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可否之間,信口道出,必有奇字,偶然渾成,而無龃龉之患。
譬人急買帽子入市,出其若幹,一一試之,必有個恰好者。
能用戴帽之法,則詩眼靡不工矣。
凡作詩以“青”字為韻,鮮有佳者。
杜子美《不離西閣》雲:“江雲飄素練,石壁斷空青。
”下句奇特有骨。
錢仲文《省試湘靈鼓瑟》雲:“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摘出末句平平語爾,合兩句味之,殊有含蓄。
諸葛騰甫《渝城人日柬李給事》,前聯辭意并佳,天造奇景,宛如披四川圖,使人興不可遏,但神馳於夢寐耳。
其詩附後:“訪舊來何晚,輕帆落驿亭。
江回劍外白,山擁漢中青。
萬裡逢人日,孤城感客星。
知君懷谏草,翹首望明廷。
”(騰甫名鲸,别号問華,諸葛武侯四十二代孫。
) 鎮康王西岩《題宋參政瞻遠樓》:“江樓懸樹杪,山色到窗中。
”精拔有骨,上句尤奇。
王右丞《登辨覺詩》:“窗中三楚盡,林上九江平。
”曠闊有氣,但“上”字聲律未妥。
又西岩《陪國主谒茔途中有感》:“仗劃浮煙破,旗沖過鳥翻。
”句法森嚴,何異沈宋應制。
崔《題唐都尉山池》:“雁翻蒲葉起,魚撥荇花遊。
”聯雖全美,但晚唐纖巧之漸,若與陪駕之作并論,譬諸豔姬從命婦升階,氣象自别。
韓《晚春旅舍》:“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祖於而敷演七言,斯又下矣。
子美詩:“仰蜂黏落絮,行蟻上枯梨。
”“芹泥随燕觜,花蕊上蜂須。
”“悲翠鳴衣桁,蜻蜓立釣絲。
”“魚吹細浪搖歌扇,燕蹴飛花落舞筵。
”諸聯绮麗,頗宗陳隋。
然句工氣渾,不失為大家。
譬如上官公服,而有黼黻繡,其文彩照人,乃朝端之偉觀也。
晚唐此類尢多。
又如五色羅,織花盈匹,裁為少姬之襦宜矣。
宋人亦有巧句,宛如村婦盛塗脂粉,學徐步以自媚,不免為傍觀者一笑耳。
嘉靖乙巳歲因訪西林禅侶,談及龐居士涅,代作偈子雲:“來時忽堕,去時不躲。
我歸太空,太空即我。
”《南華經》曰:“适來,夫子時也,适去,夫子順也。
安時以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李東岡謂予有悟禅旨,故與莊子默契焉。
子美《秋野》詩:“水深魚極樂,林茂鳥知歸。
”此适會物情,殊有天趣。
然本於子建《離思賦》:“水重深而魚悅,林茂而鳥喜。
”二家辭同工異,則老杜之苦心可見矣。
陸士衡《為周夫人寄車騎》雲:“昔者得君書,聞君在高平。
今者得君書,聞君在京城。
”及觀劉采春《羅曲》雲:“那年離别日,隻道往桐廬。
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此二絕同意,作者粗直,述者深婉。
然将種臨敵而不勝女兵,所謂小戰則怯是也。
宗約敬軒《次栗太行枉顧韻》曰:“城隅葺小軒,車馬不聞喧。
邱壑元規興,蓬蒿仲蔚園。
君詩清可挹,吾道拙能存。
何似歲星隐,常依金馬門。
”此作工於押韻,而沖澹自然,其劉長卿之亞欤?乃弟誠軒《灸背》詩曰:“昨夜清霜重,晴檐灸背初。
甯言工我賦,兼得課兒書。
锺鼎形骸外,溪山夢寐馀。
角巾庭際影,坐惜鬓毛疏。
”俨然寫一負暄障子。
老成之語,曠達之氣,此造少陵之漸也。
又《詠石山子》曰:“累石壯精舍,憑虛無古今。
悠然倚杖興,重以愛山心。
地轉仇池穴,天移王屋岑。
主人得幽趣,何處更登臨?”後聯翻用杜句,愈覺出奇。
《秦州雜》詩:“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
”起句平直,但寫其神異爾。
《孺子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孟子屈原,兩用此語,各有所寓。
李陵《與蘇武》詩:“臨河濯長纓,念子恨悠悠。
”此偶然寫意爾。
沈約《渡新安江贻遊好》詩:“願以潺水,沾君纓上塵。
”所謂襲故而彌新,意更婉切。
柳宗元《衡陽别劉禹錫》詩:“今朝不用臨河别,垂淚千行便濯纓。
”至怨至悲,太不雅矣。
庾信《詠荷》詩:“若有千年蔡,須巢但見随。
”梁簡文《納涼》詩:“遊魚吹水沫,神蔡上荷心。
”“蔡”雖大龜,然字面入詩,殊欠明爽。
包佶《秋日園林》詩:“鳥窺新罅栗,龜上半欹蓮。
”晚唐雖下六朝,由其不用“蔡”字,乃佳。
孔文谷曰:“陳子昂之古風,尚矣,其含光飛文,懷幽吐奇,郎廟而有江山之緻,煙霞而兼黼黻之裁。
着色成文,吹氣從律,則燕公曲江高矣,美矣,擅其宗矣。
杜子美稱李太白詩,清新俊逸,然卻太快。
太白謂子美詩苦,然卻沉郁,緣其性褊躁幸直,而多憂愁憤厲之氣。
其用字之法,則老将之用兵也。
王摩诘孟浩然韋應物,典雅沖穆,入妙通玄,觀寶玉於東序,聽廣樂於鈞天,三家其選也。
過此以往,不能遍觀而盡識矣。
”又曰:“長篇是賦之變體,而去。
一‘兮’字;近體則研鍊精切,隐括諧俪,如文錦之有尺幅,絕句皆樂府也。
長篇當以李峤《汾陰行》為第一,近體當以張說《待宴隆慶池應制》為第一。
杜甫《秋興》則“聞道長安似弈棋”一篇,尤勝。
絕句如王摩诘:“廣武城邊逢暮春,汶陽歸客淚沾巾。
落花寂寂啼山鳥,楊柳青青渡水人。
”與“渭城朝雨”一篇。
韋應物:“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莺獨坐聽,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皆風人之絕響也。
予夜觀李長吉孟東野詩集,皆能造語奇古,正偏相半,豁然有得,并奪搜奇想頭,去其二偏。
險怪如夜壑風生,暝岩月堕,時時山精鬼火出焉;苦澀如枯林朔吹,陰崖凍雪,見者靡不慘然。
予以奇古為骨,平和為體,兼以初唐盛唐諸家,合而為一,高其格調,充其氣魄,則不失正宗矣。
若蜜蜂曆采百花,自成一種佳味與芳馨,殊不相同,使人莫知所蘊。
作詩有學釀蜜法者,要在想頭别爾。
是夜枕上勉成數詩,以示同好,始知予言不謬也。
《暮秋寄懷徐子與時宦長蘆》雲:⑴“理郡雙旌轉,皇畿亦壯遊。
海鹾天下味,案牍汝南憂。
風笛姜寒署,霜林照夜樓。
還思濯纓處,禦水正涵秋。
”⑵“官舍披書坐,蕭然且獨醒。
沙煙秋漠漠,海雨晝冥冥。
妒久金增色,才孤劍養靈。
夢歸何所見,天目亂峰青。
”⑶“未滿詩意,南來幾日閑。
一愁萦馬上,萬役走人間。
署敞憐風物,城高見海山。
不知谪宦久,(先守汝甯被谪。
)猶是舊容顔。
”⑷“鐵網拔珊瑚,驚人不可無。
才今兼二陸,格古變三吳。
登眺秋光迥,浮沉老氣孤。
因思《采菱曲》,客至話西湖。
”⑸“數卷從幽事,官閑自憐。
阮公悲感日,蘧伯是非年。
海賦知華國,鄉書問稅田。
更憂吳饷晚,長望浙西船。
”⑹“宦轍有難易,憂中名獨完。
山高偏氣色,河廣自波瀾。
文字豹斑老,冰霜孤白寒。
鳳兮不言餒,天許碧琅。
”⑺七“候蟲吟暗壁,秋興起徐陵。
宦味澹於水,羁懷清奪冰。
夜喧風裡樹,寒翳雨中燈。
競谒金張第,疏慵獨未曾。
”⑻“何處轉遊宦,河亭坐夕晖。
亂帆鱗次泊,衆鳥尾聲銜歸。
地勝閑堪賦,杯清悶可揮。
風煙是京甸,甯複羨魚矶。
”⑼“宦邸長蘆靜,中懷自出塵。
鑒光一秋水,瑟調幾陽春。
終古盈虛月,流年感慨人。
竹林馀裂素,可複寫誰真。
”⑽“詞人非傲物,名著自堪嗟。
官冷棋應進,懷高酒更賒。
鶴為閑處伴,菊是澹中花。
同賦上林者,秋風天一涯。
”⑾“正變關騷雅,深宵誰與論?吳歌惟片月,燕俗且孤樽。
舊侶青雲冷,秋懷黃葉繁。
寄書故鄉使,風雨亦過門。
”⑿“舊社名相累,艱虞偏在君。
世憎騷雅盛,天任死生分。
并失龍珠影,長垂鳳藻文。
(社友梁公實宗子相相繼而殁。
)相知論往事,南北共愁雲。
” 有客問曰:“夫作詩者,立意易,措辭難,然辭意相屬而不離。
若專乎意,或涉議論而失於宋體;工乎辭,或傷氣格而流於晚唐。
竊嘗病之,盍以教我?”四溟子曰:“今人作詩,忽立許大意思,束之以句則窘,辭不能達,意不能愁。
譬如鑿池貯青天,則所得不多;舉杯收甘露,則被澤不廣。
此乃内出者有限,所謂‘辭前意’也。
或造句弗就,勿令疲其神思,且閱書醒心,忽然有得,意随筆生,而興不可遏,入乎神化,殊非思慮所及。
或恩字得句,句由韻成,出乎天然,句意雙美。
若接竹引泉而潺浮動之聲在耳,登城望海而浩蕩之色盈目。
此乃外來者無窮,所謂‘辭後意’也。
”客曰:“适聞内外二說,能發古人未發者。
願以盛唐諸家,直指内外秘蘊,令人頻悟,以歸正宗,不落傍門小徑也。
”四溟子曰:“予雖曆舉唐詩引證,畢竟難曉。
況爾心非我心,焉知我心之有得也?以我之心,置於爾心,俾其得我之得,雖兩而一矣。
請出一字為韻,以試心思。
”乃得“天”字,遂成若幹句雲:“‘兵氣截胡天’,‘鸱号月黑天’,‘長陰夢裡天’,‘斜陽禾
譬人急買帽子入市,出其若幹,一一試之,必有個恰好者。
能用戴帽之法,則詩眼靡不工矣。
凡作詩以“青”字為韻,鮮有佳者。
杜子美《不離西閣》雲:“江雲飄素練,石壁斷空青。
”下句奇特有骨。
錢仲文《省試湘靈鼓瑟》雲:“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摘出末句平平語爾,合兩句味之,殊有含蓄。
諸葛騰甫《渝城人日柬李給事》,前聯辭意并佳,天造奇景,宛如披四川圖,使人興不可遏,但神馳於夢寐耳。
其詩附後:“訪舊來何晚,輕帆落驿亭。
江回劍外白,山擁漢中青。
萬裡逢人日,孤城感客星。
知君懷谏草,翹首望明廷。
”(騰甫名鲸,别号問華,諸葛武侯四十二代孫。
) 鎮康王西岩《題宋參政瞻遠樓》:“江樓懸樹杪,山色到窗中。
”精拔有骨,上句尤奇。
王右丞《登辨覺詩》:“窗中三楚盡,林上九江平。
”曠闊有氣,但“上”字聲律未妥。
又西岩《陪國主谒茔途中有感》:“仗劃浮煙破,旗沖過鳥翻。
”句法森嚴,何異沈宋應制。
崔《題唐都尉山池》:“雁翻蒲葉起,魚撥荇花遊。
”聯雖全美,但晚唐纖巧之漸,若與陪駕之作并論,譬諸豔姬從命婦升階,氣象自别。
韓《晚春旅舍》:“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祖於而敷演七言,斯又下矣。
子美詩:“仰蜂黏落絮,行蟻上枯梨。
”“芹泥随燕觜,花蕊上蜂須。
”“悲翠鳴衣桁,蜻蜓立釣絲。
”“魚吹細浪搖歌扇,燕蹴飛花落舞筵。
”諸聯绮麗,頗宗陳隋。
然句工氣渾,不失為大家。
譬如上官公服,而有黼黻繡,其文彩照人,乃朝端之偉觀也。
晚唐此類尢多。
又如五色羅,織花盈匹,裁為少姬之襦宜矣。
宋人亦有巧句,宛如村婦盛塗脂粉,學徐步以自媚,不免為傍觀者一笑耳。
嘉靖乙巳歲因訪西林禅侶,談及龐居士涅,代作偈子雲:“來時忽堕,去時不躲。
我歸太空,太空即我。
”《南華經》曰:“适來,夫子時也,适去,夫子順也。
安時以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李東岡謂予有悟禅旨,故與莊子默契焉。
子美《秋野》詩:“水深魚極樂,林茂鳥知歸。
”此适會物情,殊有天趣。
然本於子建《離思賦》:“水重深而魚悅,林茂而鳥喜。
”二家辭同工異,則老杜之苦心可見矣。
陸士衡《為周夫人寄車騎》雲:“昔者得君書,聞君在高平。
今者得君書,聞君在京城。
”及觀劉采春《羅曲》雲:“那年離别日,隻道往桐廬。
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此二絕同意,作者粗直,述者深婉。
然将種臨敵而不勝女兵,所謂小戰則怯是也。
宗約敬軒《次栗太行枉顧韻》曰:“城隅葺小軒,車馬不聞喧。
邱壑元規興,蓬蒿仲蔚園。
君詩清可挹,吾道拙能存。
何似歲星隐,常依金馬門。
”此作工於押韻,而沖澹自然,其劉長卿之亞欤?乃弟誠軒《灸背》詩曰:“昨夜清霜重,晴檐灸背初。
甯言工我賦,兼得課兒書。
锺鼎形骸外,溪山夢寐馀。
角巾庭際影,坐惜鬓毛疏。
”俨然寫一負暄障子。
老成之語,曠達之氣,此造少陵之漸也。
又《詠石山子》曰:“累石壯精舍,憑虛無古今。
悠然倚杖興,重以愛山心。
地轉仇池穴,天移王屋岑。
主人得幽趣,何處更登臨?”後聯翻用杜句,愈覺出奇。
《秦州雜》詩:“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
”起句平直,但寫其神異爾。
《孺子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孟子屈原,兩用此語,各有所寓。
李陵《與蘇武》詩:“臨河濯長纓,念子恨悠悠。
”此偶然寫意爾。
沈約《渡新安江贻遊好》詩:“願以潺水,沾君纓上塵。
”所謂襲故而彌新,意更婉切。
柳宗元《衡陽别劉禹錫》詩:“今朝不用臨河别,垂淚千行便濯纓。
”至怨至悲,太不雅矣。
庾信《詠荷》詩:“若有千年蔡,須巢但見随。
”梁簡文《納涼》詩:“遊魚吹水沫,神蔡上荷心。
”“蔡”雖大龜,然字面入詩,殊欠明爽。
包佶《秋日園林》詩:“鳥窺新罅栗,龜上半欹蓮。
”晚唐雖下六朝,由其不用“蔡”字,乃佳。
孔文谷曰:“陳子昂之古風,尚矣,其含光飛文,懷幽吐奇,郎廟而有江山之緻,煙霞而兼黼黻之裁。
着色成文,吹氣從律,則燕公曲江高矣,美矣,擅其宗矣。
杜子美稱李太白詩,清新俊逸,然卻太快。
太白謂子美詩苦,然卻沉郁,緣其性褊躁幸直,而多憂愁憤厲之氣。
其用字之法,則老将之用兵也。
王摩诘孟浩然韋應物,典雅沖穆,入妙通玄,觀寶玉於東序,聽廣樂於鈞天,三家其選也。
過此以往,不能遍觀而盡識矣。
”又曰:“長篇是賦之變體,而去。
一‘兮’字;近體則研鍊精切,隐括諧俪,如文錦之有尺幅,絕句皆樂府也。
長篇當以李峤《汾陰行》為第一,近體當以張說《待宴隆慶池應制》為第一。
杜甫《秋興》則“聞道長安似弈棋”一篇,尤勝。
絕句如王摩诘:“廣武城邊逢暮春,汶陽歸客淚沾巾。
落花寂寂啼山鳥,楊柳青青渡水人。
”與“渭城朝雨”一篇。
韋應物:“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莺獨坐聽,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皆風人之絕響也。
予夜觀李長吉孟東野詩集,皆能造語奇古,正偏相半,豁然有得,并奪搜奇想頭,去其二偏。
險怪如夜壑風生,暝岩月堕,時時山精鬼火出焉;苦澀如枯林朔吹,陰崖凍雪,見者靡不慘然。
予以奇古為骨,平和為體,兼以初唐盛唐諸家,合而為一,高其格調,充其氣魄,則不失正宗矣。
若蜜蜂曆采百花,自成一種佳味與芳馨,殊不相同,使人莫知所蘊。
作詩有學釀蜜法者,要在想頭别爾。
是夜枕上勉成數詩,以示同好,始知予言不謬也。
《暮秋寄懷徐子與時宦長蘆》雲:⑴“理郡雙旌轉,皇畿亦壯遊。
海鹾天下味,案牍汝南憂。
風笛姜寒署,霜林照夜樓。
還思濯纓處,禦水正涵秋。
”⑵“官舍披書坐,蕭然且獨醒。
沙煙秋漠漠,海雨晝冥冥。
妒久金增色,才孤劍養靈。
夢歸何所見,天目亂峰青。
”⑶“未滿詩意,南來幾日閑。
一愁萦馬上,萬役走人間。
署敞憐風物,城高見海山。
不知谪宦久,(先守汝甯被谪。
)猶是舊容顔。
”⑷“鐵網拔珊瑚,驚人不可無。
才今兼二陸,格古變三吳。
登眺秋光迥,浮沉老氣孤。
因思《采菱曲》,客至話西湖。
”⑸“數卷從幽事,官閑自憐。
阮公悲感日,蘧伯是非年。
海賦知華國,鄉書問稅田。
更憂吳饷晚,長望浙西船。
”⑹“宦轍有難易,憂中名獨完。
山高偏氣色,河廣自波瀾。
文字豹斑老,冰霜孤白寒。
鳳兮不言餒,天許碧琅。
”⑺七“候蟲吟暗壁,秋興起徐陵。
宦味澹於水,羁懷清奪冰。
夜喧風裡樹,寒翳雨中燈。
競谒金張第,疏慵獨未曾。
”⑻“何處轉遊宦,河亭坐夕晖。
亂帆鱗次泊,衆鳥尾聲銜歸。
地勝閑堪賦,杯清悶可揮。
風煙是京甸,甯複羨魚矶。
”⑼“宦邸長蘆靜,中懷自出塵。
鑒光一秋水,瑟調幾陽春。
終古盈虛月,流年感慨人。
竹林馀裂素,可複寫誰真。
”⑽“詞人非傲物,名著自堪嗟。
官冷棋應進,懷高酒更賒。
鶴為閑處伴,菊是澹中花。
同賦上林者,秋風天一涯。
”⑾“正變關騷雅,深宵誰與論?吳歌惟片月,燕俗且孤樽。
舊侶青雲冷,秋懷黃葉繁。
寄書故鄉使,風雨亦過門。
”⑿“舊社名相累,艱虞偏在君。
世憎騷雅盛,天任死生分。
并失龍珠影,長垂鳳藻文。
(社友梁公實宗子相相繼而殁。
)相知論往事,南北共愁雲。
” 有客問曰:“夫作詩者,立意易,措辭難,然辭意相屬而不離。
若專乎意,或涉議論而失於宋體;工乎辭,或傷氣格而流於晚唐。
竊嘗病之,盍以教我?”四溟子曰:“今人作詩,忽立許大意思,束之以句則窘,辭不能達,意不能愁。
譬如鑿池貯青天,則所得不多;舉杯收甘露,則被澤不廣。
此乃内出者有限,所謂‘辭前意’也。
或造句弗就,勿令疲其神思,且閱書醒心,忽然有得,意随筆生,而興不可遏,入乎神化,殊非思慮所及。
或恩字得句,句由韻成,出乎天然,句意雙美。
若接竹引泉而潺浮動之聲在耳,登城望海而浩蕩之色盈目。
此乃外來者無窮,所謂‘辭後意’也。
”客曰:“适聞内外二說,能發古人未發者。
願以盛唐諸家,直指内外秘蘊,令人頻悟,以歸正宗,不落傍門小徑也。
”四溟子曰:“予雖曆舉唐詩引證,畢竟難曉。
況爾心非我心,焉知我心之有得也?以我之心,置於爾心,俾其得我之得,雖兩而一矣。
請出一字為韻,以試心思。
”乃得“天”字,遂成若幹句雲:“‘兵氣截胡天’,‘鸱号月黑天’,‘長陰夢裡天’,‘斜陽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