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漢樂府難通者,《三百篇》未有也。
意孔子快人,删詩必删其難通者矣。
《焦仲卿妻》詩:“說有蘭家女,承藉有宦官。
雲有弟五郎,嬌逸未有婚。
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
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
”先言其母,後言其父,蓋以蘭芝姑惡被出,其姑蓋出小家,動不以禮。
故此次媒人先言其姑是宦家女,必能以禮待其婦乎?“蘭家”費解。
《左傳》“濟澤之阿,行潦之蘋藻,置諸宗室,季蘭屍之”。
蘭為王者之香,意古以為芬芳、清貴之稱,故以目大家之婦。
《成公子安嘯賦》李善注引甯戚《飯牛歌》有雲:“出東門兮厲石斑,上有松清且蘭。
”此“蘭”字蓋訓香。
曹植《妾薄命》“朱顔發外形蘭”。
此“蘭”字蓋訓美。
皆與季蘭、蘭家可通。
淵明既詠荊轲,又有“饑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句,以伯夷與轲并稱矣。
東坡乃诋轲為狂生,不與淵明水火乎?如此則和陶可不作矣。
《和讀山海經》以讀《抱樸子》也,而又譏稚川為隘人,真正多言惹事。
鄭闆橋《贈袁子才》雲:“君有奇才我不貧。
”韓魏公曰:“某為相,永叔知制诰,天下文章孰大于是。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闆橋未可輕也。
盧仝詩:“有錢無錢俱可憐,百年驟過如流川。
”放翁詩:“死日方知生可憐。
” 山谷《宿彭澤懷陶令》有雲:“晚歲以字行,更始号元亮。
凄其望諸葛,肮髒猶漢相。
時無益州牧,指揮用諸将。
”案:淵明,元亮,名、字皆取諸武侯,似非無意,及入宋改名潛,則晉事無望矣。
(對檀道濟曰:“潛也何敢望賢。
”此時不名淵明矣。
)山谷語正與陶公初志合,“晚歲”二句無據。
少陵“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下句令人不懼。
鄙人見竹多矣,從未覺其有惡,不知少陵何故要下此毒手?讀樂天《洗竹》,極合我意,全錄于下:“布裘寒擁頸,氈履溫承足。
獨立水池前,久看洗霜竹。
先除老且病,次去纖而曲。
翦棄猶可憐,琅矸十餘束。
青青複籮筐,頗異凡草木。
依然若有情,回顧語僮仆。
小者截魚竿,大者編茅屋。
勿作彗與箕,而令糞土辱”。
藹然仁者之言,此君雖死不恨矣。
柳州《鹘說》,略謂長安薦福寺浮圖鹘,冬日之夕,必取鳥之盈握者以燠其掌,旦則縱之,延首以望,極其所往。
苟東矣,則是日不東,南北亦然。
樂天詩:“龜性愚且善,鸠心鈍無惡。
人賤拾支床,鹘欺擒暖腳。
寄言立身者,不得全柔弱。
” 元末桐江姚桐壽《樂郊私語》:“楊琏真伽寓其邑德藏寺,聞雲間陸左丞愛女提舉夫人,美而夭死,斂用水銀,欲污其屍。
五鼓肩輿出寺,下令發墓。
寺有樵汲僧真谛,忽抽韋馱杵奮擊,若隼撇虎騰,超躍尋丈,衆皆披靡。
一時燈炬皆滅,傷者百餘人,至頭破臂折。
楊大懼,謂是韋馱顯靈,遂逃去不複敢校。
”為作一絕雲:“楊秃披猖得未曾,德藏寺裡遇神僧。
可憐一柄韋馱杵,不為前朝護六陵。
” 《廣群芳譜》引《發蒙記》:“鸠以桑椹為酒,謂飲之即醉也。
”據此則《詩》“籲嗟鸠兮,無食桑椹”,乃婦人以桑椹比男子矣,使人忍俊不禁。
劉忠肅(摯)《集》《雜詩》:“播州遷劉郎,夜郎放太白。
秀木風所仇,人情有欣戚。
嚴霆無終朝,斯文豈遂厄。
我願蘇與黃,壽命等金石。
”忠肅愛惜人材如此,真宰相也。
劉健貶李夢陽,至雲“就使詩到李杜,不過一酒徒耳”。
其局量出忠肅下萬萬矣。
得一絕雲:“生憎劉健不通方,罵到唐家二草堂。
難得東光名宰相,願将金石壽蘇黃。
” 魏叔子謂“文中要有黃”,此千古名言。
《易》言:“天地之心,心即黃也。
”《禮》言:“言有物,物即黃也。
”《通書》:“文以載道,道即黃也。
以鳥卵論,有黃則生生不窮。
以文章論,有黃則可以使此心此理願千古而不朽。
”偉哉黃之說乎。
以詩論,陶淵明詩之有黃者也,唐人學陶者多矣,儲、王、孟、韋、柳,其詩固非流俗之詩矣,然以黃論,則猶在若有若無之間,不得與陶并論。
彼以陶詩為隐逸之宗者,固未嘗以黃論也。
國初永新賀子翼(贻孫)《騷筏》有
意孔子快人,删詩必删其難通者矣。
《焦仲卿妻》詩:“說有蘭家女,承藉有宦官。
雲有弟五郎,嬌逸未有婚。
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
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
”先言其母,後言其父,蓋以蘭芝姑惡被出,其姑蓋出小家,動不以禮。
故此次媒人先言其姑是宦家女,必能以禮待其婦乎?“蘭家”費解。
《左傳》“濟澤之阿,行潦之蘋藻,置諸宗室,季蘭屍之”。
蘭為王者之香,意古以為芬芳、清貴之稱,故以目大家之婦。
《成公子安嘯賦》李善注引甯戚《飯牛歌》有雲:“出東門兮厲石斑,上有松清且蘭。
”此“蘭”字蓋訓香。
曹植《妾薄命》“朱顔發外形蘭”。
此“蘭”字蓋訓美。
皆與季蘭、蘭家可通。
淵明既詠荊轲,又有“饑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句,以伯夷與轲并稱矣。
東坡乃诋轲為狂生,不與淵明水火乎?如此則和陶可不作矣。
《和讀山海經》以讀《抱樸子》也,而又譏稚川為隘人,真正多言惹事。
鄭闆橋《贈袁子才》雲:“君有奇才我不貧。
”韓魏公曰:“某為相,永叔知制诰,天下文章孰大于是。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闆橋未可輕也。
盧仝詩:“有錢無錢俱可憐,百年驟過如流川。
”放翁詩:“死日方知生可憐。
” 山谷《宿彭澤懷陶令》有雲:“晚歲以字行,更始号元亮。
凄其望諸葛,肮髒猶漢相。
時無益州牧,指揮用諸将。
”案:淵明,元亮,名、字皆取諸武侯,似非無意,及入宋改名潛,則晉事無望矣。
(對檀道濟曰:“潛也何敢望賢。
”此時不名淵明矣。
)山谷語正與陶公初志合,“晚歲”二句無據。
少陵“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下句令人不懼。
鄙人見竹多矣,從未覺其有惡,不知少陵何故要下此毒手?讀樂天《洗竹》,極合我意,全錄于下:“布裘寒擁頸,氈履溫承足。
獨立水池前,久看洗霜竹。
先除老且病,次去纖而曲。
翦棄猶可憐,琅矸十餘束。
青青複籮筐,頗異凡草木。
依然若有情,回顧語僮仆。
小者截魚竿,大者編茅屋。
勿作彗與箕,而令糞土辱”。
藹然仁者之言,此君雖死不恨矣。
柳州《鹘說》,略謂長安薦福寺浮圖鹘,冬日之夕,必取鳥之盈握者以燠其掌,旦則縱之,延首以望,極其所往。
苟東矣,則是日不東,南北亦然。
樂天詩:“龜性愚且善,鸠心鈍無惡。
人賤拾支床,鹘欺擒暖腳。
寄言立身者,不得全柔弱。
” 元末桐江姚桐壽《樂郊私語》:“楊琏真伽寓其邑德藏寺,聞雲間陸左丞愛女提舉夫人,美而夭死,斂用水銀,欲污其屍。
五鼓肩輿出寺,下令發墓。
寺有樵汲僧真谛,忽抽韋馱杵奮擊,若隼撇虎騰,超躍尋丈,衆皆披靡。
一時燈炬皆滅,傷者百餘人,至頭破臂折。
楊大懼,謂是韋馱顯靈,遂逃去不複敢校。
”為作一絕雲:“楊秃披猖得未曾,德藏寺裡遇神僧。
可憐一柄韋馱杵,不為前朝護六陵。
” 《廣群芳譜》引《發蒙記》:“鸠以桑椹為酒,謂飲之即醉也。
”據此則《詩》“籲嗟鸠兮,無食桑椹”,乃婦人以桑椹比男子矣,使人忍俊不禁。
劉忠肅(摯)《集》《雜詩》:“播州遷劉郎,夜郎放太白。
秀木風所仇,人情有欣戚。
嚴霆無終朝,斯文豈遂厄。
我願蘇與黃,壽命等金石。
”忠肅愛惜人材如此,真宰相也。
劉健貶李夢陽,至雲“就使詩到李杜,不過一酒徒耳”。
其局量出忠肅下萬萬矣。
得一絕雲:“生憎劉健不通方,罵到唐家二草堂。
難得東光名宰相,願将金石壽蘇黃。
” 魏叔子謂“文中要有黃”,此千古名言。
《易》言:“天地之心,心即黃也。
”《禮》言:“言有物,物即黃也。
”《通書》:“文以載道,道即黃也。
以鳥卵論,有黃則生生不窮。
以文章論,有黃則可以使此心此理願千古而不朽。
”偉哉黃之說乎。
以詩論,陶淵明詩之有黃者也,唐人學陶者多矣,儲、王、孟、韋、柳,其詩固非流俗之詩矣,然以黃論,則猶在若有若無之間,不得與陶并論。
彼以陶詩為隐逸之宗者,固未嘗以黃論也。
國初永新賀子翼(贻孫)《騷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