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友人談沈從文

關燈
不錯。

    作品的思想和它的詩意究竟不是“椟”和“珠”的關系,它是水果的營養價值和紅、香、酸甜的關系。

    人們吃水果不是吃營養。

    營養是看不見,嘗不出來的。

    然而他看見了顔色,聞到了香氣,入口覺得很爽快,這就很好了。

     我不想讨論沈先生的民族品德重造論。

    沈先生在觀察中國的問題時用的也不是一個社會學家或一個主教的眼睛。

    他是一個詩人。

    他說: “我看一切,卻并不把那個社會價值攙加進去,估定我的愛憎。

    ……我永遠不厭倦的是‘看’一切。

    宇宙萬彙在動中,在靜止中,我皆能抓定它的最美麗與最調和的風度,但我的愛好卻不能同一切目的相合。

    我不明白一切同人類生活相聯結時的美惡,另外一句話說來,就是我不大能領會倫理的美。

    接近人生時我永遠是個藝術家的感情”。

     有詩意還是沒有詩意,這是沈先生評價一切人和事物的唯一标準。

    他懷念祖母或老姑母們,是她們身上“蘊藉了多少抒情氣分”。

    他讨厭“時髦青年”,是讨厭他們的唯實唯利的庸俗人生觀”。

    沈從文的世界是一個充滿鄉土氣息的抒情詩的世界。

    他一直把他的詩人氣質完好地保存到七十八歲。

    文物,是他現在陶醉在裡面的詩。

    隻是由于這種陶醉,他卻積累了一大堆吓人的知識。

     水邊的抒情詩人 大概每一個人都曾在一個時候保持着對于家鄉的新鮮的記憶。

    他會清清楚楚地記得從自己的家走到所讀的小學沿街的各種店鋪、作坊、市招、響器、小廟、安放水龍的“局子”、火災後留下的焦牆、糖坊煮麥芽的氣味、竹廠烤竹子的氣味……他可以挨着門數過去,一處不差。

    故鄉的瓜果常常是遠方的遊子難忍的蠱惑。

    故鄉的景物一定會在三四十歲時還會常常入夢的。

    一個人對生長居住的地方失去新鮮感,像一個貪吃的人失去食欲一樣,那他也就寫不出什麼東西了。

    鄉情的衰退的同時,就是詩情的銳減。

    可惜呀,我們很多人的鄉情和詩情在多年的無情的生活折損中變得遲鈍了。

     沈先生是幸福的,他在三十幾歲時寫了一本《從文自傳》。

     這是一本奇妙的書。

    這樣的書本來應該很多,但是卻很少。

    在中國,好像隻有這樣一本。

    這本自傳沒有記載驚天動地的大事,沒有幹過大事的曆史人物,也沒有個人思想感情上的雷霆風暴,隻是不加誇飾地記錄了一個小地方,一個小小的人的所見、所聞、所感。

    文字非常樸素。

    在沈先生的作品中,《自傳》的文字不是最講究、最成熟的,然而卻是最流暢的。

    沈先生說他寫東西很少有一氣呵成的時候。

    他的文章是“一個字一個字地雕出來的”。

    這本書是一個例外(寫得比較順暢的,另外還有一個《邊城》)。

    沈先生說他寫出一篇就拿去排印,連看一遍都沒有,少有。

    這本書寫得那樣的生動、親切、自然,曾經感動過很多人,當時有一個雜志(好像是《宇宙風》),向一些知名作家征求他本年最愛讀的三本書,一向很不輕易地稱許人的周作人,頭一本就舉了《從文自傳》。

    為什麼寫那樣順暢,而又那樣生動、親切、自然,是因為: “我就生長到這樣一個小城裡,将近十五歲時方離開。

    出門兩年半回過那小城一次以後,直到現在為止,那城門我還不再進去過。

    但那地方我是熟習的。

    現在還有許多人生活在那個城市裡,我卻常常生活在那個小城過去給我的印象裡。

    ” 這是一本文學自傳。

    它告訴我們一個人是怎樣成為作家的,一個作家需要具備哪些素質,接受哪些“教育”。

    “教育”的意思不是指他在《自傳》已提到的《辭源》、疊更斯、《薛氏彜器圖錄》和索靖的《出師頌》……沈先生是把各種人事、風景,自然界的各種顔色、聲音、氣味加于他的印象、感覺都算是對自己的教育的。

     如果我說:一個作家應該有個好的鼻子,你将會認為這是一句開玩笑的話。

    不!我是很嚴肅的。

     “薄暮的空氣極其溫柔,微風搖蕩大氣中,有稻草香味,有爛熟了山果香味,有甲蟲類氣味,有泥土氣味。

    一切在成熟,在開始結束一個夏天陽光雨露所及長養生成的一切。

    ……” 我最近到沈先生家去,說起他的《月下小景》,我說:“你對于顔色、聲音很敏感,對于氣味……” 我說:“‘菌子已經沒有了,但是菌子的氣味留在空氣裡’,這寫得很美,但是我還沒有見到一個作家寫到甲蟲的氣味!……” 我的師母張兆和,我習慣上叫她三姐,因為我發現了這一點而很興奮,說: “哎!甲蟲的氣味!” 沈先生笑迷迷地說:“甲蟲的分泌物。

    ” 我說:“我小時玩過天牛。

    我知道天牛的氣味,很香,很甜!……” 沈先生還是笑迷迷地說:“天牛是香的,金龜子也有氣味。

    ” 師母說:“他的鼻子很靈!什麼東西一聞……” 沈從文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