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唐音遺響》載任翻《題台州寺壁》曰:“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開竹房。
”既去,有觀者取筆改“一”字為“半”字。
翻行數十裡乃得“半”字,亟回欲易之,則見所改字,因歎曰:“台州有人!。
予謂此事與韓賈‘推敲’同是一妄。
語當紀實,是推便推,是敲便敲,見得一江是一江,見得半江是半江,若不如此,何緣知敲字勝推字,半字勝一字。
” 陳後山辦香南豐,而《贈魯直》亦雲:“陳詩傳筆意,願立弟子行。
”獨靳于東坡,殊不可解。
樂天《贈樊著作》,述陽城、元稹、庾氏、孔戡四人賢行,下雲:“凡此士與女,其道天下聞。
常恐國史上,但記鳳與麟。
賢者不為名,名彰教乃敦。
每惜若人輩,身死名亦淪。
君為著作郎,職廢志空存。
雖有良史才,直筆無由申。
何不自著書,實錄彼善人。
編為一家言,以備史阙文。
”劉知幾論史法,一曰好善,二曰惡不善。
其識不世出。
樂天詩亦得此義。
古之史,亦是如此。
冬夜讀彭躬庵詩《大雪書城南寓壁》雲:“風雨蕭蕭葦壁嗚,城南路僻柳條青。
黃昏鐘定雙趺坐,便是峨嵋雪裡僧。
”躬庵詩狼戾,得此一首,足以壓倒詩人千百輩矣。
前一首為《寒食彈介之推》,殊殺風景。
最後《山居感遊》五言古一章“死者亦多門”句,注:凡師友知戚二百許人自磔死、叢箭死、以下死法三十有八,考終者惟三十七人。
哀哉! 躬庵《冬心》詩有雲:“九士同一堂,瑕瑜不相搶。
所幸得無傷,亦複無卑谄。
況以《廬山疏》,直受不為忝。
”注:“疏”雲:“山無主峰,橫縱四出,寥寥堯堯,各為尊高,還相拱揖。
”所謂《廬山疏》,不知何等文字?其語何其合道也。
程、蘇、朱、陸見不及此。
唐人極肯服善。
如少陵以四傑為萬古江河,退之《滕王閣記》以名列三王之次為榮,韓白極尊李杜,舒元輿以陽冰比李斯,此類是也;而極不肯作人弟子。
退之謂“世無孔子,不當在弟子之列”,李翺、張籍與韓書,氣陵韓上。
皇甫浞少遜,然于韓亦無請業之證。
雖退之自亢而無如何也。
宋人則不然,極不服善,又極肯為人弟子。
退之《寄周随州》雲:“陸孟邱楊久作塵,同時存者更誰人。
金丹别後知傳得,乞取刀圭救病身。
”退之《李虛中墓志》極言金石之害,及其病,不免乞取金丹。
平時議論如彼,臨事不免生僥幸心,退之豪傑尚如此,何貴平人。
退之服硫磺以治病也,此詩可以為證。
若謂樂天所說退之是衛中立,則非矣。
“歸山深淺去,須盡邱壑美。
”幾許有味!讀此便悔向來山行草草。
朽布衣吳先生詩:“遊客倦懷如晚醉,老人新句似秋花。
”下句極佳,見《潛邱記》。
“難忘節物偏垂涕,有約乾坤不受恩。
”洪稚存送黃仲則句也。
下句不失為漢子語。
袁子才曉曉其側,直是小心。
袁子才好詩不多。
《落花詩》:“春在東風原是夢,生非薄命不為花。
”“花總一般千樣落,人間何處問清風。
”善讀詩者但作落花詩讀,若雲散館作,則索然矣。
子才五古如《黃山》雲:“一梯既升天,萬嶺如湧潮。
”七古《古銀杏》雲:“人間用材不用長,八尺九尺皆棟梁。
”皆奇語也。
謝自然必是被人奸拐,僞留冠屦以欺世,郡守以白日輕舉上聞,固為謬妄。
退之謂“木石生怪變,狐狸騁妖患。
噫乎彼寒女,永托異物群”,竟以為被妖精攝去,未可為高見也。
洪北江雲:“精神能永之十世五世,則傳之十世五世。
精神能曆劫不磨,則傳之應劫不磨。
”皆非己之所能與也。
《卷耳》首章,思婦語也,二、三章,征人語也。
《車牽》“雖無旨酒,式飲庶幾”,主人宴客語也,“觐爾新婚,以慰我心”,客謂主人語也。
此一詩之内務賦一章以唱和也。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此一章之内各吟兩句,正是聯句。
詩亦是言語之一種。
有話好好說,何必作怪,有人于此滿口胡柴,都無一句老實話可聽。
此人言語為善耶?為不善耶?有話好好說,惟有白樂玉,他人總帶些客氣。
“凝旒南面總虛名,廟祀何曾暫割牲。
但學禅心能忍辱,莫羞侯景陷台城。
”宋李觏詠梁武帝詩也。
語意極妙,可為《莊子》“凡亡不足以喪吾存”作注腳。
國初婁縣王字勝時,陣忠裕公弟子也。
有《辋川詩鈔》,其《虞山柳枝詞》十四首,極謗柳如是。
末二首雲:“芙蓉莊上柳如綿,秋水盈盈隐畫船。
靜夜秃骛啼露冷,文鴛常逐野鷗眠。
”“陽台雲散雨随波,白首紅顔奈若何。
燕子樓中新句少,蘼蕪山下故人多。
”注:“錢殁後,姬尋自經。
”案宗伯死匝月後,柳氏投缥,備詳《錢氏家變錄》。
若素有淫行,則宗伯死正可縱欲,何為而死!此不可信一也。
柳氏生一女,胥名趙管,為翰林趙月潭第三子。
柳氏若有淫行,世家必不肯胥其親女。
此其不可信二也。
柳氏之死,凡蘇人土為之發憤聲冤,公約書揭,備詳《家變錄》,皆欽柳義烈故也。
蘇人士所不知,而松江人獨知之乎?此不可信三也。
正是族人逼産尋死之日,何暇與蘼蕪故
”既去,有觀者取筆改“一”字為“半”字。
翻行數十裡乃得“半”字,亟回欲易之,則見所改字,因歎曰:“台州有人!。
予謂此事與韓賈‘推敲’同是一妄。
語當紀實,是推便推,是敲便敲,見得一江是一江,見得半江是半江,若不如此,何緣知敲字勝推字,半字勝一字。
” 陳後山辦香南豐,而《贈魯直》亦雲:“陳詩傳筆意,願立弟子行。
”獨靳于東坡,殊不可解。
樂天《贈樊著作》,述陽城、元稹、庾氏、孔戡四人賢行,下雲:“凡此士與女,其道天下聞。
常恐國史上,但記鳳與麟。
賢者不為名,名彰教乃敦。
每惜若人輩,身死名亦淪。
君為著作郎,職廢志空存。
雖有良史才,直筆無由申。
何不自著書,實錄彼善人。
編為一家言,以備史阙文。
”劉知幾論史法,一曰好善,二曰惡不善。
其識不世出。
樂天詩亦得此義。
古之史,亦是如此。
冬夜讀彭躬庵詩《大雪書城南寓壁》雲:“風雨蕭蕭葦壁嗚,城南路僻柳條青。
黃昏鐘定雙趺坐,便是峨嵋雪裡僧。
”躬庵詩狼戾,得此一首,足以壓倒詩人千百輩矣。
前一首為《寒食彈介之推》,殊殺風景。
最後《山居感遊》五言古一章“死者亦多門”句,注:凡師友知戚二百許人自磔死、叢箭死、以下死法三十有八,考終者惟三十七人。
哀哉! 躬庵《冬心》詩有雲:“九士同一堂,瑕瑜不相搶。
所幸得無傷,亦複無卑谄。
況以《廬山疏》,直受不為忝。
”注:“疏”雲:“山無主峰,橫縱四出,寥寥堯堯,各為尊高,還相拱揖。
”所謂《廬山疏》,不知何等文字?其語何其合道也。
程、蘇、朱、陸見不及此。
唐人極肯服善。
如少陵以四傑為萬古江河,退之《滕王閣記》以名列三王之次為榮,韓白極尊李杜,舒元輿以陽冰比李斯,此類是也;而極不肯作人弟子。
退之謂“世無孔子,不當在弟子之列”,李翺、張籍與韓書,氣陵韓上。
皇甫浞少遜,然于韓亦無請業之證。
雖退之自亢而無如何也。
宋人則不然,極不服善,又極肯為人弟子。
退之《寄周随州》雲:“陸孟邱楊久作塵,同時存者更誰人。
金丹别後知傳得,乞取刀圭救病身。
”退之《李虛中墓志》極言金石之害,及其病,不免乞取金丹。
平時議論如彼,臨事不免生僥幸心,退之豪傑尚如此,何貴平人。
退之服硫磺以治病也,此詩可以為證。
若謂樂天所說退之是衛中立,則非矣。
“歸山深淺去,須盡邱壑美。
”幾許有味!讀此便悔向來山行草草。
朽布衣吳先生詩:“遊客倦懷如晚醉,老人新句似秋花。
”下句極佳,見《潛邱記》。
“難忘節物偏垂涕,有約乾坤不受恩。
”洪稚存送黃仲則句也。
下句不失為漢子語。
袁子才曉曉其側,直是小心。
袁子才好詩不多。
《落花詩》:“春在東風原是夢,生非薄命不為花。
”“花總一般千樣落,人間何處問清風。
”善讀詩者但作落花詩讀,若雲散館作,則索然矣。
子才五古如《黃山》雲:“一梯既升天,萬嶺如湧潮。
”七古《古銀杏》雲:“人間用材不用長,八尺九尺皆棟梁。
”皆奇語也。
謝自然必是被人奸拐,僞留冠屦以欺世,郡守以白日輕舉上聞,固為謬妄。
退之謂“木石生怪變,狐狸騁妖患。
噫乎彼寒女,永托異物群”,竟以為被妖精攝去,未可為高見也。
洪北江雲:“精神能永之十世五世,則傳之十世五世。
精神能曆劫不磨,則傳之應劫不磨。
”皆非己之所能與也。
《卷耳》首章,思婦語也,二、三章,征人語也。
《車牽》“雖無旨酒,式飲庶幾”,主人宴客語也,“觐爾新婚,以慰我心”,客謂主人語也。
此一詩之内務賦一章以唱和也。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此一章之内各吟兩句,正是聯句。
詩亦是言語之一種。
有話好好說,何必作怪,有人于此滿口胡柴,都無一句老實話可聽。
此人言語為善耶?為不善耶?有話好好說,惟有白樂玉,他人總帶些客氣。
“凝旒南面總虛名,廟祀何曾暫割牲。
但學禅心能忍辱,莫羞侯景陷台城。
”宋李觏詠梁武帝詩也。
語意極妙,可為《莊子》“凡亡不足以喪吾存”作注腳。
國初婁縣王字勝時,陣忠裕公弟子也。
有《辋川詩鈔》,其《虞山柳枝詞》十四首,極謗柳如是。
末二首雲:“芙蓉莊上柳如綿,秋水盈盈隐畫船。
靜夜秃骛啼露冷,文鴛常逐野鷗眠。
”“陽台雲散雨随波,白首紅顔奈若何。
燕子樓中新句少,蘼蕪山下故人多。
”注:“錢殁後,姬尋自經。
”案宗伯死匝月後,柳氏投缥,備詳《錢氏家變錄》。
若素有淫行,則宗伯死正可縱欲,何為而死!此不可信一也。
柳氏生一女,胥名趙管,為翰林趙月潭第三子。
柳氏若有淫行,世家必不肯胥其親女。
此其不可信二也。
柳氏之死,凡蘇人土為之發憤聲冤,公約書揭,備詳《家變錄》,皆欽柳義烈故也。
蘇人士所不知,而松江人獨知之乎?此不可信三也。
正是族人逼産尋死之日,何暇與蘼蕪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