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長孫無忌)之權,藏而未出雲雲。
(以通仲弟凝彈侯君集事,連無忌,故得罪。
)據此則《隋書》不載《文中子世家》,自有實事。
京叔乃作想當然語,不免小誤。
程門弟子呂與叔有詩雲:“獨立孔門無一事,隻輸顔子作心齋。
”顔子分明說夫子博我以文,何雲“無一事”?既是講學,如何襲用《莊子》字?吾不能為之說也。
王艮又以“心齋”自号,可謂不争氣! 何景明成進士,鄉人以為必入翰林。
劉健曰:“此子福薄,能詩何用。
”按:若以福論,則健厄于劉瑾,亦非福人也。
健有裴行儉評四傑語在胸中,不覺出之于口,不知裴說固非通人所取也。
人言李夢陽能詩,健曰:“就使到李杜,不過一酒徒耳。
”本朝襲健語講學者,陸清獻也。
健粗人姑弗深論,清獻大儒,奈何并《論語》“小子”章而忘之。
明呂泾野謂唐詩可無作,又謂唐之鮑照雲雲。
十室忠信,其語竟堪捧腹,人可以不學乎! 朱子《名臣言行錄》:“萊公外奢内儉,無聲色之娛,寝處一青帏二十餘年,時時有破壞,益命修葺。
或以公孫宏事靳之,笑答曰:‘彼詐我誠,雖敝何憂。
’”(《遺事》)公之儉德如此,其知鄧州日,廁溷間燭淚成堆,正恐是其門客所為。
正《遺事》所謂外奢也。
張爾歧《蒿庵閑話》乃雲:“萊公豪侈,以功業甚盛,人不之非。
魏野贈詩雲:‘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台。
’反語示諷耳。
劍匕使賜宴問誰是‘無地起樓台’相公,蓋誤以此語為真也。
”蒿庵此語甚誤,苛論萊公,不考朱子《言行錄》分明正言,以為反語,以此說詩,甯非詩厄。
萊公宰相,即有地起樓台亦不為過,何必用反語譏之。
蒿庵君子,乃有此失,下筆不可不慎。
朱柏廬贊陸放翁詩有雲:“讀《劍南詩選》畢,忠君愛國憂世恤民之念,每飯不忘,雖老愈笃。
放翁真人豪,亦文豪也。
讀之殆不忍釋卷。
”又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于放翁尤信。
其詩雲:‘我生學語即耽書,萬卷縱橫眼欲枯。
莫道終身作魚蠢,迩來書外有工夫。
’看是何等力量,宜乎不獨詩才擅絕。
”又雲:“一切塵塗趣味,分毫不入其靈府,是放翁人品文章之本。
”又雲:“文可通于詩,詩難通于文。
讀放翁詩大開阖而神變化,可以通于文矣。
”案:朱子極傾倒放翁詩。
能知放翁者,朱子以後,柏廬一人而已。
柏廬以腐儒自命,然能知放翁詩,斯不腐矣。
不比張揚園、陸平湖輩謂詩可無作也。
王禹僻《恭聞種山人表謝急徵不赴》詩雲:“不拜明時鹄闆書,可能終老傲唐虞。
神仙見說須陰德,肯為蒼生一出無?”範文正公《送丁司理赴明州》詩雲:“仙家枝葉令威孫,南去司刑庇越民。
金阙道書微旨在,獄多陰德是真人。
”自注:“道書謂升真者皆須曾為獄官。
” 張文潛《明道雜志》:“蘇長公詩雲:‘身行萬裡半天下,僧卧一房初白頭。
’黃九雲是‘初日頭’。
問其義,但雲:‘僧負暄耳。
’餘不然,黃甚不平,曰:‘豈有用白對天乎?’予異日問蘇公,公曰:‘若是黃九要改作日頭,也不奈他何。
’”按山谷穿鑿如此,而為江西祖師,自誤誤人不淺矣。
此詩學之所由衰也。
遺山雲:“蘇門若有忠臣在,不放坡詩百态新。
”予則雲:“若使蘇門行椟楚,不教山谷亂談詩。
” 得無錫周懷西(鎬)《犢山詩文集》。
懷西循吏,詩文有至性。
其《景甯催征詩》已摘入予所撰《别傳》中,其他五古如“嫫母不修容,惟知乳孩嬰。
世無醫窮藥,不死勤儉人”,深得古意。
七言如“春池放草看魚戲,雪徑敲松喚鶴還”,真雅人也。
最奇者為“尊前萬事帶糟吞”七字,動心忍性之功,海闊天空之概,兼而有之。
表聖雲:“不朽惟憑一句詩。
”此句足以當之。
好官難得,好詩尤難得,如此七字,更不可以尋常好詩論也。
原系七古,對句未工,拟别對一句,入七律而未易也。
少時極喜讀先生時藝,吾邑管報山時藝有盛名,予不甚措意,同輩憾之。
今得此七字,不複争時藝短長矣。
得姚春木《通藝閣詩》,愛其一句雲:“懶将春色問唐花”,惜上句不稱。
閻百詩《潛邱記》朽布衣詩:“老人新句似秋花。
”亦苦上句不稱,拟為别對一句,未易圖也。
春木《晚學齋文》有謂姚惜翁《古文辭類纂》欲商去桐城二家文,世人不盡知也。
雕是貪殘之鳥,大臣正色立朝,何取乎此?其賦雲:“彼何鄉之性命,碎今日之指掌。
”使人讀之不歡累日。
《天狗賦》更不足道。
天狗,賊星也。
天寶中置天狗院,列在諸獸院之
(以通仲弟凝彈侯君集事,連無忌,故得罪。
)據此則《隋書》不載《文中子世家》,自有實事。
京叔乃作想當然語,不免小誤。
程門弟子呂與叔有詩雲:“獨立孔門無一事,隻輸顔子作心齋。
”顔子分明說夫子博我以文,何雲“無一事”?既是講學,如何襲用《莊子》字?吾不能為之說也。
王艮又以“心齋”自号,可謂不争氣! 何景明成進士,鄉人以為必入翰林。
劉健曰:“此子福薄,能詩何用。
”按:若以福論,則健厄于劉瑾,亦非福人也。
健有裴行儉評四傑語在胸中,不覺出之于口,不知裴說固非通人所取也。
人言李夢陽能詩,健曰:“就使到李杜,不過一酒徒耳。
”本朝襲健語講學者,陸清獻也。
健粗人姑弗深論,清獻大儒,奈何并《論語》“小子”章而忘之。
明呂泾野謂唐詩可無作,又謂唐之鮑照雲雲。
十室忠信,其語竟堪捧腹,人可以不學乎! 朱子《名臣言行錄》:“萊公外奢内儉,無聲色之娛,寝處一青帏二十餘年,時時有破壞,益命修葺。
或以公孫宏事靳之,笑答曰:‘彼詐我誠,雖敝何憂。
’”(《遺事》)公之儉德如此,其知鄧州日,廁溷間燭淚成堆,正恐是其門客所為。
正《遺事》所謂外奢也。
張爾歧《蒿庵閑話》乃雲:“萊公豪侈,以功業甚盛,人不之非。
魏野贈詩雲:‘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台。
’反語示諷耳。
劍匕使賜宴問誰是‘無地起樓台’相公,蓋誤以此語為真也。
”蒿庵此語甚誤,苛論萊公,不考朱子《言行錄》分明正言,以為反語,以此說詩,甯非詩厄。
萊公宰相,即有地起樓台亦不為過,何必用反語譏之。
蒿庵君子,乃有此失,下筆不可不慎。
朱柏廬贊陸放翁詩有雲:“讀《劍南詩選》畢,忠君愛國憂世恤民之念,每飯不忘,雖老愈笃。
放翁真人豪,亦文豪也。
讀之殆不忍釋卷。
”又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于放翁尤信。
其詩雲:‘我生學語即耽書,萬卷縱橫眼欲枯。
莫道終身作魚蠢,迩來書外有工夫。
’看是何等力量,宜乎不獨詩才擅絕。
”又雲:“一切塵塗趣味,分毫不入其靈府,是放翁人品文章之本。
”又雲:“文可通于詩,詩難通于文。
讀放翁詩大開阖而神變化,可以通于文矣。
”案:朱子極傾倒放翁詩。
能知放翁者,朱子以後,柏廬一人而已。
柏廬以腐儒自命,然能知放翁詩,斯不腐矣。
不比張揚園、陸平湖輩謂詩可無作也。
王禹僻《恭聞種山人表謝急徵不赴》詩雲:“不拜明時鹄闆書,可能終老傲唐虞。
神仙見說須陰德,肯為蒼生一出無?”範文正公《送丁司理赴明州》詩雲:“仙家枝葉令威孫,南去司刑庇越民。
金阙道書微旨在,獄多陰德是真人。
”自注:“道書謂升真者皆須曾為獄官。
” 張文潛《明道雜志》:“蘇長公詩雲:‘身行萬裡半天下,僧卧一房初白頭。
’黃九雲是‘初日頭’。
問其義,但雲:‘僧負暄耳。
’餘不然,黃甚不平,曰:‘豈有用白對天乎?’予異日問蘇公,公曰:‘若是黃九要改作日頭,也不奈他何。
’”按山谷穿鑿如此,而為江西祖師,自誤誤人不淺矣。
此詩學之所由衰也。
遺山雲:“蘇門若有忠臣在,不放坡詩百态新。
”予則雲:“若使蘇門行椟楚,不教山谷亂談詩。
” 得無錫周懷西(鎬)《犢山詩文集》。
懷西循吏,詩文有至性。
其《景甯催征詩》已摘入予所撰《别傳》中,其他五古如“嫫母不修容,惟知乳孩嬰。
世無醫窮藥,不死勤儉人”,深得古意。
七言如“春池放草看魚戲,雪徑敲松喚鶴還”,真雅人也。
最奇者為“尊前萬事帶糟吞”七字,動心忍性之功,海闊天空之概,兼而有之。
表聖雲:“不朽惟憑一句詩。
”此句足以當之。
好官難得,好詩尤難得,如此七字,更不可以尋常好詩論也。
原系七古,對句未工,拟别對一句,入七律而未易也。
少時極喜讀先生時藝,吾邑管報山時藝有盛名,予不甚措意,同輩憾之。
今得此七字,不複争時藝短長矣。
得姚春木《通藝閣詩》,愛其一句雲:“懶将春色問唐花”,惜上句不稱。
閻百詩《潛邱記》朽布衣詩:“老人新句似秋花。
”亦苦上句不稱,拟為别對一句,未易圖也。
春木《晚學齋文》有謂姚惜翁《古文辭類纂》欲商去桐城二家文,世人不盡知也。
雕是貪殘之鳥,大臣正色立朝,何取乎此?其賦雲:“彼何鄉之性命,碎今日之指掌。
”使人讀之不歡累日。
《天狗賦》更不足道。
天狗,賊星也。
天寶中置天狗院,列在諸獸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