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三十五年來中國之新文化

關燈
五、關于地質物理的工作兩種、一以扭轉天秤研究上海沖積層以下的岩石層;一在室内研究岩石的楊氏彈性常數。

    兩廣地質調查所,成立于十六年九月,曾分組至廣西、廣東各江流域及西沙群島,并至貴州、四川等處調查地質,成績甚良。

    湖南地質調查所,成立不過三年,對于湖南煤田及各種經濟礦苗,頗多調查。

    浙江礦産調查所,成立于十七年,調查本省礦産,兼及土壤、肥料與農産物。

    江西地質調查所,成立于十七年,在逐漸進展中。

    至于各大學有地質學系的,為數頗多;較為著名的,如北京大學的地質學系,與北京地質調查所有密切關系。

    中央、中山兩大學的地質學系,均有相當設備,于授課外,調查該校附近的地質。

     (卯)生物學生物學研究機關,以科學社生物研究所為最早,成立于十一年。

    分兩組,一為植物組,研究植物分類與植物生态。

    對于各省植物調查,尤為注意;例如與浙江大學農學院合作,研究浙江省植物;與靜生生物調查所合作,調查四川植物;至于浙江天目山、南京紫金山及其他各處之植物生長狀況,多在研究中,所采集的各種植物,已經整理鑒别的,有一萬種;尚未完全整理的,有二萬餘。

    又一組為動物組,其研究範圍頗廣;一部分為動物神經的研究;一部分為中國各種新種動物的說明;一部分為中國長江及沿海動物有系統的調查;又一部分為動物形态及生理的研究。

    曆年所采集标本極多;十八年在山東沿海,采得動物标本一萬五千餘,同年,長江一帶,采得标本萬餘,其中共為千餘種;其他各處采集,成績亦略相等;研究報告,已出版的二十餘種。

    中央研究院自然曆史博物館,成立于十八年。

    搜羅中國西南部動植物标本,最為豐富。

    第一次廣西科學調查團,采得植物五萬份,脊椎及無脊椎動物約九千餘份。

    十八年,複有四川鳥類采集,長江魚類采集;十九年,組織貴州自然曆史調查團,成績皆極滿意。

    其研究工作,除關于分類研究外,尤注意于中國動植物的分區。

    印行專著、圖譜、叢刊等,約十餘種。

    靜生生物調查所,為紀念範靜生先生而設,成立于十八年。

    亦分動植物兩部,調查及研究中國動植物分類,旁及經濟動植物學與動植物生态學,木材解剖學等,已有出版品四五種。

    北平研究院植物學研究所,成立于十八年,調查及研究中國北部植物,有出版品二種。

    中山大學農林學院,有農林植物研究所,成立于十七年;其研究目的,在于求農植物改良,旁及于分類、分布、生理、生态諸學;其研究材料,大概為中國南部植物,尤注意的是廣東植物;出版品有圖譜與植物志諸書。

    至于各大學的生物研究,其性質較為廣泛;如清華大學生物學系及生物研究所,除采集外,作生理遺傳及生态的研究;對于金魚研究,頗加注意。

    廈門大學植物系,除普通研究外,注意福建植物及下等隐花植物與海藻植物。

    河南大學理學院生物系,為遺傳(研究果蠅、豚鼠、兔子)、植物生理、魚類分類、動物解剖諸研究。

    又如各省昆蟲局,對于各省蟲類頗多研究;曆史較久的,是江蘇省昆蟲局,成立于九年。

     (辰)天文學天文學研究機關,以佘山天文台為最早;成立于民元前十二年,其工作:一、測時;二、行星與恒星的攝影研究;三、小行星受木星影響研究。

    出年報,已至第十七卷。

    其次,齊魯大學天文台,成立于民國六年,其工作:一、授時;二、觀日月斑點形象。

    出版品有天文書籍四種。

    其次青島觀象台天文磁力科,成立于民國十三年,其工作:一、授時;二、天體攝影觀測;三、天體位置推算等;出版品有報告書及觀象日報。

    其次為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成立于民國十六年,其工作:一、首都授時;二、全國授時;三、測量經緯度;四、研究太陽、行星、恒星等;出版品有國曆、國民曆、天文年曆、集刊、别刊等九種。

    其次為中山大學天文台,成立于民國十八年,其工作:一、授時;二、觀測變星;三、觀測太陽斑點。

    出版品有兩月刊。

     (巳)氣象學國内各處天文台,俱附設有氣象測候所。

    專研氣象的機關,為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及其附屬之各氣象測候所。

    其本所研究事業,除普通測候及天文預報外,特别注意于高空研究,曆次舉放氣候,成績頗佳。

    現方聯絡及接收國内各處氣象測候所,遠至内蒙、新疆等處。

    今年在首都舉行氣象會議,到的有三十餘團體,議決聯絡及統一國内測候通信辦法。

    又開班訓練測候人才。

    其次為上海徐家彙天文台。

    雖以天文名,而進行工作,大概俱屬氣侯及地震測候,所出報告,種類頗多。

    其次如南通軍山氣象台,測候設備亦多。

    至于青島現象台。

    北平觀象台及中山大學天文台等,亦皆有氣象研究普通設備及各種自記儀器雲。

     (午)醫學醫學研究,以同濟大學醫學院為最早,其生理學研究館,成立于民元前十二年,所研究的是心理的生理學,尤注意于中國人與歐洲人的比較,已有出版品數種。

    其次成立的為解剖學研究館,成立于民元前四年,所研究的,為東方民族比較解剖學,已有出版品一種。

    尚有病理學研究館,專研究中國方面的民族比較病理學;藥物學研究館,研究中國的藥物;均附設于寶隆醫院。

    北平協和醫學院,隸屬于美國羅氏駐華醫社,成立于民國十年,經費較充,設備較為完全。

    該院設十二系:解剖學系,研究解剖、組織、細胞、胚胎、人類諸學;生理學系,研究人類生理;生理化學系,研究有機生物化學新陳代謝、食物化學及營養學;藥物學系,研究植物學、有機化學、生理與藥物作用的關系;細菌學系,研究細菌學、免疫學、黴菌學系;病理學系,衛生學系;内科學系;外科學系;婦産科學系;眼科學系;愛克斯光學系等,分别用科學方法研究各種病理,其研究報告發表于歐美及中國之雜志中,已有百餘篇:其他如杭州醫院,為熱帶病及寄生蟲的研究;中央大學醫學院,與紅十字總醫院合作,各系教授均有研究,論文散見于各雜志的,已有二十餘篇;均為後起而極有希望的。

     (未)工程學工程研究,在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中已設立的,尚隻有陶瓷及鋼鐵兩試驗場。

    陶瓷試驗場所研究的:一、坯泥的研究;二、瓷泥的分析;三、國内各地瓷泥性質的研究;四、瓷釉的研究。

    鋼鐵試驗場所研究的:一、采集國内各廠礦所産之生鐵與焦炭,試制鑄鋼與器具鋼;二、研究制模手術;三、研究關于冶煉方面各問題;四,研究繁難鑄鐵機件。

     (申)心理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均有實驗心理學的設備;專門的研究機關,為中央研究院的心理研究所,設在北平,所研究的:一、修訂皮納智力測驗;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