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聞說屬官家。
更無新燕來巢屋,惟有閑人去看花。
空廄欲摧塵滿枥,小池初涸草侵沙。
繁華事歇皆如此,立馬踟蹰到日斜。
” 張籍《送慶馀歸越》雲:“東鄰歸路遠,幾日到鄉中?有寺山皆遍,無家水不通。
湖聲蓮葉雨,野氣稻苗風。
州縣知名久,争邀與客同。
” ○楊虞卿 《過小妓英英墓》雲:“淩晨騎馬出皇都,聞說埋花在路隅。
别我已為泉下土,思君猶似掌中珠。
四弦品柱聲初絕,三尺孤墳草已枯。
蘭質蕙心何所在?焉知過者是狂夫。
”樂天夢得皆有和章。
樂天雲:“人間有夢何曾人,泉下無家豈是歸。
墳上少啼留取淚,明年寒食更沾衣。
”夢得雲:“但見好花皆易落,從來尤物不長生。
鸾台夜直衣衾冷,雨無因入禁城。
” 虞卿,字師臯,虢州人。
佞柔善諧麗。
宗闵僧孺相穆宗,引為右司郎中。
宗闵倚之,時号黨魁。
為京兆尹,以罪貶虔州司戶參軍,死。
○楊汝士 唐名族重京官而輕外任,汝士建節後詩雲:“抛卻弓刀上砌台,上方樓殿開。
山僧見我衣裳窄,知道新從戰地來。
”又雲:“而今老大騎官馬,羞向關西道姓楊。
” 寶曆中,楊於陵仆射入觐,其子嗣複率兩榜門生迎於潼關,宴新昌裡第。
仆射與所執坐正寝,嗣複領諸生翼兩序。
元白俱在,賦詩席上。
汝士詩後成,元白覽之失色。
詩曰:“隔座應須賜禦屏,盡将仙翰入高冥。
文章舊價留鸾掖,桃李新陰在鯉庭。
再歲生徒陳賀宴,一時良史盡傳馨。
當年疏廣雖雲盛,讵有茲筵醉。
”其日,大醉歸,謂其子弟曰:“吾今日壓倒元白。
”(時為刑侍。
) 裴令公居守東洛,夜宴半酣,公索句,元白有得色。
時公為破題,次至汝士,曰:“昔日蘭亭無豔質,此時金谷有高人。
”白知不能加,遽裂之曰:“笙歌鼎沸,勿作冷淡生活。
”元顧白曰:“樂天所謂能全其有名者也。
” ○張志和 《漁父歌》雲:“西塞山前白鹭飛,桃花流水鳜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又雲:“釣台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
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又雲:“溪灣裡釣魚翁,舴艋為家西複東。
江上雪,浦邊風,笑著荷衣不歎窮。
”又雲:“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莼羹亦共飧。
楓葉落,荻花乾,醉宿漁舟不覺寒。
”又雲:“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連。
釣車子,掘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
” ○嚴維 維,字正文,越州人。
與劉長卿善。
長卿《對酒寄維》雲:“陋巷喜陽和,衰顔對酒歌。
懶從華發亂,閑住白多。
郡簡容垂釣,家貧學弄梭。
門前七裡濑,早晚子陵過。
”維答雲:“蘇耽佐郡時,近出白司。
藥補清羸疾,窗吟絕妙詞。
柳塘春水漫,花塢夕陽遲。
欲識懷君意,朝朝訪楫師。
”(時劉為睦州司馬。
) ○李播 播以郎中典蕲州,有李生攜詩谒之,播曰:“此吾未第時行卷也。
”李白:“頃於京師書肆百錢得此,遊江淮間二十馀年。
欲幸見惠。
”播遂與之,因問何往,曰:“江陵谒表丈盧尚書。
”播曰:“公又錯也,盧是某親表丈。
”李慚悚失次,進曰:“誠若郎中之言,與荊南表丈一時乞取。
”再拜而出。
○李德裕 元和十一年,歲在丙申,李逢吉下三十三人皆取寒素。
時有詩曰:“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
袍似爛銀文似錦,相将白日上青天。
”德裕頗為寒素開路,及谪官南去,或有詩曰:“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回首望崖州。
”(出《摭言》。
) ○鄭還古 還古閑居東都,将入京赴選,柳當将軍者餞之。
酒酣,以一詩贈柳氏之妓曰:“冶豔出神仙,清聲勝管弦。
詞輕《白曲》,歌遏碧天。
未拟生裴秀,何如乞鄭玄。
不堪金谷水,橫過墜樓前。
”柳喜甚,曰:“專俟榮命,以此為賀。
”未幾,還古除國子博士。
柳見除目,即遣入京。
及嘉祥驿,而還古物故,乃放妓他。
《逸史》載:還古初娶柳氏女,嘉會之初,夢娶房氏。
後柳卒,再娶東都李氏,屬房直溫為東洛少尹,李之舅也,昏禮皆房主之,始知舊夢之前定也。
還古,登元和進士第。
○裴休 《贈黃山僧希運詩》曰:“自從大士傳心印,額上圓珠七尺身。
挂錫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江濱。
一千龍象随高步,萬裡香華結勝因。
拟欲事師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休,會昌中官於鐘陵,請運至郡,以所解一篇示之。
師不顧,曰:“若形於紙墨,何有吾宗?”休問其故,曰:“上乘之印,惟是一心,更無别法。
心體一空,萬緣俱寂,如大日輪升於虛空,其中照耀,靜無纖埃。
證之者無新舊、無淺深,說之者不立義解、不開戶牖,直下便是,動念即乖。
”其後,休錄之,為傳心法要雲。
休,字公美,孟州人。
大中六年為相,能文章,為人蘊藉,進止雍閑。
宣宗曰:“休真儒者。
” ○薛宜僚 宜僚以左庶子充新羅冊贈使,至青州,悅一妓段東美,賦詩曰:“阿母桃花方似錦,王孫草色正如煙。
不須更向滄溟望,惆怅歡情又一年。
”到外國,謂判官苗甲曰:“東美何故頻見夢中?”數日而卒。
榇至青,段奠之,一恸而卒。
○九老會胡杲 《九老會賦》詩雲:“閑居同會在三春,大抵愚年最出群。
霜鬓不嫌杯酒興,白頭仍愛玉爐薰。
徘徊玩柳心猶健,老大看花意卻勤。
鑿落滿斟扌棄酩酊,香囊高挂任氤氲。
搜神得句題紅紙,望景長吟對白。
今日交情何不替,齊年同事聖明君。
”(杲,年八十九,前懷州司馬。
) ○吉皎 “休官罷任已閑居,林苑園亭興有馀。
對酒最宜花藻發,邀歡不厭柳條初。
低腰醉舞垂绯袖,擊築讴歌任褐裾。
甯用管弦來合雜,自親松竹且清虛。
飛觥酒到須先酌,賦詠詩成不住書。
借問商山賢四皓,不知此後更何如。
”(皎,衛尉卿緻仕,年八十八。
) ○劉真 “垂絲今日幸同筵,朱紫居身是大年。
賞景尚知心未退,吟詩猶覺力完全。
閑庭飲酒當三月,在席揮毫象七賢。
山茗煮時秋霧碧,玉杯斟處彩霞鮮。
臨階花笑如歌妓,傍竹松聲當管弦。
雖未學窮生死訣,人間豈不是神仙。
”(真,前磁州刺史,年八十七。
) ○鄭據 “東洛幽閑日暮春,邀歡多是白頭賓。
官班朱紫多相似,年紀高低次第勻。
聯句每言松竹意,停杯多說古今人。
更無外事來心肺,空有清虛入思神。
醉舞兩回迎勸酒,狂歌一曲會閑身。
今朝何事偏情重,同作明時列任臣。
”(據,前龍武軍長史,年八十五。
) ○盧真 “三春已盡洛陽宮,天氣初晴景象中。
千朵嫩桃迎曉日,萬株垂柳逐和風。
非論官位皆相似,及至年高亦共同。
對酒歌聲猶覺妙,玩花詩思豈能窮。
先時共作三朝貴,今日猶逢七老翁。
但願常滿酌,煙霞萬裡會能通。
”(真,前侍禦史内供奉官,年八十三。
) ○張渾 “幽亭春盡輩為歡,印绶居身是大官。
遁迹豈勞登遠岫,垂絲何必坐溪。
詩聯六韻猶應易,酒飲三杯未覺難。
每況襟懷同宴會,共将心事比波瀾。
風吹野柳懸羅帶,日照庭花落绮纨。
此席不須鋪錦帳,斯筵堪作畫圖看。
”(渾,前永州刺史,年七十七。
) ○白居易 “七人五百八十四,拖紫纡朱垂白須。
囊裡無金莫嗟歎,尊中有酒且歡娛。
吟成六韻神還壯,飲到三杯氣尚粗。
嵬峨狂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孫扶。
天年高邁二疏傅,人數多於四皓圖。
除卻三山五天竺,人間此會且應無。
”(居易,刑部尚書緻仕,年七十四。
) 樂天退居洛中,作尚齒九老之會,其序曰:“胡吉劉鄭盧張等六賢,皆多年壽,餘亦次焉。
於東都弊居履道坊,為尚齒之會。
七老相顧,既醉且歡。
靜而思之,此會希有,因各賦七言六韻詩一章以記之,或傳諸好事者,時會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
”樂天雲:“其年夏,又有二老年貌絕倫,同歸故鄉,亦來斯會,續命書姓名年齒,寫其形貌,附於圖右,與前七老,題為九老圖。
仍以一絕贈之雲:‘雪作須眉作衣,遼東華表暮雙歸。
當時一鶴猶希有,何況今逢兩令威?’”(洛中遺老李元爽,年一百三十六,禅僧如滿,年九十五歲。
)又雲:“時秘書狄兼谟、河南尹盧貞,以年未及七十,雖與會而不及列。
”
更無新燕來巢屋,惟有閑人去看花。
空廄欲摧塵滿枥,小池初涸草侵沙。
繁華事歇皆如此,立馬踟蹰到日斜。
” 張籍《送慶馀歸越》雲:“東鄰歸路遠,幾日到鄉中?有寺山皆遍,無家水不通。
湖聲蓮葉雨,野氣稻苗風。
州縣知名久,争邀與客同。
” ○楊虞卿 《過小妓英英墓》雲:“淩晨騎馬出皇都,聞說埋花在路隅。
别我已為泉下土,思君猶似掌中珠。
四弦品柱聲初絕,三尺孤墳草已枯。
蘭質蕙心何所在?焉知過者是狂夫。
”樂天夢得皆有和章。
樂天雲:“人間有夢何曾人,泉下無家豈是歸。
墳上少啼留取淚,明年寒食更沾衣。
”夢得雲:“但見好花皆易落,從來尤物不長生。
鸾台夜直衣衾冷,雨無因入禁城。
” 虞卿,字師臯,虢州人。
佞柔善諧麗。
宗闵僧孺相穆宗,引為右司郎中。
宗闵倚之,時号黨魁。
為京兆尹,以罪貶虔州司戶參軍,死。
○楊汝士 唐名族重京官而輕外任,汝士建節後詩雲:“抛卻弓刀上砌台,上方樓殿開。
山僧見我衣裳窄,知道新從戰地來。
”又雲:“而今老大騎官馬,羞向關西道姓楊。
” 寶曆中,楊於陵仆射入觐,其子嗣複率兩榜門生迎於潼關,宴新昌裡第。
仆射與所執坐正寝,嗣複領諸生翼兩序。
元白俱在,賦詩席上。
汝士詩後成,元白覽之失色。
詩曰:“隔座應須賜禦屏,盡将仙翰入高冥。
文章舊價留鸾掖,桃李新陰在鯉庭。
再歲生徒陳賀宴,一時良史盡傳馨。
當年疏廣雖雲盛,讵有茲筵醉。
”其日,大醉歸,謂其子弟曰:“吾今日壓倒元白。
”(時為刑侍。
) 裴令公居守東洛,夜宴半酣,公索句,元白有得色。
時公為破題,次至汝士,曰:“昔日蘭亭無豔質,此時金谷有高人。
”白知不能加,遽裂之曰:“笙歌鼎沸,勿作冷淡生活。
”元顧白曰:“樂天所謂能全其有名者也。
” ○張志和 《漁父歌》雲:“西塞山前白鹭飛,桃花流水鳜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又雲:“釣台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
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又雲:“溪灣裡釣魚翁,舴艋為家西複東。
江上雪,浦邊風,笑著荷衣不歎窮。
”又雲:“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莼羹亦共飧。
楓葉落,荻花乾,醉宿漁舟不覺寒。
”又雲:“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連。
釣車子,掘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
” ○嚴維 維,字正文,越州人。
與劉長卿善。
長卿《對酒寄維》雲:“陋巷喜陽和,衰顔對酒歌。
懶從華發亂,閑住白多。
郡簡容垂釣,家貧學弄梭。
門前七裡濑,早晚子陵過。
”維答雲:“蘇耽佐郡時,近出白司。
藥補清羸疾,窗吟絕妙詞。
柳塘春水漫,花塢夕陽遲。
欲識懷君意,朝朝訪楫師。
”(時劉為睦州司馬。
) ○李播 播以郎中典蕲州,有李生攜詩谒之,播曰:“此吾未第時行卷也。
”李白:“頃於京師書肆百錢得此,遊江淮間二十馀年。
欲幸見惠。
”播遂與之,因問何往,曰:“江陵谒表丈盧尚書。
”播曰:“公又錯也,盧是某親表丈。
”李慚悚失次,進曰:“誠若郎中之言,與荊南表丈一時乞取。
”再拜而出。
○李德裕 元和十一年,歲在丙申,李逢吉下三十三人皆取寒素。
時有詩曰:“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
袍似爛銀文似錦,相将白日上青天。
”德裕頗為寒素開路,及谪官南去,或有詩曰:“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回首望崖州。
”(出《摭言》。
) ○鄭還古 還古閑居東都,将入京赴選,柳當将軍者餞之。
酒酣,以一詩贈柳氏之妓曰:“冶豔出神仙,清聲勝管弦。
詞輕《白曲》,歌遏碧天。
未拟生裴秀,何如乞鄭玄。
不堪金谷水,橫過墜樓前。
”柳喜甚,曰:“專俟榮命,以此為賀。
”未幾,還古除國子博士。
柳見除目,即遣入京。
及嘉祥驿,而還古物故,乃放妓他。
《逸史》載:還古初娶柳氏女,嘉會之初,夢娶房氏。
後柳卒,再娶東都李氏,屬房直溫為東洛少尹,李之舅也,昏禮皆房主之,始知舊夢之前定也。
還古,登元和進士第。
○裴休 《贈黃山僧希運詩》曰:“自從大士傳心印,額上圓珠七尺身。
挂錫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江濱。
一千龍象随高步,萬裡香華結勝因。
拟欲事師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休,會昌中官於鐘陵,請運至郡,以所解一篇示之。
師不顧,曰:“若形於紙墨,何有吾宗?”休問其故,曰:“上乘之印,惟是一心,更無别法。
心體一空,萬緣俱寂,如大日輪升於虛空,其中照耀,靜無纖埃。
證之者無新舊、無淺深,說之者不立義解、不開戶牖,直下便是,動念即乖。
”其後,休錄之,為傳心法要雲。
休,字公美,孟州人。
大中六年為相,能文章,為人蘊藉,進止雍閑。
宣宗曰:“休真儒者。
” ○薛宜僚 宜僚以左庶子充新羅冊贈使,至青州,悅一妓段東美,賦詩曰:“阿母桃花方似錦,王孫草色正如煙。
不須更向滄溟望,惆怅歡情又一年。
”到外國,謂判官苗甲曰:“東美何故頻見夢中?”數日而卒。
榇至青,段奠之,一恸而卒。
○九老會胡杲 《九老會賦》詩雲:“閑居同會在三春,大抵愚年最出群。
霜鬓不嫌杯酒興,白頭仍愛玉爐薰。
徘徊玩柳心猶健,老大看花意卻勤。
鑿落滿斟扌棄酩酊,香囊高挂任氤氲。
搜神得句題紅紙,望景長吟對白。
今日交情何不替,齊年同事聖明君。
”(杲,年八十九,前懷州司馬。
) ○吉皎 “休官罷任已閑居,林苑園亭興有馀。
對酒最宜花藻發,邀歡不厭柳條初。
低腰醉舞垂绯袖,擊築讴歌任褐裾。
甯用管弦來合雜,自親松竹且清虛。
飛觥酒到須先酌,賦詠詩成不住書。
借問商山賢四皓,不知此後更何如。
”(皎,衛尉卿緻仕,年八十八。
) ○劉真 “垂絲今日幸同筵,朱紫居身是大年。
賞景尚知心未退,吟詩猶覺力完全。
閑庭飲酒當三月,在席揮毫象七賢。
山茗煮時秋霧碧,玉杯斟處彩霞鮮。
臨階花笑如歌妓,傍竹松聲當管弦。
雖未學窮生死訣,人間豈不是神仙。
”(真,前磁州刺史,年八十七。
) ○鄭據 “東洛幽閑日暮春,邀歡多是白頭賓。
官班朱紫多相似,年紀高低次第勻。
聯句每言松竹意,停杯多說古今人。
更無外事來心肺,空有清虛入思神。
醉舞兩回迎勸酒,狂歌一曲會閑身。
今朝何事偏情重,同作明時列任臣。
”(據,前龍武軍長史,年八十五。
) ○盧真 “三春已盡洛陽宮,天氣初晴景象中。
千朵嫩桃迎曉日,萬株垂柳逐和風。
非論官位皆相似,及至年高亦共同。
對酒歌聲猶覺妙,玩花詩思豈能窮。
先時共作三朝貴,今日猶逢七老翁。
但願常滿酌,煙霞萬裡會能通。
”(真,前侍禦史内供奉官,年八十三。
) ○張渾 “幽亭春盡輩為歡,印绶居身是大官。
遁迹豈勞登遠岫,垂絲何必坐溪。
詩聯六韻猶應易,酒飲三杯未覺難。
每況襟懷同宴會,共将心事比波瀾。
風吹野柳懸羅帶,日照庭花落绮纨。
此席不須鋪錦帳,斯筵堪作畫圖看。
”(渾,前永州刺史,年七十七。
) ○白居易 “七人五百八十四,拖紫纡朱垂白須。
囊裡無金莫嗟歎,尊中有酒且歡娛。
吟成六韻神還壯,飲到三杯氣尚粗。
嵬峨狂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孫扶。
天年高邁二疏傅,人數多於四皓圖。
除卻三山五天竺,人間此會且應無。
”(居易,刑部尚書緻仕,年七十四。
) 樂天退居洛中,作尚齒九老之會,其序曰:“胡吉劉鄭盧張等六賢,皆多年壽,餘亦次焉。
於東都弊居履道坊,為尚齒之會。
七老相顧,既醉且歡。
靜而思之,此會希有,因各賦七言六韻詩一章以記之,或傳諸好事者,時會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
”樂天雲:“其年夏,又有二老年貌絕倫,同歸故鄉,亦來斯會,續命書姓名年齒,寫其形貌,附於圖右,與前七老,題為九老圖。
仍以一絕贈之雲:‘雪作須眉作衣,遼東華表暮雙歸。
當時一鶴猶希有,何況今逢兩令威?’”(洛中遺老李元爽,年一百三十六,禅僧如滿,年九十五歲。
)又雲:“時秘書狄兼谟、河南尹盧貞,以年未及七十,雖與會而不及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