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民國八年予遊北海,得“層樓出雲表,萬葉戰秋聲”之句,郵寄範孫,得覆雲:“昔郭丈曼生有句雲:‘孤磬一聲秋葉黃’,因有郭秋葉之名。
大作‘萬葉戰秋聲’之句,合稱為趙秋聲,君家倚樓不能專美于前矣!”距“空水紅蓼”之句三十年,而先生獎勵之心不減于疇昔也。
嵌字詩之佳者,七言絕句二十八字内嵌十個一字。
錢鶴灘先生《題秋江獨釣圖》詩雲:“一蓑一笠一魚鈎,一個漁翁一葉舟。
一橹一帆兼一槳,一人獨釣一江秋。
”真絕妙好辭也。
前人雲:“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莖髭。
”此“安”字驟看似易實則難,有楊君《題許秘書琴伯畫佛》,起二句雲:“吾鄉許子善畫佛,妙相莊嚴齊彷佛”。
予謂“齊”宇不安,于是同人皆拟一字,“如”、“同”、“皆”、“都”等字,細思之均不甚安,予則為之改一“佛”字,頗為人所贊許,以“妙相莊嚴佛仿佛”字法句法皆甚老矣。
三河王式金茂才清才博學,弱不勝衣,曾館天津劉氏,光緒甲午随嚴範孫先生視學貴州襄校,後數年以貧卒。
記其《出都》一詩雲:“作客輕千裡,平沙極目遙。
有懷腸九折,無計淚雙抛。
長辛店中店,蘆溝橋下矯,不堪回首處,風雨晚潇潇。
”逼近唐人,予與範老常誦之。
王廉甫大令招飲。
坐間有董季友李又塵兩君,酒半以談詩為樂,董述其得意句雲:“美人眼淚英雄血,不是黃金買得來。
”李述其得意句雲:“無邊樓閣潇潇雨,獨倚朱欄有所思。
”合座歎賞,予以董詩似袁随園語,李詩意味尤勝。
予十九歲由平谷赴津,就婚郭氏,秋深攜眷買船還平,途中得《即景》一句雲:“空水倒涵紅蓼花。
”郵奇京都,範孫答函雲:“此句神妙,全在一‘空’字,他人所不能,亦不敢也。
”獎借後進,情見乎詞。
李太白詩雲:“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又雲:“東山高卧時起來,欲濟蒼生未為晚。
”磊落雄健,此老豈沉湎于酒者。
杜少陵詩雲:“安得壯士挽天河,淨洗甲兵常不用。
”此是何等抱負。
韓昌黎詩雲:“我能屈曲自世間,安能從汝巢神山。
”又“侯王将相望久絕,神縱欲福難為功。
”皆有堀強氣。
蘇東坡詩雲:“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學得忘家禅。
”又“相逢握手一大笑,白發蒼顔略相似。
”又“先生食飽無一事,散步遙逍自扪腹。
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
”坦白闊大,熟讀此等持,可以變化氣質。
友人王君仁安(守恂)過固安,見壁間題詩雲:“西來一片太行色,東去千秋無定河。
落日牛羊野蒼莽,短衣匹馬劍蹉跎。
誰能将月補離恨,我欲乘風淩酒波。
燕市無人識屠狗,醉來且拊瓦盆歌。
”音節蒼涼,氣體雄壯,不知何人所作也。
予作詩半生不下千餘首,有為人稱賞者,有為人指摘者,予皆淡然置之,所謂得失寸心知也。
最惬心者隻兩句雲:“握手今宵訴肝肺,他生觌面知為誰。
”自以為沉痛到二十四分,惜被人滑口讀過也。
箴之則曰:“外作禽荒,甘酒嗜音。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頌之則曰:“六宮才人大垂手,願君千年萬年壽,朝出射糜暮飲酒。
”“禽荒”、“甘酒”,已具亡國之二矣。
是作詩與作訓诰,固是兩種筆墨也。
宋唐子西先生雲:“作文當學司馬遷,作詩當學杜子美。
”洵扼要語也。
桐城王右弼先生,少年英異,從戴存莊先生(鈞衡)學持,有《江南曲》一絕雲:“十裡酒旗外,人家半掩門。
桃花落江水,銷盡美人魂。
”為人所傳誦,時王君十八歲也,予于役石城,遇君之曾孫曉芝,飲酒談藝甚暢,追述如此。
人不必因作詩始讀書也,然不讀書則積蓄不厚,出語必淺薄;不必因作詩始讀古人之詩也,然不讀古人之詩,則不知韻味之高、格律之協、機杼之熟,出語必緻扞格。
由前之說證之杜詩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證之蘇詩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也;由後之說證之成語所謂“能讀千賦則能賦”,對于詩亦然,證之諺語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亦會謅”也。
予十六、七歲時,同人郊行,過一荒冢,得句雲:“亂草粘上天,老松綠到地。
荒徑埋斷碑,不辨何年字。
”描寫實景頗肖,以其太衰飒未收入集,昨偶憶及,辄續入詩話,以存少作,不計其佳否也。
“海甸陰風草木腥,史篇特筆姓名馨。
一腔熱血存餘瀝,分與兒曹灑賊廷。
”庚子冬日,日本兵上百合本以此索書,不知何人作,确是日本人詩也。
作八股文,攝全題之神理作首兩句,曰“破題”。
如《孟懿子問孝》題,破題雲:“記魯大夫之間孝為《魯論》,開問孝之端也。
”《唐虞之際》破題雲:“才兼二代,聖人鄭重于其際焉”之類,比讀《國史補》:“李程作《日五色賦》,起二句雲:‘德動天地,祥開日華。
’以此破題擢狀元。
”又《六一詩話》謂:“梅聖俞《河豚詩》起二句雲:‘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隻此破題,以說盡河豚好處。
”《螢雪雜說》記湯黃中作《秋燕已如客》詩,起二句雲:“近人方賀廈,如客已驚秋。
”謂此破題非人所及。
是詩賦皆有破題,不獨八股為然也。
吾邑陶仲明孝廉(喆甡)心精力果,博學多能。
甲午以後,知中國舊學問、舊政治之不足以圖存也,則剀切懇至,呼号國人,力求新學新政為職志。
其時衆人幾以狂怪目之。
庚子亂後。
憔悴憂傷,竟死牖下。
劉雲生挽以詩雲:“思親魂斷白雲邊,萱草花枯止隔年。
雙鶴不來孤月冷,春風吹淚到重泉。
”“五洲胸貫氣如雲,燕市悲歌世不聞。
直待沙蟲殘劫後,人間青眼始憐君。
”“濟世婆心豹隐餘,消磨壯志半窮居。
瘡痍滿目何人補,腸斷青囊一卷書。
”“才人無祿恨茫茫,枉自憂時鬓為蒼。
他日金台重市駿,先生墓已有垂楊。
”“命蹇時乖事可危,少微星隕哲人萎。
惟将一片韓陵石,勒為中郎《有道碑》。
”仲明在嚴範老家教授多年,故範老挽之雲:“經籍史乘、金石文字、訓诂詞章、醫方算術、列朝掌故,旁逮海外國書,學博矣哉,我尤服君居心誠懇,慮事精詳,立志堅定;勸谕諷誡、扶持調護、讨論辯駁、講貫切磋、處世精言,兼及家庭瑣事,教多術矣,君之于我忘形賓主,異姓兄弟,急難友生。
”讀此數詩一聯,可知孝廉之為人矣。
予童年有《秋日》一聯雲:“殘蟬四五噪,籬豆兩三花。
”曆四十餘年,久忘之矣。
前與至友李君錫三飲範孫家,兩君以予編詩話,特為述及之。
予刻詩十一本矣,惜少名句佳章,敝帚自珍,聊自怡悅而已。
偶憶在日本西京為一詩,未載入集,茲補記于此:“薄寒忽已襲重襲,霜氣棱棱逼瓦溝。
老鶴不歸松影靜,一丸涼月下西樓。
”唐企林大令亟賞之。
建德周玉山尚書(馥)僑寓天津,年八十餘,精神矍铄,讀書作字不倦,曾以新刻《玉山詩集》一冊見贈,受而讀之,激切處似少陵、次山,閑适處似香山、務觀,必傳之作也。
其中警句如《過海》雲:“可憐無限黃粱夢,同破天雞第一聲。
”又《侯家林舟中》雲:“重裘三月冷,小酌一燈親。
”又“禾深曉露酣”五字尤佳,非秋郊曉行者不見此景也。
楊香吟先生(光儀),品端學粹,吾津之鄉祭酒也,八十歲時灤州蔣香農先生壽以四律,如“名土無官才脫俗,丈人得壽亦由天”,“知己感深由昔日,傳人私幸得同時。
”非泛泛酬應之作。
予作四律,中有“漢代傳經宗伏勝,晉人高節愛陶潛”。
兩句差可,餘皆浮淺,時戊戌三月也。
東坡先生谪儋州,初僦官屋以庇風雨,有司以為不可,則買地築室,為屋三間,與其子過泥水雜作,可謂困阨矣。
而其《新居》詩曰:“朝陽入北林,竹樹散疏影。
短籬尋丈間,寄我無窮境。
”收處則曰:“數朝風雨涼,畦菊發新穎。
俯仰可卒歲,何必謀二頃”雲雲。
胸次悠然,得聖賢樂趣,宜乎李越缦先生遇拂逆時,常誦之以自遣也。
東坡《郭綸》詩:“河西猛士無人識,日暮津亭閱過船。
”又《縱筆》詩:“溪邊古路三叉口,獨立斜陽數過人。
”兩詩同一意境。
詩谶之說,自古有之。
嚴侍郎範孫前年出美國,其長公子約沖在駐日公使館充書記官。
是歲約沖四十歲,範老寄以詩曰:“我年二十失雙親,兒事雙親到四旬”雲雲,作詩之宗旨是欣幸之意,不謂約沖竟以是年卒于日本,恰四十歲也。
光緒戊子順天鄉試,粵西人陳某于試前夢人示以一詩雲:“清香飛遇小橋東,半在垂楊隐約中。
問遍漁家三十六,無人知是藕花風。
”空靈婉約,似中晚唐高作。
見《越缦堂日記》。
唐人有句雲:“苦吟僧入定,得句将成功。
”言詩成之不易也。
前清李竹溪句雲:“相逢馬上搖頭者,得句知他勝得官。
”又李懷民句雲:“思苦如中酒,吟成勝得官。
”言得句之足樂也。
又尹似杜雲:“看花好似尋良友,得句渾疑是舊詩。
”陳古漁句雲:“得句渾疑先輩語,登筵初僭少年人。
”言得之似天成也。
作詩之難,餘尚未臻其境,得句之樂,我亦莫名其妙。
惟時得佳句,每疑為先輩詩人有之于前,或他日詩人有之于後,抑或同時詩人有之于現在,蓋我亦猶人,不必人之不猶我也,與陳尹句略同。
餘曾有句雲:“詩句本天成,得之便屬我。
一朝犯雷同,人雲亦雲可。
”又句雲:“苦吟時入夢,得句亦奇逢。
”餘之詩境略如此。
“水田飛白鹭,夏木啭黃鹂。
”李群玉詩也,王摩诘加“漠漠”、“陰陰”四字,便成佳句,是否襲用成語,今懸為疑案。
予昔遊北海,得“層樓出雲表,萬葉戰秋聲”,為範孫所激賞,例以郭秋葉詩名,拟“趙秋聲”之名以獎之,曾記入詩話,今十餘年矣。
昨讀周美成詞,有“萬葉戰秋聲,露結雁度砂碛”雲雲,無意中用宋詞入詩,真出人意外矣。
蔣香農先生笃于友朋,其《哭陶仲明》詩雲:“海内宿儒同殁日,山陽舊侶再來時。
”又《天津逢王仁安》詩雲:“垂老故交同性命,未忘結習是文章。
”深情如揭,凄恻動人。
又“四海無家者,行吟任馬蹄。
五言抗東野,一字動昌黎。
渭水秋風冷,并州落日低。
桑乾人又渡,回首太行西。
”此先生《過賈島故裡》詩也,似非唐以後人所能。
前總統徐公六十歲時方為相國,海内人上為詩文以祝者盈編累牍,典麗矞皂,不為異也。
嚴範孫侍郎奇一詩隻二十八字,可謂包掃一切,其詩雲:“舊北江廬人就菊,古蓮池上客臨觞。
念年往事如彈指,又見耆英政事堂。
”蓋徐公四十歲在都門,五十歲在保定,六十歲為國務卿也。
唐人《詠蓮花》詩:“無情有恨何人見,月白風清欲堕時。
”東坡《詠梅花》詩:“風清月落無人見,洗妝自趁霜鐘早。
”清空微妙,寫盡二花之神理。
杜少陵《樂遊園歌》曆叙酒筵歌舞之盛,而以“此身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作結,蘇東坡《攜妓樂遊張山人園》詩前叙細馬紅妝,而以“酒闌人散卻關門,寂曆斜陽挂疏木”作結,同一機軸。
徐鶴亭國琮館嚴範孫家司會計,十有餘年。
幼嘗從梅小樹先生讀,故酷好詩賦,邑有翰香詩社課試律詩,徐每為嚴氏昆仲捉刀,辄冠一軍。
簿記之暇,不廢哦詠。
遣稿散失,僅記一聯雲:“柳岸微茫鴉背影,闆橋勻稱馬蹄聲。
” 慈溪費冕卿(紹冠),嚴範老族弟子均之表兄也,其《五十自壽》詩有雲:“腰為種花甘屢折,口非飲酒不輕開。
”新穎可喜。
陳奉周(璋),陳亞蘭(珍),兄弟也。
先世籍廈門,其尊人商于津,遂家焉。
奉周博識通西學,善談名理,亞蘭則以詩畫名。
奉周喜為予誦亞蘭詩,其尤得意者,如某處即景雲:“窗咽晚潮淘落日”,《詠史閣部》雲:“不載欺民戰欺君,不死何為死何益。
”皆屢屢述之。
宋少南(坤)嘗誦亞蘭《題福壽宮壁》雲:“王母侍兒許飛瓊,低鬟似道渾相識。
”少南愛其清折。
亞蘭有《鸪葉庵集》行世,奉周亦能詩,然秘不示人,某年雪後遊左悲院,有句雲:“戰卒掃大旂,老漁理釣線。
”陳幼璋為範老述之。
王式金(鋆)過桃源縣白馬渡有句雲:“輿中不敢搴簾望,人在懸崖影在溪。
”奇險可想。
壬寅嚴範孫遊日本,有本田幸者投以詩雲:“先生末肯閉簾肆,天幹或因思釣台。
”切姓頌揚,大似中國體裁。
天津私立第一小學在文廟後院,舊為會文書院,專課舉人副貢,同治年邑紳婁君允孚(舉信)請于地方有司而創設者也,一切規制皆婁君手訂,婁君終年宿院中,以院為家,未幾喪偶,欲不複娶,戚友勸之,争投以詩,嚴範孫尊人仁波翁有句雲:“豈為娶妻難作佛,漫雲住廟即為僧。
”佥以為切合。
吾鄉同光以來,稱詩者推楊香吟、梅小樹,兩先生深居高隐,不與世事。
楊有句雲:“有生皆險境,無物不争機。
”梅有句雲:“不耐饑寒立品難。
”閱世之深,持躬之峻,于詩句中見之,非尋常人所能道。
吾鄉李筱筠先生嗜酒好吟詠,五律極似少陵。
居室中不事灑掃,塵垢滿幾壁間,手書故事粘貼殆遍,殘書斷簡外無他物。
每有所作,随手撿拾
大作‘萬葉戰秋聲’之句,合稱為趙秋聲,君家倚樓不能專美于前矣!”距“空水紅蓼”之句三十年,而先生獎勵之心不減于疇昔也。
嵌字詩之佳者,七言絕句二十八字内嵌十個一字。
錢鶴灘先生《題秋江獨釣圖》詩雲:“一蓑一笠一魚鈎,一個漁翁一葉舟。
一橹一帆兼一槳,一人獨釣一江秋。
”真絕妙好辭也。
前人雲:“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莖髭。
”此“安”字驟看似易實則難,有楊君《題許秘書琴伯畫佛》,起二句雲:“吾鄉許子善畫佛,妙相莊嚴齊彷佛”。
予謂“齊”宇不安,于是同人皆拟一字,“如”、“同”、“皆”、“都”等字,細思之均不甚安,予則為之改一“佛”字,頗為人所贊許,以“妙相莊嚴佛仿佛”字法句法皆甚老矣。
三河王式金茂才清才博學,弱不勝衣,曾館天津劉氏,光緒甲午随嚴範孫先生視學貴州襄校,後數年以貧卒。
記其《出都》一詩雲:“作客輕千裡,平沙極目遙。
有懷腸九折,無計淚雙抛。
長辛店中店,蘆溝橋下矯,不堪回首處,風雨晚潇潇。
”逼近唐人,予與範老常誦之。
王廉甫大令招飲。
坐間有董季友李又塵兩君,酒半以談詩為樂,董述其得意句雲:“美人眼淚英雄血,不是黃金買得來。
”李述其得意句雲:“無邊樓閣潇潇雨,獨倚朱欄有所思。
”合座歎賞,予以董詩似袁随園語,李詩意味尤勝。
予十九歲由平谷赴津,就婚郭氏,秋深攜眷買船還平,途中得《即景》一句雲:“空水倒涵紅蓼花。
”郵奇京都,範孫答函雲:“此句神妙,全在一‘空’字,他人所不能,亦不敢也。
”獎借後進,情見乎詞。
李太白詩雲:“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又雲:“東山高卧時起來,欲濟蒼生未為晚。
”磊落雄健,此老豈沉湎于酒者。
杜少陵詩雲:“安得壯士挽天河,淨洗甲兵常不用。
”此是何等抱負。
韓昌黎詩雲:“我能屈曲自世間,安能從汝巢神山。
”又“侯王将相望久絕,神縱欲福難為功。
”皆有堀強氣。
蘇東坡詩雲:“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學得忘家禅。
”又“相逢握手一大笑,白發蒼顔略相似。
”又“先生食飽無一事,散步遙逍自扪腹。
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
”坦白闊大,熟讀此等持,可以變化氣質。
友人王君仁安(守恂)過固安,見壁間題詩雲:“西來一片太行色,東去千秋無定河。
落日牛羊野蒼莽,短衣匹馬劍蹉跎。
誰能将月補離恨,我欲乘風淩酒波。
燕市無人識屠狗,醉來且拊瓦盆歌。
”音節蒼涼,氣體雄壯,不知何人所作也。
予作詩半生不下千餘首,有為人稱賞者,有為人指摘者,予皆淡然置之,所謂得失寸心知也。
最惬心者隻兩句雲:“握手今宵訴肝肺,他生觌面知為誰。
”自以為沉痛到二十四分,惜被人滑口讀過也。
箴之則曰:“外作禽荒,甘酒嗜音。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頌之則曰:“六宮才人大垂手,願君千年萬年壽,朝出射糜暮飲酒。
”“禽荒”、“甘酒”,已具亡國之二矣。
是作詩與作訓诰,固是兩種筆墨也。
宋唐子西先生雲:“作文當學司馬遷,作詩當學杜子美。
”洵扼要語也。
桐城王右弼先生,少年英異,從戴存莊先生(鈞衡)學持,有《江南曲》一絕雲:“十裡酒旗外,人家半掩門。
桃花落江水,銷盡美人魂。
”為人所傳誦,時王君十八歲也,予于役石城,遇君之曾孫曉芝,飲酒談藝甚暢,追述如此。
人不必因作詩始讀書也,然不讀書則積蓄不厚,出語必淺薄;不必因作詩始讀古人之詩也,然不讀古人之詩,則不知韻味之高、格律之協、機杼之熟,出語必緻扞格。
由前之說證之杜詩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證之蘇詩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也;由後之說證之成語所謂“能讀千賦則能賦”,對于詩亦然,證之諺語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亦會謅”也。
予十六、七歲時,同人郊行,過一荒冢,得句雲:“亂草粘上天,老松綠到地。
荒徑埋斷碑,不辨何年字。
”描寫實景頗肖,以其太衰飒未收入集,昨偶憶及,辄續入詩話,以存少作,不計其佳否也。
“海甸陰風草木腥,史篇特筆姓名馨。
一腔熱血存餘瀝,分與兒曹灑賊廷。
”庚子冬日,日本兵上百合本以此索書,不知何人作,确是日本人詩也。
作八股文,攝全題之神理作首兩句,曰“破題”。
如《孟懿子問孝》題,破題雲:“記魯大夫之間孝為《魯論》,開問孝之端也。
”《唐虞之際》破題雲:“才兼二代,聖人鄭重于其際焉”之類,比讀《國史補》:“李程作《日五色賦》,起二句雲:‘德動天地,祥開日華。
’以此破題擢狀元。
”又《六一詩話》謂:“梅聖俞《河豚詩》起二句雲:‘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隻此破題,以說盡河豚好處。
”《螢雪雜說》記湯黃中作《秋燕已如客》詩,起二句雲:“近人方賀廈,如客已驚秋。
”謂此破題非人所及。
是詩賦皆有破題,不獨八股為然也。
吾邑陶仲明孝廉(喆甡)心精力果,博學多能。
甲午以後,知中國舊學問、舊政治之不足以圖存也,則剀切懇至,呼号國人,力求新學新政為職志。
其時衆人幾以狂怪目之。
庚子亂後。
憔悴憂傷,竟死牖下。
劉雲生挽以詩雲:“思親魂斷白雲邊,萱草花枯止隔年。
雙鶴不來孤月冷,春風吹淚到重泉。
”“五洲胸貫氣如雲,燕市悲歌世不聞。
直待沙蟲殘劫後,人間青眼始憐君。
”“濟世婆心豹隐餘,消磨壯志半窮居。
瘡痍滿目何人補,腸斷青囊一卷書。
”“才人無祿恨茫茫,枉自憂時鬓為蒼。
他日金台重市駿,先生墓已有垂楊。
”“命蹇時乖事可危,少微星隕哲人萎。
惟将一片韓陵石,勒為中郎《有道碑》。
”仲明在嚴範老家教授多年,故範老挽之雲:“經籍史乘、金石文字、訓诂詞章、醫方算術、列朝掌故,旁逮海外國書,學博矣哉,我尤服君居心誠懇,慮事精詳,立志堅定;勸谕諷誡、扶持調護、讨論辯駁、講貫切磋、處世精言,兼及家庭瑣事,教多術矣,君之于我忘形賓主,異姓兄弟,急難友生。
”讀此數詩一聯,可知孝廉之為人矣。
予童年有《秋日》一聯雲:“殘蟬四五噪,籬豆兩三花。
”曆四十餘年,久忘之矣。
前與至友李君錫三飲範孫家,兩君以予編詩話,特為述及之。
予刻詩十一本矣,惜少名句佳章,敝帚自珍,聊自怡悅而已。
偶憶在日本西京為一詩,未載入集,茲補記于此:“薄寒忽已襲重襲,霜氣棱棱逼瓦溝。
老鶴不歸松影靜,一丸涼月下西樓。
”唐企林大令亟賞之。
建德周玉山尚書(馥)僑寓天津,年八十餘,精神矍铄,讀書作字不倦,曾以新刻《玉山詩集》一冊見贈,受而讀之,激切處似少陵、次山,閑适處似香山、務觀,必傳之作也。
其中警句如《過海》雲:“可憐無限黃粱夢,同破天雞第一聲。
”又《侯家林舟中》雲:“重裘三月冷,小酌一燈親。
”又“禾深曉露酣”五字尤佳,非秋郊曉行者不見此景也。
楊香吟先生(光儀),品端學粹,吾津之鄉祭酒也,八十歲時灤州蔣香農先生壽以四律,如“名土無官才脫俗,丈人得壽亦由天”,“知己感深由昔日,傳人私幸得同時。
”非泛泛酬應之作。
予作四律,中有“漢代傳經宗伏勝,晉人高節愛陶潛”。
兩句差可,餘皆浮淺,時戊戌三月也。
東坡先生谪儋州,初僦官屋以庇風雨,有司以為不可,則買地築室,為屋三間,與其子過泥水雜作,可謂困阨矣。
而其《新居》詩曰:“朝陽入北林,竹樹散疏影。
短籬尋丈間,寄我無窮境。
”收處則曰:“數朝風雨涼,畦菊發新穎。
俯仰可卒歲,何必謀二頃”雲雲。
胸次悠然,得聖賢樂趣,宜乎李越缦先生遇拂逆時,常誦之以自遣也。
東坡《郭綸》詩:“河西猛士無人識,日暮津亭閱過船。
”又《縱筆》詩:“溪邊古路三叉口,獨立斜陽數過人。
”兩詩同一意境。
詩谶之說,自古有之。
嚴侍郎範孫前年出美國,其長公子約沖在駐日公使館充書記官。
是歲約沖四十歲,範老寄以詩曰:“我年二十失雙親,兒事雙親到四旬”雲雲,作詩之宗旨是欣幸之意,不謂約沖竟以是年卒于日本,恰四十歲也。
光緒戊子順天鄉試,粵西人陳某于試前夢人示以一詩雲:“清香飛遇小橋東,半在垂楊隐約中。
問遍漁家三十六,無人知是藕花風。
”空靈婉約,似中晚唐高作。
見《越缦堂日記》。
唐人有句雲:“苦吟僧入定,得句将成功。
”言詩成之不易也。
前清李竹溪句雲:“相逢馬上搖頭者,得句知他勝得官。
”又李懷民句雲:“思苦如中酒,吟成勝得官。
”言得句之足樂也。
又尹似杜雲:“看花好似尋良友,得句渾疑是舊詩。
”陳古漁句雲:“得句渾疑先輩語,登筵初僭少年人。
”言得之似天成也。
作詩之難,餘尚未臻其境,得句之樂,我亦莫名其妙。
惟時得佳句,每疑為先輩詩人有之于前,或他日詩人有之于後,抑或同時詩人有之于現在,蓋我亦猶人,不必人之不猶我也,與陳尹句略同。
餘曾有句雲:“詩句本天成,得之便屬我。
一朝犯雷同,人雲亦雲可。
”又句雲:“苦吟時入夢,得句亦奇逢。
”餘之詩境略如此。
“水田飛白鹭,夏木啭黃鹂。
”李群玉詩也,王摩诘加“漠漠”、“陰陰”四字,便成佳句,是否襲用成語,今懸為疑案。
予昔遊北海,得“層樓出雲表,萬葉戰秋聲”,為範孫所激賞,例以郭秋葉詩名,拟“趙秋聲”之名以獎之,曾記入詩話,今十餘年矣。
昨讀周美成詞,有“萬葉戰秋聲,露結雁度砂碛”雲雲,無意中用宋詞入詩,真出人意外矣。
蔣香農先生笃于友朋,其《哭陶仲明》詩雲:“海内宿儒同殁日,山陽舊侶再來時。
”又《天津逢王仁安》詩雲:“垂老故交同性命,未忘結習是文章。
”深情如揭,凄恻動人。
又“四海無家者,行吟任馬蹄。
五言抗東野,一字動昌黎。
渭水秋風冷,并州落日低。
桑乾人又渡,回首太行西。
”此先生《過賈島故裡》詩也,似非唐以後人所能。
前總統徐公六十歲時方為相國,海内人上為詩文以祝者盈編累牍,典麗矞皂,不為異也。
嚴範孫侍郎奇一詩隻二十八字,可謂包掃一切,其詩雲:“舊北江廬人就菊,古蓮池上客臨觞。
念年往事如彈指,又見耆英政事堂。
”蓋徐公四十歲在都門,五十歲在保定,六十歲為國務卿也。
唐人《詠蓮花》詩:“無情有恨何人見,月白風清欲堕時。
”東坡《詠梅花》詩:“風清月落無人見,洗妝自趁霜鐘早。
”清空微妙,寫盡二花之神理。
杜少陵《樂遊園歌》曆叙酒筵歌舞之盛,而以“此身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作結,蘇東坡《攜妓樂遊張山人園》詩前叙細馬紅妝,而以“酒闌人散卻關門,寂曆斜陽挂疏木”作結,同一機軸。
徐鶴亭國琮館嚴範孫家司會計,十有餘年。
幼嘗從梅小樹先生讀,故酷好詩賦,邑有翰香詩社課試律詩,徐每為嚴氏昆仲捉刀,辄冠一軍。
簿記之暇,不廢哦詠。
遣稿散失,僅記一聯雲:“柳岸微茫鴉背影,闆橋勻稱馬蹄聲。
” 慈溪費冕卿(紹冠),嚴範老族弟子均之表兄也,其《五十自壽》詩有雲:“腰為種花甘屢折,口非飲酒不輕開。
”新穎可喜。
陳奉周(璋),陳亞蘭(珍),兄弟也。
先世籍廈門,其尊人商于津,遂家焉。
奉周博識通西學,善談名理,亞蘭則以詩畫名。
奉周喜為予誦亞蘭詩,其尤得意者,如某處即景雲:“窗咽晚潮淘落日”,《詠史閣部》雲:“不載欺民戰欺君,不死何為死何益。
”皆屢屢述之。
宋少南(坤)嘗誦亞蘭《題福壽宮壁》雲:“王母侍兒許飛瓊,低鬟似道渾相識。
”少南愛其清折。
亞蘭有《鸪葉庵集》行世,奉周亦能詩,然秘不示人,某年雪後遊左悲院,有句雲:“戰卒掃大旂,老漁理釣線。
”陳幼璋為範老述之。
王式金(鋆)過桃源縣白馬渡有句雲:“輿中不敢搴簾望,人在懸崖影在溪。
”奇險可想。
壬寅嚴範孫遊日本,有本田幸者投以詩雲:“先生末肯閉簾肆,天幹或因思釣台。
”切姓頌揚,大似中國體裁。
天津私立第一小學在文廟後院,舊為會文書院,專課舉人副貢,同治年邑紳婁君允孚(舉信)請于地方有司而創設者也,一切規制皆婁君手訂,婁君終年宿院中,以院為家,未幾喪偶,欲不複娶,戚友勸之,争投以詩,嚴範孫尊人仁波翁有句雲:“豈為娶妻難作佛,漫雲住廟即為僧。
”佥以為切合。
吾鄉同光以來,稱詩者推楊香吟、梅小樹,兩先生深居高隐,不與世事。
楊有句雲:“有生皆險境,無物不争機。
”梅有句雲:“不耐饑寒立品難。
”閱世之深,持躬之峻,于詩句中見之,非尋常人所能道。
吾鄉李筱筠先生嗜酒好吟詠,五律極似少陵。
居室中不事灑掃,塵垢滿幾壁間,手書故事粘貼殆遍,殘書斷簡外無他物。
每有所作,随手撿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