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孔子之精神生活
關燈
小
中
大
都用顔色的靜詞。
别的可以類推。
這一種工課,不但是作文的開始,也是作詩的基礎。
所以對到四字課的時候,先生還要用圈發的法子,指示平仄的相對。
平聲字圈在左下角,上聲在左上角,去聲右上角,入聲右下角。
學生作對子時,最好用平聲對仄聲,仄聲對平聲(仄聲包上、去、入三聲)。
等到四字對作得合格了,就可以學五言詩,不要再作對子了。
八股文的作法,先作破題:隻兩句,把題目的大意說一說。
破題作得合格了,乃試作承題,四五句。
承題作得合格了,乃試作起講,大約十餘句。
起講作得合格了,乃作全篇。
全篇的作法,是起講後,先講領題,其後分作八股(六股亦可),每兩股都是相對的。
最後作一結論。
由簡而繁,确是一種學文的方法。
但起講、承題、破題,都是全篇的雛形;那時候作承題時仍有破題,作起講時仍有破題、承題,作全篇時仍有破題、承題、起講,實在是重床疊架了。
我三十二歲(前十四年)九月間,自北京回紹興,任中西學堂監督,這是我服務于新式學校的開始。
這個學堂是用紹興公款設立的。
依學生程度,分三齋,略如今日高小、初中、高中的一年級。
今之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麐君、北大地質學教授王烈君,都是那時候第一齋的小學生。
而現任中央研究院秘書的馬祀光君、任浙江教育廳科員的沈光烈君,均是那時候第三齋的高才生。
外國語原有英、法二種,我到校後又增日本文。
教員中授哲學、文學、史學的有馬湄莼、薛阆軒、馬水臣諸君,授數學及理科的有杜亞泉、壽孝天諸君,主持訓育的有胡鐘生君,在當時的紹興,可為極一時之選。
但教員中頗有新舊派别,新一點的,笃信進化論,對于舊日尊君卑民,重男輕女的舊習,随時有所糾正,舊一點的不以為然。
後來舊的運動校董,出面幹涉,我遂辭職(前十三年)。
我三十五歲(前十一年)任南洋公學特班教習。
那時候南洋公學還隻有小學、中學的學生;因沈子培監督之提議,招特班生四十人,都是擅長古文的;拟授以外國語及經世之學,備将來經濟特科之選。
我充教授,而江西趙仲宣君、浙江王星垣君相繼為學監。
學生自由讀書,寫日記,送我批改。
學生除在中學插班習英文外,有願習日本文的;我不能說日語,但能看書,即用我的看書法教他們,他們就試譯書。
每月課文一次,也由我評改。
四十人中,以邵聞泰(今名力子)、洪允祥、王世、胡仁源、殷祖同、謝忱(今名無量)、李叔同(今出家号弘一)、黃炎培、項骧、貝壽同諸君為高才生。
我三十六歲(前十年),南洋公學學生全體退學,其一部分借中國教育會之助,自組愛國學社,我亦離公學,為學社教員。
那時候同任教員的吳稚晖、章太炎諸君,都喜倡言革命,并在張園開演說會,凡是來會演說的人,都是講排滿革命的。
我在南洋公學時,所評改之日記及月課,本已傾向于民權女權的提倡,及到學社,受激烈環境的影響,遂亦公言革命無所忌。
何海樵君自東京來,介紹我宣誓入同盟會,又介紹我入一學習炸彈制造的小組(此小組本隻六人,海樵與楊笃生、蘇鳳初諸君均在内)。
那時候學社中師生的界限很寬,程度較高的學生,一方面受教,一方面即任低級生的教員;教員熱心的,一方面授課,一方面與學生同受軍事訓練。
社中軍事訓練,初由何海樵、山漁昆弟擔任,後來南京陸師學堂退學生來社,他們的領袖章行嚴、林力山二君助何君。
我亦斷發短裝與諸社員同練步伐,至我離學社始已。
愛國學社未成立以前,我與蔣觀雲、烏目山僧、林少泉(後改名白水)、陳夢坡、吳彥複諸君組織一女學,命名“愛國”。
初由蔣君管理,蔣君遊日本,我管理。
初辦時,學生很少;愛國學社成立後,社員家中的婦女,均進愛國女學,學生驟增。
盡義務的教員,在數理方面,有王小徐、嚴練如、鐘憲鬯、虞和欽諸君;在文史方面,有葉浩吾、蔣竹莊諸君。
一年後,我離愛國女學。
我三十八歲(前八年)暑假後,又任愛國女學經理。
又約我從弟國親及龔未生、俞子夷諸君為教員。
自三十六歲以後,我已決意參加革命工作。
覺得革命隻有兩途:一是暴動,一是暗殺。
在愛國學社中竭力助成軍事訓練,算是下暴動的種子。
又以暗殺于女子更為相宜,于愛國女學,預備下暗殺的種子。
一方面受蘇鳳初君的指導,秘密賃屋,試造炸藥,并約鐘憲鬯先生相助,因鐘先生可向科學儀器館采辦儀器與藥料。
又約王小徐君試制彈殼,并接受黃克強、蒯若木諸君自東京送來的彈殼,試填炸藥,由孫少侯君攜往南京僻地試驗。
一方面在愛國女學為高才生講法國革命史、俄國虛無黨曆史,并由鐘先生及其館中同志講授理化,學分
别的可以類推。
這一種工課,不但是作文的開始,也是作詩的基礎。
所以對到四字課的時候,先生還要用圈發的法子,指示平仄的相對。
平聲字圈在左下角,上聲在左上角,去聲右上角,入聲右下角。
學生作對子時,最好用平聲對仄聲,仄聲對平聲(仄聲包上、去、入三聲)。
等到四字對作得合格了,就可以學五言詩,不要再作對子了。
八股文的作法,先作破題:隻兩句,把題目的大意說一說。
破題作得合格了,乃試作承題,四五句。
承題作得合格了,乃試作起講,大約十餘句。
起講作得合格了,乃作全篇。
全篇的作法,是起講後,先講領題,其後分作八股(六股亦可),每兩股都是相對的。
最後作一結論。
由簡而繁,确是一種學文的方法。
但起講、承題、破題,都是全篇的雛形;那時候作承題時仍有破題,作起講時仍有破題、承題,作全篇時仍有破題、承題、起講,實在是重床疊架了。
我三十二歲(前十四年)九月間,自北京回紹興,任中西學堂監督,這是我服務于新式學校的開始。
這個學堂是用紹興公款設立的。
依學生程度,分三齋,略如今日高小、初中、高中的一年級。
今之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麐君、北大地質學教授王烈君,都是那時候第一齋的小學生。
而現任中央研究院秘書的馬祀光君、任浙江教育廳科員的沈光烈君,均是那時候第三齋的高才生。
外國語原有英、法二種,我到校後又增日本文。
教員中授哲學、文學、史學的有馬湄莼、薛阆軒、馬水臣諸君,授數學及理科的有杜亞泉、壽孝天諸君,主持訓育的有胡鐘生君,在當時的紹興,可為極一時之選。
但教員中頗有新舊派别,新一點的,笃信進化論,對于舊日尊君卑民,重男輕女的舊習,随時有所糾正,舊一點的不以為然。
後來舊的運動校董,出面幹涉,我遂辭職(前十三年)。
我三十五歲(前十一年)任南洋公學特班教習。
那時候南洋公學還隻有小學、中學的學生;因沈子培監督之提議,招特班生四十人,都是擅長古文的;拟授以外國語及經世之學,備将來經濟特科之選。
我充教授,而江西趙仲宣君、浙江王星垣君相繼為學監。
學生自由讀書,寫日記,送我批改。
學生除在中學插班習英文外,有願習日本文的;我不能說日語,但能看書,即用我的看書法教他們,他們就試譯書。
每月課文一次,也由我評改。
四十人中,以邵聞泰(今名力子)、洪允祥、王世、胡仁源、殷祖同、謝忱(今名無量)、李叔同(今出家号弘一)、黃炎培、項骧、貝壽同諸君為高才生。
我三十六歲(前十年),南洋公學學生全體退學,其一部分借中國教育會之助,自組愛國學社,我亦離公學,為學社教員。
那時候同任教員的吳稚晖、章太炎諸君,都喜倡言革命,并在張園開演說會,凡是來會演說的人,都是講排滿革命的。
我在南洋公學時,所評改之日記及月課,本已傾向于民權女權的提倡,及到學社,受激烈環境的影響,遂亦公言革命無所忌。
何海樵君自東京來,介紹我宣誓入同盟會,又介紹我入一學習炸彈制造的小組(此小組本隻六人,海樵與楊笃生、蘇鳳初諸君均在内)。
那時候學社中師生的界限很寬,程度較高的學生,一方面受教,一方面即任低級生的教員;教員熱心的,一方面授課,一方面與學生同受軍事訓練。
社中軍事訓練,初由何海樵、山漁昆弟擔任,後來南京陸師學堂退學生來社,他們的領袖章行嚴、林力山二君助何君。
我亦斷發短裝與諸社員同練步伐,至我離學社始已。
愛國學社未成立以前,我與蔣觀雲、烏目山僧、林少泉(後改名白水)、陳夢坡、吳彥複諸君組織一女學,命名“愛國”。
初由蔣君管理,蔣君遊日本,我管理。
初辦時,學生很少;愛國學社成立後,社員家中的婦女,均進愛國女學,學生驟增。
盡義務的教員,在數理方面,有王小徐、嚴練如、鐘憲鬯、虞和欽諸君;在文史方面,有葉浩吾、蔣竹莊諸君。
一年後,我離愛國女學。
我三十八歲(前八年)暑假後,又任愛國女學經理。
又約我從弟國親及龔未生、俞子夷諸君為教員。
自三十六歲以後,我已決意參加革命工作。
覺得革命隻有兩途:一是暴動,一是暗殺。
在愛國學社中竭力助成軍事訓練,算是下暴動的種子。
又以暗殺于女子更為相宜,于愛國女學,預備下暗殺的種子。
一方面受蘇鳳初君的指導,秘密賃屋,試造炸藥,并約鐘憲鬯先生相助,因鐘先生可向科學儀器館采辦儀器與藥料。
又約王小徐君試制彈殼,并接受黃克強、蒯若木諸君自東京送來的彈殼,試填炸藥,由孫少侯君攜往南京僻地試驗。
一方面在愛國女學為高才生講法國革命史、俄國虛無黨曆史,并由鐘先生及其館中同志講授理化,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