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何謂文化
關燈
小
中
大
往隻有舊書,不添新書。
并且書目的編制,取書的方法,借書的手續,都不便利于讀書的人,所以到館研究的很少。
我聽說長沙有一個圖書館,不知道内容什麼樣。
其次是研究所。
凡大學必有各種科學的研究所,但各國為便利學者起見,常常設有獨立的研究所。
如法國的巴斯笃研究所,專研究生物化學及微生物學,是世界最著名的。
美國富人,常常創捐基金,設立各種研究所,所以工藝上新發明很多。
我們北京大學,雖有研究所,但設備很不完全。
至于獨立的研究所,竟還沒有聽到。
其次是博物院。
有科學博物院,或陳列各種最新的科學儀器,随時公開講演,或按着進化的秩序,自最簡單的器械,到最複雜的裝置,循序漸進,使人一覽了然。
有自然曆史博物院,陳列礦物及動植物标本,與人類關于生理病理的遺骸,可以見生物進化的痕迹,及衛生的需要。
有曆史博物院,按照時代,陳列各種遺留的古物,可以考見本族漸進的文化。
有人類學博物院,陳列各民族日用器物、衣服、裝飾品以及宮室的模型、風俗的照片,可以作文野的比較。
有美術博物院,陳列各時代各民族的美術品,如雕刻、圖畫、工藝、美術,以及建築的斷片等,不但可以供美術家的參考;并可以提起普通人優美高尚的興趣。
我們北京有一個曆史博物館,但陳列品很少。
其餘還沒有聽到的。
其次是展覽會。
博物院是永久的,展覽會是臨時的。
最通行的展覽會,是工藝品、商品、美術品,尤以美術品為多。
或限于一個美術家的作品,或限于一國的美術家,或征及各國的美術品。
其他特别的展覽會,如關于衛生的、兒童教育的,還多。
我們前幾年在南京開過一個勸業會,近來在北京、上海,開了幾次書畫展覽會,其餘殊不多見。
其次是音樂會。
音樂是美術的一種,古人很重視的。
古書有《樂經》《樂記》。
儒家禮、樂并重,除墨家非樂外,古代學者,沒有不注重音樂的。
外國有專門的音樂學校,又時有盛大的音樂會。
就是咖啡館中,也要請幾個人奏點音樂。
我們全國還沒有一個音樂學校,除私人消遣,沿照演舊譜,婚喪大事,舉行俗樂外,并沒有新編的曲譜,也沒有普通的音樂會,這是文化上的大缺點。
其次是戲劇。
外國的劇本,無論歌詞的、白話的,都出自文學家手筆。
演劇的人,都受過專門的教育。
除了最著名的幾種古劇以外,時時有新的劇本。
随着社會的變化,時有适應的劇本,來表示一時代的感想。
又發表文學家特别的思想,來改良社會,是最重要的一種社會教育的機關。
我們各處都有戲館,所演的都是舊劇。
近來有一類人想改良戲劇,但是學力不足,意志又不堅定,反為舊劇所同化,真是可歎。
至于影戲的感化力,與戲劇一樣,傳布更易。
我們自己還不能編制,外國輸入的,又不加取締,往往有不正當的片子,是很有流弊的。
其次是印刷品,即書籍與報紙。
他們那種類的單複,銷路的多寡,與内容的有無價值,都可以看文化的程度。
販運傳譯,固然是文化的助力,但真正文化是要自己創造的。
以上将文化的内容,簡單地說過了。
尚有幾句緊要的話,就是文化是要實現的,不是空口提倡的。
文化是要各方面平均發展的,不是畸形的。
文化是活的,是要時時進行的,不是死的,可以一時停滞的。
所以要大家在各方面實地進行,而且時時刻刻地努力,這才可以當得文化運動的一句話。
1921年 二十五年來中國之美育 美育的名詞,是民國元年我從德文的slhetischeErziehung譯出,為從前所未有。
在古代說音樂的,說文學的,說書畫的,都說他們有陶冶性情的作用,就是美育的意義;不過範圍較小,教育家亦未曾作普及的計劃;最近二十五年,受歐洲美術教育的影響,始着手于各方面的建設,雖成績不甚昭著,而美育一名詞,已與智育、德育、體育等,同為教育家所注意,這不能不算是二十五年的特色。
今把具體的事項,分别叙述于後。
一造形美術 (甲)美術學校現在國立的美術學校有二,私立的各地多有,但在教育部有案可稽的很少,而一時亦未及征集概況,大抵是二十五年以内次第設立的,要以上海美術專門學校為最早。
(子)私立上海美術專門學校--民國元年十一月,武進劉海粟設上海圖畫美術院于上海乍浦路,發表宣言如下: “一、我們要發展東方固有的美術;研究西方藝術的精英。
二、我們要在殘酷無情,幹枯、堕落的社會裡,盡宣傳藝術的責任,把固有的創造精神恢複。
” 對于創造美術學校的旨趣,可稱扼要,是院于二年三月開課,僅設繪畫科兩班,學生十二人。
是年七月,于正科外,設選科。
三年,改繪畫科為西洋畫科。
四年一月,增設藝術師範科。
九年四月,更名上海美術學校,規定設中國畫科、西洋畫科、工藝圖案科、雕塑科、高級師範科、初級師範科,凡六科,學生三百人。
是年六月,設暑期學校,兼收女生。
十年八月,奉教育部令,定名上海美術專門學校。
十二年五月,建西洋畫科新校舍于徐家彙路,十二月,改中國畫科為中國畫系,十三年,改造師範部校舍,改高等師範科為藝術教育系,同時開辦雕塑系。
十四年十月,建存天院為西洋畫教室,并于第二層樓設存天閣,陳列古物名畫,是時雕塑系無學生,停辦。
十九年開學時,有中國畫系、西洋畫系、藝術教育系、音樂系四系,學生五百人。
(醜)國立北平大學藝術學院--民國七年,教育部始設北京美術學校于北京西城,設繪畫、圖案兩科,以鄭錦為校長。
九年,設專門部之圖畫、手工師範科。
十一年,改稱北京美術專門學校,設國畫、西畫、圖案三系,并圖畫手工師範系。
十四年,劉哲、陳延齡相繼長校。
十五年二月,又攻名國立藝術專門學校,增設音樂。
戲劇兩系,以林風眠為校長。
十六年十月,風眠辭職。
十七年,編入國立北平大學,名藝術學院,以徐悲鴻為院長,旋即辭職,以北平大學副校長李書華兼院長,恢複音樂、戲劇二系,增設建築系,改圖案系為實用美術系,合國畫、西畫兩系,共成立六系,男、女學生三百五十名。
十八年八月,教育部令改為北京藝術專科學校,因校中延未改組,部令自十九年度起,停止招生,逐漸結束;在結束期間,暫用舊名,隸屬國立北平大學雲。
(寅)同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民國十七年三月,大學院設藝術院于杭州,得浙江省政府
并且書目的編制,取書的方法,借書的手續,都不便利于讀書的人,所以到館研究的很少。
我聽說長沙有一個圖書館,不知道内容什麼樣。
其次是研究所。
凡大學必有各種科學的研究所,但各國為便利學者起見,常常設有獨立的研究所。
如法國的巴斯笃研究所,專研究生物化學及微生物學,是世界最著名的。
美國富人,常常創捐基金,設立各種研究所,所以工藝上新發明很多。
我們北京大學,雖有研究所,但設備很不完全。
至于獨立的研究所,竟還沒有聽到。
其次是博物院。
有科學博物院,或陳列各種最新的科學儀器,随時公開講演,或按着進化的秩序,自最簡單的器械,到最複雜的裝置,循序漸進,使人一覽了然。
有自然曆史博物院,陳列礦物及動植物标本,與人類關于生理病理的遺骸,可以見生物進化的痕迹,及衛生的需要。
有曆史博物院,按照時代,陳列各種遺留的古物,可以考見本族漸進的文化。
有人類學博物院,陳列各民族日用器物、衣服、裝飾品以及宮室的模型、風俗的照片,可以作文野的比較。
有美術博物院,陳列各時代各民族的美術品,如雕刻、圖畫、工藝、美術,以及建築的斷片等,不但可以供美術家的參考;并可以提起普通人優美高尚的興趣。
我們北京有一個曆史博物館,但陳列品很少。
其餘還沒有聽到的。
其次是展覽會。
博物院是永久的,展覽會是臨時的。
最通行的展覽會,是工藝品、商品、美術品,尤以美術品為多。
或限于一個美術家的作品,或限于一國的美術家,或征及各國的美術品。
其他特别的展覽會,如關于衛生的、兒童教育的,還多。
我們前幾年在南京開過一個勸業會,近來在北京、上海,開了幾次書畫展覽會,其餘殊不多見。
其次是音樂會。
音樂是美術的一種,古人很重視的。
古書有《樂經》《樂記》。
儒家禮、樂并重,除墨家非樂外,古代學者,沒有不注重音樂的。
外國有專門的音樂學校,又時有盛大的音樂會。
就是咖啡館中,也要請幾個人奏點音樂。
我們全國還沒有一個音樂學校,除私人消遣,沿照演舊譜,婚喪大事,舉行俗樂外,并沒有新編的曲譜,也沒有普通的音樂會,這是文化上的大缺點。
其次是戲劇。
外國的劇本,無論歌詞的、白話的,都出自文學家手筆。
演劇的人,都受過專門的教育。
除了最著名的幾種古劇以外,時時有新的劇本。
随着社會的變化,時有适應的劇本,來表示一時代的感想。
又發表文學家特别的思想,來改良社會,是最重要的一種社會教育的機關。
我們各處都有戲館,所演的都是舊劇。
近來有一類人想改良戲劇,但是學力不足,意志又不堅定,反為舊劇所同化,真是可歎。
至于影戲的感化力,與戲劇一樣,傳布更易。
我們自己還不能編制,外國輸入的,又不加取締,往往有不正當的片子,是很有流弊的。
其次是印刷品,即書籍與報紙。
他們那種類的單複,銷路的多寡,與内容的有無價值,都可以看文化的程度。
販運傳譯,固然是文化的助力,但真正文化是要自己創造的。
以上将文化的内容,簡單地說過了。
尚有幾句緊要的話,就是文化是要實現的,不是空口提倡的。
文化是要各方面平均發展的,不是畸形的。
文化是活的,是要時時進行的,不是死的,可以一時停滞的。
所以要大家在各方面實地進行,而且時時刻刻地努力,這才可以當得文化運動的一句話。
1921年 二十五年來中國之美育 美育的名詞,是民國元年我從德文的slhetischeErziehung譯出,為從前所未有。
在古代說音樂的,說文學的,說書畫的,都說他們有陶冶性情的作用,就是美育的意義;不過範圍較小,教育家亦未曾作普及的計劃;最近二十五年,受歐洲美術教育的影響,始着手于各方面的建設,雖成績不甚昭著,而美育一名詞,已與智育、德育、體育等,同為教育家所注意,這不能不算是二十五年的特色。
今把具體的事項,分别叙述于後。
一造形美術 (甲)美術學校現在國立的美術學校有二,私立的各地多有,但在教育部有案可稽的很少,而一時亦未及征集概況,大抵是二十五年以内次第設立的,要以上海美術專門學校為最早。
(子)私立上海美術專門學校--民國元年十一月,武進劉海粟設上海圖畫美術院于上海乍浦路,發表宣言如下: “一、我們要發展東方固有的美術;研究西方藝術的精英。
二、我們要在殘酷無情,幹枯、堕落的社會裡,盡宣傳藝術的責任,把固有的創造精神恢複。
” 對于創造美術學校的旨趣,可稱扼要,是院于二年三月開課,僅設繪畫科兩班,學生十二人。
是年七月,于正科外,設選科。
三年,改繪畫科為西洋畫科。
四年一月,增設藝術師範科。
九年四月,更名上海美術學校,規定設中國畫科、西洋畫科、工藝圖案科、雕塑科、高級師範科、初級師範科,凡六科,學生三百人。
是年六月,設暑期學校,兼收女生。
十年八月,奉教育部令,定名上海美術專門學校。
十二年五月,建西洋畫科新校舍于徐家彙路,十二月,改中國畫科為中國畫系,十三年,改造師範部校舍,改高等師範科為藝術教育系,同時開辦雕塑系。
十四年十月,建存天院為西洋畫教室,并于第二層樓設存天閣,陳列古物名畫,是時雕塑系無學生,停辦。
十九年開學時,有中國畫系、西洋畫系、藝術教育系、音樂系四系,學生五百人。
(醜)國立北平大學藝術學院--民國七年,教育部始設北京美術學校于北京西城,設繪畫、圖案兩科,以鄭錦為校長。
九年,設專門部之圖畫、手工師範科。
十一年,改稱北京美術專門學校,設國畫、西畫、圖案三系,并圖畫手工師範系。
十四年,劉哲、陳延齡相繼長校。
十五年二月,又攻名國立藝術專門學校,增設音樂。
戲劇兩系,以林風眠為校長。
十六年十月,風眠辭職。
十七年,編入國立北平大學,名藝術學院,以徐悲鴻為院長,旋即辭職,以北平大學副校長李書華兼院長,恢複音樂、戲劇二系,增設建築系,改圖案系為實用美術系,合國畫、西畫兩系,共成立六系,男、女學生三百五十名。
十八年八月,教育部令改為北京藝術專科學校,因校中延未改組,部令自十九年度起,停止招生,逐漸結束;在結束期間,暫用舊名,隸屬國立北平大學雲。
(寅)同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民國十七年三月,大學院設藝術院于杭州,得浙江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