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民四十馀萬。

    魏文帝《猛虎行》曰:“與君結新婚,托配於二儀。

    ”甄後被讒而死。

    張華《勵志》詩曰:“甘心恬澹,栖志浮雲。

    ”竟以貪位被殺。

    郭璞《遊仙》詩曰:“長揖當塗人,去作冊林客。

    ”亦為王敦所殺。

    隋炀帝《景陽井銘》曰:“前車已覆,後乘将沒。

    ”淫亂尤甚於陳。

    唐玄宗《過甯王宅》詩曰:“複尋為善樂,方驗保山河。

    ”天寶荒政,宗廟播遷。

    李林甫《贈韓席侍郎》詩曰:“揆予秉孤直,虛薄忝文昌。

    ”日懷奸險,蠹害朝政。

    盧仝《送伯齡》詩曰:“努力事幹谒,我心終不平。

    ”後與王涯之禍。

    高骈《寫懷》詩曰:“卻恨韓彭興漢室,功成不向五湖遊。

    ”節度淮南,驕橫被誅。

    予筆此數事,以為行不顧言之誡。

     自我作古,不求根據,過於生澀,則為杜撰矣。

     (以下阙。

    ) 束《補亡》詩,對偶精切,辭語流麗,不脫六朝氣習。

     嚴滄浪曰:“《木蘭歌》‘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酷似太白,非漢魏人語。

    ”左舜齊曰:“況有‘可汗大點兵’之句,乃唐人無疑。

    ”魏太武時,柔然已号“可汗”,非始於唐也。

    通篇較之太白,殊不相類。

     韋孟詩,《雅》之變也,《昭君歌》,《風》之變也,《三百篇》後,二作得體。

    梁太子不取《昭君》,何哉? 馬柳泉《賣子歎》曰:“貧家有子貧亦嬌,骨肉恩重那能抛?饑寒生死不相保,割腸賣兒為奴曹。

    此時一别何時見?遍撫兒身舐兒面。

    ‘有命豐年來贖兒,無命九泉抱長怨。

    ’吃驚兒‘切莫憂爺娘,憂思成病論證汝将’。

    抱頭頓足哭聲絕,悲風飒飒天茫茫。

    ”此作一讀則改容,再讀則下淚,三讀則斷腸矣。

     漢武帝“秋風起兮白雲飛”,出自“大風起兮雲飛揚”;“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出自“沅有芷兮沣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漢武讀書,故有沿襲。

    漢高不讀書,多出己意。

     李師中《送唐介》錯綜寒、山兩韻,謂之“進退格”,李賀已有此體,殆不可法。

     範德機曰:“詩當取材於漢魏,而音律以唐為宗。

    “此近體之法,古詩不泥音律,而調自高也。

     《國寶新編》曰:“唐風既成,詩自為格,不與《雅》《頌》,唐體沿於《國風》。

    《雅》言多盡,《風》辭則微。

    今以《雅》文為詩,未嘗不流於宋也。

    ”此王欽佩但為律詩而言,非古體之法也。

     五言詩皆用實字者,如釋齊己“山寺鐘樓月,江城鼓角風。

    ”此聯假說合聲律,要含虛活意乃佳。

    詩中亦有三昧,何獨不悟此邪?予亦效颦曰:“漁樵秋草路,骓犬夕陽村。

    ” 左太沖《魏都賦》曰:“八極可圍於寸眸。

    ”子美“乾坤萬裡眼”之句,意本於此。

    若曰“眸”,則不佳。

     陸機《文賦》曰:“詩緣情而绮靡,賦體物而浏亮。

    ”夫“绮靡”重六朝之弊,“浏亮”非兩漢之體。

    徐昌曰:“詩緣情而绮靡。

    ”則陸生之所知,固魏詩之查穢耳。

     高仲武謂朱彎《菊詩》曰:“‘受氣何曾異,開花獨自遲。

    ’哀而不傷,深得風人之旨。

    ”末曰“忍棄東籬下,看随秋草衰”,不如“過時而不采,将随秋草萎”,溫厚有氣。

     李颀贻張旭詩曰:“左手持蟹螯,右手執《丹經》。

    ”此用畢卓語。

    既持蟹螯,又執《丹經》,豈命人舉杯耶?蓋偶然寫興以害意爾。

    賈島《望山》詩曰:“長安百萬家,家家張屏新。

    論證家最好山,我願為其鄰。

    ”然好山非近一家,何必擇鄰哉?此亦寫興害意,與颀同病也。

     唐人歌詩,如唱曲子,可以協絲簧,諧音節。

    晚唐格卑,聲調猶在。

    及宋柳耆卿周美成輩出,能為一代新聲,詩與詞為二物,是以宋詩不入弦歌也。

     蓋嘉運所制樂府曰《胡渭州》《雙帶子》《蓋羅縫》《水鼓子》。

    此皆絕句,述連戍行旅之懷,與題全無幹涉。

    或被之管弦,調法不同。

    今之詞名類此。

    前論“燒火燒野田”諸作,恐亦此意邪。

     律詩重在對偶,妙在虛實。

    子美多用實字,高适多用虛字。

    惟虛字極難,不善學者失之。

    實字多則意簡而句健,虛字多則意繁而句弱。

    趙子昂所謂兩聯宜實是也。

     子美《和裴迪早梅相憶》之作,兩聯用二十二虛字,句法老健,意味深長,非巨筆不能到。

     韋應物曰:“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别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鬓已斑。

    何由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此篇多用虛字,辭達有味。

     李西涯曰:“詩用實字易,用虛字難。

    盛唐人善用虛字,開合呼應,悠揚委曲,皆在於此。

    用之不善,則柔弱緩散,不複可振。

    “夏正夫謂涯翁善用虛字,若‘萬古乾坤此江水,百年風日幾重陽’是也。

    西涯虛實,以字言之;子昂虛實,以句言之。

    二公所論,不同如此。

     景多則堆垛,情多則ウ弱,大家無此失矣。

    八句皆景者,子美“棘樹寒雲色”是也。

    八句皆情者,子美“死去憑論證報”是也。

     《詩法》曰:“《事文類聚》不可用,蓋宋事多也。

    ”後引蘇黃之詩以為式。

    教以養生之訣,繼以緻病之物,可乎? 嚴滄浪曰:“學其上,僅得其中;學其中,斯為下矣。

    豈有不法前賢,而法同時者?”李洞曹松學賈島,唐彥謙學溫庭筠,盧延讓學薛能,趙履常學黃山谷。

    予筆之以為學者誡。

     蘇子卿曰:“明月照高樓,想見馀光輝。

    ”子美曰:“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顔色。

    ”庾信曰:“落花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