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府詞多不協。
晁以道雲:‘紹聖初與東坡别于汴上。
東坡酒酣自歌《古陽關》。
’則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耳。
”予謂坡能歌,但觀坡詞多一字少一字連上接下處便知之。
蓋歌與誦讀不同。
誦讀是一句;歌則曼聲宛轉,不須一句是一句,上句連下句,或一句中斷皆無妨其諧暢。
今人奉古人之字數四聲而不敢變者,正是不能歌故也。
坡自謂酒與弈與歌三不如人,不如人則有之,遂謂其不能歌,謬哉!樂工工尺些子錯不得,優人步履尺寸腧不得。
所以然者,隻是便下等人傳習耳。
遇東坡而責之以樂工之工尺,猶之遇孔明、公瑾而責之以優人之步履也。
然則謂東坡不能歌者,真不通人之說也。
東坡“惆怅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與牧之“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幹”用意固是不同。
放翁以為前人道過,誤矣。
義山贈劉五經排律有雲:“挾書秦二世,壞宅漢諸王。
”“盡欲心無竅,皆如面正牆。
”直道著清季學堂。
表聖詩:“隻因末俗輕文字,遂緻中原動鼓鼙。
”分明說今日事也。
表聖詩:“名應不朽輕仙骨,理到忘機近佛心。
”又曰:“侬家自有麒麟閣,第一功名隻賞詩。
”又曰:“不朽才消一句詩。
”(兩見)然則一句詩既可以抵神仙,又可以抵将相,可謂天下弟一等便宜事矣。
鼓掌鼓掌!退之《此日足可惜》末雲:“高爵尚可求,無為守一鄉。
”《劉生詩》末雲:“咄哉識路行勿休,往取将相酬恩譬。
”異乎曲終奏雅者矣。
放翁贈辛棄疾七古末句雲:“深仇積怨在逆胡,不用回思灞陵夜。
”視韓退之“往取将相酬恩譬”句,不複成語。
看來宋人本領,全非唐人所及。
退之《薦士詩》:“五言出漢時,蘇李首更号。
東都漸彌漫,派别百川導。
建安能者七,卓荦變風操。
逶迤抵晉宋,氣象日凋耗。
中間數鮑謝,比近最清奧。
齊梁及陳隋,衆作等蟬噪。
”竟不道着淵明。
得毋亦如少陵有枯槁之恨乎? 退之《元和聖德詩》述劉辟伏誅有雲“婉婉弱子,赤立伛偻。
牽頭曳足,先斷腰膂”,蘇子由謂此李斯頌秦所不忍言,而張南軒謂退之欲使藩鎮聞之畏懼。
予謂詩是詠元和聖德,不是責讓藩鎮,其體不當如此。
即以藩鎮論,其禍與唐相終始,退之果能畏懼之使不反乎?南軒不當為之圓謊也。
此詩句法尤多支離。
明道嘗與學者論浩然之氣,因舉石曼卿詩曰:“樂意相關禽對語,生香不斷樹交花。
”此等語近于《指月錄》,先生蓋戲之耳。
李長吉詩原無足取,惟“天若有情天亦老”七字,真是空前絕後。
比《老子》“天地不仁”語,蘊藉許多。
比《詩經》“吳天疾威”等語,精妙許多。
七字外多添一句、屬一聯,皆為無謂。
真是匪夷所思,真是得未曾有。
範希文近體純用唐法,極有雅音。
至其五言古,如“月有萬古光,人有萬古心”,如“君看日月光,無求照人膽”,非複詩人腸胃所有,偉哉! 右丞《文杏館》詩:“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
不知棟裡雲,去作人間雨。
”永叔《琅雅山歸雲洞》詩:“洞門常自起煙霞,洞穴傍穿透溪谷。
朝看石上片雲歸,夜半山前春雨足。
”右丞常語耳,歐則神矣。
弁州《正德宮》《詞》:“夜半球钲出建章,俄傳な铎向平陽。
六宮處處秋如水,不獨長門玉漏長。
”響遏行雲,可與龍栗“奉帚平明”一首相比。
又《西城宮詞》:“兩角鵬青雙筋紅,靈犀一點未曾通。
自綠身作延年藥,焦春風雨露中。
”此蓋取童女之精為藥,所謂“紅丸”也。
“偷生亦似符天意,未死常疑負國恩。
”韓冬郎詩也。
忠孝之言,出于肺腑,詩家何可多得。
退之《符讀書城南》一首,以公相勉其子。
又《示兒》一首有雲:“開門問誰來,無非卿大夫。
不知官高低,玉帶懸金魚。
”大緻言讀書做官耳。
杜牧《冬至日奇小侄阿宜詩》亦然。
大率唐代豪傑之士,不過學仙做官兩事。
狂到李太白,功名到李邺侯,不過如此,不及宋人遠矣。
近得許靜山《複堂詩集》《哭伯姊》:“無多骨肉難為别,有限年華了此生。
”《汾州道中》:“萬裡輪蹄消白日,幾人肝膽為蒼生?”靜山無錫人,名珏,以孝廉官至出使意國大臣,不以新政為是。
餘于公有知己之感。
其《馬嵬詩》有雲:“翠華不幸已蒙塵,忍為蛾眉更劫君。
”從心地上立論,使陳元禮不可自立于人類,勝袁子才輩多矣。
魏徵《出關詩》:“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
”其品可見。
“家無半畝憂天下,胸有千秋愧此生。
”趙雲崧句也。
下句尤當熟玩,便覺克伐怨欲,一時俱盡。
《詩》曰:“我思古人,俾無就兮。
” 樂天“蟲全性命因無毒,木盡天年為不才”,馮道“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此處亂世法也。
小子識之!阮尚賢字鼎南,越南世家子也。
國亡後以複仇為己任,著《南枝集》,有雲:“豈知秦桧和金計,難遂包胥複楚心。
石馬園陵秋草冷,銅駝宮阙夕陽沈。
”秦桧指李鴻章也。
又《辛亥秋旅晉感懷》有句雲:“椎秦已破千金産,佐宋難憑半部書。
”真奇材也!
晁以道雲:‘紹聖初與東坡别于汴上。
東坡酒酣自歌《古陽關》。
’則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耳。
”予謂坡能歌,但觀坡詞多一字少一字連上接下處便知之。
蓋歌與誦讀不同。
誦讀是一句;歌則曼聲宛轉,不須一句是一句,上句連下句,或一句中斷皆無妨其諧暢。
今人奉古人之字數四聲而不敢變者,正是不能歌故也。
坡自謂酒與弈與歌三不如人,不如人則有之,遂謂其不能歌,謬哉!樂工工尺些子錯不得,優人步履尺寸腧不得。
所以然者,隻是便下等人傳習耳。
遇東坡而責之以樂工之工尺,猶之遇孔明、公瑾而責之以優人之步履也。
然則謂東坡不能歌者,真不通人之說也。
東坡“惆怅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與牧之“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幹”用意固是不同。
放翁以為前人道過,誤矣。
義山贈劉五經排律有雲:“挾書秦二世,壞宅漢諸王。
”“盡欲心無竅,皆如面正牆。
”直道著清季學堂。
表聖詩:“隻因末俗輕文字,遂緻中原動鼓鼙。
”分明說今日事也。
表聖詩:“名應不朽輕仙骨,理到忘機近佛心。
”又曰:“侬家自有麒麟閣,第一功名隻賞詩。
”又曰:“不朽才消一句詩。
”(兩見)然則一句詩既可以抵神仙,又可以抵将相,可謂天下弟一等便宜事矣。
鼓掌鼓掌!退之《此日足可惜》末雲:“高爵尚可求,無為守一鄉。
”《劉生詩》末雲:“咄哉識路行勿休,往取将相酬恩譬。
”異乎曲終奏雅者矣。
放翁贈辛棄疾七古末句雲:“深仇積怨在逆胡,不用回思灞陵夜。
”視韓退之“往取将相酬恩譬”句,不複成語。
看來宋人本領,全非唐人所及。
退之《薦士詩》:“五言出漢時,蘇李首更号。
東都漸彌漫,派别百川導。
建安能者七,卓荦變風操。
逶迤抵晉宋,氣象日凋耗。
中間數鮑謝,比近最清奧。
齊梁及陳隋,衆作等蟬噪。
”竟不道着淵明。
得毋亦如少陵有枯槁之恨乎? 退之《元和聖德詩》述劉辟伏誅有雲“婉婉弱子,赤立伛偻。
牽頭曳足,先斷腰膂”,蘇子由謂此李斯頌秦所不忍言,而張南軒謂退之欲使藩鎮聞之畏懼。
予謂詩是詠元和聖德,不是責讓藩鎮,其體不當如此。
即以藩鎮論,其禍與唐相終始,退之果能畏懼之使不反乎?南軒不當為之圓謊也。
此詩句法尤多支離。
明道嘗與學者論浩然之氣,因舉石曼卿詩曰:“樂意相關禽對語,生香不斷樹交花。
”此等語近于《指月錄》,先生蓋戲之耳。
李長吉詩原無足取,惟“天若有情天亦老”七字,真是空前絕後。
比《老子》“天地不仁”語,蘊藉許多。
比《詩經》“吳天疾威”等語,精妙許多。
七字外多添一句、屬一聯,皆為無謂。
真是匪夷所思,真是得未曾有。
範希文近體純用唐法,極有雅音。
至其五言古,如“月有萬古光,人有萬古心”,如“君看日月光,無求照人膽”,非複詩人腸胃所有,偉哉! 右丞《文杏館》詩:“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
不知棟裡雲,去作人間雨。
”永叔《琅雅山歸雲洞》詩:“洞門常自起煙霞,洞穴傍穿透溪谷。
朝看石上片雲歸,夜半山前春雨足。
”右丞常語耳,歐則神矣。
弁州《正德宮》《詞》:“夜半球钲出建章,俄傳な铎向平陽。
六宮處處秋如水,不獨長門玉漏長。
”響遏行雲,可與龍栗“奉帚平明”一首相比。
又《西城宮詞》:“兩角鵬青雙筋紅,靈犀一點未曾通。
自綠身作延年藥,焦春風雨露中。
”此蓋取童女之精為藥,所謂“紅丸”也。
“偷生亦似符天意,未死常疑負國恩。
”韓冬郎詩也。
忠孝之言,出于肺腑,詩家何可多得。
退之《符讀書城南》一首,以公相勉其子。
又《示兒》一首有雲:“開門問誰來,無非卿大夫。
不知官高低,玉帶懸金魚。
”大緻言讀書做官耳。
杜牧《冬至日奇小侄阿宜詩》亦然。
大率唐代豪傑之士,不過學仙做官兩事。
狂到李太白,功名到李邺侯,不過如此,不及宋人遠矣。
近得許靜山《複堂詩集》《哭伯姊》:“無多骨肉難為别,有限年華了此生。
”《汾州道中》:“萬裡輪蹄消白日,幾人肝膽為蒼生?”靜山無錫人,名珏,以孝廉官至出使意國大臣,不以新政為是。
餘于公有知己之感。
其《馬嵬詩》有雲:“翠華不幸已蒙塵,忍為蛾眉更劫君。
”從心地上立論,使陳元禮不可自立于人類,勝袁子才輩多矣。
魏徵《出關詩》:“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
”其品可見。
“家無半畝憂天下,胸有千秋愧此生。
”趙雲崧句也。
下句尤當熟玩,便覺克伐怨欲,一時俱盡。
《詩》曰:“我思古人,俾無就兮。
” 樂天“蟲全性命因無毒,木盡天年為不才”,馮道“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此處亂世法也。
小子識之!阮尚賢字鼎南,越南世家子也。
國亡後以複仇為己任,著《南枝集》,有雲:“豈知秦桧和金計,難遂包胥複楚心。
石馬園陵秋草冷,銅駝宮阙夕陽沈。
”秦桧指李鴻章也。
又《辛亥秋旅晉感懷》有句雲:“椎秦已破千金産,佐宋難憑半部書。
”真奇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