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白樂天《畫竹歌》雲:“西業七莖勁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見。

    東叢七莖勁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見。

    東叢八莖疏且寒,憶曾湘妃廟裡雨中看。

    ”此作造語清潤,讀者襟抱灑然,能發萬裡之興,所謂淘沙揀金,難得之句也。

    釋景雲《畫松》詩雲:“畫松一似真松樹,且待思量記得無?憶在天台山上見,石橋南畔第三株。

    ”此詩全襲樂天,未見超絕。

    皎然所論“三偷”,雲公可當一二。

     《世說新語》:徐孺子九歲時,嘗月下戲。

    或雲:“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子美詩:“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意祖於此。

    造句奇拔,觀者不覺用事,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老不欺人也。

     岑參《寄左省杜拾遺》詩雲:“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

    曉随天仗入,暮惹禦香歸。

    白發悲花落,青雲羨鳥飛。

    聖朝無阙事,自覺谏書稀。

    “杜甫《答岑補阙見贈》雲:“窈窕清禁阙,罷朝歸不同。

    君歸丞相後,我往日華東。

    冉冉柳枝碧,娟娟花蕊紅。

    故人得佳句,獨贈白頭翁。

    ”岑詩警絕,杜作殊不惬意。

    譬如善弈者,偶爾輕敵,輸此一着。

     岑嘉州《初至犍為作》雲:“山色軒楹内,灘聲枕席間。

    草生公府靜,花落訟庭閑。

    雲雨連三峽,風塵接百蠻。

    到來能幾日,不覺鬓毛斑。

    ”此結突如起句,謂之“兩頭蛇”。

    予因以完造物首尾聲自具,更煉中聯,不失格律。

    然論文貴嚴,亦不免吹毛求疵之诮。

    附雲:“之官能幾日,兩鬓易成斑。

    雷雨低三峽,風塵暗百蠻。

    鳥啼公府靜,花落訟庭閑。

    獨夜饒詩思,灘聲枕席間。

    ” 渖王西屏道人《寄懷大司馬郭公》二首:“憶昔論交即見知,幾年良晤信難期。

    停雲北極頻回首,落木西風獨賦詩。

    金鼎鹽梅殷相業,玉階劍履漢官儀,。

    君今選将清邊徼,畫省憂心退食遲。

    ”“征骖别後幾登樓,極目山川憶舊遊。

    霜華寒已Ё,冥冥雲物夕仍留。

    九關甲士圖功日,三輔丁男習戰秋。

    聞道天驕還北遁,萬年佳氣繞皇州。

    ”二詩辭雅氣暢,造詣不凡。

    前聯典重,不減少陵:後聯假對幹支,極妙。

    許用晦“年長每勞推甲子,夜寒初共守庚申”,實對幹支,殊欠渾厚,無乃晚唐本色欤? 許用晦釋清塞皆以“甲子”“庚申”為的對,予病其粗直,且非正格。

    因次用晦之韻,聊寄興爾。

    附《贈王山人》詩:“丹侶相期贳酒頻,飛來野鶴老於人。

    世輕俗物非關傲,庭有仙芝未是貧。

    半嶺餐霞延甲子,孤燈照夜守庚申。

    碧桃又發花千樹,誰向深山共好春?” 詩中罕用“血”字,用則流於粗惡。

    李長吉《白虎行》雲:“衮龍衣點荊卿血。

    ”顧逋翁《露青竹鞭歌》雲:“碧鮮似染苌弘血。

    ”二公妙於句法,不假調和,野蔬何以有味。

     詩有至易之句,或從極難中來,雖非緊關處,亦不可忽。

    若使一句龃龉,則損一篇元氣矣。

     梁簡文《怨歌行》雲:“十五頗有馀,日照杏梁初。

    ”起句似相承者。

    譬諸叢花缺處,半出美人繡襦,不見螓首蛾眉,可能無恨,況襲《陌上桑》而用之突然,或易為《窈窕誰家姝》,庶得平穩,不失起語格式。

     凡作詩要情景俱工,雖名家亦不易得。

    聯必相配,健弱不單力,燥潤無兩色。

    能用此法,則不堕歧路矣。

    少陵狀景極妙,巨細入玄,無可指擲者。

    寫情失之疏漏,若“讀書難字過,對酒滿壺頻”,上句真率自然,下句為韻所拘爾。

    昌黎寫情亦有佳者,若“飲中相顧色,别後獨歸情”,辭澹意濃,讀者靡不慨然。

    每拙於寫景,若“露排四岸草,風約半池蘋”,下句清新有格,上句聲調龃龉,使無完篇,則血脈不周,病在一譬故爾。

     甲子歲秋日,予赴晉陽故人之招,栗晉川留餞園亭,以詩志别,分韻得“秋”字,援筆立就,一氣渾成。

    湧若長江大河,滔滔拍天,而劃然中斷,其意見於言表,清雅不減劉文房,氣格過之。

    附詩雲:“盍簪方宴晤,引辔複西遊。

    草白晉陽路,霜清汾水秋。

    詩名無去信,客計有淹留。

    心在浮雲外,飄然不系舟。

    ” 詩賦各有體制,兩漢賦多使難字,堆垛聯綿,意思重疊,不害於大義也。

    詩自蘇李五言暨《十九首》,格古調高,句平意遠,不尚難字,而自然過人矣。

    詩用難韻,起自六朝,若庾開府“長代手中興衰”,沈東陽“願言反魚★”,從此流於艱。

    唐陸龜蒙“織作中流百尺ヶ”,韋莊“淺薄不悠悠去似纟并”,“ヶ”、“纟并”二字,近體尤不宜用。

    譬若王羲之偕諸賢於蘭亭禊,适高麗使者至,遂延之席末,流觞賦詩,文雅雖同,加此眼生者,便非諸賢氣象。

    韓昌黎柳子厚長篇聯句,字難韻險,然誇多鬥靡,或不可解。

    拘於險韻,無乃庾沈啟之邪? 陳思王《白馬篇》:“俯身散馬蹄。

    ”此能盡馳馬之狀。

    《鬥雞》詩:“觜落輕毛散。

    ”善形容鬥難之勢。

    “俯”、“落”二字有力,一“散”字相應。

    然造語太工,六朝之漸也。

     渖憲王南山《和懶雲上人韻》曰:“幽徑斷行路人蹤,浮圖對遠峰。

    結冰堅碧沼,凝雪老青松。

    雙樹下開講,千燈中現容。

    天空雨花遍,門有白雲封。

    ”此作妙於禅語,使王摩诘見之,亦當心服。

    若甯獻王癯仙周憲王誠齋,雖皆嗜詩,相去懸絕矣。

     嘉靖壬子春,予遊都下,比部李于鱗王元美徐子與梁公實、考功宗子相諸君延入詩社。

    一日,署中命李畫士繪《六子圖》,列座於竹林之間,顔貌風神,皆得虎頭之妙。

    自戲為贊曰:“我是真汝,汝非真我。

    ”因拘於哿韻,不能成章。

    迄今丙寅春,旅寓上黨,偶用古韻,乃成曰:“兩鬓{髟監}{髟參},一身麼麽。

    (上聲。

    )我是真汝,汝非真我。

    我嘯我歌,汝聲汝啞。

    人生多愆,真不如假。

    循迹山中,忘言月下。

    嗟哉暮年,何時願果?”或謂吻合禅機,前身亦缁流中人也。

     或曰:“江韻不附於陽韻之後,而附於東、冬之後,何哉?”曰:“江韻之字,皆出於東、冬二韻,若金傍着工為‘’,木傍着‘舂’為‘樁’,馀類此。

    凡作古詩三韻互用,謝康樂《田南謝園》詩曰:“樵隐俱在山,由來事不同。

    蔔室倚北阜,啟扉面南江。

    ”漢魏諸賢如此尤多。

     凡“山河”“郎廟”之類,颠倒通用,若“天地”不可倒用,倒則為泰卦。

    曹子建《桂之樹行》曰:“下下乃窮極地夫。

    ”豈别有見耶?又如“詩酒”“兒女”,皆兩物也,倒則為一矣。

     賈誼上疏曰:“高帝瓜分天下,王功臣也。

    ”鮑昭《蕪城賦》曰:“出入三代,五百馀載,竟瓜剖而豆分。

    ”此自我作古之法也。

    沈氏《詠五色火籠》曰:“可憐潤霜質,纖剖複毫分。

    ”婦人亦知此邪? 劉長卿《送道标上人歸南嶽》詩曰:“悠然倚孤棹,卻憶卧中林。

    江草将歸遠,湘山獨往深。

    白雲留不信,綠水去無心。

    衡嶽千峰亂,禅房何處尋?”此作雅淡有味,但虛字太多,體格稍弱。

    安慶王《西池送月泉上人歸南海》,得“帆”字,曰:“閑身無所系,江海信孤帆。

    石上留金偈,人間秘玉函。

    天開達摩井,雲護普陀岩。

    論證複為禅侶,相依松與杉。

    ”此篇多使實字,奇崛有骨,善用險韻,譬如棧道馳馬,無異康衢。

    唐人不多見也。

    又《贈别玉峰上人》詩曰:“關山去迢遞,飛錫有誰同?行苦三乘裡,心開萬法中。

    定回雲滿榻,偈後月低空。

    相憶聽锺磬,泠然度曉風。

    ”此作乃見超司,禅家之正宗也。

     元和初,王生夢侍吳王,命作西施挽詞,曰:“西望吳王阙,雲書鳳字牌。

    連江起珠帳,擇土葬金钗。

    鋪地紅心草,三層碧玉階。

    春風無處所。

    姜恨不勝懷。

    ”此韻狹而險,唐人以來罕用之。

    王生所作,雖涉粗淺,然夢中成章,亦奇矣。

    若陸龜蒙皮日休以佳韻赓和,乃七言近體。

    使作五言,遠過王生矣。

    予客晉陽,亦用佳韻二首。

    《秋懷》詩曰:“東望太行路,岩幾斷崖。

    易歸千裡夢,難遣九秋懷。

    夜色霜明樹,寒聲葉滿階。

    著書思趙邸,靜掩舊茅齋。

    ”《秋日自遣》詩曰:“甘向清時,無令素願乖。

    存虛饒氣色,撥累緩形骸。

    葉響風前樹,苔青雨後階。

    何須學宋玉,登眺苦秋懷。

    ” 嚴滄浪謂:“作詩譬諸劊子手殺人,直取心肝。

    ”此說雖不雅,喻得極妙。

    凡作詩,須知道緊要下手處,便了當得快也。

    其法有三:曰事,曰情,曰景。

    若得緊要一句,則全篇立成。

    熟味唐詩,其樞機自見矣。

     江淹《贻袁常侍》詩曰:“昔我别秋水,秋月麗秋天。

    今君客吳坂,春日媚春泉。

    ”子美《哭蘇少監》詩曰:“得罪台州去,時違棄碩儒。

    移官蓬閣後,貴殁潛夫。

    ”此皆隔句對,亦謂之“扇對格”。

    然祖於《采薇》詩:“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