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關燈
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帝王所都,而四百八十寺,當時已為多,而時人侈其樓閣台殿焉。

    近世二浙、福建諸州,寺院至千區,福州千八百區。

    秔稻桑麻,連亘阡陌,而遊惰之民,竄藉其間者十九。

    非為落發修行也,避差役為私計耳。

    以故居積貨财,貪毒酒色,鬥毆争訟,公然為之,而其弊未有過而問者。

    有識之士,每歎息于此。

     盧秉侍郎,嘗為江南郡掾,于傳舍中題詩雲:“青衫白發病參軍,旋爠黃粱置酒樽。

    但得有錢留客醉,也勝騎馬傍人門。

    ”王荊公見而稱之,立薦于朝,不數年登貳卿。

    近時韓駒待制、董耘尚書以詩文見知貴近,聞于天子,自諸生三四年至法從。

    嗚呼!士有片文隻字,而遭遇如此者。

     靖康元年冬十一月,虜騎長驅薄王畿,無一障之阻。

    春,為城下盟,歸渡大河,莫或邀擊。

    餘竊料其知我無謀,審我無勇,必且再至。

    冬十月,作《将歸賦》,以書投胡少汲,欲求侍養。

    公以啟事見答曰:“伏承主簿秘書,寵以華箋,副之佳什,屬詞近古,陳義甚高。

    橫槊賦詩,不廢軍中之樂;登高舒嘯,少賒社下之歸。

    祝頌之深,敷染奚既。

    ”遂堅留在帥幕下。

    數日,淵聖手诏沓至,曰:“金人分兩道深入,必犯京師,卿可提所部兵,前來捍虜。

    ”又曰:“金人分兩道深入,已渡大河,卿可将見在兵,速來赴援。

    ”公即日出次于郊,不三四日,遇敵于杞,力戰敗績。

    餘傷之以詩曰:“選将他年重,作師此日難。

    傷心闵東道,白首戴南冠。

    ”公宿儒,戎事非長,庶幾以禮與人相終始者。

     外祖陳公大雅,為人剛果,文章似之。

    再舉不第,裂冠文身,示不複踐場屋。

    能詩,為清獻趙公所知,逾八十乃死。

    死翌日複蘇,索筆題詩曰:“胡柳陂中過,令人念戰功。

    兵交千騎沒,血染一川紅。

    朱氏皆豚犬,唐家盡虎龍。

    壯圖成慷慨,擲劍向西風。

    ”題畢乃逝。

    味其言,豈葛從周、王彥章之徒與?英雄之氣,毅然猶在也。

     陳無己先生語餘曰:“今人愛杜甫詩,一句之内,至竊取數字以髣像之,非善學者。

    學詩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

    ”餘曰:“如何等是?”曰:“冬日谒玄元皇帝廟詩,叙述功德,反複外意,事核而理長,《阆中歌》,辭緻峭麗,語脈新奇,句清而體好,茲非立格之妙乎?《江漢詩》,古乾坤之大,腐儒無所寄其身,《縛雞行》,言雞蟲得失,不如兩忘而寓于道,茲非命意之深乎?《贈蔡希魯詩》雲:‘身輕一鳥過’,力在一過字,《徐步詩》雲:‘蕊粉上蜂須’,功在一上字,茲非用字之精乎?學者體其格,高其意,煉其字,則自然有合矣。

    何必規規然髣像之乎!” 王臨川詩雲:“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此與杜詩“見輕吹鳥毳,随意數花須”,命意何異?餘詩雲:“雲移鳥滅沒,風霁蝶飛翻”,此與東坡“飛鴻群往,白鳥孤沒”,作語何異?茲可為知者道,不可與愚者說也。

     餘挈家過吳江,有詞雲:“垂虹亭下扁舟住,松江煙雨長橋暮。

    《白纻》聽吳歌,佳人淚臉波。

    勸傾金鑿落,莫作思家惡。

    綠鴨與鲈魚,如何可寄書?”有士人覽之曰:“不聞鴨解附書,雲何言鴨?”餘不答。

    信乎柳子厚雲:“作之難,知之又難。

    ”“雌霓”之賞為少也! 晁元升作《田直儒墓表》雲:“故承議郎田君既葬八年,其連姻宣德郎晁端智來治茲城,拜君墓下,感松槚就荒,阡陌蕭然,謂其裡人曰:‘君有德于爾鄉,而不加敬,其流風餘烈,尚接人耳目,而封域遽至此。

    況曆世之久,拱木盡矣,宜無有知者,奈何?’乃屬其族兄晁端中為文以表之。

    ”将托于金石,未刻也。

    無咎見之,意若未快,曰:“敢以一字易叔父之未安者乎?”曰:“雲何?”曰:“欲換連姻二字為娅,可否?”蓋姊妹之夫曰“娅”也。

     唐周邯自蜀買奴,曰水精,善沉水,乃昆侖奴之屬也。

    邯疑瞿塘之險,必有怪,使水精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