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牛僧孺 樂天夢得有《除夜詩》,僧孺和雲:“惜歲歲今盡,少年應不知。

    凄涼數流輩,歡喜見孫兒。

    暗減一身力,潛添滿鬓絲。

    莫愁花笑老,花自幾多時。

    ” 元和三年,宣政殿試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谏科,一十人登科。

    其後僧孺李宗闵王起賈饣束四人皆相次拜相。

    先是白居易在翰林為考校官,後僧孺罷相,出鎮揚州,居易在洛中有詩送雲:“北阙至東京,風光十六程。

    坐移丞相ト,春入廣陵城。

    紅旆擁雙節,白須無一莖。

    萬人開路看,百吏立班迎。

    阃外君彌重,樽前我亦榮。

    何須身自得,将相是門生。

    ” 公始至京,置琴書灞間,先以所業谒韓文公皇甫員外。

    二公披卷,卷首有《說樂》二章,未閱其詞,遽曰:“且以拍闆為什麼?”對曰:“樂句。

    ”二公相顧大喜,曰:“斯高文必矣。

    ”公因謀所居,二公良久曰:“可于客戶坊稅一廟院。

    ”公如所教。

    二公複誨之曰:“某日可遊青龍寺,薄暮而歸。

    ”二公其日聯镳至彼,因大書其門曰:“韓愈皇甫同谒幾官先輩不遇。

    ”翼日,辇毂名士,鹹往觀焉,奇章之名,由是赫然矣。

    或雲:“僧孺登第,與同輩登政事堂,宰相曰:“掃廳奉候。

    ” 樂天求筝于維揚,僧孺先有詩曰:“但愁封寄去,魔物或驚禅。

    ”樂天雲:“會教魔女弄,不動是禅心。

    ”樂天雲:“思黯自誇前後服鐘乳三千兩,而歌舞之妓甚多,乃谑予衰老,故答思黯詩雲:‘鐘乳三千兩,金钗十二行。

    妒他心似火,欺我鬓如霜。

    慰老資歌笑,消愁仰酒漿。

    眼看狂不得,狂得且須狂。

    ’”奇章又有詩雲:“不是道公狂不得,恨公逢我不教狂。

    ” ○李紳 紳初以《古風》求知於呂溫,溫見齊煦,誦其《憫農詩》曰:“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溫曰:“此人必為卿相。

    ”果如其言。

     紳,字公垂,中書令敬玄曾孫,号“短李”。

    穆宗召為翰林學士,與李德裕元稹同時,号三俊。

    武宗時為相,居位四年,出鎮淮南,卒。

     《憶夜直金銮奉诏承旨詩》雲:“月當銀漢玉繩低,深聽箫韶碧落齊。

    門壓紫垣高绮樹,閣連青瑣近丹梯。

    墨宣外渥催飛诏,草定新恩促換題。

    明日獨歸花路近,可憐人世隔泥。

    ” ○劉禹錫 長慶中,元微之夢得韋楚客同會樂天舍,論南朝興廢,各賦《金陵懷古詩》。

    劉滿引一杯,飲已,即成曰:“王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而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白公覽詩曰:“四人探骊龍,子先獲珠,所馀鱗爪何用邪?”于是罷唱。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君子》雲:“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再遊玄都觀絕句并序》雲:“餘貞元二十一年,為屯田郎,時此觀未有花。

    是歲,出牧連州,尋貶朗州司馬。

    居十年,召至京師,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滿觀如紅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時之事。

    旋又出牧。

    今十有四年,複為主客郎中,重遊玄都,蕩然無複一樹,惟兔葵燕麥,動搖春風耳。

    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後遊,時太和二年三月也。

    詩雲:‘百畝中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 禹錫嘗對賓友每吟張博士籍詩雲:“藥酒欲開期好客,朝衣暫脫見閑身。

    ”對花木則吟王右丞詩雲:“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

    ”白二十二好餘《秋水詠》雲:“東屯滄海闊,南洞庭寬。

    ”餘自知不及韋蘇州“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嘗過洞庭,雖為一篇,思杜員外落句雲:“年去年來洞庭上,白愁殺白頭人。

    ”鄙夫之言,有愧于杜公也。

    楊茂卿校書過華山詩曰:“河勢昆侖遠,山形菡萏秋。

    ”此實為佳句。

     白樂天任杭州刺史,攜數妓還洛陽,後卻還錢塘,故禹錫戲答雲:“其那錢塘蘇小小,憶君淚點石榴裙。

    ” 沈存中曰:禹錫《霓裳羽衣曲》雲:“三鄉陌上望仙山,歸作《霓裳羽衣曲》。

    ”又王建詩雲:“聽風聽水作《霓裳》。

    ”樂天詩注雲:“開元中,西涼府節度使楊敬述造。

    ”鄭愚《津陽門詩》注雲:“葉法善嘗引上入月宮,聞仙樂,及上歸,但記其半,遂于笛中寫之。

    會西涼府都督楊敬述進《婆羅門曲》,與其聲調相符,遂以月中所聞為散序,用敬述所進為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曲》。

    ”說各不同。

    今蒲州逍遙樓楣上有唐人橫書,類梵字,相傳是《霓裳》譜,字訓不通,莫知是非。

    或謂今燕部有《獻仙音曲》,乃其遺聲。

    然《霓裳》本謂之道調法曲,今《獻仙音》乃小石調耳,未知孰是?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樂天掉頭苦吟,歎賞良久,曰:“《石頭詩》雲:‘潮打空城寂寞回’,我知後之詩人,不複措詞矣。

    ”(禹錫《金陵五題自序》雲。

    ) 禹錫,字夢得。

    附叔文,擢度支員外郎。

    人不敢斥其名,号二王劉柳。

    憲宗立,禹錫貶連州,未至,斥朗州司馬,作《竹枝詞》。

    武元衡初不為宗元所喜,自中丞下除右庶子。

    及是執政,禹錫久落魄,乃作《問大鈞谪九年》等賦,又序張九齡事為詩,欲感諷權要。

    久之,召還,宰相欲任南省郎,乃作《玄都觀看花君子詩》。

    當路不喜,出為播州,易連州,徙夔州。

    由和州刺史入為主客郎中,複作《遊玄都觀詩》,有“兔葵燕麥”之語,聞者益薄其行。

    俄分司東都,裴度薦為集賢學士。

    度罷,出刺蘇州,徙汝同二州。

    會昌朝,檢校禮部尚書,卒。

     “故國思如此,若為天外心。

    ”寄白公句。

    “湖上收宿雨。

    ”(句。

    )“故人日已遠,窗下塵滿琴。

    坐對一樽酒,恨多無力斟。

    幕疏螢色迥,露重月華深。

    萬境與群籁,此時情豈任。

    ”(《無題》。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見聽時心。

    秋堂境寂夜将半,去蒼梧湘水深。

    ”(《聽琴》。

    )右張為取作《主客圖》。

     夢得曰:“柳八駁韓十八《平淮西碑》雲:‘左餐右粥’,何如我《平淮西雅》雲‘仰父俯子’。

    韓碑兼有帽子,使我為之,便說用兵伐叛矣。

    ”夢得曰:“韓碑柳雅,餘為詩雲:‘城中晨雞喔喔鳴,城中鼓角聲和平。

    ’美之入蔡城也,須臾之間,賊無覺者。

    又落句雲:‘始于元和十二載,重見天寶升平時。

    ’以見平淮之年。

    ” ○陳潤 《送駱徵君》雲:“野人膺辟命,溪上掩柴扉。

    黃卷猶将去,青山豈更歸。

    馬留苔藓迹,人脫薜蘿衣。

    他日相思處,天邊望少微。

    ” 潤,大曆間人,終坊州城縣令,樂天之外祖也。

     “丈夫不感恩,感恩甯有淚。

    心頭感恩血,一滴染天地。

    ”右張為取作《主客圖》。

     ○賈島 島,字浪仙,(一作阆仙。

    )範陽人。

    初為浮圖,名無本。

    能詩,獨變格入僻,以矯豔于元白。

    來洛陽,韓愈教為文。

    去浮圖,舉進士,終晉州司戶。

    島久不第,吟《病蟬》之句,以刺公卿。

    或奏島與平曾等為“十惡”,逐之。

    詩曰:“病蟬飛不得,向我掌中行。

    折翼猶能薄,酸吟尚極清。

    露華凝在腹,塵點誤侵睛。

    黃雀并烏鳥,俱懷害爾情。

    ” 大中末,授遂州長江簿。

    初之任,屆東川,守者厚禮之,島獻《感恩詩》曰:“匏革奏終非獨樂,軍城未曉啟重門。

    何時卻入三台貴,此日空知八座尊。

    羅绮舞間收雨點,貔貅阃外卷根。

    逐遷屬吏随賓列,撥棹扁舟不忘恩。

    ” 自長江遷普州司倉,方幹自鏡湖寄詩曰:“亂山重複疊,何處訪先生?豈料多才者,空垂不第名。

    閑曹猶得醉,薄俸亦勝耕。

    莫問吟詩苦,年年芳草平。

    ”島至老無子,因啖牛肉得疾,終于傳舍。

     島詩有警句,韓退之喜之。

    其《渡桑乾詩》曰:“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

    ” 又《赴長江道中詩》曰:“策杖馳山驿,逢人問梓州。

    長江何日到?行客替生愁。

    ”晉公度初立第于街西興化裡,鑿池種竹,起台榭。

    島方下第,或以為執政惡之,故不在選,怨憤題詩曰:“破卻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種薔薇。

    薔薇花落秋風起,荊棘滿庭君始知。

    ”皆惡其不遜。

     島為僧時,洛陽令不許僧午後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