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詩話 全文

關燈
一教師問曰:此歌善乎?富人曰:否。

    餘五十年前曾聽三歌,至今猶不能忘。

    三歌者,一曰某某,三曰某某,其二即肯氏《三漁翁》詩也。

    蓋富人少亦業捕漁,其妻嘗為歌此詩。

    妻死三十年,遂不得複聞。

    然境易時遷,而聲猶在耳。

    甚矣!聲音之道感人深矣。

     番禺高冠天為餘言,西人詩大半激發人之志氣,或陳述社會疾苦,字句不嫌淺易,而以能感人為歸。

    求之吾國詩人中白香山之諷谕,庶幾近之。

    其言甚是。

    芬蘭文豪亨勤克斯差科,生平作文必以紅墨水,他不用也。

    腦威伊布新翁,以文名,屬稿時案頭必置泥人數枚,非然者文思即塞,終日不能成一字。

    走入醋甕,撚斷别須,為吾國詩人奇癖。

    然觀亨伊二人事,此癖豈中國人所獨有哉。

     王紫诠(韬)詩言日本妓女事者甚多。

    《芳原新詠》雲:“第一樓中第一人,春花作貌玉精神。

    紫雲幾效樊川乞,慚愧東來眼界新。

    ”“又雲:“阿玉初鬟最擅名,腰肢輕亞藝尤精。

    弓身貼地銜杯起,羊侃家中尚數卿。

    ”又雲:“唇脂狼藉複塗金,雲鬓花枝不上簪。

    最是舞裙斜露處,雙趺如雪似觀音。

    ”又雲:“當筵音調聽咿啞,推手琵來卻手琶。

    樂器看來渾不似,不煩纖指撥紅牙。

    ”《贈墨川茶亭女子》雲:“窈窕佳人慣折腰,已看裝束十分嬌。

    隻教司茗不司酒,遣與王郎伴寂寥。

    ”《席上贈角松校書》雲:“姊妹花開擅并名,風流才調果傾城。

    秋波無限消魂處,媚眼天生百種情。

    ”又雲:“雪作肌膚玉作容,豔名早已噪京東。

    新橋春色惟卿擅,萬綠叢中一點紅。

    ”《櫻花七詠》,作者自署麟角,賦櫻花之佳什也。

    序雲:“日本櫻花,他土所無,故其國人崇為王者。

    略似桃及海棠,而色相多變,紅紫绛白各别,自一重至八重,次第開放,夭秾盡态,數日儵謝。

    餘嘗戲譬此都女容,拟為詩以形之,忽忽五六年不果作。

    今者将去此,是别此花時矣,終不可無詩。

    爰托比興,詠成七章,唐突東施,諒無罪焉。

    ”詩雲:“東皇昨夜绛雲轺,已有花旖向日招。

    不與八重櫻次第,九重春色二重橋。

    (橋在宮城外)”“效颦且莫陋東施,和露含英擅妙姿。

    自慣傾人城與國,日光滿照奪燕支。

    ”“紛紛紅粉鬥鉛華,胎蕩豐神入狹斜。

    别有玉顔工舞雪,凝妝錯認漢宮花。

    ”“春懷乍解不知愁,開謝無端太自由。

    休把桃花比輕薄,可憐弱水任東流。

    ”“飄茵堕溷未堪攀,仕女圖開玩汝顔。

    對面卻嫌脂粉污,回波顧影鏡奁間。

    ”“萬花如海下書帷,無奈鄰家一笑窺。

    惆怅東風不成醉,感時淚血落櫻吹。

    ”“中原芳讠凡不堪探,綠慘紅愁月二三。

    正是小樓春雨夜,落花流水夢江南。

    ”又一絕雲:“瞽眼優昙暫現身,空華無實漫争春。

    終知錦繡收場日,一劫沙蟲付美人。

    (曩者日人以櫻花千百種移贈美國,美之植物學家,審其中有害蟲,遂一炬摧之。

    ”) 日本野上岡腸名泷三,《初秋》雲:“爽氣何來襲碧紗,一番秋色上籬笆。

    稍知炎日無威力,亭午牽牛猶有花。

    ”牽牛花畏日,故雲。

    确是初秋光景。

     多美生者,歐洲之詩人也。

    有《四時詩》傳誦于時,既而因負債被拘。

    忽有人訪于獄中,自稱負多百金,願償之。

    多初不識其人,細詢之乃知為伶工,讀多《四時詩》而愛之,願以百金為壽也。

    多既得金,遂以出獄。

    文人落魄,乃得知己于伶工,多美生可無恨矣。

     日本人為漢詩,擅長者惟絕句。

    絕句中五言尤佳,七言聲調稍遜。

    若為律詩,則格律諧者蓋鮮。

    近見田邊碧堂詩,律詩為他家所難及。

    如“人乘白雲去,詩與碧山留”、“禅心餘芍藥,松色上袈裟”等句,皆極工穩。

     日本人詩本學中土,号為能手,亦不過似宋元而止,唐以前則未窺門戶。

    黃公度《日本雜事詩》所謂“幾人漢魏溯根源,唐宋以還格尚存。

    難怪雞林賈争市,白香山外數随園”者是也。

    餘作《海天詩話》,多搜日人詩,非揚之也,亦以見中土文學傳播之廣耳。

     謙吉士史者,日本女子也。

    所為詩清新秀逸,為彼邦詩人所難能。

    《遊西京蓮花王寺》雲:“擁出紅塵外,欄前翠不雕。

    小樓臨水面,高閣隐山腰。

    岫邃雲猶懶,花垂枝更嬌。

    我來遊佛地,塵念頓然消。

    ”《三十三間堂》雲:“占斷三春景,梵宮無點塵。

    禅堂三十院,佛相一千身。

    貝葉由來古,蓮花别有春。

    老僧持麈至,相與話前因。

    ” 梵文微妙瑰琦,論者謂更出漢文之上。

    《文學因緣》、《潮音》各載梵詩,轉錄之以贻讀者。

    《沙恭達綸》雲:“春華瑰麗,亦揚其芬。

    秋實盈衍,亦蘊其珍。

    悠悠天隅,恢恢地輪。

    彼美一人,沙恭達綸。

    ”又雲:“星耶峰耶俱無生,浪撼沙灘岩滴淚。

    圍範茫茫甯有情,我将化泥溟海出。

    ”《樂苑》雲:“萬卉匝唐園,深黝乃如海。

    嘉實何青青,按部分斑采。

    郁郁曼臯林,井闾竦蒼柱。

    木綿揚朱唇,臨池歌旁喻。

    明月穿疏篁,眉妩無比倫。

    分光照菡萏,幻作一瓯銀。

    佳人勸醇醪,令我精魂奪。

    伫贻複伫贻,樂都長屑屑。

    ”諸章皆出曼殊手譯。

    末詩原附跋語雲:“梵土女詩人陀露哆,為其宗國告哀,成此一首。

    詞旨華深,正言若反,嗟乎此才,不幸短命。

    譯為五言,以示諸友。

    且贈其妹氏于藍巴幹。

    藍裡幹者,其家族之園也。

    ” 裴倫《哀希臘》詩,凡三譯本:一梁任公,二馬君武,三蘇曼殊,而三本各異。

    梁譯僅首二章,見《新小說》;馬譯、蘇譯各見《新文學》、《潮音》。

    今錄馬蘇二本首章于左,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