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

關燈
生自學,教者不宜硬以自己的意思,壓到學生身上。

    不過看各人的個性,去幫助他們作業罷了。

    但尋常一級的學生,總有二十人左右。

    一位教員,斷不能知道個個學生的個性,所以在學生方面,也應自覺,教我的先生,既不能很知道我,最知我的,便是我自己了。

    如此,則一切均須自助才好。

    大概受畢普通教育,至少要獲得地平線以上的人格,使四育平均發展。

     又我們人類,本是進化的動物,對于現狀常覺不滿足的。

    故這裡有了小學,漸覺中學的不可少,辦了普通教育,又覺職業教育的不可少了。

    南洋是富于實業的地方,我們華僑初到這裡的,大多數從工事入手以創造家業。

    不過發大财成大功的,都從商務上得來。

    商業在南洋,的确很當注意的,這裡的中學,就應社會的需要,而先辦商科。

    然若進一步去研究,商業的發達,必借原料的充裕,那原料,又怎樣能充裕呢?不消說,全在農業的精進了。

    農業更須種種的農具,要求器械的供給,又宜先開礦才行,這又側重到工藝上頭。

    按我國制造的幼稚,實在不容不從速補救。

    開了鐵礦自己不會煉鋼,卻将原料賣給别國,豈不可惜?若精了制造術,便不怕原料的一時跌價,因為我們能自己制造應用品出售,也可不吃大虧啦。

     照現在的社會看來,商務的發達,可算到極點了,以後能否保持現狀,或更有所進步,這都不能有把握。

    萬一退步起來,那麼,急需從根本上補救。

    像研究農業和開工廠等,都足為經商的後盾,使商務的基礎,十分穩固,便不愁不能發展。

    故學生中有天性近農近工的,不妨分頭去研究,切不可都走一條路。

     農商工的應用,我們都知道了。

    但在西洋,這三項都極猛進。

    而我國自古以農立國,工業一途,亦發達極早。

    何以到了今日都遠不如他們呢?這便因他們有科學的緣故。

    一個小孩子知識未足時,往往不知事物的源本。

    所以若去問小孩子,飯是從哪裡來的?他便說“從飯桶裡來的”。

    聰明些的,或能說“從鍋子裡來的”。

    都不能說從田裡來的。

    我國的農夫,不能使用新法,且連一畝田能出多少米,養活多少人,都不能計算出來,這豈不是和小孩子差不多麼?故現在的學生,對于某種科學有特别的興味的,大可去專門研究。

    即如性喜音樂的,将來執業于社會,能調養他人的精神,提高社會的文化,也盡有價值,盡早自立。

    作教師的,不妨去鼓舞他們,使有成功。

    總之,受畢普通教育,還要力圖上進,不可苟安現狀。

    若愁新洲沒有專門學校,那可設法回國,或出洋去。

     我最後還有幾句關于女學校的話要說:這裡的學校,固已不少,但可惜還沒有女子中學。

    剛才在中學時,塗先生也曾提及這一層。

    我想男女都可教育的,況照現在的世界看來,凡男子所能作的,女子也都能作。

    不過我國男女的界限素嚴,今年内地各校要試辦男女合校時,有許多人反對。

    若果真大衆都以為非分校不可,那就另辦一所女子中學也行。

    若經濟問題上,不能另辦時,我看也可男女合校的。

    在美國的學校,大都男女兼收,雖有幾校例外,也是曆來習慣所緻。

    在歐洲還有把一校劃分男女二部的,這也是一種方法。

    總之,天下無一定不變的程式,隻有原理是不差的。

    我們且把膽子放大了,試試男女合校也好。

    若家庭中父兄有所懷疑時,就可另辦一所女子中學,或把男子中學劃分二部,或把講堂上男女座位分開,便極易辦到了。

    這女子中學一事,隻要父兄與學生兩方面,多數要求起來,我想一定可以實現的。

    我今日所說的,就是這些了。

     19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