似玆花四季連。
馥馥幽香晴更烈。
娟娟秀色晩偏鮮。
人間有地留春事。
天上無端降女仙。
奇品不登中國譜。
莫言佳句昔人專。
老松 曲榦樛枝儘自然。
奇姿應選泰山巓。
色貞堪賞後彫質。
氣古難知初種年。
寒影疏分階上月。
淸聲細帶石間泉。
晴窓剩對成弘景。
始覺銀臺有地仙。
烏竹 種出猗猗竹數竿。
世間殊品是烏斑。
不應京國緇塵化。
眞作湘靈苦淚乾。
冒雪靑靑陰未慘。
含風瀝瀝夏猶寒。
人生果有楊州鶴。
長對此君還好官。
紅蓮 蓮生依水水依盆。
數朶朱華錦繡翻。
嫩色迎人看欲語。
輕香惹日氣生暄。
渾疑醉着六郞面。
又恐招還西子魂。
晩節眞逢傾國艶。
春來滿眼不堪論。
白蓮 紅蓮爭似白蓮葩。
皓色鮮明映淺沙。
神女水中移玉佩。
姮娥天上墜瑤釵。
初秋月露仍添潔。
一點塵泥未敢加。
千古殷勤周茂叔。
也將何意愛玆花。
海榴 異種來經大海濤。
托根眞界亦奇遭。
舟鬚細接舟葩嫩。
翠葉繁縈翠榦高。
翰苑孤叢休道少。
香山妙句自堪褒。
不徒花好仍佳實。
畢竟輿臺李與桃。
山榴 臙脂奇萼滿層枝。
也是山花底得移。
來自天台最高處。
開當杜字正啼時。
紅裙絳焰眞堪喩。
夜月東風幾入詩。
看取玆花金作帶。
他年苻應屬他誰。
瑞香花 種出廬山問幾年。
花開臘後是梅前。
天香國色誰堪賞。
金闕銀臺別有仙。
移榻近階邀馥馥。
捲簾當戶看娟娟。
偏知物與人相似。
沾被恩光雨露邊。
洞庭橘此物種核而時去生 後皇嘉樹限南荒。
每恨東人鮮得嘗。
金顆初承蓬殿賜。
琱盤猶滿洞庭香。
剖來取核思移種。
埋了盈盆置向陽。
天爲仁私造化。
靑林他日蔽前墻。
菖蒲 對卻盆蒲意自幽。
綠叢脩葉弄輕柔。
看宜獵獵輕風夕。
聽愛泠泠急雨秋。
不變雪霜廖子頌。
同盟泉石謝公謳。
終然豈止庭階玩。
採服令人不白頭。
浮萍 汎汎紛紛點綠漪。
閑時看作一般奇。
遮來似爲藏魚躍。
約去如知避鳥窺。
隻是無心浮更泊。
何曾有迹合還離。
憑君擬卻虛舟說。
身是浮萍世是池。
楓 誰栽楓樹向仙庭。
作意偏敎近北廳。
每泊晴蟾層影落。
時留過鳥好音聆。
秋憐亂葉經霜赤。
夏愛繁枝蔽日靑。
天上官淸應剩暇。
尋詩爲尒倚風欞。
梨 高梨一樹政夭夭。
特地栽培雨露饒。
開作好花是香雪。
結成珍實卽含消。
佳名大谷傳宜竝。
異種瑤池降想遙。
淸切侍臣多道骨。
摘嘗應被上親燒。
木燈檠 斸木爲檠數尺強。
長於短者短於長。
未宜人世照塵席。
故與地仙親筆床。
中夜急書綸綍字。
小明常敵日星光。
從天縱賜金蓮燭。
忍使功多怨棄墻。
銅盥盆 非雲汝美稱賢心。
質取無文量取深。
能潔未應嫌有臭。
自新何必待爲箴。
趁朝起處常先近。
從古傳來不
焚棄之。
而存其什一。
名曰焦尾。
後於兵火。
以其簡故毋失。
豈或偶然之數耶。
次李文順井中月韻童子時作 僧去汲井水。
和月滿盂中。
入寺無所見。
方知色是空。
題靑山白雲圖 山色晴更佳。
白雲生不已。
結廬依長松。
定是陶居士。
居士自怡悅。
何人持到此。
縣齋春後長淵三首 一病春仍盡。
專城況已微。
杜鵑啼款款。
道我不如歸。
送舟師將柳豐川下海 吾叉城外三聲角。
大小靑南萬裡天。
太守臨汀樽有酒。
將軍入島海無煙。
〈大靑小靑。
二島名。
〉 白沙汀 誰摶成積聚。
復散費鋪張。
妬白鷗輕薄。
羞明月眇茫。
揮紈渾失扇。
酌玉卻迷觴。
莫怪松髯別。
還能似我蒼。
酹河大而墓 伐木丁丁山鳥悲。
獨來懸劍向何枝。
才名不救當時謗。
交道還應入地知。
瀛海別回爲此別。
驛亭詩後更無詩。
平生得酒須皆醉。
倘省靈床奠一巵。
松風亭翻歌甕津四首 人言山上小亭好。
雪月之時煙雨中。
太守前身陶處士。
誅茅摠爲愛松風。
詠亭箔 水色山光滿箔輕。
箔頭山翠送新晴。
卻自亭前垂箔後。
隔城煙火不分明。
北溪記遊 葉寺遊西澗。
花山宴北溪。
三仙元作伴。
二客復相攜。
酒欠流觴飮。
詩添倚棹題。
新歡兼舊話。
不覺夕陽低。
〈葉寺。
九月山之貝葉。
〉 怪石 窓間一蝨懸。
目定車輪大。
自我得此石。
不向花山坐。
次韻文殊僧卷 文殊路已十年迷。
有夢猶尋北郭西。
萬壑倚筇雲遠近。
千峯開戶月高低。
磬殘石竇晨泉滴。
燈剪松風夜鹿啼。
此況共僧那再得。
官街七月困泥蹄。
題僧卷 小爽芭蕉雨。
輕薰菡萏風。
吾堂無俗物。
着汝話山中。
僧靈秀卷錄少作者。
亦止於此。
中年仍附此錄如左。
舊遊可憶開天寺。
我與禪師俱少年。
今日相看眞一鏡。
面顔生皺不堪憐。
送全羅沈監司方叔公以玄琴一張。
自隨而行。
雙節按南服。
隨以一張琴。
知公欲少事。
毋與吏職侵。
咨詢足餘晷。
理此甘棠陰。
還識琴法無。
請公聽我吟。
躁心生促節。
和氣在稀音。
膠柱見良惑。
改絃思貴深。
爪及琴亦成。
歸來覲聖明。
南風歌正美。
莫使無人賡。
送黃吉哉奏請書狀官 憶昔朝天日。
關口見煙花。
皇州到卽晩。
綠樹空復多。
計君今日行。
正春滯玉河。
紅靄映遊騎。
香塵迷退衙。
人文與時物。
一倍麗中華。
焚我紀行編。
須君快詩哦。
仁聖王後挽詞二首 德竝春宮毓。
光隨日禦昇。
孔仁期月效。
周亂婦人能。
長樂哀何已。
重華孝可憑。
奉伸餘憾盡。
歸告玉欄憑。
人間正嬰慕。
天上忽雲乘。
吉仗交兇仗。
新陵合舊陵。
徽音終不忘。
美諡復堪徵。
廞事勞何有。
臣惟淚滿膺。
次韻書情 百謗叢中白髮生。
當年休道狀元榮。
文雖伏世還無用。
學不如人敢近名。
黠小癡多供俗具。
憂先樂後事君情。
窮通會有天工在。
自愛平生一字誠。
題監察軸 宮槐遙映陌。
府柏迥含風。
霧應晨衙淨。
塵隨晩辟空。
分司俄散豸。
合契忽聯驄。
把酒淸還厲。
相看畫圖中。
題禁府郞軸 金吾當世選。
玉汝盡儒流。
圓土草仍合。
方池荷稍浮。
襟期相與靜。
禊事正堪脩。
面目丹靑裏。
何時有罷休。
題宣傳官軸 地禁周廬右。
才難武弁英。
君王得安寢。
士卒盡知名。
閱角聊高會。
禦杯且太平。
丁寧休浪迹。
一幅是長城。
送聖節使尹同知敬脩 時議須公復度支。
才難專使且推宜。
肯驚中歲四千裡。
正試平生三百詩。
喜雨初程終帶淖。
朝天快路卻穿危。
丁寧行李加珍重。
莫使歸來暫後期。
送趙德夫書狀官 東華各凋鬢。
南省始披顔。
得我人言外。
了君杯酒間。
過逢何必數。
早晩得俱閑。
忽作天西去。
那堪月六彎。
榮知朝象魏。
苦想鎖烏蠻。
〈館名〉學北魚千裡。
觀周豹一斑。
泥深遼右野。
雪重薊門山。
此役嘗偏熟。
離懷爲倍潸。
送江原柳監司年丈 每送東遊客。
名區引興長。
山多不死藥。
海有相扶桑。
日月生簾幾。
神仙接袂裳。
觀風況行色。
愧殺未舂糧。
送忠淸李監司大仲 憶曾同榜日。
各是少年人。
按海癯仍吏。
巡湖祿未民。
事隨顔鬢改。
愁爲別離新。
前期造化在。
何處共風塵。
〈李按西海時。
吾守載寧。
病不聽去。
淸之溫陽。
吾妻鄕也。
〉 送李平卿令公冬至使 奇遊已再此行添。
厭飫如君笑我廉。
觀海亭前觀地盡。
望京樓上望鄕兼。
朝廷禮讓三千富。
市井芬華億萬纖。
最是經過洗心處。
祠開淸聖聳雙瞻。
哭申損奄先生 藉甚當年席上珍。
文章勳業不相因。
波瀾衮衮常驚世。
步武循循獨後人。
帝叱六丁全槀化。
官欺四壁一生貧。
聞玄敢道侯芭在。
相送南陽淚滿巾。
〈申公文稾。
嘗爲私第失火灰燼。
〉 元正洞丈挽章 氣槪非時輩。
瓌奇疾細姸。
榮彫終得壽。
與奪隻關天。
步武金閨日。
飛騰玉塞年。
後生多不識。
纔比隔陳編。
〈元以削勳例改堂上資〉 哭表兄尹生 五十三年事。
尋常百計違。
讀書徒不稼。
營食卻無衣。
孝義名誰薦。
風流賞亦稀。
弟兄情獨至。
牽紼淚雙揮。
題僧卷樸思庵相公。
敎送屬首題於餘及白玉峯彰卿雲。
台務閑時雙翠堂。
僧來乞句不曾妨。
卻敎城市尋崔白。
草木元因造化光。
題石陽正仲燮墨竹八幅 新竹 大竹猶苞錦。
小竹已抽玉。
拂雲故在遲。
肯數出墻綠。
綿竹 年來頗養竹。
美者尤難活。
綿竹君莫輕。
歲寒不能殺。
嫩竹 畫人阿堵難。
畫竹葉難似。
君家一幅嫩。
一洗凡畫史。
露竹 露滴看不見。
竹垂覺露壓。
幽人遽拂拭。
欲試丹鉛法。
風竹 平居此君在。
復道故人來。
閉戶冥相對。
淸塵生古苔。
雨竹 向來筠粉態。
猶汚乃家淸。
一雨應玉汝。
從敎太瘦生。
枯竹 擢筍進成榦。
及玆梢欲病。
君看衛武公。
九十猶箴儆。
雪竹 人愛寫花木。
君獨愛此物。
此物元自寒。
配之石上雪。
次韻題道峯書院道峯之名。
初以刱刹而得雲。
榮辱新規與舊基。
道峯終覺設名奇。
巖巖秀色當空聳。
活活寒流不暫衰。
揭妥前賢森陟降。
藏脩後學謹微危。
幔亭異迹輸精舍。
今見吾東一武夷。
送申正郞叔正再赴京師 我昔五載再朝周。
君今重遊隔幾秋。
京口煙花偶一値。
薊門寒暑定同愁。
淸風纚纚孤竹廟。
紫氣浮浮丹鳳樓。
行況想來多是快。
壯年筋力肯分留。
直廬偶賦 事主身微不費心。
一年眠食直廬深。
偶然檢得秋風後。
鏡裏霜華半不禁。
南原廣寒樓次韻 不怪便登天上樓。
牽牛人亦河之頭。
免蟾終古說疑似。
烏鵲卽今功已收。
紅妓應因竊藥至。
畫船故替乘槎遊。
年來五馬興全盡。
隻有玆州還可求。
假直騎省。
無聊中偶占近體一首。
呈曹長黃長溪。
求衛將 歸從嶺徼鬢成銀。
扈衛當年似隔塵。
時縱好文寧恥武。
士於知己得言貧。
非關校尉須廚酒。
可奈將軍隻告身。
今日兩銓牽補甚。
未妨閑地與閑人。
〈時以晉州故住祿〉 酬回柳承旨晦夫和章疊韻下竝同 風疑是玉露疑銀。
摠爲遙瞻地絶塵。
咳唾落空還不隔。
珠璣充贈佐吾貪。
朝簷對嶽雲侵座。
夕杖穿松露滴身。
應識此間猶世外。
擬連詩什詑餘人。
〈時直北所〉 直中書懷 帶圍寬甚欲焚銀。
羸馬猶衝街上塵。
誰果憂民如己病。
我羞事主爲家貧。
江山每屬無詩客。
釣稼多名未隱身。
張翰陶潛歸去得。
古人稱達況今人。
謝柳承旨簡問 河漢難通一帶銀。
意中時肯逮音塵。
誰能學竝盧王富。
直許交如管鮑貧。
戲處聊爭七字句。
風期共有百年身。
平生隻解藏吾拙。
屢發端逢悅己人。
爲高山君。
次快勝亭燕集諸公詩韻。
二首。
相公亭子架巖新。
鷗鳥忘機自水濱。
藉甚當時功在國。
蕭然退處思離塵。
琴樽日月同諸老。
帶礪河山第一春。
可笑平泉非遠業。
區區花石怕輸人。
境合經營世莫幹。
居然鷄犬逐劉安。
龍膏作酒樓成落。
鳳管臨風座上寒。
收拾笑談皆秀句。
流傳音躅得深慳。
似聞形在淩煙閣。
要拂丹靑子細看。
題靑山白雲圖二首 靑山冉冉白雲生。
萬壑千巖一帶橫。
濃淡卽知非雨事。
吐呑翻恐有濤聲。
坤靈意在新呈露。
氣毋切尋始混成。
向使陶翁解揮灑。
那禁持此贈君情。
看山更好被雲遮。
忽漫逢疑曉夢和。
秀氣全時渾帶濕。
晴光切處稍成霞。
蔥蘢擁岸知林近。
縹緲浮村覺水多。
何許眞藏如許境。
白頭乘興欲移家。
韓景洪示滕北海季連送琳宮雅集。
仍索次韻。
分得黎祕書民表詩。
也沒塵埃也沒苔。
靑瑤白玉做樓臺。
火殘藥竈丹應化。
陰轉松壇鶴未廻。
洞府堪逃三伏暑。
仙家肯借九霞杯。
吾曹不是俱蟬蛻。
四海誰敎一席來。
次韻奉恩寺住持卷二首 上相從容侍九天。
故園無恙海鷗邊。
高情幾被僧談誤。
輕卻安危繫暮年。
〈鵝溪元韻。
有因僧談憶海鄕之意。
幾平聲。
〉 梅花樹北小堂中。
一宿應敎百念空。
還羨儀曹幹事至。
浹旬燈爲讀書紅。
〈申正郞光弼以董後園陵來宿。
亦有作。
〉 送謝恩兼陳奏使申聖與公 自古難專使。
今兼二事行。
誦詩聞魯國。
觀樂入周京。
去興煙花重。
歸情暑雨輕。
同僚留扈衛。
最識戀君誠。
拾遺 銀臺二十詠。
己未春。
有直赴殿試之命。
于時以新恩。
故注書李靑蓮公出題韻。
令急製以呈。
怪石 雲根誰拔海中潛。
刻削應經鬼劍銛。
藉玉盛盆三徑裏。
當軒對榻一峯尖。
苔痕幽處欲煙起。
水脈上時成雨沾。
也爲仙官淸案牘。
長敎爽氣透疏簾。
枯木 崢嶸枯幹尙強堅。
爲有蟠根未斷泉。
地下玄龜應已化。
人間白首得相傳。
曾將傑氣淩千仞。
不復春心在一邊。
苔蘚作花蘿作葉。
還知造物未終捐。
萬年香俗稱萬年松。
實香木之類。
金剛仙種世難看。
移入銀臺傍玉欄。
名著萬年知耐久。
色同四節見淩寒。
盤根屈榦添人巧。
細葉低枝接地團。
想得淸宵香更別。
一庭皎月露漙漙。
四季花 千紅萬紫暫時姸。
誰似玆花四季連。
馥馥幽香晴更烈。
娟娟秀色晩偏鮮。
人間有地留春事。
天上無端降女仙。
奇品不登中國譜。
莫言佳句昔人專。
老松 曲榦樛枝儘自然。
奇姿應選泰山巓。
色貞堪賞後彫質。
氣古難知初種年。
寒影疏分階上月。
淸聲細帶石間泉。
晴窓剩對成弘景。
始覺銀臺有地仙。
烏竹 種出猗猗竹數竿。
世間殊品是烏斑。
不應京國緇塵化。
眞作湘靈苦淚乾。
冒雪靑靑陰未慘。
含風瀝瀝夏猶寒。
人生果有楊州鶴。
長對此君還好官。
紅蓮 蓮生依水水依盆。
數朶朱華錦繡翻。
嫩色迎人看欲語。
輕香惹日氣生暄。
渾疑醉着六郞面。
又恐招還西子魂。
晩節眞逢傾國艶。
春來滿眼不堪論。
白蓮 紅蓮爭似白蓮葩。
皓色鮮明映淺沙。
神女水中移玉佩。
姮娥天上墜瑤釵。
初秋月露仍添潔。
一點塵泥未敢加。
千古殷勤周茂叔。
也將何意愛玆花。
海榴 異種來經大海濤。
托根眞界亦奇遭。
舟鬚細接舟葩嫩。
翠葉繁縈翠榦高。
翰苑孤叢休道少。
香山妙句自堪褒。
不徒花好仍佳實。
畢竟輿臺李與桃。
山榴 臙脂奇萼滿層枝。
也是山花底得移。
來自天台最高處。
開當杜字正啼時。
紅裙絳焰眞堪喩。
夜月東風幾入詩。
看取玆花金作帶。
他年苻應屬他誰。
瑞香花 種出廬山問幾年。
花開臘後是梅前。
天香國色誰堪賞。
金闕銀臺別有仙。
移榻近階邀馥馥。
捲簾當戶看娟娟。
偏知物與人相似。
沾被恩光雨露邊。
洞庭橘此物種核而時去生 後皇嘉樹限南荒。
每恨東人鮮得嘗。
金顆初承蓬殿賜。
琱盤猶滿洞庭香。
剖來取核思移種。
埋了盈盆置向陽。
天爲仁私造化。
靑林他日蔽前墻。
菖蒲 對卻盆蒲意自幽。
綠叢脩葉弄輕柔。
看宜獵獵輕風夕。
聽愛泠泠急雨秋。
不變雪霜廖子頌。
同盟泉石謝公謳。
終然豈止庭階玩。
採服令人不白頭。
浮萍 汎汎紛紛點綠漪。
閑時看作一般奇。
遮來似爲藏魚躍。
約去如知避鳥窺。
隻是無心浮更泊。
何曾有迹合還離。
憑君擬卻虛舟說。
身是浮萍世是池。
楓 誰栽楓樹向仙庭。
作意偏敎近北廳。
每泊晴蟾層影落。
時留過鳥好音聆。
秋憐亂葉經霜赤。
夏愛繁枝蔽日靑。
天上官淸應剩暇。
尋詩爲尒倚風欞。
梨 高梨一樹政夭夭。
特地栽培雨露饒。
開作好花是香雪。
結成珍實卽含消。
佳名大谷傳宜竝。
異種瑤池降想遙。
淸切侍臣多道骨。
摘嘗應被上親燒。
木燈檠 斸木爲檠數尺強。
長於短者短於長。
未宜人世照塵席。
故與地仙親筆床。
中夜急書綸綍字。
小明常敵日星光。
從天縱賜金蓮燭。
忍使功多怨棄墻。
銅盥盆 非雲汝美稱賢心。
質取無文量取深。
能潔未應嫌有臭。
自新何必待爲箴。
趁朝起處常先近。
從古傳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