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予五十歲時,嚴範孫先生壽以詩曰:“昔我識君君未婚,而今繞膝羅兒孫。
昔我識君君就傅,而今桃李盈君門。
驚君孟晉日千裡,羲和失色窮追奔。
文采風流震壇坫,方駕玉局兼梅村。
遍交賢豪與長者,客常滿坐酒滿尊。
朝為曹邱夕季布,此曰知己彼感恩。
說士肉甘且隽永,口頰拂拂春風溫。
超然應物物無滞,天生慧力由夙根。
才學器識與年進,其間亦有福命存。
況複神完氣尤健,興來直拟雲夢吞。
行年五十猶力壯,使我欲信西儒言。
人生能活二百歲,期頤大耋安足論。
”六十歲時又壽以詩曰:“十年前有壽公詩,公謂知予舍子誰。
又拟今茲周甲頌,仍依往歲侑觞詞。
梅村玉局猶前日,季布曹邱甚昔時。
結語猶如操左券,信公壽可信期頤。
”期許之殷,獎借之重,溢于楮墨。
今範老之殁已逾六年,予則年将七十矣。
德業不進,故我依然,殊自愧也。
又予六十歲時,華壁臣先生祝以二律,工楷書扇見贈,其詩曰:“昔年識面甫成童,文酒縱橫氣吐虹。
不屑衣冠為傀儡,竟将筆墨老英雄。
書名盛似蘇髯叟,詩樣多于陸放翁。
鄉校巍然絕學,狂瀾共障百川東。
”“天寒相率守冬藏,獨善居鄉抱熱腸。
四座春風常客滿,一車終日為人忙,魯連不仕圍頻解,柳下雖和行自方。
六十老翁餘勇在,當筵仍複醉幹觞。
”揄揚逾分,殊不敢承。
“四座春風”兩句,則予三十年來之實在情形也。
《朝野佥載》:“梁庾信從南陽初至北方,文士多輕之。
信将《枯樹賦》以示之,于後無敢言者。
時溫子升作《韓陵山寺碑》,信讀而寫其本。
南人問信曰:‘北方文字如何?’信曰:‘惟有《韓陵山》一片石堪共語,薛道衡、盧思道稍解把筆,自餘驢鳴犬吠,聒耳而已。
’”文人相輕,自古已然,蘭成所言,亦似太過。
時至今日,文字愈漓,幾于不可方物。
而為驢鳴狗吠之作者,猶複大言不慚,沾沾自喜,不亦大可哀哉。
東坡詩:“半醒半醉問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尋牛矢覓歸路,家在牛欄西複西。
”雲南詩僧擔當自叙其詩雲:“禅若分淨穢,将幹屎橛、布袋裡豬頭,置于何處,非禅也;僧詩若無姬酒,都是些豆腐渣、饅頭氣,名曰偈頌,非詩也。
”夫牛矢也,幹屎橛也,豬頭也,取以入詩文者甚鮮,而東坡與擔當用來,恰好不可及也。
九年前夏閑,四川喬君信孫旅津,幾于每夕相訪,談藝甚歡。
曾口述其兄大壯數詩,雅健遒麗,得未曾有。
今記其兩律如下:《癸亥不朽堂春宴,京曹同官夫婦會者二十有二人》詩雲:“時清黻列赓歌,奈此勞生負載何。
故國榛蕪蠶市歇,勝遊裙屐鳳城多。
驚心火後催婪尾,扶醉風前寄茗柯。
鬓未成絲花欲雪,堂堂隙驷礙簾波。
”又《三十初度》雲:“夢魂昔昔赴漚鄉,道裡悠悠阻雁行。
累尺文章資旅食,十年少賤答清狂。
盈觞獨獻高堂酒,勝鑷微驚滿鏡霜。
汲汲修名頻顧景,未應夕駕是迷方。
”時阿弟在歐洲,信孫少年英俊,新學舊學通博無倫,而郁郁平生,近聞幾以病廢,為之不怡者累日。
陳散原先生《贈方地山澤山兄弟》兩律,前四句雲:“維揚俊物好兄弟,共我狂言亦一奇。
蕭瑟江關成自廢,流傳文字肯相知。
”李小石先生《贈地山詩》:“大方諧隐似東方,日逐淫娃作色荒,故紙堆中萬金去,褴錢眼裡一身藏。
”兩詩一莊一諧,可見地山之為人。
李詩尤妙肖,年來與予為文酒之會,月四五次,大言炎炎,興複不淺,屬對極速,有匪夷所思者,衆以“聯聖”目之,君亦居之不疑,嘗語子曰:我狷人也。
人乃目之為狂。
予以為知言。
“北骥辭賢豆,南鴻就稻粱。
經天除是淚,縮地更何方。
華省曾霄上,連枝若木旁。
十年行色在,江海鑒蒼黃。
亭堠驚心改,河山到眼新。
臨岐無算酒,去國少年人。
生事虛料理,微言失具陳。
過江渾草草,不為庾公塵。
”此亦喬大壯詩也,題為《辛酉南遊》,無一猶人語,故樂為存之。
又聞其弟将由歐洲歸,得詩雲:“壯藏間關曾是命,寒門危立此何時。
”何等警悚。
孔東搪論詩謂:“凡人不為詩則已,若為之,必有一得焉。
為之而亦有不得者,乃不以己之意為詩,而假人之意以為詩,久假不歸,雖山川風物亦不能效其功也。
”語頗切實。
又謂:“詩有二道:曰工,曰佳。
工者多出苦吟,佳者多由快詠,工者屬于窮,佳者則必風流文彩。
”雲雲。
予以為此論大謬,工未有不佳者,佳未有不工者,兩者如何分開說?如何以“苦吟”、“快詠”分貼,善乎?袁簡齋《詩品》曰:“知一重非,進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鑄而定。
”真善于說詩者矣。
王摩诘《送梓州李使君詩》:“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據元校本作“一半雨”,故鄭君文焯顔所居曰半雨樓,言之津津。
予以為按之詩境、詩格,以“一夜雨”為高渾,元奉未必果優也。
“五言古詩,琴聲也,醇至澹泊,如空山之獨往;七言歌行,鼓聲也,屈蟠頓挫,若《漁陽》之怒撾;五言律詩,笙聲也,雲霞缥缈,疑鶴背之初搏;七言律詩,鐘聲也,震越渾,似蒲牢之乍吼;五言絕句,磬聲也,清深促數,想羁館之朝擊;七言絕句,笛聲也,曲折嘹亮,類江城之暮吹。
”此管緘若先生以樂器論詩之語,比喻雖未悉當,而頗有趣味,惜末喻及樂府之長短句也。
鄭太夷先生《訓女詩》内警句雲:“莫信鬼神信道理,莫愛豪華愛義禮,容人之過,稱人之善,居心仁厚百福始。
”《訓子詩》内警句雲:“男人胸中寬,要作萬人豪。
敬賢闵不肖,愛物随所遭。
寡欲自超然,富貴真鴻毛。
”着墨不多,而語皆精粹。
江叔先生集巾附錄沈山人《貧況》詩雲:“遮窮諱苦亦徒然,欲訴還休更可憐。
昨夜舉家聊啜粥,今朝過午未炊煙。
強顔且去賒升米,默計都無值一錢。
誰信先生誰不信,禦寒無被已三年。
”可謂窮矣。
叔亦有《歲除詩》雲:“庭角無梅座不春,門扉雖阖豈遮貧。
晚年雪屐鳴深巷,半是吾家索債人。
”亦述貧況,而較有風趣。
吾輩飽食暖衣,差免饑寒之苦,無所用其牢騷矣。
當塗李君醉僑,先後為許靜仁、呂燮甫兩省長上客。
曾自撰一聯雲:“春日睡,秋日醉,福穰穰,心滋愧;長歌狂,短歌強,詩平平,樂未央。
”似歌似謠,惜“強”宇未甚安。
天津郭外原有土牆,牆外有河,今牆久圮,而河尚存,俗呼為牆子河。
俗而不雅,人人知之,但一入詩詞,便有風緻。
邵次公詩:“盈盈牆子河邊水,草長莺飛又一年。
”馮殊軍詩:“心随牆子河中水,流過橋西倘見君。
”郭嘯麓詩:“夜涼牆王河邊路,無數流螢作雨飛。
”三詩各有寄托,而皆稱妙句,故愛而記之。
六月五日,見報紙登一詩,題為《古槐感夢》,詩曰:“微聞劍履壓庭除,盡室倉皇走傳車。
大厲ウ操新劫運,纖兒真壞好家居。
饑鸱戛羽終颠國,社鼠搬姜又過墟。
冷眼人間桑海事,倚天何處覓龍屠。
”詩境在義山、遺山之間,Ы署虞芒,何人也?頗欲一見之。
“手疊花箋鈔稿去,天涯到處訪斯人”,同此思想也。
曾文正《複陳右銘書》論為古文之四忌:“一,剿襲陳言;二,褒貶逾量;三,散漫無主;四,僻字澀句。
”又世所傳之《詩法指南》,論作詩之五戒:“一譏讪,二讠舀谀,三鄙俗,四纖亵,五剽竊。
”以上兩則,均扼要之論,但能讀書多,積理富,自能不蹈以上諸弊也。
“乍着微棉強自勝,陰晴向晚未分明。
南回寒雁淹孤月,東去驕風黯九城,駒隙存身争一瞬,蛩聲吠夢欲三更。
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
”此袁寒雲于項城籌備帝制時所作,南北文人,一時許為佳構。
某筆記有此全稿,錄而存之。
又寒雲作《蝶戀花》詞雲:“乍散離愁吹又聚,簾底微波,簾外狂花絮。
十二重欄遮不住,柔枝合倩金钤護。
手把明珠和淚訴,昨日相逢,今日君何處。
剪剪情絲千萬縷,為歡為怨都無據。
”亦酷似納蘭容若。
殷浩被黜放,徙于東陽之信安縣,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王安石放廢,知為呂惠卿所擠,每書“福建子”三字。
此兩人力能自矯,口無怨言,而胸中介介,所蘊深矣。
善夫東坡先生《渡海詩》收句曰:“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不露牢騷而以肮髒奇崛出之,是何等胸次。
王采臣先生丙寅夏五月陪趙次珊先生泛舟八裡台,作詩八首,其末一首雲:“蔔築溪莊狎水鷗,避居聊作稻粱謀。
十年樹木談何易,況是園翁已白頭。
”寄托遙深,予最喜誦之。
采老所期稻粱之謀,究未能發展,固知求田問舍,又是一種學問。
豐城任瑾存大令傳藻精爽,而有肝膽。
曆宰河北劇縣,安良除暴,聲施爛然。
與予訂交十年,休戚與共。
從政之暇,不廢吟詠,句如《與誦洛夜話》:“亂後牧民心自赤,衰時說士眼誰青。
”又《和芍晖》:“忍睹瘡痍醫術拙,不談冷暖世情谙。
”又《登衛輝白雲閣》:“農圃心情豐稔好,神仙蹤迹有無中。
”皆穩鍊沉摯,不落凡響。
至“黃河一線橫千裡,白發頻年添數莖”,則蘇、黃妙境矣。
周養庵先生《辛未十刹海修楔》詩内有數句雲:“座中詞客多白頭,散蕩樊翁閉泉室。
嬉春疇昔盛佳麗,内家裝裹真娴逸。
繁華轉瞬成寂寥,世事未來黑如漆。
對酒不飲甯非癡,休更沉埋事占畢”雲雲。
字裡行間有一種沉郁驅邁之氣,詩人之詩,為人所不及。
先生近作挽聯多作三字句,廉悍絕倫,能者不可測如此。
孫師鄭太史(雄),予三十年前老友也,淹滞舊都,著述終老,昨間已病故矣。
記其序《荔圓樓集》,序内引淵明之言曰:“文所不能言之意,詩或能言之。
大抵文善醒,詩善醉,醉中語亦有醒時道不到者,蓋其天機之發,不可思議也。
《詩》曰:‘惟此聖人,瞻言百裡。
’論文之旨也。
”又曰:“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論詩之旨也。
”先生又謂:“詩不可有我而無古,又不可有古而無我。
典雅,精神兼之斯善”雲雲。
各語皆耐人尋味。
張幼樵先生《澗于集夢所奇詩六絕依韻答之》,記其三首雲:“流傳臣亮街亭表,天鑒《春秋》督咎心。
末學鳳雛輕一死,平生梁父恨孤吟。
”“绛侯不解結袁絲,劉柳從來善退之。
恩怨一身何足校,群公平賊是匡時。
”“薰盡衙香典賜裘,椰冠學士配軍頭。
故人書到渾無酒,寂寞溪山感獨遊。
”凄涼嗚咽,悱恻纏綿,《騷》《雅》之遺也。
“先生休矣複何如,出或無車食有魚。
近市一樓天地窄,時還讀我線裝書。
”此方君地山舊作也,看似不經意,然非醞釀古今,胸多積卷,不能到此境界。
又許君佩臣《題畫詩》:“岸上人家多種柳,船中客飯每供魚。
”據雲系劉獻臣作,予最愛之。
佩臣不自炫其畫,曾以此意為予畫扇,蕭疏有逸氣,已什襲藏之。
《貞一齋詩》說:“《赢奎律髓》所選皆西江皮毛,隻此四字立名,已堪遺笑”雲雲。
前年予購《昭昧詹言》一部,楊昀谷先生見之曰:“内容不必問,隻此書名,便傷雅道。
”以其自命為若明若昧,詹詹小言,殊為可哂也。
其說與貞一齋正同。
袁子才《續詩品》數十則,頗多精粹語,《齋心》一則雲:“禅偈非佛,理障非儒,心之孔嘉,其言藹如。
”《藏拙》一則雲:“因謇徐言,因跛緩步,善藏其拙,巧乃益露。
”《著我》一則雲:“不學古人,法無一可,竟似古人,何處著我。
字字古有,言言古無。
吐故吸新,其庶幾乎。
”子謂此諸語不但作詩應爾,作人亦應爾也。
人譏荊公詩“含風鴨綠鱗鱗起,弄日鵝黃袅袅垂”,上句詠水,下句詠柳,謂之“詩謎子”。
“詩謎子”語,固然矣,然而韓呂黎詩“紅皺曬檐瓦,黃團系門衡”,上句是棗,下句是瓜簍,何以人不譏其詩謎子耶? 李濯愚《過蘆溝橋詩》:“輕裝一襲出孤城,默數輪車軋軋聲。
到眼蘆溝橋下水,照人來去總分明。
”陳誦洛《過黃河橋》詩:“風聲挾夢夢能驕,又向霜晨度此橋。
橋上飚輪橋下水,英雄成敗等無聊。
”李詩渾涵,陳詩慨爽,皆近作也。
“林和靖《梅花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脍炙人口者百餘年矣,自東坡在惠州作《梅花詩》雲:‘紛紛初疑月挂樹,耿耿獨與參橫昏。
’此語一出,和靖之氣遂已索然。
”此宋周紫芝所撰《竹坡詩話》中語。
予以為東坡此兩句遠遜于“疏影”、“暗香”也,乃謂其勝于林,似非的論。
同治已巳,先父梅岩公托人畫一老翁曳車,自集兩句雲:“不舍晝夜其,如示諸斯乎。
”其時予二歲也,至光緒乙未,求楊香吟師題詩,為之題雲:“曳車曳車,身瘁路賒。
問君安往,辛苦作家。
曳車曳車,無取牛馬。
誰其驅之,有執鞭者。
車也簿笨,人也清瞿。
着來衤交衤了,便我步驅。
車無停輪,人無停趾。
圖示後人,服勞視此。
”此圖至今已六十餘年,今日檢出,叙其緣起,蓋不勝風樹之感也。
友人任琴孫雲,先父梅岩公善作擘窠大字,予幼年失怙,未之見也。
隻得手書質田券草四行,予監督工藝學堂時,徵人題詠,蔣性甫侍禦題雲:“手澤迢迢二寸餘,西風吹雨滴方諸。
孤兒且作零丁讀,我亦傷心問曝書。
”章式之徵君題雲:“不肯求田竟質田,清貧況味想從前。
汝歸許假尋常事,難得孤兒是象賢。
”藏之書笥,今四十餘年矣。
三十年前予讀楊掌生之《京塵雜錄》,内引“少年聽雨歌樓上”雲雲,心竊好之,今年夏始于門人工伯龍許得窺其全詞,為“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寒斷雁叫西風。
” 而今聽雨僧寮下,鬓發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窗前滴滴到天明。
”詞極隽美,而不知為何人作,詢之味雲、葆生、嘯麓諸大詞家,亦記憶不清。
葆生謂之出張夢晉、祝枝山、唐伯虎三人之手,但亦恍惚,姑記于此,以質來者。
王右軍《蘭亭集序》雲:“修短随化,終期于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錢幼光效淵明《飲酒》詩雲:“寄生大塊中,何者為我故。
譬如逆旅物,暫有安足據。
在世雖百年,畢竟舍之去。
臨去豈不戀,戀亦不得住。
”古今人詩文,叙述生死之際,沉痛多若此,其收束處大概用曠達語,誰知愈曠達愈沉痛也。
唐人詩:“舉世盡從忙裡過,誰人肯向死前休。
”一日不死,便一日不肯放下,哀哉衆生。
“樓台冷落收燈夜,門巷蕭條掃雪天。
”此一境界也,“雪消池館初春後,人倚闌幹欲暮時。
”此又一境界也。
情景交融,所謂詩中有畫也。
昔人謂有無可奈何境界,此為近之。
荊公在锺山官床與客夜坐,作詩雲:“各據槁梧同不寐,偶然聞雨落階除。
”東坡《宿餘杭山寺》詩雲:“白灰旋撥通紅火,卧聽蕭蕭雪打窗。
”聽雨,聽雪,本尋常事,必如兩公清超之筆以詠之,方不負此清景。
“洞庭險阻,不能億度,阻風六日者,予也。
有火輪拖帶而阻風,與予略等者,廣西學使馮也。
舟閣淺處,水退而不得動者,今日所見之兩船也。
風覆而沉,僅露兩桅者,昨日所見煤船也。
輪船拖帶遇風沉溺者,今日所聞長沙米船也。
近者數日,遠者不過一年,或身經、或耳聞、或目見,類而記之,以見洞庭之險,遠過江海。
而予之僅僅阻風,卒平安而至,此真萬幸也。
”此嚴範老使黔歸途,戊戌二月三日過洞庭時所記,可知其險矣。
并有一詩雲:“嶽陽城下水彎環,金口新堤指顧閑。
八百洞庭糊眼遇,閑看落日下君山。
”叙次曆落有緻,而險夷之遭亦若有前定也。
孫馨遠聯帥在居士林
昔我識君君就傅,而今桃李盈君門。
驚君孟晉日千裡,羲和失色窮追奔。
文采風流震壇坫,方駕玉局兼梅村。
遍交賢豪與長者,客常滿坐酒滿尊。
朝為曹邱夕季布,此曰知己彼感恩。
說士肉甘且隽永,口頰拂拂春風溫。
超然應物物無滞,天生慧力由夙根。
才學器識與年進,其間亦有福命存。
況複神完氣尤健,興來直拟雲夢吞。
行年五十猶力壯,使我欲信西儒言。
人生能活二百歲,期頤大耋安足論。
”六十歲時又壽以詩曰:“十年前有壽公詩,公謂知予舍子誰。
又拟今茲周甲頌,仍依往歲侑觞詞。
梅村玉局猶前日,季布曹邱甚昔時。
結語猶如操左券,信公壽可信期頤。
”期許之殷,獎借之重,溢于楮墨。
今範老之殁已逾六年,予則年将七十矣。
德業不進,故我依然,殊自愧也。
又予六十歲時,華壁臣先生祝以二律,工楷書扇見贈,其詩曰:“昔年識面甫成童,文酒縱橫氣吐虹。
不屑衣冠為傀儡,竟将筆墨老英雄。
書名盛似蘇髯叟,詩樣多于陸放翁。
鄉校巍然絕學,狂瀾共障百川東。
”“天寒相率守冬藏,獨善居鄉抱熱腸。
四座春風常客滿,一車終日為人忙,魯連不仕圍頻解,柳下雖和行自方。
六十老翁餘勇在,當筵仍複醉幹觞。
”揄揚逾分,殊不敢承。
“四座春風”兩句,則予三十年來之實在情形也。
《朝野佥載》:“梁庾信從南陽初至北方,文士多輕之。
信将《枯樹賦》以示之,于後無敢言者。
時溫子升作《韓陵山寺碑》,信讀而寫其本。
南人問信曰:‘北方文字如何?’信曰:‘惟有《韓陵山》一片石堪共語,薛道衡、盧思道稍解把筆,自餘驢鳴犬吠,聒耳而已。
’”文人相輕,自古已然,蘭成所言,亦似太過。
時至今日,文字愈漓,幾于不可方物。
而為驢鳴狗吠之作者,猶複大言不慚,沾沾自喜,不亦大可哀哉。
東坡詩:“半醒半醉問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尋牛矢覓歸路,家在牛欄西複西。
”雲南詩僧擔當自叙其詩雲:“禅若分淨穢,将幹屎橛、布袋裡豬頭,置于何處,非禅也;僧詩若無姬酒,都是些豆腐渣、饅頭氣,名曰偈頌,非詩也。
”夫牛矢也,幹屎橛也,豬頭也,取以入詩文者甚鮮,而東坡與擔當用來,恰好不可及也。
九年前夏閑,四川喬君信孫旅津,幾于每夕相訪,談藝甚歡。
曾口述其兄大壯數詩,雅健遒麗,得未曾有。
今記其兩律如下:《癸亥不朽堂春宴,京曹同官夫婦會者二十有二人》詩雲:“時清黻列赓歌,奈此勞生負載何。
故國榛蕪蠶市歇,勝遊裙屐鳳城多。
驚心火後催婪尾,扶醉風前寄茗柯。
鬓未成絲花欲雪,堂堂隙驷礙簾波。
”又《三十初度》雲:“夢魂昔昔赴漚鄉,道裡悠悠阻雁行。
累尺文章資旅食,十年少賤答清狂。
盈觞獨獻高堂酒,勝鑷微驚滿鏡霜。
汲汲修名頻顧景,未應夕駕是迷方。
”時阿弟在歐洲,信孫少年英俊,新學舊學通博無倫,而郁郁平生,近聞幾以病廢,為之不怡者累日。
陳散原先生《贈方地山澤山兄弟》兩律,前四句雲:“維揚俊物好兄弟,共我狂言亦一奇。
蕭瑟江關成自廢,流傳文字肯相知。
”李小石先生《贈地山詩》:“大方諧隐似東方,日逐淫娃作色荒,故紙堆中萬金去,褴錢眼裡一身藏。
”兩詩一莊一諧,可見地山之為人。
李詩尤妙肖,年來與予為文酒之會,月四五次,大言炎炎,興複不淺,屬對極速,有匪夷所思者,衆以“聯聖”目之,君亦居之不疑,嘗語子曰:我狷人也。
人乃目之為狂。
予以為知言。
“北骥辭賢豆,南鴻就稻粱。
經天除是淚,縮地更何方。
華省曾霄上,連枝若木旁。
十年行色在,江海鑒蒼黃。
亭堠驚心改,河山到眼新。
臨岐無算酒,去國少年人。
生事虛料理,微言失具陳。
過江渾草草,不為庾公塵。
”此亦喬大壯詩也,題為《辛酉南遊》,無一猶人語,故樂為存之。
又聞其弟将由歐洲歸,得詩雲:“壯藏間關曾是命,寒門危立此何時。
”何等警悚。
孔東搪論詩謂:“凡人不為詩則已,若為之,必有一得焉。
為之而亦有不得者,乃不以己之意為詩,而假人之意以為詩,久假不歸,雖山川風物亦不能效其功也。
”語頗切實。
又謂:“詩有二道:曰工,曰佳。
工者多出苦吟,佳者多由快詠,工者屬于窮,佳者則必風流文彩。
”雲雲。
予以為此論大謬,工未有不佳者,佳未有不工者,兩者如何分開說?如何以“苦吟”、“快詠”分貼,善乎?袁簡齋《詩品》曰:“知一重非,進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鑄而定。
”真善于說詩者矣。
王摩诘《送梓州李使君詩》:“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據元校本作“一半雨”,故鄭君文焯顔所居曰半雨樓,言之津津。
予以為按之詩境、詩格,以“一夜雨”為高渾,元奉未必果優也。
“五言古詩,琴聲也,醇至澹泊,如空山之獨往;七言歌行,鼓聲也,屈蟠頓挫,若《漁陽》之怒撾;五言律詩,笙聲也,雲霞缥缈,疑鶴背之初搏;七言律詩,鐘聲也,震越渾,似蒲牢之乍吼;五言絕句,磬聲也,清深促數,想羁館之朝擊;七言絕句,笛聲也,曲折嘹亮,類江城之暮吹。
”此管緘若先生以樂器論詩之語,比喻雖未悉當,而頗有趣味,惜末喻及樂府之長短句也。
鄭太夷先生《訓女詩》内警句雲:“莫信鬼神信道理,莫愛豪華愛義禮,容人之過,稱人之善,居心仁厚百福始。
”《訓子詩》内警句雲:“男人胸中寬,要作萬人豪。
敬賢闵不肖,愛物随所遭。
寡欲自超然,富貴真鴻毛。
”着墨不多,而語皆精粹。
江叔先生集巾附錄沈山人《貧況》詩雲:“遮窮諱苦亦徒然,欲訴還休更可憐。
昨夜舉家聊啜粥,今朝過午未炊煙。
強顔且去賒升米,默計都無值一錢。
誰信先生誰不信,禦寒無被已三年。
”可謂窮矣。
叔亦有《歲除詩》雲:“庭角無梅座不春,門扉雖阖豈遮貧。
晚年雪屐鳴深巷,半是吾家索債人。
”亦述貧況,而較有風趣。
吾輩飽食暖衣,差免饑寒之苦,無所用其牢騷矣。
當塗李君醉僑,先後為許靜仁、呂燮甫兩省長上客。
曾自撰一聯雲:“春日睡,秋日醉,福穰穰,心滋愧;長歌狂,短歌強,詩平平,樂未央。
”似歌似謠,惜“強”宇未甚安。
天津郭外原有土牆,牆外有河,今牆久圮,而河尚存,俗呼為牆子河。
俗而不雅,人人知之,但一入詩詞,便有風緻。
邵次公詩:“盈盈牆子河邊水,草長莺飛又一年。
”馮殊軍詩:“心随牆子河中水,流過橋西倘見君。
”郭嘯麓詩:“夜涼牆王河邊路,無數流螢作雨飛。
”三詩各有寄托,而皆稱妙句,故愛而記之。
六月五日,見報紙登一詩,題為《古槐感夢》,詩曰:“微聞劍履壓庭除,盡室倉皇走傳車。
大厲ウ操新劫運,纖兒真壞好家居。
饑鸱戛羽終颠國,社鼠搬姜又過墟。
冷眼人間桑海事,倚天何處覓龍屠。
”詩境在義山、遺山之間,Ы署虞芒,何人也?頗欲一見之。
“手疊花箋鈔稿去,天涯到處訪斯人”,同此思想也。
曾文正《複陳右銘書》論為古文之四忌:“一,剿襲陳言;二,褒貶逾量;三,散漫無主;四,僻字澀句。
”又世所傳之《詩法指南》,論作詩之五戒:“一譏讪,二讠舀谀,三鄙俗,四纖亵,五剽竊。
”以上兩則,均扼要之論,但能讀書多,積理富,自能不蹈以上諸弊也。
“乍着微棉強自勝,陰晴向晚未分明。
南回寒雁淹孤月,東去驕風黯九城,駒隙存身争一瞬,蛩聲吠夢欲三更。
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
”此袁寒雲于項城籌備帝制時所作,南北文人,一時許為佳構。
某筆記有此全稿,錄而存之。
又寒雲作《蝶戀花》詞雲:“乍散離愁吹又聚,簾底微波,簾外狂花絮。
十二重欄遮不住,柔枝合倩金钤護。
手把明珠和淚訴,昨日相逢,今日君何處。
剪剪情絲千萬縷,為歡為怨都無據。
”亦酷似納蘭容若。
殷浩被黜放,徙于東陽之信安縣,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王安石放廢,知為呂惠卿所擠,每書“福建子”三字。
此兩人力能自矯,口無怨言,而胸中介介,所蘊深矣。
善夫東坡先生《渡海詩》收句曰:“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不露牢騷而以肮髒奇崛出之,是何等胸次。
王采臣先生丙寅夏五月陪趙次珊先生泛舟八裡台,作詩八首,其末一首雲:“蔔築溪莊狎水鷗,避居聊作稻粱謀。
十年樹木談何易,況是園翁已白頭。
”寄托遙深,予最喜誦之。
采老所期稻粱之謀,究未能發展,固知求田問舍,又是一種學問。
豐城任瑾存大令傳藻精爽,而有肝膽。
曆宰河北劇縣,安良除暴,聲施爛然。
與予訂交十年,休戚與共。
從政之暇,不廢吟詠,句如《與誦洛夜話》:“亂後牧民心自赤,衰時說士眼誰青。
”又《和芍晖》:“忍睹瘡痍醫術拙,不談冷暖世情谙。
”又《登衛輝白雲閣》:“農圃心情豐稔好,神仙蹤迹有無中。
”皆穩鍊沉摯,不落凡響。
至“黃河一線橫千裡,白發頻年添數莖”,則蘇、黃妙境矣。
周養庵先生《辛未十刹海修楔》詩内有數句雲:“座中詞客多白頭,散蕩樊翁閉泉室。
嬉春疇昔盛佳麗,内家裝裹真娴逸。
繁華轉瞬成寂寥,世事未來黑如漆。
對酒不飲甯非癡,休更沉埋事占畢”雲雲。
字裡行間有一種沉郁驅邁之氣,詩人之詩,為人所不及。
先生近作挽聯多作三字句,廉悍絕倫,能者不可測如此。
孫師鄭太史(雄),予三十年前老友也,淹滞舊都,著述終老,昨間已病故矣。
記其序《荔圓樓集》,序内引淵明之言曰:“文所不能言之意,詩或能言之。
大抵文善醒,詩善醉,醉中語亦有醒時道不到者,蓋其天機之發,不可思議也。
《詩》曰:‘惟此聖人,瞻言百裡。
’論文之旨也。
”又曰:“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論詩之旨也。
”先生又謂:“詩不可有我而無古,又不可有古而無我。
典雅,精神兼之斯善”雲雲。
各語皆耐人尋味。
張幼樵先生《澗于集夢所奇詩六絕依韻答之》,記其三首雲:“流傳臣亮街亭表,天鑒《春秋》督咎心。
末學鳳雛輕一死,平生梁父恨孤吟。
”“绛侯不解結袁絲,劉柳從來善退之。
恩怨一身何足校,群公平賊是匡時。
”“薰盡衙香典賜裘,椰冠學士配軍頭。
故人書到渾無酒,寂寞溪山感獨遊。
”凄涼嗚咽,悱恻纏綿,《騷》《雅》之遺也。
“先生休矣複何如,出或無車食有魚。
近市一樓天地窄,時還讀我線裝書。
”此方君地山舊作也,看似不經意,然非醞釀古今,胸多積卷,不能到此境界。
又許君佩臣《題畫詩》:“岸上人家多種柳,船中客飯每供魚。
”據雲系劉獻臣作,予最愛之。
佩臣不自炫其畫,曾以此意為予畫扇,蕭疏有逸氣,已什襲藏之。
《貞一齋詩》說:“《赢奎律髓》所選皆西江皮毛,隻此四字立名,已堪遺笑”雲雲。
前年予購《昭昧詹言》一部,楊昀谷先生見之曰:“内容不必問,隻此書名,便傷雅道。
”以其自命為若明若昧,詹詹小言,殊為可哂也。
其說與貞一齋正同。
袁子才《續詩品》數十則,頗多精粹語,《齋心》一則雲:“禅偈非佛,理障非儒,心之孔嘉,其言藹如。
”《藏拙》一則雲:“因謇徐言,因跛緩步,善藏其拙,巧乃益露。
”《著我》一則雲:“不學古人,法無一可,竟似古人,何處著我。
字字古有,言言古無。
吐故吸新,其庶幾乎。
”子謂此諸語不但作詩應爾,作人亦應爾也。
人譏荊公詩“含風鴨綠鱗鱗起,弄日鵝黃袅袅垂”,上句詠水,下句詠柳,謂之“詩謎子”。
“詩謎子”語,固然矣,然而韓呂黎詩“紅皺曬檐瓦,黃團系門衡”,上句是棗,下句是瓜簍,何以人不譏其詩謎子耶? 李濯愚《過蘆溝橋詩》:“輕裝一襲出孤城,默數輪車軋軋聲。
到眼蘆溝橋下水,照人來去總分明。
”陳誦洛《過黃河橋》詩:“風聲挾夢夢能驕,又向霜晨度此橋。
橋上飚輪橋下水,英雄成敗等無聊。
”李詩渾涵,陳詩慨爽,皆近作也。
“林和靖《梅花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脍炙人口者百餘年矣,自東坡在惠州作《梅花詩》雲:‘紛紛初疑月挂樹,耿耿獨與參橫昏。
’此語一出,和靖之氣遂已索然。
”此宋周紫芝所撰《竹坡詩話》中語。
予以為東坡此兩句遠遜于“疏影”、“暗香”也,乃謂其勝于林,似非的論。
同治已巳,先父梅岩公托人畫一老翁曳車,自集兩句雲:“不舍晝夜其,如示諸斯乎。
”其時予二歲也,至光緒乙未,求楊香吟師題詩,為之題雲:“曳車曳車,身瘁路賒。
問君安往,辛苦作家。
曳車曳車,無取牛馬。
誰其驅之,有執鞭者。
車也簿笨,人也清瞿。
着來衤交衤了,便我步驅。
車無停輪,人無停趾。
圖示後人,服勞視此。
”此圖至今已六十餘年,今日檢出,叙其緣起,蓋不勝風樹之感也。
友人任琴孫雲,先父梅岩公善作擘窠大字,予幼年失怙,未之見也。
隻得手書質田券草四行,予監督工藝學堂時,徵人題詠,蔣性甫侍禦題雲:“手澤迢迢二寸餘,西風吹雨滴方諸。
孤兒且作零丁讀,我亦傷心問曝書。
”章式之徵君題雲:“不肯求田竟質田,清貧況味想從前。
汝歸許假尋常事,難得孤兒是象賢。
”藏之書笥,今四十餘年矣。
三十年前予讀楊掌生之《京塵雜錄》,内引“少年聽雨歌樓上”雲雲,心竊好之,今年夏始于門人工伯龍許得窺其全詞,為“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寒斷雁叫西風。
” 而今聽雨僧寮下,鬓發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窗前滴滴到天明。
”詞極隽美,而不知為何人作,詢之味雲、葆生、嘯麓諸大詞家,亦記憶不清。
葆生謂之出張夢晉、祝枝山、唐伯虎三人之手,但亦恍惚,姑記于此,以質來者。
王右軍《蘭亭集序》雲:“修短随化,終期于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錢幼光效淵明《飲酒》詩雲:“寄生大塊中,何者為我故。
譬如逆旅物,暫有安足據。
在世雖百年,畢竟舍之去。
臨去豈不戀,戀亦不得住。
”古今人詩文,叙述生死之際,沉痛多若此,其收束處大概用曠達語,誰知愈曠達愈沉痛也。
唐人詩:“舉世盡從忙裡過,誰人肯向死前休。
”一日不死,便一日不肯放下,哀哉衆生。
“樓台冷落收燈夜,門巷蕭條掃雪天。
”此一境界也,“雪消池館初春後,人倚闌幹欲暮時。
”此又一境界也。
情景交融,所謂詩中有畫也。
昔人謂有無可奈何境界,此為近之。
荊公在锺山官床與客夜坐,作詩雲:“各據槁梧同不寐,偶然聞雨落階除。
”東坡《宿餘杭山寺》詩雲:“白灰旋撥通紅火,卧聽蕭蕭雪打窗。
”聽雨,聽雪,本尋常事,必如兩公清超之筆以詠之,方不負此清景。
“洞庭險阻,不能億度,阻風六日者,予也。
有火輪拖帶而阻風,與予略等者,廣西學使馮也。
舟閣淺處,水退而不得動者,今日所見之兩船也。
風覆而沉,僅露兩桅者,昨日所見煤船也。
輪船拖帶遇風沉溺者,今日所聞長沙米船也。
近者數日,遠者不過一年,或身經、或耳聞、或目見,類而記之,以見洞庭之險,遠過江海。
而予之僅僅阻風,卒平安而至,此真萬幸也。
”此嚴範老使黔歸途,戊戌二月三日過洞庭時所記,可知其險矣。
并有一詩雲:“嶽陽城下水彎環,金口新堤指顧閑。
八百洞庭糊眼遇,閑看落日下君山。
”叙次曆落有緻,而險夷之遭亦若有前定也。
孫馨遠聯帥在居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