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以氣少力弱為容易是也。

    ” 《漫齋語錄》雲:“大率詩語出入經史,自然有力。

    然須是看多做多,使自家機杼,風骨先立,然後使得經史中全語作一體也。

    如是自出語弱,卻使經史中語,則頭尾不相勾副,如兩村夫舁一枝畫梁,自覺經史語在人眼中不入看也。

    ” 東坡《答王鞏》雲:“新詩如彈丸。

    ”又《送歐陽叔弼》雲:“中有清圓句,銅丸飛柘彈。

    ”蓋詩貴于圓熟也。

    餘以謂圓熟多失之平易,老硬多失之枯幹。

    能不失于二者之間,則可與古之作者并驅耳。

     《石林詩話》雲:“古人論詩多矣,吾獨愛湯惠休稱謝靈運為初日芙蕖,沈約稱王筠為彈丸脫手,兩語最當人意。

    初日芙蕖非人力所能為,而精彩華妙之意,自然見于造化之外,然靈運諸詩可以當此者亦無幾。

    彈丸脫手雖是輸寫便利,動無違礙,然其精圓快速,發之在手,筠亦未能盡。

    ” 東坡雲:“頃歲,孫莘老識文忠公,乘間以文字問之,雲:‘無他術,唯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

    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懶讀書,每一篇出,即求過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見之。

    ’此公以其嘗試者告人,故尤有味。

    苕溪漁隐曰:‘舊說梅聖俞日課一詩,寒暑未嘗易也。

    ’聖俞詩名滿世,蓋身試此說之效耳。

    ” 《唐子西語錄》雲:“詩在與人商論,深求其疵而去之,等閑一字放過則不可,殆近法家難以言恕矣,故謂之詩律。

    東坡雲:‘敢将詩律鬥深嚴。

    ’予亦雲:‘詩律傷嚴近寡恩。

    ’大凡立意之初,必有難易二塗。

    學者不能強所劣,往往舍難趨易,文章罕工,每坐此也。

    作詩自有穩當字,第思之未到耳。

    ” 《呂氏童蒙訓》雲:“老杜雲:‘新詩改罷自長吟。

    ’文字頻改,工夫自出。

    近世歐公作文,先貼于壁,時加竄定,有終篇不留一字者。

    魯直長年多改定前作。

    此可見大略。

    如《宗室挽詩》雲:‘天網恢中夏,賓筵禁列侯。

    ’後乃改雲:‘屬舉左官律,不通宗室侯。

    ’此工夫自不同。

    ” 《韻語陽秋》雲:“陳去非嘗謂餘言:‘唐人皆苦思作詩,所謂“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莖須”,“句向夜深得,心從天外歸”,“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蟾蜍影裡清吟苦,舴艋舟中白發生”之類者是也。

    故造語皆工,得句皆奇,但韻格不高,故不能參少陵之逸步。

    後之學詩者,倘能取唐人語而掇入少陵繩墨步驟中,此速肖之術也。

    ’餘嘗以此語似葉少蘊雲:‘李益詩雲:“開門風動竹,疑是故人來。

    ”沈亞之詩雲:“徘徊花上月,虛度可憐宵。

    ”皆佳句也。

    鄭谷掇取而用之,乃雲:“睡輕可忍風敲竹,飲散那堪月在花。

    ”真可與李、沈作仆奴。

    ’由是論之,作詩者興緻先自高遠,則去非之言可用。

    倘不然,便與鄭都官無異。

    ” 《唐子西語錄》雲:“詩最難事也,吾于他文不至蹇澀,惟作詩甚苦。

    悲吟累日,僅能成篇。

    初讀時未見可羞處,姑置之,明日取讀,瑕疵百出。

    辄複悲吟累日,反複改正,比之前時稍稍有加焉。

    複數日取出讀之,疵病複出。

    凡如此數四,方敢示人,然後乃能奇。

    李賀母責賀曰:‘是兒必欲嘔出心乃已。

    ’非過論也。

    今之君子動辄千百言,略不經意,真可貴哉!” 《王直方詩話》雲:“朱景文雲:詩人必自成一家,然後傳不朽。

    若體規畫圓,準矩作方,終為人臣仆。

    故山谷詩雲:‘文章最忌随人後。

    ’又雲:‘自成一家始逼真。

    ’真不易之論。

    ” 《呂氏童蒙訓》雲:“老杜雲:‘新詩改罷自長吟。

    ’文字頻改,工夫自出。

    近世歐公作文,先貼于壁,時加竄定,有終篇不留一字者。

    ” 《蔡寬夫詩話》雲:“荊公嘗雲:‘詩家病使事太多。

    ’蓋皆取其與題合者類之,如此乃是編事,雖工何益。

    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發明,變态錯出,則用事雖多,亦何所妨?” 《石林詩話》雲:“詩之用事,不可牽強,必至于不得已而後用之,則事辭為一,莫見其安排鬥湊之迹。

    ” 《卻掃編》雲:“陳參政去非少學詩于崔鶠德符,嘗問作詩之要。

    崔曰:‘凡作詩,工拙所未論,大要忌俗而已。

    天下書雖不可不讀,然謹不可有意于用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