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太宗
貞觀六年九月,帝幸慶善宮,帝生時故宅也。
因與貴臣宴,賦詩。
起居郎請平宮商,被之管弦,命曰《功成慶善樂》。
使童子八佾為九功之舞,大宴會,與《破陣舞》偕奏于庭。
帝嘗作宮體詩,使虞世南赓和。
世南曰:“聖作誠工,然體非雅正,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
恐此詩一傳,天下風靡,不敢奉诏。
”帝曰:“朕試卿爾。
”後帝為詩一篇,述古興亡。
既而歎曰:“鐘子期死,伯牙不複鼓琴。
朕此詩何所示邪?”敕褚遂良即世南靈座焚之。
貞觀二十年秋,帝幸靈州。
時破薛延ヌ,回纥諸部遣使入貢,乞置官司。
上為詩序其事,曰:“雪恥酬百王,除兇報千古。
”公卿請勒石于靈州,從之。
○高宗 太平公主,武後所生,後愛之傾諸女。
帝擇薛紹尚之。
假萬年縣為婚館,門隘不能容翟車,有司毀垣以入。
自興安門設燎相屬,道樾為枯。
當時群臣劉之詩雲:“夢一作蔓。
梓光青陛,桃藹紫宮。
”元萬頃雲:“離元應春夕,帝子降秋期。
”任希古雲:“帝子升青陛,王姬降紫宸。
”郭正一雲:“桂宮初服冕,蘭掖早生笄。
”皆納妃出降之意也。
○中宗 《九月九日幸臨渭亭登高作》雲:“九日正乘秋,三杯興已周。
泛桂迎樽滿,吹花向酒浮。
長房萸早熟,彭澤菊初收。
何藉龍沙上,方得恣淹留。
”時景龍三年也。
序雲:“陶潛盈把,即浮九醞之歡;畢卓持螯,須盡一生之興。
人題四韻,同賦五言,其最後成,罰之引滿。
”韋安石得“枝”字雲:“金風飄菊蕊,玉露泫萸枝。
”蘇瑰得“晖”字雲:“恩深答效淺,留醉奉宸晖。
”李峤得“歡”字雲:“令節三秋晚,重陽九日歡。
”蕭至忠得“馀”字雲:“寵極萸房遍,恩深菊酎馀。
”窦希得“明”字雲:“九辰陪聖膳,萬歲奉承明。
”韋嗣立得“深”字雲:“願陪歡樂事,長與歲時深。
”李迥秀得“風”字雲:“霁開曉日,仙藻麗秋風。
”趙彥伯得“花”字雲:“簪挂丹萸蕊,杯銜紫菊花。
”楊廉得“亭”字雲:“遠日瞰秦,重陽坐灞亭。
”岑羲得“”字雲:“爰豫矚秦,高臨灞。
”盧藏用得“開”字雲:“萸依裡發,菊向酒邊開。
”李鹹得“直”字雲:“菊黃迎酒泛,松翠淩霜直。
”閻朝隐得“筵”字雲:“簪绂趨皇極,笙歌接禦筵。
”沈期得“長”字雲:“臣歡重九慶,日月奉天長。
”薛稷得“曆”字雲:“願陪九九辰,長奉千千曆。
”蘇得“時”字雲:“年數登高日,延齡命賞時。
”李得“濃”字雲:“捧箧萸香遍,稱觞菊氣濃。
”馬懷素得“酒”字雲:“蘭将葉布席,菊用香浮酒。
”陸景初得“臣”字雲:“登高識漢苑,問道侍軒臣。
”韋元旦得“月”字雲:“物開千裡,天行乘九月。
”李适得“高”字雲:“禁苑秋光入,宸遊霁色高。
”鄭南金得“日”字雲:“風起韻虞弦,開吐堯日。
”于經野得“樽”字雲:“桂筵羅玉俎,菊醴泛芳樽。
”盧懷慎得“還”字雲:“鶴似聞琴至,人疑宴鎬還。
”是宴也,韋安石蘇瑰詩先成。
于經野盧瑰慎最後成,罰酒。
十月,帝誕辰。
内殿宴群臣,聯句:“潤色鴻業寄賢才,(帝雲。
)叨居右弼愧鹽梅。
(李峤。
)運籌帷幄荷時來,(宗楚客。
)職掌圖籍濫蓬萊。
(劉憲。
)兩司謬忝謝鐘、裴,(崔。
)禮樂铨管效塵埃。
(鄭。
)陳師振旅清九垓,(趙彥昭。
)忻承顧問侍天杯。
(李。
)銜恩獻壽柏梁台,(蘇。
)黃缣青簡奉康哉。
(盧藏用。
)鲰生侍從忝王、枚,(李。
)右掖司言實不才。
(馬懷素。
)宗伯秩禮天地開,(薛稷。
)帝歌難續仰昭回。
(宋之問。
)微臣捧日變寒灰,(陸景初。
)遠慚班、左愧遊陪。
”(上官婕妤。
)帝謂侍臣曰:“今天下無事,朝野多歡,欲與卿等詞人,時賦詩宴樂,可識朕意,不須惜醉。
”大學士李峤宗楚客等跪奏曰:“臣等多幸,同遇昌期。
謬以不才,策名文館。
思勵驽朽,庶礻卑河嶽。
既陪天歡,不敢不醉。
”此後,每遊别殿,幸離宮,駐跸芳苑,鳴笳仙禁,或戚裡宸筵,王門卺席,無不畢從。
景龍四年正月五日,禦大明殿,會吐蕃騎馬之戲,因重為柏梁體聯句。
帝曰:“大明禦宇臨萬方。
”皇後曰:“顧慚内政翊陶唐。
”長甯公主曰:“鸾鳴鳳舞向平陽。
”安樂公主曰:“秦樓魯館沐恩光。
”太平公主曰:“無心為子辄求郎。
”溫王重茂曰:“雄才七步謝陳王。
”昭容上官曰:“當熊讓辇愧前芳。
”吏部侍郎崔曰:“再司铨管恩何忘。
”著作郎鄭曰:“文江學海思濟航。
”考功員外郎武平一曰:“萬邦考績臣所詳。
”著作郎閻朝隐曰:“著作不休出中腸。
”時上疑禦史大夫窦從一、将作大匠宗晉卿素不屬文,未即令續。
二人固請,許之。
從一曰:“權豪屏迹肅嚴霜。
”晉卿曰:“鑄鼎開嶽造明堂。
”此外遺忘。
時吐蕃舍人明悉獵請,令授筆與之。
曰:“玉醴由來獻壽觞。
”上大悅,賜與衣服。
○玄宗 《左丞相說右丞相太子少傅乾曜同上官命宴東堂賜詩》雲:“赤帝收三傑,黃軒舉二臣。
由來丞相重,分掌國之鈞。
我有握中璧,雙飛席上珍。
子房推要道,仲子訝風神。
複辍台衡老,将為調護人。
鸾同拜日,車騎擁行塵。
樂聚南宮宴,觞連北鬥醇。
俾餘成百揆,垂拱問彜倫。
” 開元十六年,帝自擇廷臣為諸州刺史。
許景先治虢州,源光裕鄭州,寇Г宋州,鄭溫琦州,袁仁恭杭州,崔志廉襄州,李期邢州,鄭放定州,蔣挺湖州,裴觀滄州,崔成遂州,凡十一人。
行,诏宰相、諸王、禦史以上祖道洛濱,盛供具,奏太常樂,帛舫水嬉。
命高力士賜詩,令題座右。
帝親書,且給筆紙,令自賦,赉絹三千遣之。
帝詩雲:“眷言思共理,鑒夢想惟良。
猗與此推擇,聲績著周行。
賢能既俟進,黎獻實伫康。
視人當如子,愛人亦如傷。
講學試誦論,阡陌勤耕桑。
虛譽不可飾,清知不可忘。
求名迹易見,安直德自彰。
獄訟必以情,教民貴有常。
恤且存老,撫弱複綏強。
勉哉各祗命,知予眷萬方。
” ○德宗 貞元四年九月,賜宴曲江亭。
帝為詩,序曰:“朕在位僅将十載,實賴忠賢左右,克緻小康。
是以擇三令節,錫茲宴賞。
俾大夫卿士,得同歡洽也。
夫共其戚者同其休,有其初者貴其終。
咨爾群僚,順朕不暇,樂而能節,職思其憂,鹹若時則,庶乎理矣。
因重陽之會,聊示所懷。
”詩雲:“早衣對庭燎,躬化勤意誠。
時此萬幾暇,适與佳節并。
曲池潔寒流,芳菊含金英。
乾坤爽氣澄,台殿秋光清。
朝野慶年豐,高會多歡聲。
永懷無荒戒,良士同斯情。
”因诏曰:“卿等重陽宴會,朕想歡洽,欣慰良多,情發于中,因制詩序,令賜卿等一本,可中書門下簡定文詞士三五十人應制,同用清字。
明日内于延英門進來。
”宰臣李泌等雖奉诏簡擇,難于取舍。
由是百僚皆和。
上自考其詩,以劉太真及李纾等四人為上等,鮑防于紹等四人為次等,張殷亮等二十三人為下等。
而李晟馬燧李泌三宰相之詩,不加考第。
韋绶以内相感心疾,罷還第。
帝九日作《黃菊歌》,顧左右曰:“安可不示韋绶?”遣使持往。
绶遂奉和附使進。
帝曰:“為文不已,豈頤養邪!”敕曰:“自今勿複爾。
” ○文宗 裴度拜中書令,以疾未任朝謝。
上巳曲江賜宴,群臣賦詩。
帝遣中使賜度詩曰:“注想待元老,識君恨不早。
我家柱石衰,
因與貴臣宴,賦詩。
起居郎請平宮商,被之管弦,命曰《功成慶善樂》。
使童子八佾為九功之舞,大宴會,與《破陣舞》偕奏于庭。
帝嘗作宮體詩,使虞世南赓和。
世南曰:“聖作誠工,然體非雅正,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
恐此詩一傳,天下風靡,不敢奉诏。
”帝曰:“朕試卿爾。
”後帝為詩一篇,述古興亡。
既而歎曰:“鐘子期死,伯牙不複鼓琴。
朕此詩何所示邪?”敕褚遂良即世南靈座焚之。
貞觀二十年秋,帝幸靈州。
時破薛延ヌ,回纥諸部遣使入貢,乞置官司。
上為詩序其事,曰:“雪恥酬百王,除兇報千古。
”公卿請勒石于靈州,從之。
○高宗 太平公主,武後所生,後愛之傾諸女。
帝擇薛紹尚之。
假萬年縣為婚館,門隘不能容翟車,有司毀垣以入。
自興安門設燎相屬,道樾為枯。
當時群臣劉之詩雲:“夢一作蔓。
梓光青陛,桃藹紫宮。
”元萬頃雲:“離元應春夕,帝子降秋期。
”任希古雲:“帝子升青陛,王姬降紫宸。
”郭正一雲:“桂宮初服冕,蘭掖早生笄。
”皆納妃出降之意也。
○中宗 《九月九日幸臨渭亭登高作》雲:“九日正乘秋,三杯興已周。
泛桂迎樽滿,吹花向酒浮。
長房萸早熟,彭澤菊初收。
何藉龍沙上,方得恣淹留。
”時景龍三年也。
序雲:“陶潛盈把,即浮九醞之歡;畢卓持螯,須盡一生之興。
人題四韻,同賦五言,其最後成,罰之引滿。
”韋安石得“枝”字雲:“金風飄菊蕊,玉露泫萸枝。
”蘇瑰得“晖”字雲:“恩深答效淺,留醉奉宸晖。
”李峤得“歡”字雲:“令節三秋晚,重陽九日歡。
”蕭至忠得“馀”字雲:“寵極萸房遍,恩深菊酎馀。
”窦希得“明”字雲:“九辰陪聖膳,萬歲奉承明。
”韋嗣立得“深”字雲:“願陪歡樂事,長與歲時深。
”李迥秀得“風”字雲:“霁開曉日,仙藻麗秋風。
”趙彥伯得“花”字雲:“簪挂丹萸蕊,杯銜紫菊花。
”楊廉得“亭”字雲:“遠日瞰秦,重陽坐灞亭。
”岑羲得“”字雲:“爰豫矚秦,高臨灞。
”盧藏用得“開”字雲:“萸依裡發,菊向酒邊開。
”李鹹得“直”字雲:“菊黃迎酒泛,松翠淩霜直。
”閻朝隐得“筵”字雲:“簪绂趨皇極,笙歌接禦筵。
”沈期得“長”字雲:“臣歡重九慶,日月奉天長。
”薛稷得“曆”字雲:“願陪九九辰,長奉千千曆。
”蘇得“時”字雲:“年數登高日,延齡命賞時。
”李得“濃”字雲:“捧箧萸香遍,稱觞菊氣濃。
”馬懷素得“酒”字雲:“蘭将葉布席,菊用香浮酒。
”陸景初得“臣”字雲:“登高識漢苑,問道侍軒臣。
”韋元旦得“月”字雲:“物開千裡,天行乘九月。
”李适得“高”字雲:“禁苑秋光入,宸遊霁色高。
”鄭南金得“日”字雲:“風起韻虞弦,開吐堯日。
”于經野得“樽”字雲:“桂筵羅玉俎,菊醴泛芳樽。
”盧懷慎得“還”字雲:“鶴似聞琴至,人疑宴鎬還。
”是宴也,韋安石蘇瑰詩先成。
于經野盧瑰慎最後成,罰酒。
十月,帝誕辰。
内殿宴群臣,聯句:“潤色鴻業寄賢才,(帝雲。
)叨居右弼愧鹽梅。
(李峤。
)運籌帷幄荷時來,(宗楚客。
)職掌圖籍濫蓬萊。
(劉憲。
)兩司謬忝謝鐘、裴,(崔。
)禮樂铨管效塵埃。
(鄭。
)陳師振旅清九垓,(趙彥昭。
)忻承顧問侍天杯。
(李。
)銜恩獻壽柏梁台,(蘇。
)黃缣青簡奉康哉。
(盧藏用。
)鲰生侍從忝王、枚,(李。
)右掖司言實不才。
(馬懷素。
)宗伯秩禮天地開,(薛稷。
)帝歌難續仰昭回。
(宋之問。
)微臣捧日變寒灰,(陸景初。
)遠慚班、左愧遊陪。
”(上官婕妤。
)帝謂侍臣曰:“今天下無事,朝野多歡,欲與卿等詞人,時賦詩宴樂,可識朕意,不須惜醉。
”大學士李峤宗楚客等跪奏曰:“臣等多幸,同遇昌期。
謬以不才,策名文館。
思勵驽朽,庶礻卑河嶽。
既陪天歡,不敢不醉。
”此後,每遊别殿,幸離宮,駐跸芳苑,鳴笳仙禁,或戚裡宸筵,王門卺席,無不畢從。
景龍四年正月五日,禦大明殿,會吐蕃騎馬之戲,因重為柏梁體聯句。
帝曰:“大明禦宇臨萬方。
”皇後曰:“顧慚内政翊陶唐。
”長甯公主曰:“鸾鳴鳳舞向平陽。
”安樂公主曰:“秦樓魯館沐恩光。
”太平公主曰:“無心為子辄求郎。
”溫王重茂曰:“雄才七步謝陳王。
”昭容上官曰:“當熊讓辇愧前芳。
”吏部侍郎崔曰:“再司铨管恩何忘。
”著作郎鄭曰:“文江學海思濟航。
”考功員外郎武平一曰:“萬邦考績臣所詳。
”著作郎閻朝隐曰:“著作不休出中腸。
”時上疑禦史大夫窦從一、将作大匠宗晉卿素不屬文,未即令續。
二人固請,許之。
從一曰:“權豪屏迹肅嚴霜。
”晉卿曰:“鑄鼎開嶽造明堂。
”此外遺忘。
時吐蕃舍人明悉獵請,令授筆與之。
曰:“玉醴由來獻壽觞。
”上大悅,賜與衣服。
○玄宗 《左丞相說右丞相太子少傅乾曜同上官命宴東堂賜詩》雲:“赤帝收三傑,黃軒舉二臣。
由來丞相重,分掌國之鈞。
我有握中璧,雙飛席上珍。
子房推要道,仲子訝風神。
複辍台衡老,将為調護人。
鸾同拜日,車騎擁行塵。
樂聚南宮宴,觞連北鬥醇。
俾餘成百揆,垂拱問彜倫。
” 開元十六年,帝自擇廷臣為諸州刺史。
許景先治虢州,源光裕鄭州,寇Г宋州,鄭溫琦州,袁仁恭杭州,崔志廉襄州,李期邢州,鄭放定州,蔣挺湖州,裴觀滄州,崔成遂州,凡十一人。
行,诏宰相、諸王、禦史以上祖道洛濱,盛供具,奏太常樂,帛舫水嬉。
命高力士賜詩,令題座右。
帝親書,且給筆紙,令自賦,赉絹三千遣之。
帝詩雲:“眷言思共理,鑒夢想惟良。
猗與此推擇,聲績著周行。
賢能既俟進,黎獻實伫康。
視人當如子,愛人亦如傷。
講學試誦論,阡陌勤耕桑。
虛譽不可飾,清知不可忘。
求名迹易見,安直德自彰。
獄訟必以情,教民貴有常。
恤且存老,撫弱複綏強。
勉哉各祗命,知予眷萬方。
” ○德宗 貞元四年九月,賜宴曲江亭。
帝為詩,序曰:“朕在位僅将十載,實賴忠賢左右,克緻小康。
是以擇三令節,錫茲宴賞。
俾大夫卿士,得同歡洽也。
夫共其戚者同其休,有其初者貴其終。
咨爾群僚,順朕不暇,樂而能節,職思其憂,鹹若時則,庶乎理矣。
因重陽之會,聊示所懷。
”詩雲:“早衣對庭燎,躬化勤意誠。
時此萬幾暇,适與佳節并。
曲池潔寒流,芳菊含金英。
乾坤爽氣澄,台殿秋光清。
朝野慶年豐,高會多歡聲。
永懷無荒戒,良士同斯情。
”因诏曰:“卿等重陽宴會,朕想歡洽,欣慰良多,情發于中,因制詩序,令賜卿等一本,可中書門下簡定文詞士三五十人應制,同用清字。
明日内于延英門進來。
”宰臣李泌等雖奉诏簡擇,難于取舍。
由是百僚皆和。
上自考其詩,以劉太真及李纾等四人為上等,鮑防于紹等四人為次等,張殷亮等二十三人為下等。
而李晟馬燧李泌三宰相之詩,不加考第。
韋绶以内相感心疾,罷還第。
帝九日作《黃菊歌》,顧左右曰:“安可不示韋绶?”遣使持往。
绶遂奉和附使進。
帝曰:“為文不已,豈頤養邪!”敕曰:“自今勿複爾。
” ○文宗 裴度拜中書令,以疾未任朝謝。
上巳曲江賜宴,群臣賦詩。
帝遣中使賜度詩曰:“注想待元老,識君恨不早。
我家柱石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