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言之無名。
視之則渺渺,望之則冥冥。
離婁為之歎悶,神明不能察其情。
”二賦出於《列子》,皆有托寓。
梁昭明太子《大言》詩曰:“觀鲲其若轍鲋,視滄海之如濫觞。
經二儀而,跨六合以翺翔。
”《細言詩》曰:“坐卧鄰空塵,憑附螟翼。
越咫尺而三秋,度毫而九息。
”此祖宋玉而無謂,蓋以文為戲爾。
《樂書》:“伏羲造琴瑟以律呂,樂曰《立基》,神農樂曰《下謀》,黃帝樂曰《鹹池》。
”蓋樂始於伏羲,而成於黃帝,是以清和上升,風俗不變,未有詩也。
李西涯謂詩為樂始,誤矣。
何妥曰:“伏羲減瑟,文王足琴。
”抑先伏羲有瑟邪? 《莊子》曰:“魚出遊從容。
”是魚樂也。
白居易曰:“獺捕魚來魚躍出,此非魚樂是魚驚。
”翻案《莊子》而無趣。
《家語》曰:“水至清則無魚。
”杜子美曰:“水清反多魚。
”翻案《家語》而有味。
或曰:“詩,适情之具。
染翰成章,自然高妙,何必苦思以鑿其真?”予曰:“‘新詩改罷自長吟’,此少陵苦思處。
使不深入溟渤,焉得骊颔之珠哉?” 詩不厭改,貴乎精也。
唐人改之,自是唐語,宋人改之,自是宋語,格詞不同故爾。
省悟可以超脫,豈徒斷削而已! 作詩勿自滿。
若識者底诃,則易之。
雖盛唐名家,亦有罅隙可議,所謂瑜不掩瑕是也。
已成家數,有疵易露;家數未成,有疵難評。
古人之作,必正定而後出。
若丁敬禮之服曹子建,袁宏之服王洵,王洵之服王誕,張融之服徐觊之,薛道衡之服高構,隋文帝之服庾自直,古人服善類如此。
詩有天機,待時而發,觸物而成,雖幽尋苦索,不易得也。
如戴石屏“春水渡傍渡,夕陽山外山”,屬對精确,工非一朝,所謂“盡日覓不得,有時還自來”。
詩以兩聯為主,起結輔之,渾然一氣。
或以起句為主,此順流之勢,興在一時。
皇甫曰:“陶詩切以事情,但不文爾。
”非知淵明者。
淵明最有性情,使加藻飾,無異鮑謝,何以發真趣於偶爾,寄至味於澹然?陳後山亦有是評,蓋本於。
趙章泉韓澗泉所選唐人絕句,惟取中正溫厚,間雅平易。
若夫雄渾悲壯,奇特沉郁,皆不之取。
惜哉!洪容齋所選唐人絕句,不擇美惡,但備數爾。
間多仙鬼之作,出於偏稗小說,尤不可取。
盧弼和《邊庭四時怨》,頗似太白絕句。
李太白曰:“襟前林壑斂暝色,袖上煙霞收夕霏。
”此用謝康樂之句,但加四字。
王摩诘曰:“漠漠水田飛白鹭,陰陰夏林啭黃鹂。
”雖用李嘉之聯,加此四字,爽健自别。
意巧則淺,若劉禹錫“遙望洞庭湖水面,白銀盤裡一青螺”是也。
句巧則卑,若許用晦“魚下碧潭當鏡躍,鳥還青嶂拂屏飛”是也。
陳琳曰:“聘哉日月遠,年命将西傾。
”陸機曰:“容華夙夜零,體澤坐自捐。
茲物苟難停,吾壽安得延。
”謝靈運曰:“夕慮曉月流,朝忌曛日馳。
”李長吉曰:“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
吾将斬龍足,嚼龍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此皆氣短。
無名氏曰:“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此作感慨而氣悠長也。
嚴滄浪《從軍行》曰:“翩翩雙白馬,結束向幽燕。
借問論證家子,邯鄲俠少年。
彎弓随漢月,拂劍倚胡天。
說與單于道,今秋莫近邊。
”此作不減盛唐,但起承全襲子建《白馬篇》。
《松石軒詩評》,全是詩料,且深於詩,何以啟發初學? 锺嵘《詩品》,專論源流,若陶潛出應璩,應璩出於魏文,魏文出於李陵,李陵出於屈原。
何其一脈不同邪?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曰:“城南烽火不曾滅,疆場征戰何時歇?殺氣朝朝沖塞門,胡風夜夜吹邊月。
”此為太白古風法之祖。
《漢武内傳》:“上元夫人彈雲林之瑟,歌《步玄》之曲曰:‘綠景清飙起,雲蓋映朱葩。
蘭房辟琳阙,碧空起沙。
’”此歌華麗無味,或六朝赝作。
西王母《白雲謠》曰:“白雲在天,邱陵自出。
道路悠遠,山川間之。
将子無死,尚能複來。
”辭簡意盡,高古莫及。
王建《留别杜侍禦》曰:“有川不得涉,有路不得行。
沉沉百憂中,一日如一生。
”此語無異孟郊。
末曰:“願君去隴阪,長使道路平。
”此結頗類子美。
屈宋為詞賦之祖。
荀卿六賦,自創機軸,不可例論。
相如善學《楚詞》,而馳騁太過。
子建骨氣漸弱,體制猶存。
庾信《春賦》,間多詩語,賦體始大變矣。
子美曰:“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詞賦動江關。
”托以自寓,非稱信也。
《碧雞漫志》曰:“斛律金《敕勒歌》曰:‘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金不知書,同於劉項,能發自然之妙。
韓昌黎《琴操》雖古,涉於摹撥,未若金出性情爾。
詩有四格,曰興,曰趣,曰意,曰理。
太白《贈汪倫》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此興也。
陸龜蒙《詠白蓮》曰:“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堕時。
”此趣也。
王建《宮詞》曰:“自是桃花貪結子,錯教人恨五更風。
”此意也。
李涉《上于襄陽》曰:“下馬獨來尋故事,逢人惟說岘山原先。
”此理也。
悟者得之,庸心以求,或失之矣。
趙章泉謂“作詩貴乎似”,此傳神寫照之法。
當充其學識,養其氣魄,或李或杜,順其自然而已。
韓昌黎曰:“婦人不下堂,遊子在萬裡。
”托興高遠,有風人之旨。
杜少陵曰:“丈夫則帶甲,婦人終在家。
”此文不逮意。
韓詩為優。
陳陶《送沈以魯》曰:“高台送歸客,滿握軒轅風。
落日一揮手,金鵝雲雨空。
鳌洲石梁外,劍浦羅浮東。
茲興不相接,煙際鴻。
”此有太白聲調。
“《隴西行》曰:“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此語凄婉味長。
嚴滄浪謂陶最無可觀,何也? 詩無神氣,猶繪日月而無光彩。
學李杜者,勿執於句字之間,當率意熟讀,久而得之。
此提魂攝魄之法也。
謝靈運“池塘生春草”,造
視之則渺渺,望之則冥冥。
離婁為之歎悶,神明不能察其情。
”二賦出於《列子》,皆有托寓。
梁昭明太子《大言》詩曰:“觀鲲其若轍鲋,視滄海之如濫觞。
經二儀而,跨六合以翺翔。
”《細言詩》曰:“坐卧鄰空塵,憑附螟翼。
越咫尺而三秋,度毫而九息。
”此祖宋玉而無謂,蓋以文為戲爾。
《樂書》:“伏羲造琴瑟以律呂,樂曰《立基》,神農樂曰《下謀》,黃帝樂曰《鹹池》。
”蓋樂始於伏羲,而成於黃帝,是以清和上升,風俗不變,未有詩也。
李西涯謂詩為樂始,誤矣。
何妥曰:“伏羲減瑟,文王足琴。
”抑先伏羲有瑟邪? 《莊子》曰:“魚出遊從容。
”是魚樂也。
白居易曰:“獺捕魚來魚躍出,此非魚樂是魚驚。
”翻案《莊子》而無趣。
《家語》曰:“水至清則無魚。
”杜子美曰:“水清反多魚。
”翻案《家語》而有味。
或曰:“詩,适情之具。
染翰成章,自然高妙,何必苦思以鑿其真?”予曰:“‘新詩改罷自長吟’,此少陵苦思處。
使不深入溟渤,焉得骊颔之珠哉?” 詩不厭改,貴乎精也。
唐人改之,自是唐語,宋人改之,自是宋語,格詞不同故爾。
省悟可以超脫,豈徒斷削而已! 作詩勿自滿。
若識者底诃,則易之。
雖盛唐名家,亦有罅隙可議,所謂瑜不掩瑕是也。
已成家數,有疵易露;家數未成,有疵難評。
古人之作,必正定而後出。
若丁敬禮之服曹子建,袁宏之服王洵,王洵之服王誕,張融之服徐觊之,薛道衡之服高構,隋文帝之服庾自直,古人服善類如此。
詩有天機,待時而發,觸物而成,雖幽尋苦索,不易得也。
如戴石屏“春水渡傍渡,夕陽山外山”,屬對精确,工非一朝,所謂“盡日覓不得,有時還自來”。
詩以兩聯為主,起結輔之,渾然一氣。
或以起句為主,此順流之勢,興在一時。
皇甫曰:“陶詩切以事情,但不文爾。
”非知淵明者。
淵明最有性情,使加藻飾,無異鮑謝,何以發真趣於偶爾,寄至味於澹然?陳後山亦有是評,蓋本於。
趙章泉韓澗泉所選唐人絕句,惟取中正溫厚,間雅平易。
若夫雄渾悲壯,奇特沉郁,皆不之取。
惜哉!洪容齋所選唐人絕句,不擇美惡,但備數爾。
間多仙鬼之作,出於偏稗小說,尤不可取。
盧弼和《邊庭四時怨》,頗似太白絕句。
李太白曰:“襟前林壑斂暝色,袖上煙霞收夕霏。
”此用謝康樂之句,但加四字。
王摩诘曰:“漠漠水田飛白鹭,陰陰夏林啭黃鹂。
”雖用李嘉之聯,加此四字,爽健自别。
意巧則淺,若劉禹錫“遙望洞庭湖水面,白銀盤裡一青螺”是也。
句巧則卑,若許用晦“魚下碧潭當鏡躍,鳥還青嶂拂屏飛”是也。
陳琳曰:“聘哉日月遠,年命将西傾。
”陸機曰:“容華夙夜零,體澤坐自捐。
茲物苟難停,吾壽安得延。
”謝靈運曰:“夕慮曉月流,朝忌曛日馳。
”李長吉曰:“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
吾将斬龍足,嚼龍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此皆氣短。
無名氏曰:“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此作感慨而氣悠長也。
嚴滄浪《從軍行》曰:“翩翩雙白馬,結束向幽燕。
借問論證家子,邯鄲俠少年。
彎弓随漢月,拂劍倚胡天。
說與單于道,今秋莫近邊。
”此作不減盛唐,但起承全襲子建《白馬篇》。
《松石軒詩評》,全是詩料,且深於詩,何以啟發初學? 锺嵘《詩品》,專論源流,若陶潛出應璩,應璩出於魏文,魏文出於李陵,李陵出於屈原。
何其一脈不同邪?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曰:“城南烽火不曾滅,疆場征戰何時歇?殺氣朝朝沖塞門,胡風夜夜吹邊月。
”此為太白古風法之祖。
《漢武内傳》:“上元夫人彈雲林之瑟,歌《步玄》之曲曰:‘綠景清飙起,雲蓋映朱葩。
蘭房辟琳阙,碧空起沙。
’”此歌華麗無味,或六朝赝作。
西王母《白雲謠》曰:“白雲在天,邱陵自出。
道路悠遠,山川間之。
将子無死,尚能複來。
”辭簡意盡,高古莫及。
王建《留别杜侍禦》曰:“有川不得涉,有路不得行。
沉沉百憂中,一日如一生。
”此語無異孟郊。
末曰:“願君去隴阪,長使道路平。
”此結頗類子美。
屈宋為詞賦之祖。
荀卿六賦,自創機軸,不可例論。
相如善學《楚詞》,而馳騁太過。
子建骨氣漸弱,體制猶存。
庾信《春賦》,間多詩語,賦體始大變矣。
子美曰:“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詞賦動江關。
”托以自寓,非稱信也。
《碧雞漫志》曰:“斛律金《敕勒歌》曰:‘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金不知書,同於劉項,能發自然之妙。
韓昌黎《琴操》雖古,涉於摹撥,未若金出性情爾。
詩有四格,曰興,曰趣,曰意,曰理。
太白《贈汪倫》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此興也。
陸龜蒙《詠白蓮》曰:“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堕時。
”此趣也。
王建《宮詞》曰:“自是桃花貪結子,錯教人恨五更風。
”此意也。
李涉《上于襄陽》曰:“下馬獨來尋故事,逢人惟說岘山原先。
”此理也。
悟者得之,庸心以求,或失之矣。
趙章泉謂“作詩貴乎似”,此傳神寫照之法。
當充其學識,養其氣魄,或李或杜,順其自然而已。
韓昌黎曰:“婦人不下堂,遊子在萬裡。
”托興高遠,有風人之旨。
杜少陵曰:“丈夫則帶甲,婦人終在家。
”此文不逮意。
韓詩為優。
陳陶《送沈以魯》曰:“高台送歸客,滿握軒轅風。
落日一揮手,金鵝雲雨空。
鳌洲石梁外,劍浦羅浮東。
茲興不相接,煙際鴻。
”此有太白聲調。
“《隴西行》曰:“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此語凄婉味長。
嚴滄浪謂陶最無可觀,何也? 詩無神氣,猶繪日月而無光彩。
學李杜者,勿執於句字之間,當率意熟讀,久而得之。
此提魂攝魄之法也。
謝靈運“池塘生春草”,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