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何謂文化

關燈
的許可,以西湖濱之羅苑為校舍,不足,附加以照膽台、三賢祠、蘇、白二公祠等。

    以林風眠為院長,設中國畫、西洋畫、雕塑、圖案四系,而外國語用法文。

    秋,合并中國畫、西洋畫為繪畫系。

    其所用标語為: “介紹西洋藝術; 整理中國藝術; 調和中西藝術, 創造時代藝術。

    ” 甚合吾國現代藝術教育之旨趣。

    十八年十月,奉教育部令,改為美術專科學校。

    開學時,學生不過六十人,現已增至二百二十六人。

    開學時,校中設有研究班,為本校教員及已在美術學校畢業而更求深造者的共同研究的機關,近因與專科學校規程不合,殆将停辦。

    又茲校自十八年度起,規定無論何系學生,第一年均習木炭畫,即預備于繪畫科中專習中國畫者,亦從木炭畫入手,為将來改進中國畫之基礎雲。

    印有《亞波羅》月刊。

     (卯)國立中央大學教育學院的藝術教育科及藝術專修科--藝術教育科分國畫、西洋畫、手工、音樂四組,均四年畢業。

    藝術專修科分圖畫、工藝、音樂三組,為培養中等學校師資而設,三年畢業。

    本科以李祖鴻為主任,以呂濬、徐悲鴻、唐學泳等為副教授。

     (辰)中國畫學研究會--此會為民國七八年間,周肇祥、陳衡恪、金紹城等所發起,九年成立,設在北京達子廟歐美同學會。

    會員三十餘人,分人物、山水、花鳥、界畫四門。

    其教授,以精研古法、博擇新知為主旨。

    研究員,不分男女,以能畫及經有正當職業之人介紹,以作品送會審查,認為可以造就者為合格;五年期滿,成績優良者,給證書,升充助教。

    十一年,遷會所于中央公園。

    現任會長周肇祥,北京畫界前輩,多任評議員。

    有研究員二百餘人。

    研究員升充助教者二十餘人。

    其研究畢業而在各學校充教員、導師及組織美術團體者頗多。

    曾開成績展覽會七次。

    發行《藝苑》旬刊。

     (巳)藝苑的繪畫研究所--十七年十月十日,江小鹣,張辰伯、朱屺瞻,王濟遠等,設繪畫研究所于上海林蔭路之藝苑。

    他所發表的旨趣是:“增進藝術旨趣,提高研究精神,發揚固有文化,培養專門人才。

    ”科目先設西洋畫,分油畫、水彩畫、素描三科,人數以三十人為限。

    (1)研究員十五人,容納一般畫家自由制作。

    (2)研究生十五人,對于繪畫有深切之嗜好者,共同習作。

     (乙)博物院最近期間,各地方多有古物保存所之設立,使古代美術,不緻散失,且可備參觀者欣賞,但規模均小。

    其内容較為豐富的,是北平的古物陳列所與故宮博物院。

     (子)古物陳列所--成立于民國初年,設于乾清門外之太和、中和、保和及文華、武英等殿,以奉天、熱河兩行宮之物品充之,書畫占最多數,更番陳列,其他磁、漆、金、玉之器,亦為外間所寡有的。

     (醜)故宮博物院--成立于十四年十月,設于乾清門内各宮殿。

    分中、東、西三路:中路有乾清官、交泰殿、坤甯宮,再後為禦花園,亭台樓閣甚多。

    東路為景仁、承乾、锺粹、延禧、永和、景陽六宮,其南為毓慶宮及齋宮,紅牆外有奉先殿,東北有玄穹寶殿及庫房等。

    西路有永壽、翌坤、儲秀、啟祥、長春、鹹福六宮,其南為養心殿。

    西六宮之北為重華宮,西為建福宮。

    建福宮南為撫辰殿、延慶殿。

    再南為雨花閣。

    雨花閣後為西花園。

    紅牆外,東面為外東路,有甯壽官,其西北角有山石園林之勝。

    西面為外西路,有壽安、壽康、慈甯等宮殿,再南有慈甯花園,故宮的建築及園林,均有美術的價值,昔為清皇室所占有,自十四年後,次第開放,公堵民衆。

     至于宮中的物品,除書籍及檔冊外,美術品甚多: (天)書畫書畫之大多數,存于齋宮及锺粹宮兩處,共八千餘件,多為唐、宋、元、明真迹,其他散于各殿庭者亦不少。

    中如王羲之快雪時晴,懷素自叙,過庭書譜,吳道子畫像,宋徽宗聽琴圖,郎世甯百駿圖等,皆其特出之件。

     (地)陶磁陶磁當以景陽宮及景祺閣兩處之收藏品為最精。

    中國古代名窯之磁,應有盡有,數約六千餘件。

    清磁如所謂古月軒者,存于乾清官東廊;庫房及養心殿,亦有數百件。

    此外,各宮收藏及陳列之陶器,不下數十萬件。

    新磁及日用之官窯,尚未計及焉。

     (玄)銅器古銅器為散氏盤,新莽嘉量,均為世間不可多見之物,此外,商、周彜鼎,著名者數百件。

    馀如湯若望、南懷仁等所制之儀器,多有存者。

     (黃)玉器玉器中,以甯壽宮、樂壽堂中壽山福海及镂刻大禹治河圖之白玉山,乾清宮之大玉鋼及玉馬為巨制。

    其他小件,或以潤澤勝,或以镂刻見長,數亦以萬汁。

     馀如琥珀、瑪瑙、珊瑚及各種寶石、象牙之匜洗壺尊,間有質薄如紙,外有镂空玲珑花鳥者,或有用整料镂分十數層者。

    此外,番經番佛;尤無量數。

    古硯、筆、墨、缂絲及景泰藍屏幛等,亦多精品,且有宋、元之物。

    印有《故宮月刊》。

     (丙)展覽會美術學校與研究所均為培養美術家而設,本沒有直接普及民衆之目的。

    較易普及的,是展覽會,北京自美術學校設立後,時有團體與個人的展覽會,上海亦然。

    其規模較大者有二: (子)藝術大會--是會為北京藝術專門學校校長林風眠等所發起,除造形藝術外,并包有音樂、戲劇,于十六年五月十一日開幕,出品在三千件以上,并有音樂演奏及五五劇社、形藝社及青年俱樂部的演劇,有海燈、糊塗、西洋畫會、形藝社、五五劇社、漫畫社、四川藝術學社等特刊;而北京各日報,如《晨報》《世界日報》等,均特辟畫報,可謂備宣傳之盛。

    至六月三日,始閉幕。

     (醜)全國美術展覽會--十六年冬,大學院設藝術教育委員會,委以全國美術展覽會之籌備。

    十七年十一月,因大學院已改組為教育部,茲會即隸屬于教育部,教育部又别組委員會辦理之,會場設上海普育堂,十八年四月十日開會,一個月而畢。

    所陳列的,第一部,書畫,一千二百三十一件;第二部,金石,七十五件;第三部,西畫,三百五十四件;第四部,雕塑,五十七件;第五部,建築,三十四件;第六部,工藝美術,二百八十八件;第七部,美術攝影,二百七十七件。

    又有日本美術家出品八十件。

    每日并有收藏家分别借陳之書畫。

    于開會時出《美展》三日刊,會畢後,有正書局印有《美展》特刊,分古,今兩冊。

    此次展覽,每一人之作品,在每部中,以五件為限,故陳列品之數止于此。

    而其中以國粹的書畫占過半數。

    又以我國尚未有美術館以陳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