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許彥周詩話》雲:“季父仲山在揚州時,事東坡先生。

    聞其教人作詩曰:‘熟讀《毛詩·國風》與《離騷》,曲折盡在是矣。

    ’仆嘗以謂此語太高,後年齒益長,乃知東坡之善誘人也。

    ” 《雪浪齋日記》雲:“昔人有言‘文選爛,秀才半’,正為《文選》中事多可作本領爾。

    餘謂欲知文章之要,當熟看《文選》。

    蓋《選》中自三代涉戰國、秦、漢、晉、魏、六朝以來文字皆有。

    在古則渾厚,在近則華麗也。

    ” 《瑤溪集》雲:“有說杜子美教其子曰:‘熟精《文選》理。

    ’《文選》之尚不愛奇乎?今人不為詩則已,苟為詩,則《文選》不可不熟也。

    《文選》是文章家祖,自兩漢而下至魏、晉、宋、齊精者采萃成編,則為文者烏得不尚《文選》也?老杜大率宗法《文選》,旁羅曲探,咀嚼為我語。

    ” 《蒼梧雜志》雲:“東坡嘗謂錢濟明雲:‘凡讀書可為詩材者,但置一冊錄之。

    ’亦詩家一助。

    ” 《唐子西語錄》雲:“凡作詩,平居須收拾詩材以備用。

    退之作《範陽盧殷墓志》雲:于書無所不讀,然止用以資為詩’是也。

    《詩疏》不可不閱,詩材最多,其載諺語如‘絡緯鳴,懶婦驚’之類,尤宜入詩用。

    《樂府解題》須熟讀,大有詩材。

    餘詩雲:‘時難将進酒,家遠莫登樓。

    ’用古樂府名作對也。

    ” 山谷雲:“詩詞高勝,要從學問中來。

    學詩者雖時有妙句,譬如合眼摸象,随觸體得處,非不即似要且不是。

    若開眼全體見之,合古人處不待取證也。

    ” 《後山詩話》雲:“魏文帝曰:‘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詞為衛。

    ’魏文帝不足以及此,其有所傳乎!” 《劉貢父詩話》雲:“詩以意義為主,文詞次之。

    意深義高,雖文詞平易,自是奇作。

    世人見古人語句平易,仿之而不得其意義,便入鄙野可笑。

    ” 《蒼梧雜志》雲:“葛魯卿有侄名延之,嘗自言在儋耳從東坡遊,甚熟。

    坡嘗教之作詩文,雲:‘譬是市上店肆,諸物無種不有,卻有一物可以攝得錢而已。

    莫易得者是物,莫難得者是錢。

    今文章詞藻事,實乃市肆諸物也。

    意者錢也,為文若能立意,則古今并有,翕然起為吾用。

    若曉得此,便會做文字也。

    ’” 山谷雲:“詩文不可鑿空強作,待境而生,便自工爾。

    每作一篇,定立大意。

    長篇須曲折三緻意,乃可成章。

    ” 僧皎然《詩式》雲:“詩有三偷:偷語最是鈍賊;如傅長虞“日月光太清”、陳後主“日月光天德”是也。

    偷意事雖可罔,情不可原;如柳恽“太液滄波起,長楊高樹秋”、沈佺期“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是也。

    偷勢才巧意精,若無形迹,蓋詩人偷狐白裘手也。

    ”如嵇康“目送歸鴻,手揮五弦”、王昌齡“手攜雙鯉魚,目送千裡雁”是也。

     《漫齋語錄》雲:“五字詩以第三字為句眼,七字詩以第五字為句眼。

    古人煉字,隻于句眼上煉。

    ”又雲:“凡煉句眼,隻以尋常慣熟字使之,便似不覺者為勝也。

    ” 《詩眼》雲:“世俗所謂樂天《金針集》殊鄙淺,然其中亦有可取者。

    煉句不如煉意,非老于文學不能道此。

    ”又雲:“煉字不如煉句,則未安也,好句要須好字。

    ” 《呂氏童蒙訓》雲:“潘邠老言:‘七言詩第五字要響,如“返照入江翻石壁,歸雲擁樹失山村”,翻字、失字是響字也。

    五言詩第三字要響,如“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浮字、落字是響字也。

    所謂響者,緻力處也。

    ’予竊以為字字當活,活則字字自響。

    ” 《珊瑚鈎詩話》雲:“詩以意為主,又須篇中煉句,句中煉字,乃得工耳。

    以氣韻清高深妙者絕,以格力雅健雄豪者勝。

    元輕白俗,郊寒島瘦,皆其病也。

    ” 《複齋漫錄》雲:“韓子蒼言:‘作語不可太熟,亦須令生。

    近人論文一味忌語生,往往不佳。

    東坡作《聚遠樓》詩,本合用“青山綠水”對“野草閑花”,此二字太熟,故易以“雲山煙水”,此深知詩病者。

    ’予然後知陳無己所謂‘甯拙毋巧,甯樸毋華,甯粗毋弱,甯僻毋俗’之語為可信。

    ” 《呂氏童蒙訓》雲:“陸士衡《文賦》雲:‘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此要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