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三十五年來中國之新文化

關燈
食品對于神經系發展及學習能力的影響;三、研究大聲驚吓對于習得能力的影響;四、研究輸精管隔斷的各種影響;五、編輯心理學名詞。

     (酉)曆史語言學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設在北平,分三組:第一組,關于史學各方面及文藝考訂等;第二組,關于語言學各方面及民間文藝等;第三組,關于考古學、人類學、民物學等。

    第一組研究标準:一、以商周遺物,甲骨、金石、陶瓦等,為研究上古史的對象;二、以敦煌材料及其他中亞近年出現的材料為研究中古史的對象;三、以内閣大庫檔案,為研究近代史的對象。

    其屬于個人研究的:一、中國經典時代語言及曆史的研究;二、以流傳的及最近發現的梵文手鈔本與番經漢藏對勘;三、由蒙文蒙古源流及清文譯本,作蒙古源流研究;四、以金石文字校勘先秦的典籍及研究經典上各項問題;五、以古代遺物文字花紋等研究古代文化及民族遷移中所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六、編定北平圖書館所藏敦煌卷子目錄;七、編定金石書目;八、輯校宋元逸詞;九、搜訪南明弘光,隆武,永曆三朝史料?編纂南明史及南明史的專題研究。

    第二組所研究的:一、全國務省方言的調查,求知各地方言的分配變遷來源等;二、音檔的設置,為保存各地方言材料永久的記錄起見,依照德、法各國音檔方法,灌收方言話片;三、古代音韻研究;四、西夏研究;五、語言實驗室工作,尤注重我國聲調的實驗。

    該組已完成的工作,較力重要的:一、慧琳一切經音義反切考;二、瑤歌記音;三、廈門音系研究;四、藏歌記音;五、耶稣會士在音韻學上貢獻的研究;六、閩音研究。

    第三組的工作,以發掘與考訂為中心。

    發掘事項,計河南安陽殷墟三次,山東曆城龍山城子崖一次,黑龍江齊齊哈爾石器時代墓葬一次。

    殷墟與城子崖發掘的效果:一、大宗刻字甲骨的發現;二、大宗陶器、陶片的發現;三、大宗獸骨的發現;四、地層的認識;五、與甲骨文同時的石器、銅器的發現。

     (戊)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機關,有中央研究院的社會科學研究所,分設四組;一、法制學組;二、經濟學組;三、社會學組;四、民族學組。

    法制學組所研究的:一、陪審制度,已有報告;二、犯罪問題,先從監犯調查入手;三、上海租界問題,就法理與事實兩方面詳加研究;四、華僑在中外條約上及列國法律上所受的待遇;五、中國近代外交史研究;六、國際法典編纂會議議題研究。

    經濟學組已完成的,有六十五年來中國國際貿易統計。

    現在所研究的:一、中國國際貿易統計的改進問題;二、中國國際貿易研究;三、楊樹浦工人住宅調查;四、統計學名詞彙;五、所得稅問題。

    社會學組的工作,現方集中于農村問題:一、計劃全國農村調查,先就無錫、保定兩處實地調查;二、研究中國農村的封建社會性;三、研究資本主義在中國農村中的發展。

    出版品:《畝的差異》《黑龍江的農民與地主》等等,已有六種。

    民族學組所研究的:一、廣西淩雲瑤人的調查及研究;二、台灣番族的調查及研究;三、松花江下遊赫哲人的調查及研究;四、世界各民族結繩記事與原始文字的研究;五、外國民族名稱漢譯;六、西南民族研究資料的搜集。

    與該所社會學組同年成立,而且有分工互助的契約的,是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所設立的社會調查所,從事于社會問題的各項研究與調查,調查工人生活,尤多貢獻;出有第一次中國勞動年鑒,指數公式總論,社會科學雜志等刊物十餘種。

    其他各大學所研究的,大抵趨重于中外社會現狀與其趨勢,所有出版物,亦以通論及偏于理論者為多。

    各種學會,方面較多;如遼甯東北法學研究會,志在發揚本國法律優點,并普及法律知識于民衆,所出法學新報及法律常識等雜志,即本此立論。

    北平朝陽大學法律評論社所出周刊,亦與同調。

    又如上海東吳大學法律學院注重于中西法律比較的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會注重于書報的譯述,謀增進民衆社會常識。

    中國經濟學社及社會經濟研究會,緻力于本國經濟現狀與現代經濟問題等,均有特殊的貢獻雲。

     二、美術吾國古代樂與禮并重;科舉時代,以文學與書法試士,間設畫院,宮殿寺觀的建築與富人的園亭,到處可以看出中國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但最近三十五年,于美術上也深受歐洲的影響,分述于下: (子)美術學校吾國美術學校,以私立上海美術專門學校為最早,成立于民國元年,初名上海圖畫美術院,設繪畫科兩班,學生十二人。

    是年七月,于正科外設選科。

    三年,改繪畫科為西洋畫科。

    四年一月,增設藝術師範科。

    九年四月,更名上海美術學校;十年八月,更名上海美術專門學校。

    現有中國畫,西洋畫,藝術教育及音樂四系,學生五百人。

    繼此而起的,有國立美術學校兩所。

    一在北平,一在杭州。

    北平一校,成立于民國七年,初名北京美術學校,設繪畫、圖案兩科。

    九年,設專門部的圖畫,手工師範科。

    十一年改稱北京美術專門學校,設國畫、西畫、圖案三系及圖畫手工師範系。

    十五年二月又改名國立藝術專門學校,增設音樂戲劇兩系。

    十七年編入北平大學,名為藝術學院,增設建築系,改圖案系為實用美術系,合之音樂、戲劇、國畫、西畫各系,共成立六系,學生三百五十名。

    杭州一校,成立于民國十七年三月,初名藝術院,設中國畫、西洋畫、雕塑、圖案四系,而外國語用法文;秋,合并中國畫及西洋畫為繪畫系。

    十八年十月,改名美術專科學校,學生二百二十六人。

    其非專設的學校而附設于大學的,有國立中央大學教育學院的藝術教育科與藝術專修科。

    藝術教育科,分國畫、西洋畫、手工、音樂四組,均四年畢業。

    藝術專修科,分圖畫、工藝、音樂三組,為培養中等學校師資而設,三年畢業。

     (醜)博物院與展覽會收藏古物與美術品,本屬于私人的嗜好。

    近始有公開的機關,如各地方所設古物保存所就是。

    其内容較為豐富的,是北平的古物陳列所與故宮博物院。

    古物陳列所,成立于民國初年,設于乾清門外太和、中和、保和及文華、武英等殿,所陳列的都是奉天、熱河兩行宮的物品;書畫占最多數,更番展覽;其他磁、漆、金、玉的器物,亦為外間所寡有的。

    故宮博物院,成立于十四年十月,設于乾清門内各宮殿。

    故宮的建築與園林,本有美術的價值;昔為清皇室所占有,自十四年後,次第開放,公諸民衆。

    至于宮中物品,除書籍及檔冊外,美術品甚多;書畫八千餘件;陶磁六千餘件;其他銅器、玉器及各種寶石、象牙的器物,以刻镂見長的,為數尤多。

    除這種永久的陳列所以外,又有一種短期的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