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學生的責任和快樂

關燈
今天承貴校歡迎,我是很不敢當的。我昨天到嶽雲中學演講,從貴校門口經過,看到貴校規模闊大,聽說貴校内容也是很好的,我很想到貴校參觀。适逢貴校校長請我今日演講,使我得與諸君有談話的機會,我心裡是很愉快的,所以我于百忙中,抽出時間與諸君談談。

    貴校的校名是“兌澤”二字,在先前創辦的人,取這兩個字,是很有意思的。“兌”字怎樣呢?“兌者說也”,就是學有所得、令人快樂的意思。所以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他這句話講,諸君由小學畢業,繼續升入中學,求學的時間沒有中斷,也算是時習了,自然有許多喜悅的事情。孔子又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孔子當日設教杏壇,三千徒衆,都是從遠方來的。貴校性質,雖說是由西路公學改變的,這不過是曆史上的關系。就教育原理上講,沒有什麼界限。現在所有的學生,大概都是從遠方來的,朝夕相見,研究各種科學,這是第一層可快樂的事情。

    前幾年張敬堯督湘,對于教育摧殘殆盡,貴校尚能維持下去,一方面是教職員辦事的毅力,他方面是諸位求學的熱忱。我是很佩服的。現在張敬堯已去,依我數日的觀察,貴省的教育,很有新機,就是先前回去的學生,也都來了。“舊雨重逢,濟濟一堂”,這是第二層可快樂的事情。孔子所說的話,大概是這個意思。

    我再回溯去年五四運動以後,我們一般學子受了這種感觸,其中由自覺到覺人的很不少,至若學生去歲幹預政治問題,本是不對的事情,不過當此一發千鈞的時候,我們一般有知識的人,如果不肯犧牲自己的光陰,去喚醒一般平民,那麼,中國更無振興的希望了。但是現在各位的犧牲,是偶然的,不得已的。若是習以為常,永荒學業,那就錯了。還有一層,現在各位為社會服務,這也算是分内的事情,不一定要人家知道,隻要求其如何能盡自己的責任,并且不要以此為出風頭、沽名譽的器具。縱然人家不知道我,我也無須要人知道,這就是孔子所講的“人不知而不愠”的意思。

    上面所講的是學生的責任和學生的快樂。我還有幾句話要奉告諸君的。諸君當此青年時代,到中學讀書,今日的學生,就是将來改造社會的中堅人物。對于讀書和作事,都要存一種誠心,凡事隻要求其盡責在我,不可過于責人。就以學校的設備上講,或因經濟的關系,或因不得已的事故,力量作不到的時候,大家要設身處地想想才好。今天我還要到别處演講,時間将到了,不能多說,我所貢獻各位的,就是這樣。

    19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