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劉長卿
劉長卿,字文房,至德監察禦史。
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轉運使判官,知淮南鄂嶽轉運留後,鄂嶽觀察使。
吳仲孺誣奏,貶播州南巴尉。
會有為之辯者,除睦州司馬,終随州刺史。
以詩馳聲上元寶應間。
皇甫雲:“詩未有劉長卿一句,已呼宋玉為老兵矣;語未有駱賓王一字,已罵宋玉為罪人矣。
”其名重如此。
高仲武雲:“長卿員外有吏,剛而犯上。
兩度遷谪,皆自取之。
詩體雖不新奇,甚能煉飾。
十首已上,語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此其短也。
然‘春風吳草綠,古木剡山深,明日滄洲路,歸不可尋。
’又‘沙鷗驚小吏,明月上高枝。
’又‘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截長補短,蓋玉徽之類與。
又‘得罪風霜苦,全生天地仁。
’傷而不怨,亦足以發揮風雅矣。
” 《過張明府别業》雲:“寥寥東郭外,白首一先生。
考滿孤琴在,家移五柳成。
夕陽臨水釣,春雨向田耕。
終日空林下,何人識此情?” 《馀幹旅舍》雲:“搖落暮天迥,青楓霜葉稀。
孤城向水閉,獨鳥背人飛。
渡口月初上,鄰家漁未歸。
鄉心正欲絕,何處搗寒衣?” 《送李中丞之襄州》雲:“流落征南将,曾驅十萬師。
罷歸無舊業,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朝盛,輕生一劍知。
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送嚴士元》雲:“春風倚棹阖闾城,水國猶寒陰複晴。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裡程。
東道若逢相識問,青袍今已誤儒生。
” ○章八元 八元《題慈恩塔》雲:“七層突兀在虛空,四十門開面面風。
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天中。
回梯暗踏如穿洞,絕頂初攀似出籠。
落日鳳城佳氣合,滿城春樹雨。
”或雲:元、白見其詩曰:“不謂嚴維出此弟子。
” 高仲武雲:“八元嘗于郵亭偶題數句,蓋激楚之音也。
”會稽、嚴維到驿,問八元曰:“爾能從我學詩乎?”曰:“能。
”少頃遂發。
八元已辭家。
維大異之,遂親指喻,數年詞賦擢第。
至如“雪晴山脊見,沙淺浪痕交”,得山水狀貌也。
八元,睦州人,登大曆進士第。
○韋應物 李肇《國史補》雲:“開元後位卑而名著。
李北海邕、王江甯晶齡、李館陶□、鄭廣文虔、元魯山、德秀、蕭功曹穎士、張長史旭、獨孤常州及、崔比部元翰、梁補阙肅,韋蘇州其一也。
應物仕宦本末,似止于蘇。
按白傳答禹錫雲“敢有文章替左司”,謂應物也,官稱亦止此。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詩》雲:“兵衛森畫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
煩疴近消散,嘉賓複滿堂。
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
理會是非遣,性達形迹忘。
鮮肥屬時禁,蔬果幸見嘗。
俯飲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歡體自輕,意欲淩風翔。
吳中盛文史,群彥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豈曰财賦強。
” “欲持一瓢酒,遠寄風雨夕。
”(句)“萬籁自生聽,太空常寂寥。
還從靜中起,卻向靜中銷。
”(詠聲。
)“山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句。
)“舟泊南池雨,簾卷北樓風。
”(句。
)右張為取作《主客圖》。
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雲:“今朝郡齋冷,忽憶山中客。
澗底拾枯松,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寄風雨夕。
落葉遍空山,何處尋行迹?” ○朱放 放字長通,襄州人,隐居剡溪。
嗣曹王、臯鎮江西,辟節度參謀。
貞元中,召為左拾遺,不就。
《送著公歸越》雲:“誰能愁此别?到越會相逢。
長憶門寺,門前千萬峰。
石床堆積雪,山路倒枯松。
莫學白道士,無人知去蹤。
” ○李泌 《邺侯家傳》雲:“泌賦詩譏楊國忠曰:‘青青東門柳,歲晏複憔悴。
’國忠訴于明皇,上曰:‘賦柳為譏卿,則賦李為譏朕,可乎?’” ○暢當 當詩平淡多佳句,如《釣渚亭》雲:“花發多遠意,凫雁有閑情。
遲晖耿不暮,平江寂無聲。
”《天柱隐所》雲:“荒徑饒松子,深蘿緣鳥聲。
陽崖全帶日,寬嶂偶通耕。
”《山居》雲:“水定鶴翻去,松欹峰俨如。
”又:“寒林苞晚橘,風絮露垂楊。
湖畔聞漁唱,天邊數雁行。
”皆有遠意。
○皇甫冉 高仲武雲:“皇甫冉補阙,自擢桂禮闱,遂為高格。
往以世道艱虞,避地江外,每文章一到朝廷,作者變色。
于詞場為先輩,推錢、郎為伯仲,誰家勝負,或逐鹿中原。
如:‘果熟任霜封,籬疏從水渡。
’又:‘露收新稼,迎寒葺舊廬。
’又:‘燕知社日辭巢去,菊為重陽冒雨開。
’可以雄視潘張,平揖沈、謝。
又《巫山詩》終篇皆麗,自晉、宋、齊、梁、陳、周、隋以來,采掇者無數,而補阙獨獲骊珠,使前賢失步,後輩卻立,自非天假,何以迨斯。
恨長辔未騁,而芳蘭早凋。
悲夫!” 《送韓司直》雲:“遊吳還楚,來往任風波。
複送王孫去,其如春草何?岸明殘雪在,潮滿夕陽多。
季子留遺廟,停舟試一過。
” 《西陵寄一公》雲:“西陵遇風處,自古是通津。
終日空江上,山若待人。
汀洲寒事早,魚鳥興情新。
南望山陰路,吾心有所親。
”(姚合取四詩為《極玄集》。
) 《秋日東林之作》雲:“閑看秋水心無事,坐對寒松手自栽。
廬阜高僧留偈别,茅山道士寄書來。
燕知社日辭巢去,菊為重陽冒雨開。
淺薄将何稱獻納?臨岐終日自遲回。
” ○皇甫曾 《張汾見訪郊居》雲:“林中雨散早涼生,已有迎秋促織聲。
三徑荒蕪羞對客,十年衰老愧稱兄。
愁心自惜江蓠短,世事方看木槿榮。
君若罷官攜手日,尋山莫算白程。
曾與劉長卿友善。
曾《過長卿碧澗别業詩》雲:“謝客開山後,郊扉去水通。
江湖十年别,衰老一樽同。
返照寒川滿,平田暮雪空。
滄洲自有趣,不複泣途窮。
”長卿和雲:“荒村帶晚照,落葉亂紛紛。
古路無行客,寒林獨見君。
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
不為憐同病,何人到白。
” 曾又寄長卿雲:“南憶新安郡,千江帶夕陽。
斷猿知夜久,秋草助江長。
鬓發應成素,青松獨見霜。
愛才稱漢主,題柱待田郎。
”長卿和雲:“離别江南北,汀洲葉再黃。
路遙共水,砧迥月如霜。
歲儉依仁政,(姑臧相國初臨郡。
)年衰憶故鄉。
伫看宣室召,漢法倚張綱。
” ○秦系 系《呈韋蘇州》雲:“久卧間已息機,青袍忽著狎鷗飛。
詩興到來無一事,郡中今有謝玄晖。
”系,字公緒,會稽人,隐泉州南安九日山。
張建封聞系不可緻,就加校書郎。
自号東海釣客,與劉長卿善。
權德輿曰:“長卿自以為五言長城,系用偏師攻之矣。
”韋答系雲:“知掩山扉三十秋,魚須翠碧滿床頭。
莫道謝公方在郡,五言今日為君休。
”蓋系以五言得名久矣。
年八十馀歲卒,南安人号其峰為高士峰。
《山中贈張評事時授右衛佐》雲:“終年常避喧,自注五千言。
流水閑過院,春風與閉門。
山茶邀上客,桂實落前軒。
何事教予起,微官不足論。
” 系家剡山,高隐一紀。
大曆五年,人或以其文聞于留守薛公。
無何,奏系右衛率府倉曹參軍。
意所不欲,以疾辭免,因将命者獻詩雲:“由來那敢議輕肥,散發行歌自采薇。
逋客未能忘野興,辟書令遣脫荷衣。
家中匹婦空相笑,池上群鷗盡欲飛。
更乞大賢容小隐,益看愚谷有光輝。
” ○顧況 況,字逋翁,姑蘇人,至德進士。
性诙諧,與柳渾、李泌為方外友。
德宗時,渾輔政,以秘書郎召。
及泌相,自謂當得達官,久之,遷著作郎。
況坐詩語調谑,貶饒州司戶。
居于茅山,以壽終。
皇甫為況文集序雲:“偏于逸歌長句,駿發踔厲,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脅,意外驚人語,非常人所能及,最為快也。
其為人類其章句雲。
” 《山中作》雲:“野人愛向山中宿,況在葛洪丹井西。
庭前有個長松樹,半夜子規來上啼。
” 又:“汀洲渺渺江蓠短,疑是疑非兩斷腸。
”(句。
)“巫峽朝暮不歸,洞庭春水晴空滿。
”(句。
)“頹垣化為陂,陸地堪乘舟。
”(句。
)“大姑山盡小姑出,月照洞庭行客船。
”(句。
) ○朱绛 《春女怨》雲:“獨坐紗窗刺繡遲,紫荊枝上啭黃鹂。
欲知無限傷春意,盡在停針不語時。
”(顧陶取此詩為《類選》。
) ○楊志堅 顔魯公為臨川内史,邑有楊志堅者,嗜學而貧,妻厭之,一日告離,志堅以詩送之曰:“平生志業在琴詩,頭上如今有二絲。
漁父尚知溪谷暗,山妻不信出身遲。
荊钗任意撩新鬓,明鏡從他畫别眉。
今日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時。
”妻持詩詣州,請公牒求别醮。
顔公案其妻曰:“王尊之廪既虛,豈歡黃卷,朱叟之妻必去,甯見錦衣。
污辱鄉闾,敗傷風俗,若無褒貶,僥幸者多。
”遂之,後無
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轉運使判官,知淮南鄂嶽轉運留後,鄂嶽觀察使。
吳仲孺誣奏,貶播州南巴尉。
會有為之辯者,除睦州司馬,終随州刺史。
以詩馳聲上元寶應間。
皇甫雲:“詩未有劉長卿一句,已呼宋玉為老兵矣;語未有駱賓王一字,已罵宋玉為罪人矣。
”其名重如此。
高仲武雲:“長卿員外有吏,剛而犯上。
兩度遷谪,皆自取之。
詩體雖不新奇,甚能煉飾。
十首已上,語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此其短也。
然‘春風吳草綠,古木剡山深,明日滄洲路,歸不可尋。
’又‘沙鷗驚小吏,明月上高枝。
’又‘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截長補短,蓋玉徽之類與。
又‘得罪風霜苦,全生天地仁。
’傷而不怨,亦足以發揮風雅矣。
” 《過張明府别業》雲:“寥寥東郭外,白首一先生。
考滿孤琴在,家移五柳成。
夕陽臨水釣,春雨向田耕。
終日空林下,何人識此情?” 《馀幹旅舍》雲:“搖落暮天迥,青楓霜葉稀。
孤城向水閉,獨鳥背人飛。
渡口月初上,鄰家漁未歸。
鄉心正欲絕,何處搗寒衣?” 《送李中丞之襄州》雲:“流落征南将,曾驅十萬師。
罷歸無舊業,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朝盛,輕生一劍知。
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送嚴士元》雲:“春風倚棹阖闾城,水國猶寒陰複晴。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裡程。
東道若逢相識問,青袍今已誤儒生。
” ○章八元 八元《題慈恩塔》雲:“七層突兀在虛空,四十門開面面風。
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天中。
回梯暗踏如穿洞,絕頂初攀似出籠。
落日鳳城佳氣合,滿城春樹雨。
”或雲:元、白見其詩曰:“不謂嚴維出此弟子。
” 高仲武雲:“八元嘗于郵亭偶題數句,蓋激楚之音也。
”會稽、嚴維到驿,問八元曰:“爾能從我學詩乎?”曰:“能。
”少頃遂發。
八元已辭家。
維大異之,遂親指喻,數年詞賦擢第。
至如“雪晴山脊見,沙淺浪痕交”,得山水狀貌也。
八元,睦州人,登大曆進士第。
○韋應物 李肇《國史補》雲:“開元後位卑而名著。
李北海邕、王江甯晶齡、李館陶□、鄭廣文虔、元魯山、德秀、蕭功曹穎士、張長史旭、獨孤常州及、崔比部元翰、梁補阙肅,韋蘇州其一也。
應物仕宦本末,似止于蘇。
按白傳答禹錫雲“敢有文章替左司”,謂應物也,官稱亦止此。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詩》雲:“兵衛森畫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
煩疴近消散,嘉賓複滿堂。
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
理會是非遣,性達形迹忘。
鮮肥屬時禁,蔬果幸見嘗。
俯飲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歡體自輕,意欲淩風翔。
吳中盛文史,群彥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豈曰财賦強。
” “欲持一瓢酒,遠寄風雨夕。
”(句)“萬籁自生聽,太空常寂寥。
還從靜中起,卻向靜中銷。
”(詠聲。
)“山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句。
)“舟泊南池雨,簾卷北樓風。
”(句。
)右張為取作《主客圖》。
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雲:“今朝郡齋冷,忽憶山中客。
澗底拾枯松,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寄風雨夕。
落葉遍空山,何處尋行迹?” ○朱放 放字長通,襄州人,隐居剡溪。
嗣曹王、臯鎮江西,辟節度參謀。
貞元中,召為左拾遺,不就。
《送著公歸越》雲:“誰能愁此别?到越會相逢。
長憶門寺,門前千萬峰。
石床堆積雪,山路倒枯松。
莫學白道士,無人知去蹤。
” ○李泌 《邺侯家傳》雲:“泌賦詩譏楊國忠曰:‘青青東門柳,歲晏複憔悴。
’國忠訴于明皇,上曰:‘賦柳為譏卿,則賦李為譏朕,可乎?’” ○暢當 當詩平淡多佳句,如《釣渚亭》雲:“花發多遠意,凫雁有閑情。
遲晖耿不暮,平江寂無聲。
”《天柱隐所》雲:“荒徑饒松子,深蘿緣鳥聲。
陽崖全帶日,寬嶂偶通耕。
”《山居》雲:“水定鶴翻去,松欹峰俨如。
”又:“寒林苞晚橘,風絮露垂楊。
湖畔聞漁唱,天邊數雁行。
”皆有遠意。
○皇甫冉 高仲武雲:“皇甫冉補阙,自擢桂禮闱,遂為高格。
往以世道艱虞,避地江外,每文章一到朝廷,作者變色。
于詞場為先輩,推錢、郎為伯仲,誰家勝負,或逐鹿中原。
如:‘果熟任霜封,籬疏從水渡。
’又:‘露收新稼,迎寒葺舊廬。
’又:‘燕知社日辭巢去,菊為重陽冒雨開。
’可以雄視潘張,平揖沈、謝。
又《巫山詩》終篇皆麗,自晉、宋、齊、梁、陳、周、隋以來,采掇者無數,而補阙獨獲骊珠,使前賢失步,後輩卻立,自非天假,何以迨斯。
恨長辔未騁,而芳蘭早凋。
悲夫!” 《送韓司直》雲:“遊吳還楚,來往任風波。
複送王孫去,其如春草何?岸明殘雪在,潮滿夕陽多。
季子留遺廟,停舟試一過。
” 《西陵寄一公》雲:“西陵遇風處,自古是通津。
終日空江上,山若待人。
汀洲寒事早,魚鳥興情新。
南望山陰路,吾心有所親。
”(姚合取四詩為《極玄集》。
) 《秋日東林之作》雲:“閑看秋水心無事,坐對寒松手自栽。
廬阜高僧留偈别,茅山道士寄書來。
燕知社日辭巢去,菊為重陽冒雨開。
淺薄将何稱獻納?臨岐終日自遲回。
” ○皇甫曾 《張汾見訪郊居》雲:“林中雨散早涼生,已有迎秋促織聲。
三徑荒蕪羞對客,十年衰老愧稱兄。
愁心自惜江蓠短,世事方看木槿榮。
君若罷官攜手日,尋山莫算白程。
曾與劉長卿友善。
曾《過長卿碧澗别業詩》雲:“謝客開山後,郊扉去水通。
江湖十年别,衰老一樽同。
返照寒川滿,平田暮雪空。
滄洲自有趣,不複泣途窮。
”長卿和雲:“荒村帶晚照,落葉亂紛紛。
古路無行客,寒林獨見君。
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
不為憐同病,何人到白。
” 曾又寄長卿雲:“南憶新安郡,千江帶夕陽。
斷猿知夜久,秋草助江長。
鬓發應成素,青松獨見霜。
愛才稱漢主,題柱待田郎。
”長卿和雲:“離别江南北,汀洲葉再黃。
路遙共水,砧迥月如霜。
歲儉依仁政,(姑臧相國初臨郡。
)年衰憶故鄉。
伫看宣室召,漢法倚張綱。
” ○秦系 系《呈韋蘇州》雲:“久卧間已息機,青袍忽著狎鷗飛。
詩興到來無一事,郡中今有謝玄晖。
”系,字公緒,會稽人,隐泉州南安九日山。
張建封聞系不可緻,就加校書郎。
自号東海釣客,與劉長卿善。
權德輿曰:“長卿自以為五言長城,系用偏師攻之矣。
”韋答系雲:“知掩山扉三十秋,魚須翠碧滿床頭。
莫道謝公方在郡,五言今日為君休。
”蓋系以五言得名久矣。
年八十馀歲卒,南安人号其峰為高士峰。
《山中贈張評事時授右衛佐》雲:“終年常避喧,自注五千言。
流水閑過院,春風與閉門。
山茶邀上客,桂實落前軒。
何事教予起,微官不足論。
” 系家剡山,高隐一紀。
大曆五年,人或以其文聞于留守薛公。
無何,奏系右衛率府倉曹參軍。
意所不欲,以疾辭免,因将命者獻詩雲:“由來那敢議輕肥,散發行歌自采薇。
逋客未能忘野興,辟書令遣脫荷衣。
家中匹婦空相笑,池上群鷗盡欲飛。
更乞大賢容小隐,益看愚谷有光輝。
” ○顧況 況,字逋翁,姑蘇人,至德進士。
性诙諧,與柳渾、李泌為方外友。
德宗時,渾輔政,以秘書郎召。
及泌相,自謂當得達官,久之,遷著作郎。
況坐詩語調谑,貶饒州司戶。
居于茅山,以壽終。
皇甫為況文集序雲:“偏于逸歌長句,駿發踔厲,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脅,意外驚人語,非常人所能及,最為快也。
其為人類其章句雲。
” 《山中作》雲:“野人愛向山中宿,況在葛洪丹井西。
庭前有個長松樹,半夜子規來上啼。
” 又:“汀洲渺渺江蓠短,疑是疑非兩斷腸。
”(句。
)“巫峽朝暮不歸,洞庭春水晴空滿。
”(句。
)“頹垣化為陂,陸地堪乘舟。
”(句。
)“大姑山盡小姑出,月照洞庭行客船。
”(句。
) ○朱绛 《春女怨》雲:“獨坐紗窗刺繡遲,紫荊枝上啭黃鹂。
欲知無限傷春意,盡在停針不語時。
”(顧陶取此詩為《類選》。
) ○楊志堅 顔魯公為臨川内史,邑有楊志堅者,嗜學而貧,妻厭之,一日告離,志堅以詩送之曰:“平生志業在琴詩,頭上如今有二絲。
漁父尚知溪谷暗,山妻不信出身遲。
荊钗任意撩新鬓,明鏡從他畫别眉。
今日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時。
”妻持詩詣州,請公牒求别醮。
顔公案其妻曰:“王尊之廪既虛,豈歡黃卷,朱叟之妻必去,甯見錦衣。
污辱鄉闾,敗傷風俗,若無褒貶,僥幸者多。
”遂之,後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