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棄其夫者。
○劉方平 《秋夜泛舟》雲:“林塘夜泛舟,響荻飕飕。
萬影皆因月,千聲各為秋。
歲華空複晚,鄉思不堪愁。
西北浮外,伊川何處流?” 方平《春怨》雲:“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又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 ○戎昱 憲宗朝,北狄頻寇邊,大臣奏議:古者和親有五利,而無千金之費。
帝曰:“比聞有士子能為詩,而姓名稍僻,是誰?”宰相對以包子虛冷朝陽,皆非也。
帝遂吟曰:“山上青松陌上塵,泥豈合得相親?世路盡嫌良馬瘦,惟君不棄卧龍貧。
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諾從來許殺身。
莫道書生無感激,寸心還是報恩人。
”侍臣對曰:“此是戎昱詩也。
”京兆尹李銮,拟以女嫁昱,令其改姓,昱固辭焉。
帝悅,曰:“朕又記得《詠史》一篇雲:‘漢家青史内,計拙是和親。
社稷因明主,安危婦人。
豈能将玉貌,便欲靜胡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帝笑曰:“魏绛之功,何其懦也!”大臣遂息和戎之論矣。
○柳郴 郴與李端盧綸友善,有《賊平後送客還鄉詩》雲:“他鄉生白發,舊國有青山。
”最有思緻。
○薛&mu 《敕贈康尚書美人》雲:“天門喜氣曉氛氲,聖主臨軒召冠軍。
欲令從此行霖雨,先賜巫山一片。
”康尚書,日知也。
德宗時,斬李惟嶽,以功擢為深趙節度,遷奉誠軍,陟晉绛。
&mu,德宗時河東詩人也。
○元載 王忠嗣鎮北京,以女韫秀歸元載,歲久見輕。
韫秀勸之遊學,元乃遊秦,為詩别韫秀曰:“年來誰不厭龍锺,雖在侯門似不容。
看取海山寒翠樹,苦遭霜霰到秦封。
”妻請偕行,曰:“路掃饑寒迹,天哀志氣人。
休零别離淚,攜手入西秦。
” 元到京,屢陳時務,深符上旨,肅宗擢拜中書。
韫秀寄諸姊妹詩曰:“相闼已随麟閣貴,家風第一右丞詩。
笄年解笑鳴機婦,恥見蘇秦富貴時。
”元,肅、代兩朝宰相,貴盛無比。
複為一篇以喻之曰:“楚些燕歌動畫梁,更闌重換舞衣裳。
公孫開館招佳客,知道浮不久長。
” 元貪吝被誅,上令王氏入宮,歎曰:“二十年太原節度使女,十六年宰相妻,誰能為長信、昭陽之事,死亦幸矣。
”京兆笞斃。
○楊郇伯 《妓人出家》雲:“盡出花钿與四鄰,鬟剪落厭殘春。
暫驚風燭難留世,便是蓮花不染身。
貝葉欲翻迷錦字,梵聲初學誤梁塵。
從今豔色歸空後,湘浦應無解人。
” ○梁 《詠木老人》雲:“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與真同。
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夢中。
”(明皇還西内,每詠此詩。
) ○戴叔倫 戴叔倫字幼公,潤州人。
師事蕭穎士,為門人冠。
劉晏管鹽鐵,表主管湖南。
至安,楊惠琳反,馳客劫之曰:“歸我金币,可緩死。
”叔倫曰:“身可殺,财不可得。
”乃舍之。
累遷至容管經略。
德宗嘗賦《中和節詩》,遣使者寵賜。
代還,卒。
《吳明府自遠來留宿》雲:“出門逢故友,衣服滿塵埃。
歲月不可問,山川何處來?倚城容敝宅,散職寄靈台。
自此留君醉,相歡得幾回。
” 《除夜宿石頭驿》雲:“旅館誰相問?寒燭獨可親。
一年将盡夜,萬裡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顔與衰鬓,明日又逢春。
” 《送友人東歸》雲:“萬裡楊柳色,出關逢故人。
輕煙拂流水,落日照行塵。
積夢江河闊,憶家兄弟貧。
徘徊灞亭上,不語自傷春。
”(姚合取為《極玄集》。
) ○于鹄 鹄,大曆、貞元間詩人也。
為諸府從事,居江湖間,有《蔔居漢陽及荊南陪樊尚書賞花詩》,自述曰:“三十無名客,空山獨卧秋。
”豈以詩窮者邪? “老大看花猶未足,沿江正遇一枝紅。
日斜人散東風急,吹向誰家明月中?”(《襄陽座上作》。
) “送死多于生,幾人得終老?”(句。
)右張為取作《主客圖》。
鹄《送客遊邊》雲:“若到并州北,誰人不憶家?寒深無去伴,路盡有平沙。
碛冷惟逢雁,天春不見花。
莫随邊将意,垂老事輕車。
” 《江南曲》雲:“偶向江邊采白,還須女伴賽江神。
衆中不敢分明語,暗擲金錢蔔遠人。
”(韋莊取為《又玄集》。
) ○李益 益,姑臧人,字君虞。
大曆四年登第。
其《受降城聞笛詩》,教坊樂人取為聲樂度曲。
又有寫征人歌、早行詩為圖畫者,“回樂峰前沙似雪”之詩是也。
益有心疾,不見用。
及為幽州、劉濟營田副使,獻詩有“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樓”之句,左遷右庶子。
年且老,門人趙宗儒自宰相罷免,年七十馀。
益曰:“此我為東府所選進士也。
”聞者憐益之困。
後遷禮部尚書,緻仕,卒。
“閑庭草色能留馬,當路楊花不避人。
”(句。
)“笳箫漢恩繁,旌旗邊色故。
”(句。
)“馬汗凍成霜”。
(句。
) ○耿(一作緯) 《許州書情寄韓張二舍人》雲:“谪宦軍城老更悲,近來頻夢到丹墀。
乍燃乍滅心中火,惟鑷惟多鬓上絲。
繞院綠苔聞雁處,滿庭黃葉閉門時。
故人高步衢上,肯念前程杳未期。
” 《贈朗公》雲:“來自西天竺,持經奉紫薇。
年深梵語變,行苦俗人歸。
月上安禅久,苔深出院稀。
梁間有馴鴿,不去為無機。
” 《秋日》雲:“返照入闾巷,憂來與誰語。
古道無人行,秋風動禾黍。
” 《書情逢故人》雲:“因君知此事,流恨已忘機。
客久多人識,年高衆病歸。
連潮色遠,度雪雁聲稀。
又說家林盡,凄傷淚滿衣。
” 《贈張将軍》雲:“寥落邊城暮,重門返照間。
鼓鼙經雨暗,士馬過秋閑。
慣守臨邊郡,曾營近海山。
關西舊業在,夜夜夢中還。
” 《酬暢當》雲:“同遊漆、沮後,已是十年馀。
幾度曾相夢,何時定得書?月高城影盡,霜重柳條疏。
且對樽中酒,千般想未如。
”(《書情逢故人》以下四篇姚合取為《極玄集》。
) ,寶應元年進士,為左拾遺。
詩有“家貧僮仆慢,官罷友朋疏”,世多傳之。
○盧綸 《長安春望》雲:“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
川原缭繞浮外,宮阙參差落照間。
誰念為儒多失意,獨将衰鬓客秦關。
” 綸,德宗時為戶部郎中,舅韋渠牟表其才,召見禁中,帝有所作,辄為赓和。
異日,問渠牟:“盧綸李益何在?”答曰:“綸從渾在河中。
”驿召之,會卒。
文宗尤愛其詩,問宰相:“盧綸文章幾何?亦有子否?”李德裕對:“綸四子,皆擢進士第,在台閣。
”帝遣人悉索家笥,得詩五百篇以聞。
《得嶺南故人書》雲:“瘴海寄雙魚,中宵達我居。
兩行燈下淚,一紙嶺南書。
地說炎蒸極,人稱老病馀。
殷勤祝賈誼,莫共酒杯疏。
” 《題興善寺後池》雲:“隔窗栖白鶴,似與鏡湖鄰。
月照何年樹,花逢幾度人。
岸沙青有路,苔徑綠無塵。
願得容依止,僧中老此身。
” 《送李端》雲:“故關衰草遍,離别自堪悲。
路出寒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慣,多難識君遲。
掩淚空相向,風塵何所望?”(《得嶺南故人》以下四篇,姚合取為《極玄集》。
) ○韓 侯希逸鎮淄青,為從事。
罷府,閑居十年。
李勉鎮夷門,辟為幕屬。
時已遲暮,不得意,多家居。
一日,夜将半,客叩門急,賀曰:“員外除駕部郎中知制诰。
”愕然曰:“誤矣。
”客曰:“邸報,制诰阙人,中書兩進名,不從,又請之,曰:‘與韓。
’時有同姓名者,為江淮刺史。
又具二人同進,禦批曰:‘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青煙散入五侯家。
’又批曰:‘與此韓。
’”客曰:“此員外詩邪?”曰:“是也。
是不誤。
”時建中初也。
《南部新書》雲:“平公主宅即席,李端擅場。
送王相之幽鎮,擅場。
送劉相巡江淮,錢起擅場。
” 德宗西幸,有神智、如意骝二馬,謂之功臣。
一日,有進瑞鞭者,上曰:“朕有二駿,今得此可為三絕。
因吟《觀調馬詩》雲:‘鴛鴦赭白齒新齊,曉日花間放碧蹄。
玉勒乍回初噴沫,金鞭欲下不成嘶。
’” 高仲武雲:“韓員外意放經史,興緻繁富,一篇一韻,朝野珍之,多士之選也。
至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又:‘客衣筒布細,山舍荔枝繁。
’又:‘疏簾看雪卷,深戶映花關。
’方之前載,則芙蓉出水,未足多也。
其比興深於劉員外,筋節減于皇甫冉也。
” 《題薦福寺衡嶽禅師房》雲:“春城乞食還,高論此中閑。
僧臘階前樹,禅心江上山。
疏簾看雪卷,深戶映花關。
晚送門人去,鐘聲杳霭間。
” 世傳有寵姬柳氏,成名,從辟
○劉方平 《秋夜泛舟》雲:“林塘夜泛舟,響荻飕飕。
萬影皆因月,千聲各為秋。
歲華空複晚,鄉思不堪愁。
西北浮外,伊川何處流?” 方平《春怨》雲:“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又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 ○戎昱 憲宗朝,北狄頻寇邊,大臣奏議:古者和親有五利,而無千金之費。
帝曰:“比聞有士子能為詩,而姓名稍僻,是誰?”宰相對以包子虛冷朝陽,皆非也。
帝遂吟曰:“山上青松陌上塵,泥豈合得相親?世路盡嫌良馬瘦,惟君不棄卧龍貧。
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諾從來許殺身。
莫道書生無感激,寸心還是報恩人。
”侍臣對曰:“此是戎昱詩也。
”京兆尹李銮,拟以女嫁昱,令其改姓,昱固辭焉。
帝悅,曰:“朕又記得《詠史》一篇雲:‘漢家青史内,計拙是和親。
社稷因明主,安危婦人。
豈能将玉貌,便欲靜胡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帝笑曰:“魏绛之功,何其懦也!”大臣遂息和戎之論矣。
○柳郴 郴與李端盧綸友善,有《賊平後送客還鄉詩》雲:“他鄉生白發,舊國有青山。
”最有思緻。
○薛&mu 《敕贈康尚書美人》雲:“天門喜氣曉氛氲,聖主臨軒召冠軍。
欲令從此行霖雨,先賜巫山一片。
”康尚書,日知也。
德宗時,斬李惟嶽,以功擢為深趙節度,遷奉誠軍,陟晉绛。
&mu,德宗時河東詩人也。
○元載 王忠嗣鎮北京,以女韫秀歸元載,歲久見輕。
韫秀勸之遊學,元乃遊秦,為詩别韫秀曰:“年來誰不厭龍锺,雖在侯門似不容。
看取海山寒翠樹,苦遭霜霰到秦封。
”妻請偕行,曰:“路掃饑寒迹,天哀志氣人。
休零别離淚,攜手入西秦。
” 元到京,屢陳時務,深符上旨,肅宗擢拜中書。
韫秀寄諸姊妹詩曰:“相闼已随麟閣貴,家風第一右丞詩。
笄年解笑鳴機婦,恥見蘇秦富貴時。
”元,肅、代兩朝宰相,貴盛無比。
複為一篇以喻之曰:“楚些燕歌動畫梁,更闌重換舞衣裳。
公孫開館招佳客,知道浮不久長。
” 元貪吝被誅,上令王氏入宮,歎曰:“二十年太原節度使女,十六年宰相妻,誰能為長信、昭陽之事,死亦幸矣。
”京兆笞斃。
○楊郇伯 《妓人出家》雲:“盡出花钿與四鄰,鬟剪落厭殘春。
暫驚風燭難留世,便是蓮花不染身。
貝葉欲翻迷錦字,梵聲初學誤梁塵。
從今豔色歸空後,湘浦應無解人。
” ○梁 《詠木老人》雲:“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與真同。
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夢中。
”(明皇還西内,每詠此詩。
) ○戴叔倫 戴叔倫字幼公,潤州人。
師事蕭穎士,為門人冠。
劉晏管鹽鐵,表主管湖南。
至安,楊惠琳反,馳客劫之曰:“歸我金币,可緩死。
”叔倫曰:“身可殺,财不可得。
”乃舍之。
累遷至容管經略。
德宗嘗賦《中和節詩》,遣使者寵賜。
代還,卒。
《吳明府自遠來留宿》雲:“出門逢故友,衣服滿塵埃。
歲月不可問,山川何處來?倚城容敝宅,散職寄靈台。
自此留君醉,相歡得幾回。
” 《除夜宿石頭驿》雲:“旅館誰相問?寒燭獨可親。
一年将盡夜,萬裡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顔與衰鬓,明日又逢春。
” 《送友人東歸》雲:“萬裡楊柳色,出關逢故人。
輕煙拂流水,落日照行塵。
積夢江河闊,憶家兄弟貧。
徘徊灞亭上,不語自傷春。
”(姚合取為《極玄集》。
) ○于鹄 鹄,大曆、貞元間詩人也。
為諸府從事,居江湖間,有《蔔居漢陽及荊南陪樊尚書賞花詩》,自述曰:“三十無名客,空山獨卧秋。
”豈以詩窮者邪? “老大看花猶未足,沿江正遇一枝紅。
日斜人散東風急,吹向誰家明月中?”(《襄陽座上作》。
) “送死多于生,幾人得終老?”(句。
)右張為取作《主客圖》。
鹄《送客遊邊》雲:“若到并州北,誰人不憶家?寒深無去伴,路盡有平沙。
碛冷惟逢雁,天春不見花。
莫随邊将意,垂老事輕車。
” 《江南曲》雲:“偶向江邊采白,還須女伴賽江神。
衆中不敢分明語,暗擲金錢蔔遠人。
”(韋莊取為《又玄集》。
) ○李益 益,姑臧人,字君虞。
大曆四年登第。
其《受降城聞笛詩》,教坊樂人取為聲樂度曲。
又有寫征人歌、早行詩為圖畫者,“回樂峰前沙似雪”之詩是也。
益有心疾,不見用。
及為幽州、劉濟營田副使,獻詩有“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樓”之句,左遷右庶子。
年且老,門人趙宗儒自宰相罷免,年七十馀。
益曰:“此我為東府所選進士也。
”聞者憐益之困。
後遷禮部尚書,緻仕,卒。
“閑庭草色能留馬,當路楊花不避人。
”(句。
)“笳箫漢恩繁,旌旗邊色故。
”(句。
)“馬汗凍成霜”。
(句。
) ○耿(一作緯) 《許州書情寄韓張二舍人》雲:“谪宦軍城老更悲,近來頻夢到丹墀。
乍燃乍滅心中火,惟鑷惟多鬓上絲。
繞院綠苔聞雁處,滿庭黃葉閉門時。
故人高步衢上,肯念前程杳未期。
” 《贈朗公》雲:“來自西天竺,持經奉紫薇。
年深梵語變,行苦俗人歸。
月上安禅久,苔深出院稀。
梁間有馴鴿,不去為無機。
” 《秋日》雲:“返照入闾巷,憂來與誰語。
古道無人行,秋風動禾黍。
” 《書情逢故人》雲:“因君知此事,流恨已忘機。
客久多人識,年高衆病歸。
連潮色遠,度雪雁聲稀。
又說家林盡,凄傷淚滿衣。
” 《贈張将軍》雲:“寥落邊城暮,重門返照間。
鼓鼙經雨暗,士馬過秋閑。
慣守臨邊郡,曾營近海山。
關西舊業在,夜夜夢中還。
” 《酬暢當》雲:“同遊漆、沮後,已是十年馀。
幾度曾相夢,何時定得書?月高城影盡,霜重柳條疏。
且對樽中酒,千般想未如。
”(《書情逢故人》以下四篇姚合取為《極玄集》。
) ,寶應元年進士,為左拾遺。
詩有“家貧僮仆慢,官罷友朋疏”,世多傳之。
○盧綸 《長安春望》雲:“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
川原缭繞浮外,宮阙參差落照間。
誰念為儒多失意,獨将衰鬓客秦關。
” 綸,德宗時為戶部郎中,舅韋渠牟表其才,召見禁中,帝有所作,辄為赓和。
異日,問渠牟:“盧綸李益何在?”答曰:“綸從渾在河中。
”驿召之,會卒。
文宗尤愛其詩,問宰相:“盧綸文章幾何?亦有子否?”李德裕對:“綸四子,皆擢進士第,在台閣。
”帝遣人悉索家笥,得詩五百篇以聞。
《得嶺南故人書》雲:“瘴海寄雙魚,中宵達我居。
兩行燈下淚,一紙嶺南書。
地說炎蒸極,人稱老病馀。
殷勤祝賈誼,莫共酒杯疏。
” 《題興善寺後池》雲:“隔窗栖白鶴,似與鏡湖鄰。
月照何年樹,花逢幾度人。
岸沙青有路,苔徑綠無塵。
願得容依止,僧中老此身。
” 《送李端》雲:“故關衰草遍,離别自堪悲。
路出寒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慣,多難識君遲。
掩淚空相向,風塵何所望?”(《得嶺南故人》以下四篇,姚合取為《極玄集》。
) ○韓 侯希逸鎮淄青,為從事。
罷府,閑居十年。
李勉鎮夷門,辟為幕屬。
時已遲暮,不得意,多家居。
一日,夜将半,客叩門急,賀曰:“員外除駕部郎中知制诰。
”愕然曰:“誤矣。
”客曰:“邸報,制诰阙人,中書兩進名,不從,又請之,曰:‘與韓。
’時有同姓名者,為江淮刺史。
又具二人同進,禦批曰:‘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青煙散入五侯家。
’又批曰:‘與此韓。
’”客曰:“此員外詩邪?”曰:“是也。
是不誤。
”時建中初也。
《南部新書》雲:“平公主宅即席,李端擅場。
送王相之幽鎮,擅場。
送劉相巡江淮,錢起擅場。
” 德宗西幸,有神智、如意骝二馬,謂之功臣。
一日,有進瑞鞭者,上曰:“朕有二駿,今得此可為三絕。
因吟《觀調馬詩》雲:‘鴛鴦赭白齒新齊,曉日花間放碧蹄。
玉勒乍回初噴沫,金鞭欲下不成嘶。
’” 高仲武雲:“韓員外意放經史,興緻繁富,一篇一韻,朝野珍之,多士之選也。
至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又:‘客衣筒布細,山舍荔枝繁。
’又:‘疏簾看雪卷,深戶映花關。
’方之前載,則芙蓉出水,未足多也。
其比興深於劉員外,筋節減于皇甫冉也。
” 《題薦福寺衡嶽禅師房》雲:“春城乞食還,高論此中閑。
僧臘階前樹,禅心江上山。
疏簾看雪卷,深戶映花關。
晚送門人去,鐘聲杳霭間。
” 世傳有寵姬柳氏,成名,從辟