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通州疊韻 通州城外潞河水。

    楊子潮來望禁墻。

    粉堞麗譙環縹緲。

    煙洲重樹極蒼茫。

    雪天酒扣靑簾戶。

    氷穴魚尋黃帽郞。

    更有風流今不盡。

    桃花浪闊簇烏檣。

     適購書得。

    戲奉百拙。

    二首。

     韓子文章一元氣。

    歐曾後出與之三。

    八代五季衰爲起。

    先秦西京雄可參。

    鳳皇之祥芝草秀。

    星鬥于北江漢南。

    傾金購此歸故國。

    天未欲喪斯文覃。

     那將世上東坡百。

    當得人間太白三。

    奇入鬼神如有助。

    古追風雅合相參。

    逶迤此業隨時下。

    寂寞誰名擅鬥南。

    英妙未應詩可少。

    自慙遲暮力難覃。

     呈台座述謝二首 雅量前頭久竊親。

    秋毫未了故須陳。

    寧爲雜藥籠中物。

    詎作能言面後人。

    所恥同行懷異見。

    非遭知己敢求伸。

    惟應賤子難醫疾。

    卻是明公不讓塵。

     諤諤言疏諾諾親。

    誰能爲刮一重陳。

    如公曠度推當世。

    免我虛名不下人。

    未害參差初自異。

    惟期妥帖卽俱伸。

    好臣所敎元通患。

    安得高明遍可塵。

     無聊中戲爲二首 更長睡短補寒曦。

    一鎖常仍十二時。

    食爲冥間支過少。

    薪從月裏斫來遲。

    危邦久自慚偸活。

    遠役端宜勉忍飢。

    還是相如悶消渴。

    尙須茶酒潤吟脾。

     又見南窓受淡曦。

    衰翁自照鏡中時。

    長征可笑非人強。

    久滯如憐度日遲。

    漸覺僕奴慵唯諾。

    那看親愛問寒飢。

    卻應優得養生理。

    徐沈邇來休肺脾。

    〈是行。

    吾實自請。

    〉 立春日。

    次東坡立春日。

    病中邀客。

    韻。

    二首。

     臘盡新陽始布漫。

    皇都樂事剩堪看。

    人人綵勝簪欹側。

    戶戶香煙篆屈盤。

    小歲觴須椒柏醞。

    羣羞壓用鳳龍團。

    羈懷更覺逢辰惡。

    薄具相將亦強歡。

     本擬歸期在臘前。

    誰知蹭蹬向新年。

    菜盤卻憶貪妻具。

    花勝那看小女姸。

    市上猶堪沽美酒。

    囊中可奈之留錢。

    他鄕不用宜春帖。

    默禱腥氛淨海天。

     除夜。

    次東坡除夜野宿韻。

    二首。

     上國誰憐楚使悲。

    邦人幾賦式微微。

    遲遲豈與春相待。

    忽忽那堪歲獨歸。

    自是衰年元睡少。

    非因守夜及星稀。

    懸知去路逢回雁。

    解道南州少所依。

     通宵欲守歲毋徂。

    似恚吾行未上途。

    一榻之餘容鼾睡。

    千門也奈已新符。

    春應暗遺花生眼。

    臘亦分留雪在鬚。

    野宿雖寒不扃鎖。

    千年相謝與仙蘇。

     微雪。

    復次坡詩韻。

    四首。

    之弟二 雨巧逢春故欲纖。

    風欺作雪未全嚴。

    糝田定化無終玉。

    環水眞成忽吉鹽。

    桂樹暖容杯接露。

    梨花輕免帽摧簷。

    陶家茶事猶難辦。

    坐覺餘寒着兔尖。

     九斛塵邊閃暮鴉。

    流雲漏日未懸車。

    金羊玉馬千年地。

    綺陌珠簾一望花。

    東郭先生多在道。

    西湖處士少知家。

    不成整履尋梅去。

    空把囊錢學畫義。

     還看滕六猶知白。

    未覺陽三便解嚴。

    耐冷誰能身不粟。

    餘淸我欲食無鹽。

    疑花帶蝶繞春樹。

    似月尋人明夜簷。

    會識微陰方革面。

    滋歸地底助勾尖。

     靑女偸寒行雪事。

    東皇昨日已騰車。

    疏疏未遽爭頭白。

    曖曖翻疑是眼花。

    鹽絮纔供半詩料。

    江山淡掃幾漁家。

    還饒渴雀時來啄。

    一任枝輕不動叉。

     次百拙感懷韻二首 三二年來不識春。

    新年春色肯宜人。

    但須嶺海依然是。

    何必煙花特地新。

    世亂誰能仕有祿。

    名賓未覺假非眞。

    朝廷稍省文書用。

    始辦江湖退去身。

    〈時假銜以行〉 倦役初非矍鑠鞍。

    羈懷轉覺滯留難。

    已嘗世事肱三折。

    堪付年華指一彈。

    志業終慚分肉手。

    心期謾說釣魚竿。

    人間分內猶難做。

    每怪吾君討化丹。

     元曉記夢。

    呈行右。

    蓋無一字不紀實者。

    而不得私此慶幸雲。

     猥被賢招法駕前。

    親承玉語極溫恩。

    衣冠卻出扶觀盛。

    俎豆俄聞點設喧。

    館閣人來供翰墨。

    宗祧冊具揭徽尊。

    似須文字從臣手。

    還待宣催稾未翻。

     亦有私感之夢。

    志之。

    疊韻。

     丁年已抱終天慟。

    有子尤宜識父恩。

    嚴愛敎方元惻怛。

    喜憂名字早騰喧。

    書存手澤經兵盡。

    主改頭銜荷典尊。

    夢裏承顔今月感。

    幽冥亦覺濊時翻。

     元日。

    疊立春日韻。

    二首。

     舊曆惟堪醬瓿漫。

    新年又奈客中看。

    那霑二升綠醽酒。

    且具五種辛菜盤。

    國事已從占得旺。

    家人還向夢成團。

    東歸猶更三百日。

    況是中興而後歡。

     但祝風塵去目前。

    殘生不甚惜流年。

    雖然元日客中得。

    定是春光歸後姸。

    垂橐肯嫌兒婦慁。

    獘裘還當酒家錢。

    醒能起草中興頌。

    醉復狂歌樂聖天。

     作家書。

    疊前韻。

    下同 再來萬裡緣王事。

    當此之時豈顧恩。

    遙想家鄕饑後亂。

    忽如骨肉坐邊喧。

    儘無衣食更憂遠。

    初長兒孫不識尊。

    早晩書隨噪鵲至。

    蓬頭相聚爲披翻。

     先妣生朝 雖是慈親初度日。

    卽今羈旅未伸恩。

    那堪心愧獺魚報。

    更耐耳聞烏鳥喧。

    線出手中三尺幼。

    麻宣身後卅年尊。

    母儀婦德徒能記。

    方奈治碑世故翻。

     人日。

    次坡詩韻。

    聊抒感憤。

    二首。

     抛卻全家何處村。

    遠遊誰肯飯王孫。

    鷄辰人日看貼戶。

    雁後花前猶掩門。

    卻賊終煩血一歃。

    興師故怕餠難翻。

    今年定得宜生育。

    壯士還能不喪元。

     兵盡於郊食盡村。

    蛟蛇緣陸種兒孫。

    掃淸未使窮東海。

    按堵那能保北門。

    入陣磧頭攜酒去。

    金燈淵裏看油翻。

    豐年哲將思雖晩。

    合重玆辰亞歲元。

     穀日大雪。

    復次坡韻。

    幷下爲四首。

    之第三 春工未遽飾洪纖。

    湔祓猶資霜嚴。

    漢帝自頒天下絮。

    吳王能擅海濱鹽。

    風吹更作銀堆地。

    日射都成玉索簷。

    也覺詩家情境富。

    衰翁不是露新尖。

     玉龍纔墮碎鬚牙。

    旋粉銀鯨骨幾車。

    見說滿山難刻珮。

    翻看穿樹作飛花。

    三年去國未黔突。

    一夕取書誰到家。

    句裏怕多淸冷字。

    令人指凍不成叉。

     次日雪晴。

    月又明甚。

     銀界卽知遙接漢。

    客槎何待去尋嚴。

    山行抵雀應皆玉。

    海賦超人可欠鹽。

    松酒三丸誰饋藥。

    梅花一笑獨巡簷。

    奚奴不解憐淸夜。

    鼾睡眞堪踢倒尖。

     輕颺初看同野馬。

    積多不數萬牛車。

    還邀春月借爲魄。

    已趁信風偸作花。

    灞上着驢應得句。

    山陰回棹豈思家。

    神仙最是樓居好。

    一夜珠簾不下叉。

     十一日子夜。

    復有異夢敬識。

    疊前韻。

    下同 平生僅識君王面。

    夢寐還同父子恩。

    銀漏未傳催夜召。

    玉音那復有人喧。

    此身隔歲淹行旅。

    誰意連旬拜至尊。

    領得丁寧堪默誦。

    毋庸更着語言翻。

     滯愁 司春已替閉關令。

    造火仍聞弛禁恩。

    悄悄征人猶坐滯。

    喃喃語鳥故來喧。

    日高更覺三韓遠。

    山近難瞻萬歲尊。

    久分陰晴不相管。

    旗亭又復雪花翻。

     漫爲二首 剩喜南窓日稍遲。

    微風舞雪不成吹。

    禽非易舌無陳語。

    樹欲生花自好枝。

    春事未應多異巧。

    客懷聊亦動新詩。

    鏡中白髮三千丈。

    休道緣愁不入時。

     西遊萬裡得歸遲。

    又奈東風撩亂吹。

    雪盡草應無限綠。

    煙生柳已可憐枝。

    衰年陶寫闕美酒。

    活境安排成好詩。

    回首未聞鄕國靜。

    此身那識稅車時。

     連有大雪。

    復次坡韻。

    四首。

    之第四 遙看錯莫狎看纖。

    質自輕盈氣自嚴。

    三歲玉楮失眞贋。

    一時鉛粉混施鹽。

    朱門客至掃開徑。

    白屋人稀埋盡簷。

    卻笑饕陰安得久。

    春工鑽地有矛尖。

     稍壓危簷欲折牙。

    成泥復恐卽漸車。

    懷人正自牽瓊樹。

    閉戶那因護落花。

    白雪爲詞寧負俗。

    靑春作伴會歸家。

    雖親筆牘非蒼頡。

    遮莫空庭鳥跡叉。

     又見秦京半月雪。

    征人未戒去程嚴。

    元憎季子難炊玉。

    不喜先生飽喫鹽。

    何處飢烏來啄霤。

    有時凍雀急投簷。

    東風已引吾心去。

    鴨綠江頭馬耳尖。

     縱令未動遊春騎。

    那合猶牽賦雪車。

    神女解憐天上葉。

    下官甘比溷中花。

    春鷄誤曉鳴非客。

    越犬疑昏吠何家。

    打竹投窓渾撼我。

    猶饒一夢渡三叉。

     上元。

    次東坡示過韻。

    寄家子。

    二首。

     良辰與客略依違。

    一椀燈無月在扉。

    箋未達天嗟蟣蝨。

    詩多感物道蛜蝛。

    倂添新歲愁中老。

    已失來時計裏歸。

    應識家人相待日。

    稍能撥絮作春衣。

     乞縣江湖計或違。

    新年休假到柴扉。

    思翁定幾驚簷鵲。

    爲毋猶寬歎室蝛。

    兵後豈憐佳節過。

    客中空聽踏歌歸。

    團圓尙趁煙花好。

    一笑何須舞綵衣。

     久雪之餘。

    元宵有月。

    特地淸快。

    不能無詩。

    亦以寓感雲。

     積晦不緣陰刀奮。

    今宵安得數秋毫。

    已從大地勻銀屑。

    還向空天澹玉膏。

    傍闕隻看孤掌小。

    經河終覺一輪高。

    廣寒定自淸無寐。

    羈鶴音微出九皐。

     疊韻詠月。

    用戲遣悶。

     姮娥奔日兔隨逃。

    似避騷人拔玉毫。

    每認婆娑知搗藥。

    還憐照映廢焚膏。

    我愁千丈亦能白。

    相問一杯無奈高。

    故國得歸多虎豹。

    何由將影着東皐。

     薊州 漁陽鼙鼓驚何代。

    左輔如今壯本朝。

    城帶邑煙浮堞堞。

    樹連郊雪映條條。

    春鴻社燕頻年路。

    去馬來牛落日橋。

    安得居人快剪子。

    一番剪斷我思搖。

     永平疊韻 古北平城正月暮。

    初回客子帝京朝。

    二灤河口氷流泮。

    萬柳莊頭綠泛條。

    射虎飮驢人後石。

    歸鴉倦鳥影邊橋。

    吟來更憶曾過好。

    月動波光向夕搖。

     次百拙永平韻 負郭炊煙日在垣。

    郊頭樹色已黃昏。

    向來興廢孤竹國。

    今屬風流萬柳村。

    客子哦詩猶信馬。

    誰家有酒不關門。

    歸鴉可羨天機好。

    滅沒空濛在一翻。

     撫寧西村疊韻 衡茅面面石爲垣。

    一壑蕭然自早昏。

    殘雪斷氷今日路。

    落花流水去年村。

    安能杖屨來謀舍。

    但許耕樵與對門。

    餘事不須咨伯始。

    著書還亦謝虞翻。

     東關道中 遼西二月猶多雪。

    着急東歸似覓春。

    世事盡從兵後改。

    年華頻向客中新。

    衣巾卻恐驚鄕俗。

    骨肉翻應怪老人。

    敢謂驅馳堪報主。

    安危自古有謀臣。

     遼左漫疊 塞柳行看動麯塵。

    遼寒安得更禁春。

    打氷北戍玆時歇。

    防汛東兵幾處新。

    堪愧往來成底事。

    又將顔面作歸人。

    黃金橫帶雖今日。

    誰謂初非亡國臣。

     廣寧。

    贈方副摠時春幷序。

     始倭之寇我東也。

    空國而來。

    乘吾不戒。

    方數千裡之地。

    蛇豕食幾盡。

    而三都於窟處。

    我君臣奉五廟之主。

    僅存於播越之中。

    二百年生聚。

    蓋剪焉矣。

    于時天子聞之惻然。

    推轂元戎。

    提貔虎之旅以救之。

    薄之平壤城。

    賊距守甚堅。

    一鼓而厲。

    諸將用命。

    士賈勇爭先登。

    不竟日而城擧賊殪。

    自用幹戈以來。

    殆未有斯捷之迅也。

    旣而開城漢城之壘屯。

    次第而空。

    特皆破竹餘威耳。

    逋賊屛南徼。

    乞命于朝。

    而我得復自立國於灰燼之墟。

    向雖以飛輓不可繼。

    故未使我人畢覩鯨鯢之戮。

    而安得不知是役之功耶。

    〈岦〉時尹全州府。

    在千裡之外。

    徒捧露布而激昂。

    莫由聆鼙鼓之音。

    而望旌旆之色。

    每誦提督以下諸公姓字。

    如揖古名將於靑史之上也。

    洎〈岦〉受君命赴京師。

    以上年冬道出遼右。

    則聞驕虜大入縱搶。

    被官軍截其歸路。

    斬獲人畜以千百數。

    亦東北近所罕有之全勝雲。

    意必前日東征諸公。

    與在汗馬也。

    今使事旣竣。

    回到廣寧城。

    上客尹領樞謂〈岦〉言。

    副摠兵上谷方公曾以提督李公中軍將。

    從於東事尤有力。

    僕得有一拜之雅。

    今在城中矣。

    〈岦〉且固有願見之心焉。

    遂相與謀。

    而借便拜塵焉。

    則輕裘緩帶。

    間雅甚都。

    又不覺其爲將軍也。

    乃見待以賓主之禮。

    盛爲具以飮食之。

    夫何取於亡國之大夫。

    而驩若平生之好如此。

    其亦有意於下邦者未已。

    孰非體奉聖天子仁慈。

    而樂於爲義者耶。

    是重可敬也。

    因左右得之。

    則上年殺虜之功。

    公果居高等矣。

    嗚呼。

    中國有如公諸人。

    卽我左海藩蔽之國。

    終且免爲蛟鰐之鄕矣。

    〈岦〉等誠無以謝公。

    各爲詩以奉焉。

     藉甚聲名被海東。

    中軍昔在佐元戎。

    存人亡國收城日。

    得土死心古將風。

    見說龍荒新殺賊。

    行看虎穴盡成空。

    君恩三世報未足。

    少子五齡敎引弓。

     遣悶疊韻 隻是鄕心日夜東。

    遙知朝列尙衣戎。

    生憎塞上春分雪。

    不管客中花信風。

    何處蛟龍未起蟄。

    獨歸鴻雁欲迷空。

    雖懷耿耿誰相照。

    滿卻今宵月一弓。

     過江回。

    次百拙韻。

     歲歲東風豈負儂。

    賢勞故合下流鍾。

    已抛泥雪三千裡。

    行見煙花一萬重。

    稍喜農人知有事。

    寧嗟治世覓無蹤。

    衰容獨奈非時具。

    種種霜毛鏡裏鬆。

     留題祥原新堂郡守金君廷睦也 官衙本陋自兵前。

    頓別風流葺數椽。

    但拓空庭來霽月。

    旋鍾活水出芳蓮。

    治成不擾資淸曠。

    賓至如歸借靜便。

    歷盡關西看草草。

    玆城始覺中興年。

     次韻遂安樓題 一自神仙地未慳。

    誰看駕鶴與驂鸞。

    桃花裡落依春洞。

    燕子樓臺占晩山。

    閱世休言兵入峽。

    傷時有淚客憑欄。

    那能更逐劉安去。

    犬吠鷄鳴杳靄間。

     楊花渡。

    呈行右。

     馬首常同萬裡程。

    扁舟卻作後先行。

    落帆浦口靑山正。

    催櫓潮頭白雨橫。

    一髮存亡經戰地。

    百靈升降護王城。

    歸朝豈患無辭復。

    天子方將信去兵。

     餘非熟東坡詩。

    甲午如京。

    爲本國書亡於兵火。

    僅購看蘇律一本。

    及後海平公遇蘇州人吳明濟。

    偶示行錄鄙作則曰。

    大有蘇長公氣格。

    餘不敢以欣以沮。

    而可見華人看詩不似我人等閑也。

     公山錄 謝柳巡相西坰公左顧寓舍舍在僻甚處 偶忝藩維客。

    猶辭街市傍。

    山高白屋小。

    雪上朱輪光。

    警急補城缺。

    衰遲看劍長。

    話窮各起立。

    天意管存亡。

     還巡相示來序,箋二稾。

    葉將勸勵歌後序及犒軍謝上箋疊韻。

    下同 辭贊仁人後。

    牋申玉座傍。

    文章果關世。

    日月足爭光。

    二槀奉還去。

    一籌那補長。

    君孚民士勸。

    不患有危亡。

     謝巡相和章 制閫樞虛座。

    治城劍倚傍。

    事功甘管樂。

    知遇荷高光。

    草木公山壯。

    乾坤錦水長。

    勢成何必戰。

    傾否本其亡。

    〈公以知樞出。

    方治公之山城。

    爲緩急計六。

    借杜詩錦江春色來天地之語。

    〉 重謝巡相辱敎之意。

    蓋不在淺淺也。

    屢屬斤改文字 莫笑小巫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