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倦遊吾唱望江南。
偏感君詩帶峽嵐。
築罷泓崢隨指顧。
趣成飛躍入包含。
非因捷徑媒初出。
豈有移文阻再探。
休把和章供坐憶。
和章多是等閑談。
兵戈滿地尙爲官。
亦少城中屋數間。
畢竟君臣大義在。
有山何必勝無山。
送宋靈老林川郡守 父子林川不果行。
多君起廢赴玆城。
道裡何曾懷德遠。
樓臺復似定山淸。
休憑石壘新防賊。
莫醜潢池舊弄兵。
欲識政成談笑日。
明年春雨映深耕。
〈僕及家子。
皆曾作此郡。
而不成往也。
懷德。
宋君舊業所在。
定山君前任處。
本郡爲備倭新設山城。
上年。
郡及旁縣。
有土賊之變。
〉 申副提學叔正亡女挽歌出嫁于南鄕。
遇賊鋒。
與舅姑及六歲女兒。
一時被害。
元帥枕戈督諸城以守兮。
孰曰賊至我邑裡。
天兵如雷如霆先聲南下兮。
孰曰恣爾蛇與豕。
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兮。
一入門後不下堂。
公姑弱息相牽以當白刃兮。
胡忍臨此天日光。
蘭姿玉質彼狺然者知其媺兮。
欲劫以去安可得。
全而歸之有大於體膚者兮。
無所悔亦無所恧。
緬惟詩禮之家木久喬兮。
豈獨丈夫聞以式。
早晩貞珉大字著節婦兮。
吾且歌之靷道側。
頃餘在松都客中。
與藥老話間。
以爲國家人力已盡。
人心已非。
惟仗皇靈。
亦已不能萬全。
事若無復可爲。
然獨可冀者。
君心與天心合。
得其默佑耳。
藥老甚然之。
今於歸路。
偶因戰士得歸者。
聞蔚山之捷不竟。
乃以雨風之故雲。
若此之時。
豈可以爲天都未始與於其間耶。
卻疊在彼時唱酬詩韻。
恨不得與藥老同之也。
十首具錄中 海不蕩妖窟。
焉能無擺弄。
陸不鏖兇巢。
焉能不蠢動。
人言數適然。
我謂天實摠。
天人感應際。
毋乃有閡壅。
始若難企及。
郊園遊麟鳳。
遂不復可緻。
賢良應蔔夢。
然後何足怪。
衰周及弱宋。
惕玆在一人。
治亂愼所共。
莫雲天高高。
沕穆享敬恐。
遠可海不楊。
近之河俄凍。
況彼帆千裡。
寧毋沮與送。
方寸有香火。
芻蕘言倘洞。
客有難餘天未始不與之說者曰。
天之有警有望於我後者。
固未必無也。
若今日之事。
天不佑我。
則是賊得時也。
豈有賊之兇殘。
而反可得時之理乎。
餘曰。
是大不然。
獨不見蝗乎。
夫蝗。
賊嘉穀之蟲也。
天何厚焉。
若或殖之。
以爲一時之災。
是天意在於警民主者。
而非所以養蝗也。
亦見蝗食穀。
而果遂其生於地上耶。
且於傳有之曰。
天其或者正訓楚也。
禍之適吳。
其何日之有。
蓋天爲足以訓楚者而已。
非吳之福也。
然天實警之訓之也。
而莫有以答之也。
則其終竟又不可測矣。
餘嘗獻疏。
及此一義焉。
聖明寧不留神也耶。
戊戌早春。
書于高陽村舍。
追謝梧陰相公寄問獄中詩韻二首本東坡獄中韻 沾濡一髮孰非春。
敢爲沈綿自有身。
位秩謬同軒上鶴。
形骸宜作獄中人何曾怒物由天地。
隻得糜軀謝聖神。
寬旨更蠲廷尉當。
此生眞託再生因。
〈獄事。
以奉使病稽復命故。
〉 台章倂寄一壼春。
爲慰圜墻對影身。
解位誰能猶急士。
隳名獨愧誤知人。
免治奏草文何用。
從作詩窮句欲神。
白首丘園陪杖屨。
風塵此事恐無因。
〈公屬解相位〉 癸巳行錄 龍川。
贈具郡守。
城中二千戶。
牢落今半百。
五萬亦空簿。
使家講移粟。
客程雖匪嚴。
淹留爲不樂。
賴是主人賢。
累日無厭色。
今朝戒膏車。
雨雪塗又惡。
得毋有使之。
不可自遲速。
此邑名龍川。
故應有潛伏。
主人也人龍。
定不留凡客。
義州統軍亭。
送黃持平聖源代還。
行止誰非造物兒。
統軍亭上話分離。
地形一帶殊三域。
時事南征借北師。
再識燕山猶去矣。
初臨鴨水卻還爲。
朝廷若問前頭路。
恐被當關虎豹遲。
〈時有見阻之慮〉 旣下亭。
上使金知事子昴送酒疊韻。
下竝同 江上春生些子兒。
過江歸定草離離。
自知燭武無能老。
安望包胥乞得師。
上客壓行緣事重。
同僚隨換豈人爲。
一樽美酒沾相送。
吟下高樓悔不遲。
漫賦 初長晷景似嬌兒。
客着江州忘亂離。
酒遣懷時成益友。
詩逢興處有餘師。
偸生非計狃久玩。
乞救失便徼幸爲。
去國吾殊古人道。
緣何卒歲又遲遲。
書事 世運那由染齒兒。
逢人處處說流離。
歸無故宅甘行旅。
念得亡書似瞽師。
塞上春風連日惡。
江幹曉雪斷雲爲。
不妨更待餘寒盡。
如要兵來無乃遲。
謝大學士尹海平示詩文 乍窺渾似眩童兒。
徐覺詞高意不離。
辟易千夫誰竝馬。
從容一鼓返全師。
句供陶寫天然出。
文護流傳獨苦爲。
肯借連編得卒業。
令人不復恨行遲。
仍乞大學士贈詩 暫留握棗止啼兒。
爭似眞貽珮陸離。
未有刀圭沾妙劑。
徒將擁腫過醫師。
賦詩非必亂世具。
排悶故多前輩爲。
衡下斯文終不喪。
寵成猶可起衰遲。
戲贈同行韓正郞景洪二首 未用新詩付雪兒。
憐君寫出字森離。
杜陵癖在功非聖。
張旭顚全飮亦師。
千裡同遊今再遇。
暫時若失不相爲。
年來古絶又豪放。
倂取聲名休怪遲。
世有重輕鷄鶩兒。
論君書法故分離。
吾於文字亦遭厄。
但信古人能得師。
白雪歌成數曲了。
靑天紙放一張爲。
暮年相對時平後。
身外功名遮莫遲。
統軍亭感懷 問誰扶我下樓兒。
頭黑當時倒接離。
此日再來垂楚泣。
惟期西去乞秦師。
中原界卽地形盡。
一道江應天塹爲。
獨奈鯨鯢出海橫。
皇靈蕩戮至今遲。
鴨綠江 傷心欲問大堤兒。
樂事今無慰遠離。
白雪覆氷聯細馬。
桃花生浪信篙師。
且憐擧眼中邊了。
還學回腸入九爲。
抱奏西歸猶未達。
征南敢怪羽書遲。
夢殤女二首 歲除前曉夢殤兒。
五歲生今二歲離。
學語嬉遊惟悅孝。
尋書念說不勤師。
從知善惡由天得。
孰管賢愚入地爲。
眉目分明俄已去。
龍鍾枕上淚乾遲。
人情鍾愛晩生兒。
避寇舟中膝不離。
提挈擬將隨尹府。
語言翻已下巫師。
埋香慘絶他鄕寄。
入夢依然昔日爲。
及我江幹知汝意。
江西千裡得通遲。
料理除夕。
示景洪。
衰從壯得壯從兒。
此理如環故不離。
臘盡莫愁仍道路。
春來相伴向京師。
如良夜何想同也。
中聖人否聊一爲。
臘飮直連春日醉。
何須計較曉鐘遲。
擬製迎祥詩二首 東皇靑蓋小車兒。
旭日明氷度陸離。
善繼天心木德王。
爭鳴氣化鳥官師。
潛從蟄戶知無恙。
稍向農家示有爲。
最是震方湯沐地。
消除氛惡未應遲。
再見文王四乳兒。
天敎保合豈仍離。
毋庸秋令幹春令。
各職風師與雨師。
不復夷心啓無厭。
終然帝力果何爲。
臣歌元月第一日。
日日常同舒以遲。
謝奉金府尹守伯除夕枉話 擁到高軒執燭兒。
應憐歲去又人離。
三杯命酒偕之道。
一語評詩亦足師。
淸濁聖賢無間矣。
弛張文武不偏爲。
相知己自十年早。
此夕如何恨得遲。
再奉府尹。
此偶效歌頌。
毋以諛視。
亦有助發意思之道雲。
理大州心撫小兒。
兵荒父子免相離。
防閑但設誰能盜。
約束誠懸可以師。
牒訴如雲多益辨。
襟懷盡日寂無爲。
一言靜勝嘗全晉。
斯道雖同效獨遲。
〈僕守南兩州。
皆以靜勝名堂。
〉 留別分戶曹閔參判而吉二首 交情不必自童兒。
客況今同了亂離。
兵食入談慚國土。
歲時無酒等禪師。
登程獨怕餘寒在。
勾簿應便嫩日爲。
去住皆緣王事急。
從敎百口怨淹遲。
慣聽邊音雜漢兒。
卻因留滯惜違離。
傷心征戰殘棋手。
不分江山可畫師。
倘續無衣楚使返。
應勤足食漢臣爲。
扶危會有天公在。
吾輩區區計早遲。
高嶺 摶土初如逞戲兒。
白雲根石不多離。
嶺頭幾着吹笙子。
泉上應過卓錫師。
李願誰爭隱居所。
劉郞何用去來爲。
千年卻感誇父事。
景疾路迷於此遲。
靑石嶺 嶺逢靑石怯驢兒。
看是壞渾踏覺離。
補缺天餘寧有種。
學成山別恥相師。
雪遮故忌瑤難似。
泉浸堪憐硯可爲。
礱此作碑鐫作冊。
平東準擬著悠遲。
到遼東。
景洪誦鄭松江公所爲華表柱古風。
要餘和。
走筆次韻。
十年三過華表柱。
遼鶴不見遼天靑。
借問當時化鶴人。
何爲於此難爲情。
浮生滿百無一有。
況乃千年尋死生。
纍纍之塚慘盈目。
盡是鄕人少渠丁。
丁也學仙爲逃死。
未必風骨宜玉扃。
不然豈有數數然。
千年一歸故國城。
安知眞仙還地上。
不曾一字聞黃庭。
心了生死不與者。
直觀萬劫須臾經。
往在辛巳。
行過廣寧。
得見汪秀才名照者。
爲人端秀可愛。
餘與韓景洪稱道不能忘。
上年天兵之東。
汪以策士從之。
餘輩各以職事在他所。
不得見。
今年過此。
刮目以待一展。
値在山寺讀書。
又不得見也。
口占短絶書扇。
留館人贈之。
春日雙峯寺。
汪生去讀書。
十三年再過。
不見意何如。
重贈汪生。
亦留之而已。
二首。
疊前韻。
冀方曾相驥之兒。
千裡關心一合離。
有舌此來非說客。
無衣誰賦爲興師。
似聞策士年前去。
端見書生分內爲。
餘怒未平應逐我。
卽今何恨晤言遲。
壞儒志業是妻兒。
棲寺知君故自離。
耽向書中長對聖。
免從性外別求師。
古人可作欲誰與。
玆事吾衰能復爲。
曾識盛年今及壯。
振名當世未嫌遲。
次韻賦箕子墓。
韓巡撫就善曾於鄭松江之過。
書其所爲以示。
松江亦和之雲。
二首。
海外由來更有州。
天敎斯道亦東流。
龜疇向也惟傳禹。
鰈域終然不識周。
已駕雲龍歸自靖。
空蹲石獸爲誰愁。
詎無精爽憐兵火。
虛過頻年荔子秋。
得詩吾已識荊州。
高論應將激末流。
非惜奴前不死紂。
卽疑範後忍看周。
田猶有井推公志。
道得毋東替帝愁。
久我邦人無間矣。
惟憑丘墓禮春秋。
豐潤。
宿郭氏第。
贈主人。
愛君庭宇爽。
疑向畫圖親。
但得長無事。
那交一點塵。
酒好鵝兒熟。
書宜燕子春。
相留纔信宿。
堪愧道塗人。
郭氏有甥視己子曰石如玉者。
端秀可愛。
別爲贈。
來過有道宅。
得與阿戎親。
豈貴冠徒玉。
端憐鑑未塵。
黃卷休眠晝。
紅裙莫醉春。
相聞當刮目。
從此責成人。
玉河館。
和李白愁陽春賦次韻。
下同 餘來自東。
蓋千裡以伴春。
一投空館。
春胡爲舍餘而宜人。
花上林之如期。
柳萬戶之皆新。
香閨兮服成。
振羅綺之輕鮮。
甲第兮茶行。
調色味於嫩泉。
市朝兮晩晴。
塵軟紅以和煙。
使餘想兮不見。
朝復昏兮悄然。
緬夫三年楚氛。
多壘越吟。
草生縈骨。
燕巢無林。
念百口之阻飢。
靡膂力以遠心。
餘心獨兮如流。
頭寧禁兮如雪。
春不顧兮誰語。
嘯歌多兮苦節。
矧有一人兮瀛海濱。
與天上而遙相因。
丐雷雨之再施。
憑餘詞以若親。
奈何春官莫爲之徹聞兮。
無以慰矯首之美人。
和悲淸秋賦 紛四時兮若逝川。
乍湍激以流湲。
胡餘當此春日。
悽忽感夫秋天。
若登山臨水送將歸兮。
況餘去故國之四千。
于時日轉空館。
墻高易沒。
晨起瞻瓦。
疑霜是月。
時假寐而得夢。
渺關山之獨越。
邑無煙兮歲無秋。
問家室兮塗謬悠。
惡復在夫三韓。
是方丈及瀛洲。
擧接目之如玆。
孰非秋使餘憂。
歸去來兮帝鄕不可以懷。
些吾將歸骨於狐丘。
雨後安州道中。
得遠接使柳公德純在嘉山寄來韻。
次和。
時雨已應足。
宿雲朝自開。
田間奔白水。
路上絶炎埃。
動興知揮筆。
蠲愁阻把杯。
天心正兆悔。
莫作楚囚哀。
百祥樓。
次德純公示韻。
登臨不相共。
心境隻應同。
草色連沙綠。
江流帶潦紅。
家亡輕作客。
世亂易成翁。
來往俱名役。
文章未必窮。
龍岡。
次東軒韻。
錄奉洪承旨君瑞行史。
二首。
命嚴寧憚道塗悠。
梅臘行人及麥秋。
下國無兵須北騎。
中原具粟要東舟。
本慙穎脫艱難際。
徒似歸來汗漫遊。
詩律也因排悶就。
未嫌前輩少分留。
雨順風調定有秋。
農傷饑疫果誰優。
山松葉盡皮仍剝。
水稻苗沉莠獨浮。
物力何資戡國難。
天心未絶責人修。
如今豈許論思曠。
卻恐無規但有酬。
託盧郡守。
傳詩柳遠接之行。
馬上詩頻改。
人西寄轉難。
丁寧盧郡守。
聞問及龍灣。
東還來。
傳聞男評事罷免得歸。
而至今不得其信書。
於是有作二首。
疊前韻。
下竝同 吾家四壁享金兒。
不祝榮華怕別離。
遊宦偶然仍佐帥。
免懷曾未許從師。
夫人避地三年矣。
老子朝天萬裡爲。
卽汝得歸聞已幸。
團圓何日慰乖遲。
萬裡行因不見兒。
因人聞已北門離。
兵荒未保尋溫墅。
雨潦無期聚洛師。
念裏千金得無恙。
便中一字豈難爲。
年來骨肉傷懷抱。
亂世生孫莫恨遲。
感事 帝王從古避胡兒。
寧有回鑾尙忝離。
宿卒三年聞笛老。
無人六月渡江師。
飛書羽檄殊未已。
抱奏血詞何所爲。
造物如今益難料。
關津風雨得東遲。
觀書有感 大將纔當召小兒。
經邦誰自傳巖離。
未令主上聞誠竟。
空奈先生誦出師。
子孝必期勞底豫。
醫忠寧畫病難爲。
天公默默遲人事。
莫謂天公悔禍遲。
殷栗。
次東樓韻。
二首。
憶曾來往爲鄰州。
重到如今近世秋。
亂後人煙無太半。
依然山色滿東樓。
環擁名山第幾州。
松蕈柏粒最宜秋。
定堪服食休梁肉。
合着詩仙不下樓。
松禾。
次尹伯升先生韻。
幹戈之後州閭疏。
饑疫幾人猶且居。
荒野少看靑?稏。
廢池安用紅芙蕖。
我從萬裡歸來日。
公亦三年漂泊餘。
邂逅風流兩泯泯。
無心相借一言譽。
偏感君詩帶峽嵐。
築罷泓崢隨指顧。
趣成飛躍入包含。
非因捷徑媒初出。
豈有移文阻再探。
休把和章供坐憶。
和章多是等閑談。
兵戈滿地尙爲官。
亦少城中屋數間。
畢竟君臣大義在。
有山何必勝無山。
送宋靈老林川郡守 父子林川不果行。
多君起廢赴玆城。
道裡何曾懷德遠。
樓臺復似定山淸。
休憑石壘新防賊。
莫醜潢池舊弄兵。
欲識政成談笑日。
明年春雨映深耕。
〈僕及家子。
皆曾作此郡。
而不成往也。
懷德。
宋君舊業所在。
定山君前任處。
本郡爲備倭新設山城。
上年。
郡及旁縣。
有土賊之變。
〉 申副提學叔正亡女挽歌出嫁于南鄕。
遇賊鋒。
與舅姑及六歲女兒。
一時被害。
元帥枕戈督諸城以守兮。
孰曰賊至我邑裡。
天兵如雷如霆先聲南下兮。
孰曰恣爾蛇與豕。
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兮。
一入門後不下堂。
公姑弱息相牽以當白刃兮。
胡忍臨此天日光。
蘭姿玉質彼狺然者知其媺兮。
欲劫以去安可得。
全而歸之有大於體膚者兮。
無所悔亦無所恧。
緬惟詩禮之家木久喬兮。
豈獨丈夫聞以式。
早晩貞珉大字著節婦兮。
吾且歌之靷道側。
頃餘在松都客中。
與藥老話間。
以爲國家人力已盡。
人心已非。
惟仗皇靈。
亦已不能萬全。
事若無復可爲。
然獨可冀者。
君心與天心合。
得其默佑耳。
藥老甚然之。
今於歸路。
偶因戰士得歸者。
聞蔚山之捷不竟。
乃以雨風之故雲。
若此之時。
豈可以爲天都未始與於其間耶。
卻疊在彼時唱酬詩韻。
恨不得與藥老同之也。
十首具錄中 海不蕩妖窟。
焉能無擺弄。
陸不鏖兇巢。
焉能不蠢動。
人言數適然。
我謂天實摠。
天人感應際。
毋乃有閡壅。
始若難企及。
郊園遊麟鳳。
遂不復可緻。
賢良應蔔夢。
然後何足怪。
衰周及弱宋。
惕玆在一人。
治亂愼所共。
莫雲天高高。
沕穆享敬恐。
遠可海不楊。
近之河俄凍。
況彼帆千裡。
寧毋沮與送。
方寸有香火。
芻蕘言倘洞。
客有難餘天未始不與之說者曰。
天之有警有望於我後者。
固未必無也。
若今日之事。
天不佑我。
則是賊得時也。
豈有賊之兇殘。
而反可得時之理乎。
餘曰。
是大不然。
獨不見蝗乎。
夫蝗。
賊嘉穀之蟲也。
天何厚焉。
若或殖之。
以爲一時之災。
是天意在於警民主者。
而非所以養蝗也。
亦見蝗食穀。
而果遂其生於地上耶。
且於傳有之曰。
天其或者正訓楚也。
禍之適吳。
其何日之有。
蓋天爲足以訓楚者而已。
非吳之福也。
然天實警之訓之也。
而莫有以答之也。
則其終竟又不可測矣。
餘嘗獻疏。
及此一義焉。
聖明寧不留神也耶。
戊戌早春。
書于高陽村舍。
追謝梧陰相公寄問獄中詩韻二首本東坡獄中韻 沾濡一髮孰非春。
敢爲沈綿自有身。
位秩謬同軒上鶴。
形骸宜作獄中人何曾怒物由天地。
隻得糜軀謝聖神。
寬旨更蠲廷尉當。
此生眞託再生因。
〈獄事。
以奉使病稽復命故。
〉 台章倂寄一壼春。
爲慰圜墻對影身。
解位誰能猶急士。
隳名獨愧誤知人。
免治奏草文何用。
從作詩窮句欲神。
白首丘園陪杖屨。
風塵此事恐無因。
〈公屬解相位〉 癸巳行錄 龍川。
贈具郡守。
城中二千戶。
牢落今半百。
五萬亦空簿。
使家講移粟。
客程雖匪嚴。
淹留爲不樂。
賴是主人賢。
累日無厭色。
今朝戒膏車。
雨雪塗又惡。
得毋有使之。
不可自遲速。
此邑名龍川。
故應有潛伏。
主人也人龍。
定不留凡客。
義州統軍亭。
送黃持平聖源代還。
行止誰非造物兒。
統軍亭上話分離。
地形一帶殊三域。
時事南征借北師。
再識燕山猶去矣。
初臨鴨水卻還爲。
朝廷若問前頭路。
恐被當關虎豹遲。
〈時有見阻之慮〉 旣下亭。
上使金知事子昴送酒疊韻。
下竝同 江上春生些子兒。
過江歸定草離離。
自知燭武無能老。
安望包胥乞得師。
上客壓行緣事重。
同僚隨換豈人爲。
一樽美酒沾相送。
吟下高樓悔不遲。
漫賦 初長晷景似嬌兒。
客着江州忘亂離。
酒遣懷時成益友。
詩逢興處有餘師。
偸生非計狃久玩。
乞救失便徼幸爲。
去國吾殊古人道。
緣何卒歲又遲遲。
書事 世運那由染齒兒。
逢人處處說流離。
歸無故宅甘行旅。
念得亡書似瞽師。
塞上春風連日惡。
江幹曉雪斷雲爲。
不妨更待餘寒盡。
如要兵來無乃遲。
謝大學士尹海平示詩文 乍窺渾似眩童兒。
徐覺詞高意不離。
辟易千夫誰竝馬。
從容一鼓返全師。
句供陶寫天然出。
文護流傳獨苦爲。
肯借連編得卒業。
令人不復恨行遲。
仍乞大學士贈詩 暫留握棗止啼兒。
爭似眞貽珮陸離。
未有刀圭沾妙劑。
徒將擁腫過醫師。
賦詩非必亂世具。
排悶故多前輩爲。
衡下斯文終不喪。
寵成猶可起衰遲。
戲贈同行韓正郞景洪二首 未用新詩付雪兒。
憐君寫出字森離。
杜陵癖在功非聖。
張旭顚全飮亦師。
千裡同遊今再遇。
暫時若失不相爲。
年來古絶又豪放。
倂取聲名休怪遲。
世有重輕鷄鶩兒。
論君書法故分離。
吾於文字亦遭厄。
但信古人能得師。
白雪歌成數曲了。
靑天紙放一張爲。
暮年相對時平後。
身外功名遮莫遲。
統軍亭感懷 問誰扶我下樓兒。
頭黑當時倒接離。
此日再來垂楚泣。
惟期西去乞秦師。
中原界卽地形盡。
一道江應天塹爲。
獨奈鯨鯢出海橫。
皇靈蕩戮至今遲。
鴨綠江 傷心欲問大堤兒。
樂事今無慰遠離。
白雪覆氷聯細馬。
桃花生浪信篙師。
且憐擧眼中邊了。
還學回腸入九爲。
抱奏西歸猶未達。
征南敢怪羽書遲。
夢殤女二首 歲除前曉夢殤兒。
五歲生今二歲離。
學語嬉遊惟悅孝。
尋書念說不勤師。
從知善惡由天得。
孰管賢愚入地爲。
眉目分明俄已去。
龍鍾枕上淚乾遲。
人情鍾愛晩生兒。
避寇舟中膝不離。
提挈擬將隨尹府。
語言翻已下巫師。
埋香慘絶他鄕寄。
入夢依然昔日爲。
及我江幹知汝意。
江西千裡得通遲。
料理除夕。
示景洪。
衰從壯得壯從兒。
此理如環故不離。
臘盡莫愁仍道路。
春來相伴向京師。
如良夜何想同也。
中聖人否聊一爲。
臘飮直連春日醉。
何須計較曉鐘遲。
擬製迎祥詩二首 東皇靑蓋小車兒。
旭日明氷度陸離。
善繼天心木德王。
爭鳴氣化鳥官師。
潛從蟄戶知無恙。
稍向農家示有爲。
最是震方湯沐地。
消除氛惡未應遲。
再見文王四乳兒。
天敎保合豈仍離。
毋庸秋令幹春令。
各職風師與雨師。
不復夷心啓無厭。
終然帝力果何爲。
臣歌元月第一日。
日日常同舒以遲。
謝奉金府尹守伯除夕枉話 擁到高軒執燭兒。
應憐歲去又人離。
三杯命酒偕之道。
一語評詩亦足師。
淸濁聖賢無間矣。
弛張文武不偏爲。
相知己自十年早。
此夕如何恨得遲。
再奉府尹。
此偶效歌頌。
毋以諛視。
亦有助發意思之道雲。
理大州心撫小兒。
兵荒父子免相離。
防閑但設誰能盜。
約束誠懸可以師。
牒訴如雲多益辨。
襟懷盡日寂無爲。
一言靜勝嘗全晉。
斯道雖同效獨遲。
〈僕守南兩州。
皆以靜勝名堂。
〉 留別分戶曹閔參判而吉二首 交情不必自童兒。
客況今同了亂離。
兵食入談慚國土。
歲時無酒等禪師。
登程獨怕餘寒在。
勾簿應便嫩日爲。
去住皆緣王事急。
從敎百口怨淹遲。
慣聽邊音雜漢兒。
卻因留滯惜違離。
傷心征戰殘棋手。
不分江山可畫師。
倘續無衣楚使返。
應勤足食漢臣爲。
扶危會有天公在。
吾輩區區計早遲。
高嶺 摶土初如逞戲兒。
白雲根石不多離。
嶺頭幾着吹笙子。
泉上應過卓錫師。
李願誰爭隱居所。
劉郞何用去來爲。
千年卻感誇父事。
景疾路迷於此遲。
靑石嶺 嶺逢靑石怯驢兒。
看是壞渾踏覺離。
補缺天餘寧有種。
學成山別恥相師。
雪遮故忌瑤難似。
泉浸堪憐硯可爲。
礱此作碑鐫作冊。
平東準擬著悠遲。
到遼東。
景洪誦鄭松江公所爲華表柱古風。
要餘和。
走筆次韻。
十年三過華表柱。
遼鶴不見遼天靑。
借問當時化鶴人。
何爲於此難爲情。
浮生滿百無一有。
況乃千年尋死生。
纍纍之塚慘盈目。
盡是鄕人少渠丁。
丁也學仙爲逃死。
未必風骨宜玉扃。
不然豈有數數然。
千年一歸故國城。
安知眞仙還地上。
不曾一字聞黃庭。
心了生死不與者。
直觀萬劫須臾經。
往在辛巳。
行過廣寧。
得見汪秀才名照者。
爲人端秀可愛。
餘與韓景洪稱道不能忘。
上年天兵之東。
汪以策士從之。
餘輩各以職事在他所。
不得見。
今年過此。
刮目以待一展。
値在山寺讀書。
又不得見也。
口占短絶書扇。
留館人贈之。
春日雙峯寺。
汪生去讀書。
十三年再過。
不見意何如。
重贈汪生。
亦留之而已。
二首。
疊前韻。
冀方曾相驥之兒。
千裡關心一合離。
有舌此來非說客。
無衣誰賦爲興師。
似聞策士年前去。
端見書生分內爲。
餘怒未平應逐我。
卽今何恨晤言遲。
壞儒志業是妻兒。
棲寺知君故自離。
耽向書中長對聖。
免從性外別求師。
古人可作欲誰與。
玆事吾衰能復爲。
曾識盛年今及壯。
振名當世未嫌遲。
次韻賦箕子墓。
韓巡撫就善曾於鄭松江之過。
書其所爲以示。
松江亦和之雲。
二首。
海外由來更有州。
天敎斯道亦東流。
龜疇向也惟傳禹。
鰈域終然不識周。
已駕雲龍歸自靖。
空蹲石獸爲誰愁。
詎無精爽憐兵火。
虛過頻年荔子秋。
得詩吾已識荊州。
高論應將激末流。
非惜奴前不死紂。
卽疑範後忍看周。
田猶有井推公志。
道得毋東替帝愁。
久我邦人無間矣。
惟憑丘墓禮春秋。
豐潤。
宿郭氏第。
贈主人。
愛君庭宇爽。
疑向畫圖親。
但得長無事。
那交一點塵。
酒好鵝兒熟。
書宜燕子春。
相留纔信宿。
堪愧道塗人。
郭氏有甥視己子曰石如玉者。
端秀可愛。
別爲贈。
來過有道宅。
得與阿戎親。
豈貴冠徒玉。
端憐鑑未塵。
黃卷休眠晝。
紅裙莫醉春。
相聞當刮目。
從此責成人。
玉河館。
和李白愁陽春賦次韻。
下同 餘來自東。
蓋千裡以伴春。
一投空館。
春胡爲舍餘而宜人。
花上林之如期。
柳萬戶之皆新。
香閨兮服成。
振羅綺之輕鮮。
甲第兮茶行。
調色味於嫩泉。
市朝兮晩晴。
塵軟紅以和煙。
使餘想兮不見。
朝復昏兮悄然。
緬夫三年楚氛。
多壘越吟。
草生縈骨。
燕巢無林。
念百口之阻飢。
靡膂力以遠心。
餘心獨兮如流。
頭寧禁兮如雪。
春不顧兮誰語。
嘯歌多兮苦節。
矧有一人兮瀛海濱。
與天上而遙相因。
丐雷雨之再施。
憑餘詞以若親。
奈何春官莫爲之徹聞兮。
無以慰矯首之美人。
和悲淸秋賦 紛四時兮若逝川。
乍湍激以流湲。
胡餘當此春日。
悽忽感夫秋天。
若登山臨水送將歸兮。
況餘去故國之四千。
于時日轉空館。
墻高易沒。
晨起瞻瓦。
疑霜是月。
時假寐而得夢。
渺關山之獨越。
邑無煙兮歲無秋。
問家室兮塗謬悠。
惡復在夫三韓。
是方丈及瀛洲。
擧接目之如玆。
孰非秋使餘憂。
歸去來兮帝鄕不可以懷。
些吾將歸骨於狐丘。
雨後安州道中。
得遠接使柳公德純在嘉山寄來韻。
次和。
時雨已應足。
宿雲朝自開。
田間奔白水。
路上絶炎埃。
動興知揮筆。
蠲愁阻把杯。
天心正兆悔。
莫作楚囚哀。
百祥樓。
次德純公示韻。
登臨不相共。
心境隻應同。
草色連沙綠。
江流帶潦紅。
家亡輕作客。
世亂易成翁。
來往俱名役。
文章未必窮。
龍岡。
次東軒韻。
錄奉洪承旨君瑞行史。
二首。
命嚴寧憚道塗悠。
梅臘行人及麥秋。
下國無兵須北騎。
中原具粟要東舟。
本慙穎脫艱難際。
徒似歸來汗漫遊。
詩律也因排悶就。
未嫌前輩少分留。
雨順風調定有秋。
農傷饑疫果誰優。
山松葉盡皮仍剝。
水稻苗沉莠獨浮。
物力何資戡國難。
天心未絶責人修。
如今豈許論思曠。
卻恐無規但有酬。
託盧郡守。
傳詩柳遠接之行。
馬上詩頻改。
人西寄轉難。
丁寧盧郡守。
聞問及龍灣。
東還來。
傳聞男評事罷免得歸。
而至今不得其信書。
於是有作二首。
疊前韻。
下竝同 吾家四壁享金兒。
不祝榮華怕別離。
遊宦偶然仍佐帥。
免懷曾未許從師。
夫人避地三年矣。
老子朝天萬裡爲。
卽汝得歸聞已幸。
團圓何日慰乖遲。
萬裡行因不見兒。
因人聞已北門離。
兵荒未保尋溫墅。
雨潦無期聚洛師。
念裏千金得無恙。
便中一字豈難爲。
年來骨肉傷懷抱。
亂世生孫莫恨遲。
感事 帝王從古避胡兒。
寧有回鑾尙忝離。
宿卒三年聞笛老。
無人六月渡江師。
飛書羽檄殊未已。
抱奏血詞何所爲。
造物如今益難料。
關津風雨得東遲。
觀書有感 大將纔當召小兒。
經邦誰自傳巖離。
未令主上聞誠竟。
空奈先生誦出師。
子孝必期勞底豫。
醫忠寧畫病難爲。
天公默默遲人事。
莫謂天公悔禍遲。
殷栗。
次東樓韻。
二首。
憶曾來往爲鄰州。
重到如今近世秋。
亂後人煙無太半。
依然山色滿東樓。
環擁名山第幾州。
松蕈柏粒最宜秋。
定堪服食休梁肉。
合着詩仙不下樓。
松禾。
次尹伯升先生韻。
幹戈之後州閭疏。
饑疫幾人猶且居。
荒野少看靑?稏。
廢池安用紅芙蕖。
我從萬裡歸來日。
公亦三年漂泊餘。
邂逅風流兩泯泯。
無心相借一言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